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力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飢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貰其財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瓮中,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
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武《兵法》。家貧 ,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父義之,曰:“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募敢戰士,飛應募。相有劇賊陶俊、賈進和,飛請百騎滅之。遣卒偽為商入賊境,賊掠以充部伍。飛遣百人伏山下,自領數十騎逼賊壘。賊出戰,飛陽北,賊來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進和以歸。
康王至相,飛因劉浩見,命招賊吉倩,倩以眾三百八十人降。補承信郎。以鐵騎三百往李固渡嘗敵,敗之。從浩解東京圍,與敵相持於滑南,領百騎習兵河上。敵猝至,飛麾其徒曰:“敵雖眾,未知吾虛實,當及其未定擊之。”乃獨馳迎敵。有梟將舞刀而前,飛斬之,敵大敗。遷秉義郎,隸留守宗澤。戰開德、曹州皆有功,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計。”因授以陣圖。飛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澤是其言。
康王即位,飛上書數千言,大略謂:“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書聞,以越職奪官歸。
詣河北招討使張所,所待以國士,借補修武郎,充中軍統領。所問曰:“汝能敵幾何?”飛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采樵以致絞,皆謀定也。”所矍然曰:“君殆非行伍中人。”飛因說之曰:“國家都汴,恃河北以為固。苟馮據要衝,峙列重鎮,一城受圍,則諸城或撓或救,金人不能窺河南,而京師根本之地固矣。招撫誠能提兵壓境,飛唯命是從。”所大喜,借補武經郎。
命從王彥渡河,至新鄉,金兵盛,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鏖戰,奪其纛而舞,諸軍爭奮,遂拔新鄉。翌日,戰侯兆川,身被十餘創,士皆死戰,又敗之。夜屯石門山下,或傳金兵復至,一軍皆驚,飛堅臥不動,金兵卒不來。食盡,走彥壁乞糧,彥不許。飛引兵益北,戰於太行山,擒金將拓跋耶烏。居數日,復遇敵,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敵眾敗走。飛自知與彥有隙,復歸宗澤,為留守司統制。澤卒,杜充代之,飛居故職。
二年,戰胙城,又戰黑龍潭,皆大捷。從閭勍保護陵寢,大戰汜水關,射殪金將,大破其眾。駐軍竹蘆渡,與敵相持,選精銳三百伏前山下,令各以薪芻交縛兩束,夜半,爇四端而舉之。金人疑援兵至,驚潰。
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薄南薰門。飛所部僅八百,眾懼不敵,飛曰:“吾為諸君破之。”左挾弓,右運矛,橫衝其陣,賊亂,大敗之。又擒賊杜叔五、孫海於東明。借補英州刺史。王善圍陳州,飛戰於清河,擒其將孫勝、孫清,授真刺史。
杜充將還建康,飛曰:“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復取之,非數十萬眾不可。”充不聽,遂與俱歸。師次鐵路步,遇賊張用,至六合遇李成,與戰,皆敗之。成遣輕騎劫憲臣犒軍銀帛,飛進兵掩擊之,成奔江西。時命充守建康,金人與成合寇烏江,充閉門不出。飛泣諫請視師,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馬家渡渡江,充遣飛等迎戰,王?燮先遁,諸將皆潰,獨飛力戰。
會充已降金,諸將多行剽掠,惟飛軍秋毫無所犯。兀朮趨杭州,飛要擊至廣德境中,六戰皆捷,擒其將王權,俘簽軍首領四十餘。察其可用者,結以恩遣還,令夜斫營縱火,飛乘亂縱擊,大敗之。駐軍鐘村,軍無見糧,將士忍飢,不敢擾民。金所籍兵相謂曰:“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
四年,兀朮攻常州,宜興令迎飛移屯焉。盜郭吉聞飛來,遁入湖,飛遣王貴、傅慶追破之,又遣辯士馬皋、林聚盡降其眾。有張威武者不從,飛單騎入其營,斬之。避地者賴以免,圖飛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飛四戰皆捷;尾襲於鎮江東,又捷;戰於清水亭,又大捷,橫屍十五里。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頭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兀朮次龍灣,飛以騎三百、步兵二千馳至新城,大破之。兀朮奔淮西,遂復建康。飛奏:“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護腹心。”帝嘉納。兀朮歸,飛邀擊於靜安,敗之。
詔討戚方,飛以三千人營於苦嶺。方遁,俄益兵來,飛自領兵千人,戰數十合,皆捷。會張俊兵至,方遂降。范宗尹言張俊自浙西來,盛稱飛可用,遷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飛辭,乞淮南東路一重難任使,收複本路州郡,乘機漸進,使山東、河北、河東、京畿等路次第而復。
會金攻楚急,詔張俊援之。俊辭,乃遣飛行,而命劉光世出兵援飛。飛屯三墩為楚援,尋抵承州,三戰三捷,殺高太保,俘酋長七十餘人。光世等皆不敢前,飛師孤力寡,楚遂陷。詔飛還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以沙洲保護百姓,伺便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於南霸橋,金大敗。渡百姓於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金兵不敢近。飛以泰州失守待罪。
紹興元年,張俊請飛同討李成。時成將馬進犯洪州,連營西山。飛曰:“賊貪而不慮後,若以騎兵自上流絕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飛請自為先鋒,俊大喜。飛重鎧躍馬,潛出賊右,突其陣,所部從之。進大敗,走筠州。飛抵城東,賊出城,布陣十五里,飛設伏,以紅羅為幟,上刺“岳”字,選騎二百隨幟而前。賊易其少,薄之,伏發,賊敗走。飛使人呼曰:“不從賊者坐,吾不汝殺。”坐而降者八萬餘人。進以余卒奔成於南康。飛夜引兵至朱家山,又斬其將趙萬。成聞進敗,自引兵十餘萬來。飛與遇於樓子莊,大破成軍,追斬進。成走蘄州,降偽齊。
