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與有為

無為與有為,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老子最先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的命題,以說明自然與人為的辯證關係。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認為道作為宇宙本體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萬物,就其自然而然來說,稱之“無為”;就其生成萬物來說,又稱之“無不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
  • 外文名:Tao Te Ching
  • 作者:老子(李耳)
  • 關係:於無為處有為,於有為處無為
特點
為了保證禮法的有效實施,道家還提出了政治權力中的操作原則,即君無為而臣有為,這一原則正式出現於黃老學派。從歷史上來看,老子針對統治者第一次提出了“無為”的主張,認為君主無為,百姓可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無為主要是想消解統治者對百姓過多的控制與干涉,給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間,以使社會恢復並保持和諧與秩序。當然實際的社會並沒有這樣簡單,僅靠無為並不能使社會恢復秩序,正是由於此,黃老學派才提出了“法”作為君主無為的補充。《經法》云:“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刑名聲號矣。刑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十大經》也說:“欲知得失,請必審名察形。刑恆自定,是我愈靜,事恆自施,是我無為。”
君主之無為,是因為有刑名法度約束天下。與此相應,就是必須有執法的人,即所謂臣。黃老學派認為,君主必須無為,而臣子則必須有為。莊子學派作品《莊子·天道》及黃老學派作品《管子》都明確提出了這一原則。《天道》說:“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管子·心術上》也說:“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耳目者,視聽之官也,心而無與於視聽之事,則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故日:“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故日:心術者,無為而制竅者也。故日“君”。‘毋代馬走’,‘毋代鳥飛’,此言不奪能。不與下試也。”
這是以心與九竅比喻君臣,充分表現稷下道家以治身、治國為一理的特點。照這樣的解釋,“君無為而臣有為”,第一是為了區分君臣不同角色,並保證君主處於主動的地位;第二是為了有效發揮大臣的能力,使各盡其責。總之,是於上下都有利的原則。“君無為而臣有為”的主張,對法家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在中國實際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作用。
簡言之,無為論,正確的理解應當是不違背事物的本性而為。“人主之術,處無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動,一度而不搖,因循而任下,責成而不勞”(《主術訓》),“上操其名,以責其實,臣守其職,以效其功”(《修務訓》),實質上是“君逸臣勞”,以臣下眾人的智慧來實現君主的“無為”,而所謂君主的“無為”在於不親自處理庶務,並不代表放棄對官吏職責的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