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提偈
- 外文名稱:Bodhi verse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壇經》
- 文學體裁:偈
- 作者:慧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詩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提(1)偈(2)
其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3)。
佛性常清淨(4),何處有塵埃(5)!
其二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其三
菩提本無(非)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6)?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7)!
注釋譯文
詩句注釋
(1)“菩提”,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佛的境界。
(2)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
(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兩句均採用了倒裝語法結構,可理解為“本無菩提樹,亦非明鏡台”,《菩提偈》前兩句是針對神秀《無相偈》的前兩句所作,應聯繫在一起理解。菩提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覺悟成佛。明鏡台:僧人坐禪之處,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4)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淨。
(5)何處有塵埃:這句是針對無相偈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作,佛性清淨,色即是空,所以塵埃也是空。塵埃: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東西,《淨心戒規》云:“云何名塵,沾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
(6)玄:奧妙,玄機。《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7)本偈講的是佛教修行法門。《西遊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悟空多次在路上說“若師傅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
白話譯文
【其一】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其二】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其三】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裡染上塵埃?
【其四】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作品鑑賞
第一首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神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淨”,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我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第四首偈,見於《大正藏·壇經》,著重講修行方法。《壇經》第三十五節,惠能引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接著說:“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壇經》第三十六節說:“若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二節說:“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三節又說:“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反覆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這是惠能教導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徑。在他看來,求佛的人只圖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難為易,自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