張用寇江西,用亦相人,飛以書諭之曰:“吾與汝同里,南薰門、鐵路步之戰,皆汝所悉。今吾在此,欲戰則出,不戰則降。”用得書曰:“果吾父也。”遂降。
江、淮平,俊奏飛功第一,加神武右軍副統制,留洪州,彈壓盜賊,授親衛大夫、建州觀察使。建寇范汝為陷邵武,江西安撫李回檄飛分兵保建昌軍及撫州,飛遣人以“岳”字幟植城門,賊望見,相戒勿犯。賊黨姚達、饒青逼建昌,飛遣王萬、徐慶討擒之。升神武副軍都統制。
二年,賊曹成擁眾十餘萬,由江西曆湖湘,據道、賀二州。命飛權知潭州,兼權荊湖東路安撫都總管,付金字牌、黃旗招成。成聞飛將至,驚曰:“岳家軍來矣。”即分道而遁。飛至茶陵,奉詔招之,成不從。飛奏:“比年多命招安,故盜力強則肆暴,力屈則就招,苟不略加剿除,蜂起之眾未可遽殄。”許之。
飛入賀州境,得成諜者,縛之帳下。飛出帳調兵食,吏曰:“糧盡矣,奈何?”飛陽曰:“姑反茶陵。”已而顧諜若失意狀,頓足而入,陰令逸之。諜歸告成,成大喜,期翌日來追。飛命士蓐食,潛趨繞嶺,未明,已至太平場,破其砦。成據險拒飛,飛麾兵掩擊,賊大潰。成走據北藏嶺、上梧關,遣將迎戰,飛不陣而鼓,士爭奮,奪二隘據之。成又自桂嶺置砦至北藏嶺,連控隘道,親以眾十餘萬守蓬頭嶺。飛部才八千,一鼓登嶺,破其眾,成奔連州。飛謂張憲等曰:“成黨散去,追而殺之,則脅從者可憫,縱之則復聚為盜。今遣若等誅其酋而撫其眾,慎勿妄殺,累主上保民之仁。”於是憲自賀、連,徐慶自邵、道,王貴自郴、桂,招降者二萬,與飛會連州。進兵追成,成走宣撫司降。時以盛夏行師瘴地,撫循有方,士無一人死癘者,嶺表平。授武安軍承宣使,屯江州。甫入境,安撫李回檄飛捕劇賊馬友、郝通、劉忠、李通、李宗亮、張式,皆平之。
三年春,召赴行在。江西宣諭劉大中奏:“飛兵有紀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盜復起。”不果行。時虔、吉盜連兵寇掠循、梅、廣、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諸郡,帝乃專命飛平之。飛至虔州,固石洞賊彭友悉眾至雩都迎戰,躍馬馳突,飛麾兵即馬上擒之,余酋退保固石洞。洞高峻環水,止一徑可入。飛列騎山下,令皆持滿,黎明,遣死士疾馳登山,賊眾亂,棄山而下,騎兵圍之。賊呼丐命,飛令勿殺,受其降。授徐慶等方略,捕諸郡余賊,皆破降之。初,以隆祐震驚之故,密旨令飛屠虔城。飛請誅首惡而赦脅從,不許;請至三四,帝乃曲赦。人感其德,繪像祠之。余寇高聚、張成犯袁州,飛遣王貴平之。
秋,入見,帝手書“精忠岳飛”字,制旗以賜之。授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軍都統制,仍制置使,李山、吳全、吳錫、李橫、牛皋皆隸焉。
偽齊遣李成挾金人入侵,破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及信陽軍,湖寇楊么亦與偽齊通,欲順流而下,李成又欲自江西陸行,趨兩浙與么會。帝命飛為之備。
四年,除兼荊南、鄂岳州制置使。飛奏:“襄陽等六郡為恢復中原基本,今當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李成遠遁,然後加兵湖湘,以殄群盜。”帝以諭趙鼎,鼎曰:“知上流利害,無如飛者。”遂授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飛渡江中流,顧幕屬曰:“飛不擒賊,不涉此江。”抵郢州城下,偽將京超號“萬敵”,乘城拒飛。飛鼓眾而登,超投崖死,復郢州,遣張憲、徐慶復隨州。飛趣襄陽,李成迎戰,左臨襄江,飛笑曰:“步兵利險阻,騎兵利平曠。成左列騎江岸,右列步平地,雖眾十萬何能為。”舉鞭指王貴曰:“爾以長槍步卒擊其騎兵。”指牛皋曰:“爾以騎兵擊其步卒。”合戰,馬應槍而斃,後騎皆擁入江,步卒死者無數,成夜遁,復襄陽。劉豫益成兵屯新野,飛與王萬夾擊之,連破其眾。
飛奏:“金賊所愛惟子女金帛,志已驕惰;劉豫僭偽,人心終不忘宋。如以精兵二十萬,直搗中原,恢復故疆,誠易為力。襄陽、隨、郢地皆膏腴,苟行營田,其利為厚。臣候糧足,即過江北剿戮敵兵。”時方重深入之舉,而營田之議自是興矣。
進兵鄧州,成與金將劉合孛堇列砦拒飛。飛遣王貴、張憲掩擊,賊眾大潰,劉合孛堇僅以身免。賊黨高仲退保鄧城,飛引兵一鼓拔之,擒高仲,復鄧州。帝聞之,喜曰:“朕素聞岳飛行軍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又復唐州、信陽軍。
襄漢平,飛辭制置使,乞委重臣經畫荊襄,不許。趙鼎奏:“湖北鄂、岳最為上流要害,乞令飛屯鄂、岳,不惟江西藉其聲勢,湖、廣、江、浙亦獲安妥。”乃以隨、郢、唐、鄧、信陽並為襄陽府路隸飛,飛移屯鄂,授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縣開國子。
兀朮、劉豫合兵圍廬州,帝手札命飛解圍,提兵趨廬,偽齊已驅甲騎五千逼城。飛張“岳”字旗與“精忠”旗,金兵一戰而潰,廬州平。飛奏:“襄陽等六郡人戶闕牛、糧,乞量給官錢,免官私逋負,州縣官以招集流亡為殿最。”
五年,入覲,封母國夫人;授飛鎮寧、崇信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進封武昌郡開國侯;又除荊湖南北、襄陽路制置使,神武后軍都統制,命招捕楊么。飛所部皆西北人,不習水戰,飛曰:“兵何常,顧用之何如耳。”先遣使招諭之。賊黨黃佐曰:“岳節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不如往降。節使誠信,必善遇我。”遂降。飛表授佐武義大夫,單騎按其部,拊佐背曰:“子知逆順者。果能立功,封侯豈足道?欲復遣子至湖中,視其可乘者擒之,可勸者招之,如何?”佐感泣,誓以死報。
時張浚以都督軍事至潭,參政席益與浚語,疑飛玩寇,欲以聞。浚曰:“岳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機,胡可易言?”益慚而止。黃佐襲周倫砦,殺倫,擒其統制陳貴等。飛上其功,遷武經大夫。統制任士安不稟王?燮令,軍以此無功。飛鞭士安使餌賊,曰:“三日賊不平,斬汝。”士安宣言:“岳太尉兵二十萬至矣。”賊見止士安軍,並力攻之。飛設伏,士安戰急,伏四起擊賊,賊走。
會召浚還防秋,飛袖小圖示浚,浚欲俟來年議之。飛曰:“已有定畫,都督能少留,不八日可破賊。”浚曰:“何言之易?”飛曰:“王四廂以王師攻水寇則難,飛以水寇攻水寇則易。水戰我短彼長,以所短攻所長,所以難。若因敵將用敵兵,奪其手足之助,離其腹心之託,使孤立,而後以王師乘之,八日之內,當俘諸酋。”浚許之。
