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現象

烙印現象

烙印現象(imprining),指剛獲得生命不久的小動物追逐它們最初看到的能活動的生物,並對其產生依戀之情的現象。該現象是在對動物行為進行研究時發現的,並被引入到早期教育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烙印現象
  • 外文名:imprining
  • 別稱:刻板現象、認母印刻
  • 發現者:斯波爾丁
烙印現象 - 簡介,烙印現象 - 原理,鳥類,人類,烙印現象 - 特徵,產生時間,不可逆性,不需強化,烙印現象 - 套用,政治,早教,

烙印現象 - 簡介

烙印現象,也稱為刻板現象、認母印刻。所謂“烙印”指的是動物出生後的第一次學習,它會永遠留在腦海中,不會忘記,說明生物體出生後認知父母的能力也不是通過遺傳得來的。
烙印現象首先由英國自然主義者斯波爾丁(D.A.Spalding,1873)在剛孵出的雞雛身上發現,並且還觀察到這種反應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動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類。
烙印現象
澳大利亞動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1937)把動物的這種行為稱作烙印,並用鴨子做實驗,驗證了這一事實。勞倫茲發現在剛孵化出的小鴨面前,象鴨子那樣擺動自己的雙臂,搖搖擺擺地走路,小鴨子則認定他是它們的母親,並跟在他身後走,到了性成熟期,則向人類而不是自己的同類求愛。
1959年,學者漢斯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烙印”現象是有一個明確的臨界期(或稱關鍵期)的,過了臨界期便很難再發生。

烙印現象 - 原理

鳥類

有些雁鴨會從蛋殼孵出來時,會把它看到的第一個會動的東西當成媽媽,小鴨在發育的過程中,發展出對“媽媽”特徵的偏好,透過追隨的行為表現出這種偏好。還有一些雁鴨則烙印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把它當成媽媽的聲音。
鳥類(灰雁)在出生24小時以後便不會再發生“烙印”現象,說明有遺傳基因決定著“烙印”現象的發生期限,我們稱這個期限為“烙印臨界期”。小動物出生後不久會追隨身旁移動的較大物體,現在(21世紀初)的研究還不能確認它們是否認為那就是自己的父母,但研究已證明,小動物這種追隨特定對象的行為確實是有臨界期的,而且確實是由遺傳基因決定,是嚴格按程式代代遺傳的。
這些實驗結果說明了遺傳與環境的界線,以及環境影響的重要性,說明了“烙印”是有臨界期的,支配“烙印”行為的腦神經迴路只在一定期限內形成,出生後不久的追隨行為都有一個臨界期。換言之,這個臨界期對於小動物來說也可以叫做“學習”,也就是說這時有關腦神經迴路的構建和形成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人類

實驗證明,人類在剛出生時也會追隨著並不是自己父母的人。但一般來說人類烙印現象產生的期間稱為“相對臨界期”,而不是“絕對臨界期”。就是說,人的學習有一定的時間範圍,如果一旦錯過,一生就無法或不易學習到這個東西。例如高音感覺一生只有幼兒期才能學到,一旦錯過就無法再學到。這實際上就是上述的“敏感期”或關鍵期現象。
烙印實際上可以認為是視覺行動的“模板”,“模板”發育、完善、固定以後,進入潛意識層,導致日後行為或對日後行為產生改造作用。越是早期形成的“模板”越穩定,對日後的行為影響越大,越是以後建立的“行動模板”越不容易進入潛意識層,大多在潛意識與意識的中間狀態?有人稱為“幽靜態”,不甚牢固,容易調入意識層而完全受意識的干預和改造。
人們年齡越大,習慣越是不容易養成,學習也會越感困難,“行動模板”的形成越是不易。越是早期的行動模板,形成越容易,消退越困難。例如,一個人在他的第一份工作中所經歷、所學來的所有經驗,都會“烙印”(也可以說是“學習”)成為未來工作時做事方法、行事風格的基礎。

烙印現象 - 特徵

產生時間

烙印發生的時期稱作關鍵期。烙印現象和一般的反應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時期內發生,出生後一個短暫的特定時間才能形成,超過了這個特定的期限就不能形成。
烙印現象
不同的動物,其產生時間有所區別。人的烙印期最長,一般為1~3年;小雞“母親烙印”的發生是在出生後的10-16小時;狗的烙印期為3~7周;貓的烙印期為10~15天;老鼠的烙印期為7~10天;小鵝的烙印期為10~20小時。

不可逆性

烙印的效果是持久的,在關鍵期內形成的烙印行為作為動物的習性保存下來,並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還原,而不像學習那樣常會遺忘等。倘若幼小動物的印刻過程遭到阻礙和中斷,母親與幼小動物就不會相互認識。
人類的烙印現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觀理解,也很難加以改變,亦可能造成同類型人的困擾。不過,出色的公共關係手法,可以改善當事人原先給標籤的烙印印象,創造出第二印象,社會心理學又稱之為“最後印象”,例如一位富翁一生對人對己都“節儉”,意想不到原來遺囑指定,將遺產全數捐贈作慈善,感動了法官。

不需強化

烙印現象不需要食物的強化,一次就可以形成。

烙印現象 - 套用

政治

烙印現象在某些專制社會、或民主制度較不發達的國家也容易為有心的政治人物、政黨、或他們的支持者所利用,例如透過各種管道(媒體、文宣等)普遍散布敵對政治陣營的負面形象,或刻意宣揚有利於己身立場的事件,以便塑造本身陣營的正面烙印形象或敵方的負面烙印印象。
烙印現象

早教

發展心理學家將動物的關鍵期概念引入兒童學習行為的研究領域,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樣存在關鍵期。這是個體生命早期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這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有研究指出,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少年期以前是第二語言(主要是語音方面)學習及音樂聽覺訓練的關鍵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