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淮南杜相公請赴行營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為淮南杜相公請赴行營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劉禹錫
- 出處:《全唐文》
《為淮南杜相公請赴行營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
《為淮南杜相公請赴行營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為淮南杜相公請赴行營表臣佑言,臣自守淮濆,已周星紀。虔奉朝典,粗安遐方。素效未聞,新恩薦及。身曳兩綬,寄深一隅。蚊蚋負山,力誠不足;鷹鸇逐鳥,志則有餘。臣再授...
《為淮南杜相公論廢楚州營田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論廢楚州營田表 臣某言:中使曹進玉至,奉宣聖旨存問,兼賜臣墨詔,以楚州營田廢置事令臣商量奏來者。跪捧天書,恭承睿旨。道存致用,義在隨時。云云。伏以本置營田,是求足食。今則徒有縻費,鮮逢順成。刈獲所收,...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春衣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春衣表 臣某言:中使陳日華至,奉宣聖旨,慰勞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老、百姓等,並賜臣墨詔及春衣兩副、大將衣四副。王人捧詔,御府降衣。寵光不隔於遐藩,慶賜猥沾於裨將。臣某中謝。臣素乏器能,謬膺驅使。每慚...
《為淮南杜相公謝詔許濠泗兩州割屬淮南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詔許濠泗兩州割屬淮南表 臣某言:伏奉十一月二十九日詔書,其濠、泗兩州令臣依前收管。臣謬承寵光,作鎮淮海。位均九伯,權總十連。內省無堪,常恐不逮。豈謂恩私曲被,封略有加。慚無報政之勤,重受...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鐘馗曆日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鐘馗曆日表 臣某言:高品某乙至,奉宣聖旨,賜臣畫《锺馗》一、新曆日一軸。星紀方回,雖逢歲暮;恩輝忽降,已覺春來。臣某中謝。伏以圖寫威神,驅除群厲。頒行律歷,敬授四時。施張有嚴,既增門戶之貴;動用葉吉...
《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 臣佑言:臣一辭闕庭,已經二載,官當重任,身受厚恩,既懷子牟戀闕之心,又負臧文竊位之責。思所以歌頌聖德,俾補箴規。塵露至微,不任懇迫。臣遠祖詩,顯名漢代,出牧南陽,讜言善策,隨事獻納。忠醇之至,聞於中外...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冬衣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冬衣表 臣某言:中使王國清至,伏奉聖旨,慰勞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壽百姓等,並賜臣墨詔及冬衣兩副、大將衣四副者。大明昭回,遠燭下土。殊錫稠疊,延及偏裨。慶忭失圖,捧戴相賀。臣某中謝。臣謬承委寄,獲守...
《為淮南杜相公謝貸錢物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貸錢物表 臣某言:中使南宮懷珍至,奉宣聖旨存問,兼陽臣墨詔。天光下濟,睿澤曲流。銜恩未酬,居寵彌懼。臣某中謝。臣受任斯極,微功莫施。昨以封略未寧,干戈猶動,壽春固壘以備盜,淮甸興師以捍奸。經費所資,數...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手詔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手詔表 臣某言:中使閻忠信至,奉宣聖旨存問,兼賜臣手詔。拜捧紫泥,跪伸金簡。承旨見聖神之略,感恩知身命之輕。臣某中謝。臣素乏異能,幸逢昌運。猥當旄鉞之寄,未靖妖氛;榮分台鼎之名,何階啟沃?竊位斯久,...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曆日面脂口脂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曆日面脂口脂表 臣某言:中使霍子璘至,奉宣聖旨,存問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壽、百姓等,兼賜臣墨詔及貞元十七年新曆一軸,臘日面脂、口脂、紅雪、紫雪並金花銀合二、金棱合二。皇明遠燭,殊錫荐臻。掕失...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墨詔第一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墨詔第一表 臣某言:中使陳日華至,奉宣聖旨存問,兼賜臣墨詔。又以臣所奏羅向及裴靖政理有方,今各賜手詔激賞者。恩降重霄,澤流下土。義敦獎勸,榮冠等夷。臣某中謝。臣昨以羅向、裴靖勵精吏理,效用著明。人...