飛遂如鼎州。黃佐招楊欽來降,飛喜曰:“楊欽驍悍,既降,賊腹心潰矣。”表授欽武義大夫,禮遇甚厚,乃復遣歸湖中。兩日,欽說余端、劉詵等降,飛詭罵欽曰:“賊不盡降,何來也?”杖之,復令入湖。是夜,掩賊營,降其眾數萬。么負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輪激水,其行如飛,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輒碎。飛伐君山木為巨筏,塞諸港氵義,又以腐木亂草浮上流而下,擇水淺處,遣善罵者挑之,且行且罵。賊怒來追,則草木壅積,舟輪礙不行。飛亟遣兵擊之,賊奔港中,為筏所拒。官軍乘筏,張牛革以蔽矢石,舉巨木撞其舟,盡壞。么投水,牛皋擒斬之。飛入賊壘,余酋驚曰:“何神也!”俱降。飛親行諸砦慰撫之,縱老弱歸田,籍少壯為軍,果八日而賊平。浚嘆曰:“岳侯神算也。”初,賊恃其險曰:“欲犯我者,除是飛來。”至是,人以其言為讖。獲賊舟千餘,鄂渚水軍為沿江之冠。詔兼蘄、黃制置使,飛以目疾乞辭軍事,不許,加檢校少保,進封公。還軍鄂州,除荊湖南北、襄陽路招討使。
六年,太行山忠義社梁興等百餘人,慕飛義率眾來歸。飛入覲,面陳:“襄陽自收復後,未置監司,州縣無以按察。”帝從之,以李若虛為京西南路提舉兼轉運、提刑,又令湖北、襄陽府路自知州、通判以下賢否,許飛得自黜陟。
張浚至江上會諸大帥,獨稱飛與韓世忠可倚大事,命飛屯襄陽,以窺中原,曰:“此君素志也。”飛移軍京西,改武勝、定國軍節度使,除宣撫副使,置司襄陽。命往武昌調軍。居母憂,降制起復,飛扶櫬還廬山,連表乞終喪,不許,累詔趣起,乃就軍。又命宣撫河東,節制河北路。首遣王貴等攻虢州,下之,獲糧十五萬石,降其眾數萬。張浚曰:“飛措畫甚大,令已至伊、洛,則太行一帶山砦,必有應者。”飛遣楊再興進兵至長水縣,再戰皆捷,中原回響。又遣人焚蔡州糧。
九月,劉豫遣子麟、侄猊分道寇淮西,劉光世欲舍廬州,張俊欲棄盱眙,同奏召飛以兵東下,欲使飛當其鋒,而己得退保。張浚謂:“岳飛一動,則襄漢何所制?”力沮其議。帝慮俊、光世不足任,命飛東下。飛自破曹成、平楊么,凡六年,皆盛夏行師,致目疾,至是,甚;聞詔即日啟行,未至,麟敗。飛奏至,帝語趙鼎曰:“劉麟敗北不足喜,諸將知尊朝廷為可喜。”遂賜札,言:“敵兵已去淮,卿不須進發,其或襄、鄧、陳、蔡有機可乘,從長措置。”飛乃還軍。時偽齊屯兵窺唐州,飛遣王貴、董先等攻破之,焚其營。奏圖蔡以取中原,不許。飛召貴等還。
七年,入見,帝從容問曰:“卿得良馬否?”飛曰:“臣有二馬,日啖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踴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帝稱善,曰:“卿今議論極進。”拜太尉,繼除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從幸建康,以王德、酈瓊兵隸飛,詔諭德等曰:“聽飛號令,如朕親行。”
飛數見帝,論恢復之略。又手疏言:“金人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蓋欲荼毒中原,以中國攻中國,粘罕因得休兵觀釁。臣欲陛下假臣月日,便則提兵趨京、洛,據河陽、陝府、潼關,以號召五路叛將。叛將既還,遣王師前進,彼必棄汴而走河北,京畿、陝右可以盡復。然後分兵浚、滑,經略兩河,如此則劉豫成擒,金人可滅,社稷長久之計,實在此舉。”帝答曰:“有臣如此,顧復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又召至寢閣命之曰:“中興之事,一以委卿。”命節制光州。
飛方圖大舉,會秦檜主和,遂不以德、瓊兵隸飛。詔詣都督府與張浚議事,浚謂飛曰:“王德淮西軍所服,浚欲以為都統,而命呂祉以督府參謀領之,如何?”飛曰:“德與瓊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則必爭。呂
尚書不習軍旅,恐不足服眾。”浚曰:“張宣撫如何?”飛曰:“暴而寡謀,尤瓊所不服。”浚曰:“然則楊沂中爾?”飛曰:“沂中視德等爾,豈能馭此軍?”浚艴然曰:“浚固知非太尉不可。”飛曰:“都督以正問飛,不敢不盡其愚,豈以得兵為念耶?”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終喪服,以張憲攝軍事,步歸,廬母墓側。浚怒,奏以張宗元為宣撫判官,監其軍。
帝累詔趣飛還職,飛力辭,詔幕屬造廬以死請,凡六日,飛趨朝待罪,帝尉遣之。宗元還言:“將和士銳,人懷忠孝,皆飛訓養所致。”帝大悅。飛奏:“比者寢閣之命,鹹謂聖斷已堅,何至今尚未決?臣願提兵進討,順天道,固人心,以曲直為老壯,以逆順為強弱,萬全之效可必。”又奏:“錢塘僻在海隅,非用武地。願陛下建都上游,用漢光武故事,親率六軍,往來督戰。庶將士知聖意所向,人人用命。”未報而酈瓊叛,浚始悔。飛復奏:“願進屯淮甸,伺便擊瓊,期於破滅。”不許,詔駐師江州為淮、浙援。
飛知劉豫結粘罕,而兀朮惡劉豫,可以間而動。會軍中得兀朮諜者,飛陽責之曰:“汝非吾軍中人張斌耶?吾向遣汝至齊,約誘至四太子,汝往不復來。吾繼遣人問,齊已許我,今冬以會合寇江為名,致四太子於清河。汝所持書竟不至,何背我耶?”諜冀緩死,即詭服。乃作蠟書,言與劉豫同謀誅兀朮事,因謂諜曰:“吾今貸汝。”復遣至齊,問舉兵期,刲股納書,戒勿泄。諜歸,以書示兀朮,兀朮大驚,馳白其主,遂廢豫。飛奏:“宜乘廢豫之際,搗其不備,長驅以取中原。”不報。
八年,還軍鄂州。王庶視師江、淮,飛與庶書:“今歲若不舉兵,當納節請閒。”庶甚壯之。秋,召赴行在,命詣資善堂見皇太子。飛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中興基業,其在是乎?”會金遣使將歸河南地,飛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檜銜之。
九年,以復河南,大赦。飛表謝,寓和議不便之意,有“唾手燕雲,復仇報國”之語。授開府儀同三司,飛力辭,謂:“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可訓兵飭士,謹備不虞,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敵人。”三詔不受,帝溫言獎諭,乃受。會遣士亻褭謁諸陵,飛請以輕騎從灑埽,實欲觀釁以伐謀。又奏:“金人無事請和,此必有肘腋之虞,名以地歸我,實寄之也。”檜白帝止其行。
十年,金人攻拱、亳,劉錡告急,命飛馳援,飛遣張憲、姚政赴之。帝賜札曰:“設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遙度。”飛乃遣王貴、牛皋、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李寶等,分布經略西京、汝、鄭、潁昌、陳、曹、光、蔡諸郡;又命梁興渡河,糾合忠義社,取河東、北州縣。又遣兵東援劉錡,西援郭浩,自以其軍長驅以闞中原。將發,密奏言:“先正國本以安人心,然後不常厥居,以示無忘復仇之意。”帝得奏,大褒其忠,授少保,河南府路、陝西、河東北路招討使,尋改河南、北諸路招討使。未幾,所遣諸將相繼奏捷。大軍在潁昌,諸將分道出戰,飛自以輕騎駐郾城,兵勢甚銳。
