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日貢
- 民族:赫哲族
- 含義:喜慶吉日
- 類型:節日
節日簡介,節日起源,節日習俗,相關地區,節日活動,
節日簡介
在遙遠的年代裡,赫哲族歷史先民為祈求出獵吉祥,狩獵豐收,一般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舉行隆重的薩滿鹿神舞,赫哲語叫“溫吉尼”。用這種原始宗教儀式為山民消災祈福,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色彩十分濃厚。
節日起源
自1985年起,工作在同江市文化部門的孫玉森、吳福常同志廣泛徵求意見,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支持,於1985年6月28日召開了“赫哲族首屆文體大會”,1988年6月將這種文體活動正式定名為“烏日貢”大會。此後,每隔三年召開一屆,平時,每逢這個季節則由各民族鄉、村分散活動,“烏日貢”已正式定為赫哲族人民的節日盛會。
節日習俗
“烏日貢”大會,會期二天。集民族民間文化,體育項目為一體,每年舊曆5月15日召開。此時,正逢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魚類繁殖期,為了保持水產品資源的生態平衡,三江停止捕撈,即歇網期。 主要是舉行整個民族的文體比賽。包括傳統文娛和體育項目。傳統文娛主要有說唱伊瑪堪(民間口頭說唱)、民歌、舞蹈、奏口弦琴等,在大會上不是主要項目。在烏日貢大會上,比賽的主要是體育項目。主要有叉草球,跑趟子,射箭,賽船,滾木輪,頂槓,拉棒……其中叉草球最受男孩子們歡迎。草球一般用濕雜草捆成,直徑一尺。叉子則是三齒木叉,叉頭長半 尺,叉柄長七至八尺。將參加人數對等分成兩隊,使他們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兩隊之間相互將草球拋給對方,對方則用一木叉去接拋出的草球,叉中者前進,未叉中者後退,以先退到事先定好的界限為敗。經常玩叉草球,不僅能夠鍛鍊身體,而且還能掌握過硬的叉魚本領。
相關地區
這時,生活在三江沿岸的赫哲人和散居在北京、山東、吉林、內蒙古、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各地的鄉親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連居住在烏蘇里江東岸的跨國民族,俄羅斯遠東邊區那乃自治區的赫哲同胞也派代表團前來參加。文藝演出內容豐富,有神鼓舞、口弦琴演奏、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歌曲演唱等。
節日活動
“烏日貢”期間有慶祝會,有文娛體育競賽。白天主要是體育競技,有游泳、划船、撒網、拔河、叉草球、射草靶、射箭等。晚上在江邊燃起篝火,舉行民眾性的歌舞晚會,或在專門的舞台上請各地來的演出團體獻藝。有老藝人唱“伊瑪坎”,也有青年演出的民間歌舞。電影、電視等新的藝術形式,也為節日增色添彩。節日期間,親朋互訪,到處是歡樂的歌舞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