《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 臣某言:奏事官韋溫回,特蒙聖恩,重賜朱鄭等官告。宸象昭回,煥然下燭,榮分右職,光賁遐藩。臣某中謝。臣伏以朱鄭朴忠為心,沈毅見色。當建封禦侮之寄,見張愔提孩之年。昨者隸職徐州,分...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墨詔第二表》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淮南杜相公謝賜墨詔第二表 臣某言:中使陳日華至,奉宣聖旨,慰勞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壽、百姓等,兼賜臣墨詔。恩降紫泥,澤流下土。跪奉自天之命,遙傾捧日之心。臣某中謝。伏以皇帝陛下,凝旒穆清,軫念黎獻。已洽雍熙...
為杜相公自淮南追入長安至長樂驛謝賜酒食狀 具官臣某。右臣今日至長樂驛,高品某奉宣聖旨,賜臣酒食者。伏以恩降王人,榮分御膳。未展儀於雙闕,先受賜於八珍。品越脤膰,味兼醪醴。頓驚凡口,倍益歡心。無任欣躍。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
詔討戚方,飛以三千人營於苦嶺。方遁,俄益兵來,飛自領兵千人,戰數十合,皆捷。會張俊兵至,方遂降。范宗尹言張俊自浙西來,盛稱飛可用,遷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飛辭,乞淮南東路一重難任使,收複本路州郡,乘機漸進,使山東、河北、河東、京畿等路次第而復。會金攻楚急,詔張俊援之。俊辭,乃遣...
真卿趨赴火,景臻遽止之。希烈又遣其將楊峰齎赦賜陳少游及壽州刺史張建封。建封執峰徇于軍,腰斬於市,少游聞之駭懼。建封具以少游與希烈交通之狀聞,上悅,以建封為濠、壽、廬三州都團練使。希烈乃以其將杜少誠為淮南節度使,使將步騎萬餘人先取壽州,後之江都,建封遣其將賀蘭元均、邵怡守霍丘秋...
希烈以其部將杜少誠為淮南節度使,使帥步騎萬餘人先攻壽州,然後至江都。建封遣部將賀蘭元均、邵怡守霍丘(今安徽霍丘),少誠不能過,於是又南寇蘄州、黃州,欲斷長江水路。當時德宗命包佶督江淮財賦,溯江送往行在。佶至蘄口(今湖北蘄春西南),遇少誠入寇。曹王皋即遣蘄州刺史伊慎帥兵七千拒之,戰於...
上委信宰輔,言發計從,就中於元輔恩禮稍異。白敏中赴邠寧行營,上幸興福樓送之,自樓上投下朱書御札一副與敏中,言君臣注倚之分;崔鉉赴鎮淮南,幸通化樓送之,並賜詩四韻,以寵行邁。鉉刻其詩於宣化驛。僧從晦住安國寺,道行高潔,兼工詩,以文章應制。上每擇劇韻令賦,亦多稱旨。晦積年供奉...
後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擊退南詔對西川的入侵,並多次重創黃巢起義軍,被唐僖宗加授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兼江淮鹽鐵轉運使。後因大將張璘陣亡而不敢出戰,擁兵自保,導致黃巢順利渡江、兩京失守,朝廷削其兵權和財權,僅加“侍中”虛銜和渤海郡王爵號。晚年嗜好裝神弄鬼,重用術士呂用之、...
韋昭度營於唐橋,王建營於東閶門外。建事昭度甚謹。辛亥,簡州將杜有遷執刺史員虔嵩降於建,建以有遷知州事。汴將龐師古等眾號十萬。度淮,聲言救楊行密,攻下天長;壬子,下高郵。二月,己未,資州將侯元綽執刺史楊戡降於王建,建以元綽知州事。乙丑,加朱全忠守中書令。龐師古引兵深入淮南,己巳,與孫儒戰...
孫員外赴闕後重到三衢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 鐘陵見楊秀才 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登孫權城 春日憶湖南舊遊寄盧校書 賀淮南節度盧員外賜緋 春日獨游禪智寺 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送韋士赴》后土廟 金陵夜泊 上江州陳員外 廣陵開元寺閣上作 上鄂州韋尚書 早春巴陵道中 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 淮南送李...
