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生長,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全長111-121mm,尾長占全長的0.56-0.61。頭大適中,前緣往下斜行至上唇鱗,頂部平坦,後端無突緣;吻寬而鈍,上方覆有大鱗,俯視時可見鼻孔,鼻孔下沿有棱緣;鼻孔間隔大於鼻孔至眼前褶長度的二分之一,鼻間鱗1-3枚;頭的最大寬度為鼻孔間距的4.5-5.0倍;眼瞼略為隆起,有擴大的上睫鱗8-9枚,前方與鼻鱗連線;頭背部被形狀相同的平滑小鱗,眶上鱗最小,枕鱗的大小與脊鱗相仿;上唇鱗12-16枚,下唇鱗11-15枚;頦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40-43枚。體形扁平,頸背部無皮膚橫褶,具肩褶和體側褶。背平滑而脊部有棱鱗,並擴展成葉狀。胸鱗棱脊強,兩側和腹部的鱗片無棱。四肢纖長,背面被棱鱗而大於脊鱗;脛長於頭;第V趾不連爪的長度約與眼間距的三分之二相等,第III、第IV趾的外側具弱櫛,第IV趾的趾下瓣23-27枚。尾長為頭體長的14-1.6倍,除尾基部外,其它部分均覆棱鱗,環尾一周的鱗片數約23枚。
體色及背紋有較大差異,背部通常為黃灰色、灰色或褐灰色,分別綴以黑褐色或黑灰色的小斑、不規則細紋及由此形成的大量暗環,沿背脊兩側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黑斑。頭背飾有黑色小點或褐色斑紋。腹面黃白色。四肢背面有隱晦的黑色橫紋。尾背中央有狹窄的淺色縱帶,腹面有2-7條黑色橫紋,尾梢黑色。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不具有永久性居住洞,所見到的全是夏季臨時棲身的洞穴。洞口橢圓形,以一不大的銳角斜嚮導人地下洞道,洞道長僅100-200mm,末端略為擴大,便於轉身。遇驚時,在跑動1.5-2m後,常以腹部貼近地表,往兩側急速顫動而陷身沙內,並用後肢垂直拍打沙面,使揚起的沙粒在落下時遮掩蜥體,只存頭部露出沙外,以避敵害耳目。有時也會突然從沙中躍出,奔跑一陣後,便駐足原地佇立不動,由於背色與其環境幾乎融為一體,所以極難被發現。4月中旬至10月為全年的活動期,5-6月,上午出洞的時間是9-10時,明顯地遲於與之同域棲息的大耳沙蜥、網紋麻蜥等沙生蜥蠍,夏日中午炎熱時,仍停歇在地面,極少爬上灌木暫避高溫。
對15尾獲自伊犁河沿岸的斑點沙蜥進行食性分析得知,其主要食物是蟻類。5個蜥胃中發現有螞蟻,占33.3%, 3個胃內有蝶蛾類及其幼蟲,占20%, 2個胃裡有螽蜥和蝽象等,占13.3%,5個胃有嫩葉和植物種子,占33.3%。此外,還在6個胃中見到沙粒和小石。
分布範圍
中國: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伊寧和霍城地區。
世界:分布於蒙古,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
繁殖生長
6月,產白色的蜥卵2-3枚,卵徑11-13mm。 9月中旬前可見大量幼蜥外出活動,平均體長約26.5mm,9月下半月增長至28mm左右。幼蜥經12-13個月的生長後,發育為亞成蜥,雌蜥的體長為32-33mm,而雄蜥可達35-37mm;兩性比例大致為1:1。
亞種分化
烏拉爾沙蜥分化為4個亞種
中文名 | 學名 | 分布 |
烏拉爾沙蜥指名亞種 | Phrynocephalusguttatusguttatus | Gmelin, 1789 |
烏拉爾沙蜥伊犁亞種 | Phrynocephalusguttatusalpherakii | Bedriaga 1906 |
烏拉爾沙蜥黑腹亞種 | Phrynocephalusguttatusmelanurus | Eichwald 1831 |
Phrynocephalusguttatussalsatus | Golubev, Gorelov, Dunayev & Kotenko, 1995 |
保護級別
該物種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