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殘留農藥

無殘留農藥

無殘留農藥又稱無公害農藥。是一類非持久性農藥。它們在環境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或其本身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於水解、光解或揮發,從而在環境中很容易消失而不留下殘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殘留農藥
  • 外文名:non-persistent pesticide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別稱:稱無公害農藥
  • 屬於:非持久性農藥
定義,簡介,農藥殘留,發展,產生原因,

定義

無殘留農藥又稱無公害農藥。是一類非持久性農藥。它們在環境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或其本身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於水解、光解或揮發,從而在環境中很容易消失而不留下殘毒。使用這類農藥對農副產品、河流、土壤等不會產生污染,對自然生態也不會帶來不良影響。如除蟲菊素、魚藤精、菸草鹼等植物性農藥,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微生物農藥。

簡介

無殘留農藥又稱無污染農藥。過去使用的農藥(包括殺蟲劑、除草劑等)特別是殺蟲劑大多為劇毒性農藥,施用過程中只有少部分發揮作用,大部分則進入空氣、水或土壤中。由於農藥化學結構穩定,在環境中不易分解,長期存留,造成污染。殺滅了環境中的大量生物,破壞生態平衡。也能經植物根部吸收進入生物體,又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或人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研製了毒性殘留期短的農藥,它在環境中能較快地被生物降解而消除毒性,稱為無殘留農藥。
無殘留農藥殘留期特別短,或者無殘留可言,即使對環境有污染,但卻是異常微小的,如激素殺蟲劑,性引誘劑,害蟲浸出液,氨基甲枷旨類農藥等,均屬無污染農藥之列,我國環境法規中大力倡導發展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尤其是無污染農藥。

農藥殘留

農藥殘留是農藥使用後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於生物體、收穫物、土壤、水體、大氣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 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施用於作物上的農藥,其中一部分附著於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氣和水等環境中,環境殘存的農藥中的一部分又會被植物吸收。殘留農藥直接通過植物果實或水、大氣到達人、畜體內,或通過環境、食物鏈最終傳遞給人、畜。農殘剝離器可以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農藥殘留。

發展

農藥殘留問題是隨著農藥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而產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前,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藥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鉛、銅等的無機物,以及除蟲菊酯、尼古丁等來自植物的有機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工合成有機農藥開始套用於農業生產。世界上化學農藥年產 量近200萬噸,約有1000多種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殺蟲劑、殺菌劑、殺藻劑、除蟲劑、落葉劑等類農藥。農藥尤其是有機農藥大量施用,造成嚴重的農藥污染問題,成為對人體健康的 嚴重威脅。

產生原因

(1)方法單一
缺乏正確使用農藥的基本知識
絕大多數農戶僅用農藥進行防治,原因很簡單: 殺蟲效果好,見效快。還有部分農戶不講究用藥技術(如白粉病打葉的正面,霜霉病 打葉的背面,不能在晴天正午打藥),一旦認為防治效果不佳,就加大用藥量,結果 使病蟲害產生了抗藥性。當有了抗藥性的病蟲害又在危害田間的蔬菜時,就施用更大的藥量來防治。如此惡性循環,蔬菜的農藥殘留就會大大增加。更嚴重的是有的農戶還違章在蔬菜上使用禁、限農藥,用藥後,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還未到就忙於上市,這樣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就更大了。
(2)結構錯誤
對使用無公害農藥的認識還不夠
影響蔬菜質量的農藥主要為殺蟲劑類農藥, 在此類農藥中又以有機磷類殺蟲劑為主,即三個70%:使用 農藥中70%的為殺蟲劑;殺蟲劑中70%的為有機磷類殺蟲劑;有機磷類殺蟲劑中70%的為髙毒、劇毒、高殘留農藥。部分農戶認為使藥後馬上見效的農藥就是好農藥,而低度的、無公害的生物農藥價格高、效果慢,是浪費了人力和物力,這樣對蔬菜的質量也產生 了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