兀朮大懼,會龍虎大王議,以為諸帥易與,獨飛不可當,欲誘致其師,並力一戰。中外聞之,大懼,詔飛審處自固。飛曰:“金人伎窮矣。”乃日出挑戰,且罵之。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與韓常之兵逼郾城。飛遣子云領騎兵直貫其陣,戒之曰:“不勝,先斬汝!”鏖戰數十合,賊屍布野。
初,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拐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拐子馬相連,一馬仆,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兀朮大慟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兀朮益兵來,部將王剛以五十騎覘敵,遇之,奮斬其將。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方郾城再捷,飛謂雲曰:“賊屢敗,必還攻潁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果至,貴將游奕、雲將背嵬戰於城西。雲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軍張左右翼繼之,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
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等,累戰皆捷,中原大震。飛奏:“興等過河,人心愿歸朝廷。金兵累敗,兀朮等皆令老少北去,正中興之機。”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大破之,兀朮遁還汴京。飛檄陵台令行視諸陵,葺治之。
先是,紹興五年,飛遣梁興等布德意,招結兩河豪傑,山砦韋銓、孫謀等斂兵固堡,以待王師,李通、胡清、李寶、李興、張恩、孫琪等舉眾來歸。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時皆得其實。盡磁、相、開德、澤、潞、晉、絳、汾、隰之境,皆期日興兵,與官軍會。其所揭旗以“岳”為號,父老百姓爭輓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
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自燕以南,金號令不行,兀朮欲簽軍以抗飛,河北無一人從者。乃嘆曰:“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衄。”金帥烏陵思謀素號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諭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金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榜,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方指日渡河,而檜欲畫淮以北棄之,風台臣請班師。飛奏:“金人銳氣沮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檜知飛志銳不可回,乃先請張俊、楊沂中等歸,而後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飛班師,民遮馬
慟哭,訴曰:“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飛亦悲泣,取詔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聲震野,飛留五日以待其徙,從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漢上六郡閒田處之。
方兀朮棄汴去,有書生叩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朮曰:“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十萬,京城日夜望其來,何謂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岳少保且不免,況欲成功乎?”兀朮悟,遂留。飛既歸,所得州縣,旋復失之。飛力請解兵柄,不許,自廬入覲,帝問之,飛拜謝而已。
十一年,諜報金分道渡淮,飛請合諸帥之兵破敵。兀朮、韓常與龍虎大王疾驅至廬,帝趣飛應援,凡十七札。飛策金人舉國南來,巢穴必虛,若長驅京、洛以搗之,彼必奔命,可坐而敝。時飛方苦寒嗽,力疾而行。又恐帝急於退敵,乃奏:“臣如搗虛,勢必得利,若以為敵方在近,未暇遠圖,欲乞親至蘄、黃,以議卻。”帝得奏大喜,賜札曰:“卿苦寒疾,乃為朕行,國爾忘身,誰如卿者?”師至廬州,金兵望風而遁。飛還兵於舒以俟命,帝又賜札,以飛小心恭謹、不專進退為得體。兀朮破濠州,張俊駐軍黃連鎮,不敢進;楊沂中遇伏而敗,帝命飛救之。金人聞飛至,又遁。
時和議既決,檜患飛異己,乃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韓世忠、張俊已至,飛獨後,檜又用參政王次翁計,俟之六七日。既至,授樞密副使,位參知政事上,飛固請還兵柄。五月,詔同俊往楚州措置邊防,總韓世忠軍還駐鎮江。
初,飛在諸將中年最少,以列校拔起,累立顯功,世忠、俊不能平,飛屈己下之,幕中輕銳教飛勿苦降意。金人攻淮西,俊分地也,俊始不敢行,師卒無功。飛聞命即行,遂解廬州圍,帝授飛兩鎮節,俊益恥。楊么平,飛獻俊、世忠樓船各一,兵械畢備,世忠大悅,俊反忌之。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糧乏訹飛,飛不為止,帝賜札褒諭,有曰:“轉餉艱阻,卿不復顧。”俊疑飛漏言,還朝,反倡言飛逗遛不進,以乏餉為辭。至視世忠軍,俊知世忠忤檜,欲與飛分其背嵬軍,飛議不肯,俊大不悅。及同行楚州城,俊欲修城為備,飛曰:“當戮力以圖恢復,豈可為退保計?”俊變色。
會世忠軍吏景著與總領胡紡言:“二樞密若分世忠軍,恐至生事。”紡上之朝,檜捕著下大理寺,將以扇搖誣世忠。飛馳書告以檜意,世忠見帝自明。俊於是大憾飛,遂倡言飛議棄山陽,且密以飛報世忠事告檜,檜大怒。
初,檜逐趙鼎,飛每對客嘆息,又以恢復為己任,不肯附和議。讀檜奏,至“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之語,惡其欺罔,恚曰:“君臣大倫,根於天性,大臣而忍面謾其主耶!”兀朮遺檜書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以諫議大夫万俟禼與飛有怨,風禼劾飛,又風中丞何鑄、侍御史羅汝楫交章彈論,大率謂:“今春金人攻淮西,飛略至舒、蘄而不進,比與俊按兵淮上,又欲棄山陽而不守。”飛累章請罷樞柄,尋還兩鎮節,充萬壽觀使、奉朝請。檜志未伸也,又諭張俊令劫王貴、誘王俊誣告張憲謀還飛兵。