他在此後多次與孫儒的軍隊交戰,最終於景福元年(892年)在宣州城下擒殺孫儒,使得楊行密徹底據有淮南鎮。次年(893年)又參與討平廬州叛亂,擒殺叛將蔡儔,並與陶雅攻取歙州。攻兩浙:田頵在龍紀元年(889年)時便領兵攻打浙西錢鏐所控制的常州,並擒獲守將杜棱,乾寧二年(895年)的第二次杭越之戰中再攻...
關東未寧,淮南仍囂,大帥不能全力保衛京師。京師除貴賢侄所領之外,舊六軍十二衛俱皆名額空存,編制實無。朝議擬召募壯士,恢復舊額,使東討無西顧之憂,國家有根本之固。”寫好信,並將李振請至中書堂,將信給他看過,然後封好,請李振轉交。為表示不存蒂芥,又特在家中舉行私宴,席間,說到李振祖上也是...
”當時,盧攜正倚重淮南節度使高駢,認為高駢統領的淮南軍足以剿滅黃巢,因而極力主張繼續進剿。唐僖宗亦希望高駢能夠成功,最終採納了盧攜的主張。鄭畋與眾宰相在中書省商議起草詔書時,又對盧攜道:“賊軍百萬,橫行天下,國家的安危全靠我們幾個人來謀劃。高駢消極作戰,養寇自重。您想依靠於他,我不知道將來結局會...
元和(八0六至—八一四)初,鹽鐵轉運使李巽以異精於吏職,奏請拔用,擢為侍御史,仍為揚子留後,加檢校兵部郎中、淮南(今江蘇揚州)等五道兩稅使。異自悔前非,竭力奉職,江淮財政弊端,多有釐革。以功入朝為太府少卿,兼御史中丞、鹽鐵轉運副使。十二年,奉詔至江淮督征財賦,得一百八十萬貫,供討伐淮西...
黃巢乃率眾十萬,出淮南,直指長江。攻和州(今安徽和縣)不克,即自和州與宣州(今安徽宣城)間橫渡長江,進攻南陵(屬安徽)和宣州。四月,殺唐將王涓。由於唐宣歙觀察使王凝固守,義軍未能攻下宣州城。五、六月,起義軍轉攻潤州(今江蘇鎮江)。王仙芝餘部繼戰江西 乾符五年(八七八)三、四月,王仙芝餘部王...
楊行密承制加朱瑾東面諸道行營副都統、同平章事,以昇州刺史李神福為淮南行軍司馬、鄂岳行營招討使,舒州團練使劉有副之,將兵擊杜洪。洪將駱殷戍永興,棄城走,縣民方詔據城降。神福曰:“永興大縣,饋運所仰,已得鄂之半矣!”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復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二月,壬申朔,詔:“...
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抵達成都,並任命宰相王鐸為京城四面行營都統,讓他總領收復長安的戰事。張濬時任諫議大夫,又被王鐸召入幕府,擔任都統判官。中和二年(882年),王鐸命張濬以詔使的身份前往青州宣詔,召平盧軍共討黃巢。當時,平盧軍節度使王敬武已受黃巢官爵,沒有出迎張濬。張濬當面斥責其不知君臣禮數...
”德宗從之,以度支員外郎元友直為河南、江淮南句勘兩稅錢帛使。李泌檢括胡客 自代宗時,吐蕃占據河西、隴右,阻斷東西交通,安西、北庭奏事者及西域各國使者皆留長安不得歸。人馬皆仰給於鴻臚,禮賓院委京兆府縣供物,於度支處領款。度支不按時付款,長安市肆就長期吃虧。李泌知胡客留長安最久者已四十餘年...
建中四年(七八三)十一月,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帥兵討李希烈,軍於盱眙,聽說朱泚作亂,遂歸廣陵,修塹壘,繕甲兵。鎮海軍節度使韓滉也閉關梁,禁止牛馬出境。又築石頭城,挖井近百孔,治館第數十,修塢壁,直抵京口,樓堞相望,以備天子車駕渡江,亦以自固。少游發兵三千,大閱於江北;韓滉也發水軍三千耀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