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烝報婚
- 含義:一種婚姻形式
- 封建制度後:被視為“亂倫”的淫行
- 出處:《左傳》
歷史,封建制度以後,
歷史
封建制度以後
漢族周圍的少數民族,則仍然實行奴隸制的烝、報婚俗,如匈奴、烏孫、突厥、党項羌、蒙古族等。漢成帝嫁宮人王昭君給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生子二人,呼韓邪死,依俗須嫁給單于閼氏(王后)之子為妻,即子妻庶母,昭君上書漢廷求歸,成帝勒令其從胡俗,後來昭君與嗣君復株累單于又生二女。
《楚辭.天問》:“惟澆在戶,何求於嫂?女歧縫裳,而同爰止?”澆與女歧是叔接嫂。
《左傳.閔公二年》:“初,[衛,]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室,不可。強子,生齊子、戴公、父、公、宋桓夫人、秦穆夫人。宣姜是齊國女子,嫁衛宣公為夫人,子為衛惠公。宣公死,齊國貴族逼迫惠公的庶兄昭伯將她收繼。
又《左傳.文公十六年》:”宋公子鮑禮於國人。宋飢,竭其粟而貸之......公子鮑美而艷,襄夫人慾通之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無道,未至,夫人王姬使甸帥攻而殺之。”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之俗,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惡種姓之失也。故匈奴雖亂,必立宗種。”
《通志.四夷傳》:“党項羌......妻其庶母及伯庶母、兄嫂、弟婦,淫穢烝報,諸夷中尤甚。”
《明律集解.戶婚》:“若收祖父妾及伯叔母者,各斬。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婦者,皆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