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禼。禼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
飛坐系兩月,無可證者。或教禼以台章所指淮西事為言,禼喜白檜,簿錄飛家,取當時御札藏之以滅跡。又逼孫革等證飛受詔逗遛,命評事元龜年取行軍時日雜定之,傅會其獄。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雲棄市。籍家貲,徙家嶺南。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
初,飛在獄,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彥猷、大理卿薛仁輔並言飛無罪,禼俱劾去。宗正卿士亻褭請以百口保飛,禼亦劾之,竄死建州。布衣劉允升上書訟飛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獄者,皆遷轉有差。
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時洪皓在金國中,蠟書馳奏,以為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諸酋聞其死,酌酒相賀。
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願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豈大將安樂時?”卻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飲,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遂絕不飲。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嘗習注坡,馬躓,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擊眾。欲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曰:“仁、智、信、勇、嚴,闕一不可。”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耗敝極矣。”荊湖平,募民營田,又為屯田,歲省漕運之半。帝手書曹操、諸葛亮、羊祜三事賜之。飛跋其後,獨指操為奸賊而鄙之,尤檜所惡也。
張所死,飛感舊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寶自楚來歸,韓世忠留之,寶痛哭願歸飛,世忠以書來諗,飛復曰:“均為國家,何分彼此?”世忠嘆服。襄陽之役,詔光世為援,六郡既復,光世始至,飛奏先賞光世軍。好賢禮士,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如書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然忠憤激烈,
議論持正,不挫於人,卒以此得禍。
檜死,議復飛官。万俟禼謂金方願和,一旦錄故將,疑天下心,不可。及紹興末,金益猖獗,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訟飛冤,詔飛家自便。初,檜惡岳州同飛姓,改為純州,至是仍舊。中丞汪澈宣撫荊、襄,故部曲合辭訟之,哭聲雷震。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賜錢百萬,求其後悉官之。建廟於鄂,號忠烈。淳熙六年,謚武
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五子:雲、雷、霖、震、霆。
雲,飛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攻下隨州,又攻破鄧州,襄漢平,功在第一,飛不言。逾年,銓曹辯之,始遷武翼郎、楊么平,功亦第一,又不上。張浚廉得其實,曰:“岳侯避寵榮,廉則廉矣,
未得為公也。”奏乞推異數,飛力辭不受。嘗以特旨遷三資,飛辭曰:“士卒冒矢石立奇功,始升一級,男雲遽躐崇資,何以服眾?”累表不受。潁昌大戰,無慮十數,出入行陣,體被百餘創,甲裳為赤。以功遷忠州防禦使,飛又辭;命帶御器械,飛又力辭之。終左武大夫、提舉醴泉觀。死年二十三。孝宗初,與飛同復元官,以禮祔葬,贈安遠軍承宣使。
雷,忠訓郎、閣門祗候,贈武略郎。霖,朝散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太中大夫。初,飛下獄,檜令親黨王會搜其家,得御札數篋,束之左藏南庫,霖請於孝宗,還之。霖子珂,以淮西十五御札辯驗匯次,凡出師應援之先後皆可考。嘉定間,為《籲天辯誣集》五卷、《天定錄》二卷上之。震,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公
事。霆,修武郎、閣門祗候。
論曰: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史稱關雲長通《春秋左氏》學,然未嘗見其文章。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飛自為表答詔,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諸葛孔明之風,而卒死於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昔劉宋殺檀道濟,道濟下獄,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
選譯
文一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祖祖輩輩從事農業生產。父親岳和,能節約飲食來幫助飢餓的人。有農民侵占他家的土地,(岳和)就將侵占的土地讓給他;對於借其財物的人不追著償還。岳飛出生時,有像天鵝的大鳥,在他出生的屋上飛鳴,因此得名。岳飛出生未滿一個月,黃河在內黃決堤,洪水突然到來,母親姚氏抱著岳飛坐於瓮中,被奔騰的波濤衝上岸而免遭於禍,人們都很驚異(這件事)。
岳飛年輕時有氣節,辦事沉穩忠厚而少言談,家中雖然貧困卻努力學習,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力大無窮,未成年,能拉開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周同學射箭,學會了周同的全部技藝,能左右開弓。周同死後,岳飛每逢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墳墓祭奠他。父親岳和認為他盡到了義,說:“假如時代需要你,可以為國死義嗎!”
