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塔拉鄉

烏蘭塔拉鄉(烏拉塔拉鄉),(行政區號220721)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全鄉總幅員面積327平方公里,轄10個村,26個自然屯,6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全鄉養殖業和畜牧業發展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蘭塔拉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下轄地區:10個村
  • 電話區號:0438
  • 郵政區碼:131119
  • 面積:327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吉J
概況,沿革,地理,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政府措施,機構設定,政府職能,

概況

烏蘭塔拉鄉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西南部。面積294.94平方千米,人口19929人(約2005年)。轄1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烏蘭塔拉村東萬寶山,距縣城59千米。

沿革

由駐地得名。“烏蘭塔拉”系蒙語,意為“紅色草原”。民國時期歸郭爾羅斯前旗親王府管轄,1945年屬大老爺府區,1956年撤區劃鄉後為烏龍架海鄉。1958年改烏龍架海公社,同年併入烏蘭圖嘎公社。1961年4月析設烏龍架海公社。1981年更名烏蘭塔拉公社,1983年改烏蘭塔拉鄉。1996年,面積338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鄉政府駐東萬寶山,轄烏蘭塔拉、太平、蓮花山、劉家、哈沙吐、謝力嘎、腰哈沙吐、新莊、大什門、烏蘭扎拉嘎10個行政村。

地理

吉林省松原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烏蘭塔拉鄉
全鄉總幅員面積327平方公里,轄10個村,26個自然屯,6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總耕地面積11049公頃,旱田面積10603公頃,水田面積446公頃。總戶數5004戶,農業戶數4839戶,總人口18463人,農業人口17889人。林地面積5671公頃,草原面積7204公頃。全鄉共有6所學校,國小5所,中學1所。

經濟發展

1、項目開發、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2007新上項目14個,完成招商引資額295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500萬元。
2、高效農業取得顯著成效。2007年全鄉花生面積2800公頃,地膜香瓜、地膜西瓜100公頃,萬壽菊200公頃。
3、精品畜牧業發展步伐較快
牛發展到12000頭,羊發展到86000隻,豬發展到40000頭,禽發展到130萬隻。
突出發展乳業。全鄉奶牛專業村1個,奶牛小區2個,奶站3個,全鄉現奶牛存欄860頭。
重點發展養羊業。現在全鄉羊發展到86000隻。新莊村養羊戶385戶,60%戶養羊,發展成了養羊專業村。
發展培育育肥牛業。全鄉現有兩個大型育肥牛場,一個養牛協會,這個產業發展潛力大,我們將積極培育,將其做大做強。
抓好特種養殖業。全鄉有一個大型藍狐養殖場,養鹿大戶6戶,目前看,效益都非常可觀。
4、加快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步伐
全鄉全年輸出勞動力2100人,常年外出務工1200人,季節性外出打工900人。
5、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取得新進展
成立兩個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烏蘭塔拉鄉養牛協會,蓮花山村花生協會。這兩個協會經過不斷完善、壯大,現在基本走上正規,協會作用發揮較好。
6、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民營經濟發展步伐較快,全鄉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展到313戶,從業人員530人,民營經濟總產值12600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4350萬元,年利潤980萬元,上繳稅金430萬元。
7、小城鎮建設取得新進展
2007年我鄉拓寬鄉主要街路3公里,路兩側規劃建設商業集中區,建設面積22984平方米,規劃建設集貿市場。商業集中區和集貿市場的建成,既促進我鄉第三產業的發展,又實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

社會事業

一是切實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按規劃改造力嘎村危房。
二是繼續實施“科技興鄉”戰略。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加大對農民科技知識的培訓力度,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農民,通過辦科技培訓班,依託青年農民學校,截止目前累計培訓1000人次。
三是加強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農民參合率達到85%以上,有效解決了農民因病返貧問題。
四是加快推進有線電視建設,實現了有線電視“村村通”。

政府措施

一是紮實開展扶貧工作。全鄉397戶貧困戶,其中110戶民政對象和延貧戶,基本由民政救濟養活,287戶貧困戶,採取由鄉村幹部包保幫扶的辦法,幫助其儘快脫貧。
二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加大矛盾排查調處力度,妥善處理信訪問題,有效制止了群訪事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防止了重特大事故發生。不斷完善群防群治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我鄉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機構設定

鄉行政機構設“三室一所”,即:黨政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經濟辦公室、財政所。人員編制22人。設臨時機構:平安辦公室、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人員編制6人。
鄉事業機構設9個站所,即: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人員編制6人;畜禽防疫服務中心,人員編制10人;林業站,人員編制3人;農機站,人員編制4人;計生站,人員編制4名;水利站,人員編制2人;文化站,人員編制2人;農業站,人員編制4人;勞動保障所,人員編制1人。

政府職能

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龍頭企業,加強對股份合作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引導、支持和保護,切實做好財政、信息、技術、信貸、加工、貯運等方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