宣和四年,真定宣撫使劉韐招募敢戰士,岳飛前去應募。當時相州有大盜陶俊、賈進和,岳飛請帶領百名騎兵消滅他們。岳飛先派部分士兵偽裝成商人進入敵境後,被盜賊搶劫來充實到隊伍中。岳飛再派遣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己帶領數十騎兵進逼叛賊營壘。賊軍出戰,岳飛假裝失敗,引誘敵人追來時,伏兵四起,先前派遣的士兵抓住了陶俊及賈進和並將它們俘虜了回來。
康王趙構到相州時,飛通過劉浩舉薦,拜見康王,康王命令岳飛招降盜賊吉倩,吉倩帶領其部三百八十人投降。岳飛因功升任承信郎。帶領三百名鐵騎在李固渡試探敵人,打敗了他們。跟隨劉浩解東京之圍,與敵人相持在滑南,領一百騎兵在河上操練。敵人突然出現,岳飛對他的部下說:“敵人雖然眾多,但卻不知道我們的虛實,應當趁他們還立足未穩而攻擊他們。”於是單人匹馬飛馳迎戰。敵人猛將有舞刀上前,岳飛殺了他,敵人大敗。升任秉義郎,隸屬於留守宗澤。戰開德、曹州都有功勞,宗澤非常欣賞他,說:“你的勇敢智謀才能,即使是古代的良將也超不過,但好野戰,不是萬全之策。”於是授以陣圖。飛說:“擺好陣式然後再作戰,是兵法的常態,但是用兵的巧妙之處,在於將領心中對戰爭的準確判斷。“宗澤贊同他的說法。
康王即位,岳飛上了幾千字的奏狀,大意是說:“陛下已經登上帝位,國家已經有了君主,也已經做足了討伐敵人的謀劃,加上勤王的軍隊正在天天往一處聚集,敵人正認為我們一向軟弱,應該乘他們懈怠時而攻擊他們。黃潛善、汪伯彥等人不能秉承皇上的意思恢復中原,帶著皇上日益向南奔逃,恐怕不能維繫中原人民中興大宋的希望。我希望陛下乘敵人立足尚不穩定,親自率領六軍北渡,則士氣振作,中原可以恢復。”奏書上達皇帝後,因為越職上書而被奪官回家。
到河北拜見招討使張所,張所用國士的規格對待岳飛,借補修武郎,擔任中軍統領。張所問岳飛:“你能抵擋多少敵人?”岳飛說:“個人之勇不可靠,戰爭在於預先制定計畫,‘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采樵以致絞’這些都都是謀定而後動。”張所驚訝地說:“你應該不是普通當兵的人。“岳飛趁機勸他說:“國家在汴梁建都,依靠河北穩固國家才能穩固。如果能占據要地,各個重鎮形成犄角之勢,一座城被包圍,其餘各城有的阻擊或有的救援,金國人就不能再進兵河南,那么京城的根本之地就鞏固了。招撫如果能提兵壓境,我唯命是從。張所非常高興”,借補武經郎。
張所命岳飛隨王彥渡黃河,到新鄉,見到金軍強大,王彥不敢進兵。岳飛獨自帶領部下與敵鏖戰,奪取了敵人的大旗而舞,各軍奮勇爭先,於是攻占新鄉。第二天,在侯兆川發生戰鬥,岳飛身受十多處傷,士兵都拚死作戰,又打敗了敵人。晚上吞併在石門山下,有人傳說金軍又來,一軍皆驚,岳飛堅持休息而不動,金兵最終沒有來。糧食吃完了,跑王彥營中要糧食,彥不答應。岳飛便率兵向更北方向走,與金兵戰於太行山,擒獲金將拓跋耶烏。過了幾天,又遇到敵人,岳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了黑風大王,敵人敗逃。岳飛知道自己和王彥有矛盾,又回到宗澤部下,為留守司統制。宗澤去世,杜充代替了宗澤的職位,岳飛仍任舊職。
宋高宗建炎二年,岳飛先在胙城,又在黑龍潭與金兵戰鬥,都大獲全勝。跟隨閭勍保護宋王陵寢,大戰汜水關,射死金將,大破敵軍。軍隊駐紮在竹蘆渡,與敵人相持,挑選精兵三百伏前山下,讓他們用柴草捆綁成兩束,半夜時,點著兩束柴草的四端高高舉起。金兵懷疑援兵到達,驚慌潰逃。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薄南薰門。飛所部僅八百,眾懼不敵,飛曰:“吾為諸君破之。”左挾弓,右運矛,橫衝其陣,賊亂,大敗之。又擒賊杜叔五、孫海於東明。借補英州刺史。王善圍陳州,飛戰於清河,擒其將孫勝、孫清,授真刺史。
宋高宗建炎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兵五十萬,到達南薰門。岳飛部下僅八百人,眾人害怕不敵,岳飛說:“我為你們打敗他們。”左手拿著弓,右手揮矛,橫衝敵陣,將敵人陣腳沖亂,敵人大敗。又在東明擒獲叛賊杜叔五、孫海。借補英州刺史。王善圍攻陳州,岳飛戰鬥在清河,擒獲他的將領孫勝、孫清。岳飛因功授真州刺史。
杜充將率軍隊回到建康,飛說:“中原的土地尺寸不可以放棄,現在我們抬腳一走,這裡就不是我們所有,以後想再得到,不是數十萬人不能奪回。”杜充不聽,岳飛於是與之一起回到建康。軍隊駐紮在鐵路步,遇上賊張用,到六合又遇到李成,與戰鬥,都打敗了他們。李成派輕裝騎兵劫掠憲臣犒勞軍隊的銀帛,岳飛進兵突然襲擊他們,李成逃到江西。當時命令杜充守衛建康,金軍與李成合兵侵犯烏江,杜充關閉城門不出。飛哭著勸諫杜充視察軍隊,杜充竟然不出。金軍於是從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飛等人迎戰,王?他先逃走,諸將都潰敗,唯有岳飛率軍力戰。
杜充投降金國後,宋朝諸將多行搶劫掠奪百姓,只有岳飛軍隊秋毫無犯。金兀朮進逼杭州,岳飛引誘之到廣德境內,六戰皆捷,擒獲他的將領王權,俘虜簽軍首領四十多。發現他可以用的,結因恩派回,讓黑夜偷襲軍營放火,岳飛乘亂進擊,大敗兀朮。駐軍鐘村,軍隊缺少糧食,將士忍飢挨餓,不敢驚擾百姓。金國的中原士兵們說:“這是岳爺爺的軍隊。”爭相前來投降歸附。
金人再攻常州,飛;尾襲於鎮江東,又捷;戰於清水亭,又大捷,橫屍十五里。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頭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兀朮次龍灣,飛以騎三百、步兵二千馳至新城,大破之。兀朮奔淮西,遂復建康。飛奏:“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護腹心。”帝嘉納。兀朮歸,飛邀擊於靜安,敗之。建炎四年,兀朮攻打常州,宜興縣令迎接岳飛移屯到宜興。盜賊郭吉聽到岳飛要來,逃入湖中,岳飛派遣王貴、傅慶追擊打敗了他,又派遣能言善辯之士馬皋、林聚盡降其眾。有叫張威武的不投降,岳飛隻身一人騎馬進入營地,殺了他。避難的依賴岳飛而避免了災禍,畫岳飛像來祭祀他。
金軍又攻打常州,岳飛四戰皆捷;尾追襲擊敵人在鎮江東,又獲勝;與敵在清水亭上戰鬥,又大勝,金兵橫屍十五里。金兀朮進擊建康
【原文】
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家無姬侍。
吳玠素【素:一向,向來。】服飛,願與交歡,飾名姝遺【遺:贈送】之。飛曰:“主上
宵旰【宵旰:指皇上晝夜煩憂】, 豈大將安樂時?”卻【卻:推辭】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飲,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遂絕不飲。帝初為飛營第【第:大宅子,府邸】,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
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譯文】
岳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黃河以北地區,他派人去探望母親,並且把母親迎接歸來。他的母親有很難治癒的疾病,要餵藥一定要親自來。他的母親過世之後,他不喝水不吃飯三天。他的家裡沒有姬妾陪侍。
吳玠向來佩服岳飛,想要和他結交,便裝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給岳飛。岳飛說:“現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時候還因憂心天下而沒睡,怎么會是我們當大將的人享受安樂的時候?”岳飛推辭不肯接受,吳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
岳飛年輕時候喜歡大量喝酒,皇帝告誡他說:“你在某天到達河朔的時候,才可以痛快喝酒。”岳飛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開始的時候想為岳飛建造府邸,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怎么能夠建立自己的府邸呢?”
有的人問天下什麼時候太平,岳飛說:“文臣不吝惜錢,
武臣不吝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文二
【原文】七年,入見,帝從容問曰:“卿得良馬否?”飛曰:“臣有二馬,日啖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
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踴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
駑鈍之材也。”帝
稱善,曰:“卿今議論極進。”拜太尉,繼除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從幸建康,以王德、
酈瓊兵隸飛,詔諭德等曰:“聽飛號令,如朕親行。”
紹興七年,岳飛面君,宋高宗從容地問:“你是否得到良馬?”岳飛答覆說:“我本來有兩匹良馬。它們每天要吃潔淨的小豆數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乾淨良好的食料或飲料,它們寧可挨餓而不承受。裝上鞍甲,騎著它起跑,初時並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賓士奮進。從中午跑到黃昏,還可以多跑兩百里。此時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氣,也不出汗,展現一副
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因為它們肚量大卻不貪隨便之食,精力充沛卻不逞一時之勇。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可是,不幸的是,它們在歷次戰役中已相繼死了。目前我所騎的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糧食只有數升,對食料從不挑剔,對飲用的水也不作選擇。馬鞍尚未套好,就要舉蹄奔跑。剛跑完百里路,力氣就用完了,汗水也濕透了,好像就要死去那樣。這是因為它度量小,所以攝取的食物雖少卻容易飽和,喜愛逞強但卻
外強而中乾。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馬而已!”
宋高宗聽完
岳飛的一番言論後道:“說得很有道理!”並授予岳飛太尉一職,兼任宣撫使兼營田大使.跟隨皇帝巡視建康時,皇帝對手下人說:你們要像服從我一樣服從岳飛.
(宋高宗遂封岳飛為太尉)
文三
高宗①問
岳飛曰:“卿②得良馬否?”
武穆答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③有二馬,日啖④芻⑤豆數斗,飲泉一斛⑥,然非精潔⑦不受⑧。介冑⑨而馳,初不甚疾,比⑩行百里,始奮 11 迅。自午 12 至酉 13 ,猶可百里。褫 14 甲而不息 15 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 16 取,力裕 17 而不求逞,致遠 18 之材也。不幸相繼以 19 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 20 不擇粟,飲不擇泉,攬 21 轡 22 未安 23 ,踴躍 24 疾驅,甫 25 百里,力竭 26 汗喘,殆 27 欲斃 28 然。此其寡取 29 易盈 30 ,好逞易窮 31 ,
駑鈍32 之材也。”高宗
稱善33 。
2 卿:qìng,您。
4 啖:吃。
5 芻:chú,草。
6 斛:hú,古代十斗為一斛。
8 不受:不吃。
9 介:甲,披上甲。
10 比:等到。
11 奮:振作精神。
12 午:午時,相當於今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
13 酉:酉時,相當於今下午五時至七時。
14 褫:chǐ,解脫。
15 息:氣喘。
16 苟:gǒu,輕易。
17 裕:充足。
18 致遠:能走遠路。
19 以:而。
20 秣:mò,餵。
21 攬:抓住。
22 轡:pèi,韁繩。
23 安:穩。
24 踴躍:蹦跳的樣子。
25 甫:才。
26 竭:盡。
27 殆:幾乎。
28 斃:倒下。
29 寡取:指吃喝得少。
30 易盈:容易滿足。
31 窮:力盡。
33 善:好。
譯文
啟示
高宗得到的啟示:
首先,一個人求學問、乾工作、創事業,都應該打好基礎,積蓄內力,增長德性,簡言之,就是培基增德。不追求形式外表,要重視內修德性。這樣才會有遠大的發展前途。
第二,人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要踏實,要沉著,“其初,若不甚疾。”不要有顯示心、爭鬥心,不要一上路就想壓倒別人。要實心實意的先做好準備,端正身心。俗話說:“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生的道路長而且寬,不愁沒有用武之地,怕的是沒有恆心,沒有後勁,沒有用武之力,沒有用武之技!要一貫到底,要慎終如始!
第三、“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要嚴以律己,要有大忍之心。這樣,才能
任重致遠。“非精潔,寧餓死不受。”不義之財款,雖一毫而不取;不乾淨之食物、不正當之職權,雖餓死而不受。這樣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任重致遠之才!
第四,統治者要善待人才,要給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條件。
評析
《宋史》關於岳飛的記載在楊再興、牛皋、張憲等傳也多有涉及,其核心評價依然主要集中在本傳中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岳飛傳》在整個《宋史》列傳中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宋史》列傳共225卷,其編纂原則是:“人臣有大功者,雖父子各傳。余以類相從,或數人共一傳”。編纂體例分類是:“后妃、宗室、外戚、群臣、雜傳”。《岳飛傳》列於124卷,隸屬群臣類。而且群臣類中,各人亦以類相從。於是,岳飛被歸入南宋軍事將領類中。在入傳的南宋軍事將領中,岳飛名列第二,僅次於韓世忠之後。而且,岳飛與其子岳雲獨占一卷。足見岳飛在元朝史官眼中的地位。
二是讚許岳飛的人品。在《岳飛傳》的字裡行間中滲透著對岳飛人品的讚譽。《岳飛傳》開篇在簡述其家世之後,說:岳飛“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岳飛不僅有氣節,還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如對教過他老師周同終生不忘,“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本傳說,“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等等,這類歌頌岳飛品德高尚之處頗多,其中以岳飛對待其子岳雲的態度最能說明問題。岳雲年十二,即隨軍征戰。“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攻下隨州,又攻破鄧州,襄漢平,功在第一,飛不言。……楊么平,功在第一,又不上。張浚廉得其實,曰:‘岳侯避寵榮,廉則廉矣,為得為公也。’奏乞推異數,飛力辭不受。嘗以特旨遷三資,飛辭曰:‘士卒冒矢石立奇功,始沾一級,男遽躐崇資,何以服眾?’累表不受。潁昌大戰,無慮十數,出入行陣,體被百餘創,甲裳為赤。以功遷忠州防禦使,飛又辭;命帶御器械,飛又力辭之。”由於岳飛屢次從中作梗,使岳雲職位“終左武大夫、提舉醴泉觀”。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元朝史官把岳飛描寫成一個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精神的人物。
三是推崇岳飛思想境界。本傳中錄有不少岳飛的言論,不難看出史官是想以此表現岳飛思想境界的。如高宗要為岳飛營造府第,岳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又如,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再如,“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通過這些言論,成功地塑造了岳飛高大的形象。
四是表彰岳飛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精神。本傳記述了許多為國為民不避禍福的事跡。如早年岳飛以秉義郎之職,上書數千言,批評權臣黃潛善、汪伯彥不圖恢復,一味奉帝南逃,並要求高宗親率六軍北上,收復失地。結果,“書聞,以越職奪官歸”。秦檜堅持與金議和,岳飛說:“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國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結果“檜銜之”。原岳飛部將李寶陷於金,後從海道歸宋,被韓世忠留之,李寶痛哭願歸岳飛麾下。韓世忠將此事寫信告知岳飛,岳飛回覆說:“均為國家,何分彼此?”這種做事完全從國家利益出發,使“世忠嘆服”。在敵軍進犯之時,岳飛有時帶病出征,“時飛苦寒嗽,力疾而行”。本傳中以岳飛背部刺字最為感人。“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此外,諸如“復仇報國” 這類表現岳飛常懷報國之心的言行,在本傳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五是對岳飛的軍事才能推崇備至。本傳分量最重的部分,當屬表現岳飛軍事成就方面。用現代軍事術語來概括本傳所表述岳飛軍事成就,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豐富的戰爭實踐。本傳從岳飛宣和四年應募入伍始,詳盡地敘述了他“以列校拔起,累立顯功”的參戰經歷。據本傳統計,岳飛參與較大的戰鬥六十餘次。基本反映出岳飛“自結髮從軍,大約經百戰,未嘗敗北”的戰績。岳飛在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成為南宋首屈一指的軍事家。
(二)卓越的軍隊建設。本傳中對岳飛在治軍方面成就是大加肯定的。對岳飛從嚴治軍,包括嚴格訓練、嚴肅紀律、賞罰分明等方面都不乏記述。如說岳飛訓練軍隊十分嚴格,平時常按實戰和臨戰進行訓練。如騎兵訓練,“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嘗習注坡,馬躓,怒而鞭之。”岳飛通過嚴肅紀律來保障軍隊的戰鬥力,為此制定了許多律條。如“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循”。在作戰中貫徹“有功者重賞無功者峻罰”的原則。岳飛從嚴治軍,訓練出一支堅不可摧的岳家軍,並且保持了“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嚴明紀律,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三)富有哲理的軍事思想。本傳不僅稱道岳飛的治軍風範,更盛讚他善於謀略和靈活用兵。岳飛要求將士除了有勇敢戰鬥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發揮謀略的作用。早年,岳飛為張所部將時就說過:“勇冠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強調作戰要謀略在先。以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時,對謀略的認識更加深刻。《金佗續編》亦載有岳飛對謀略的看法,他曾說:“謀者勝負之機也。故為將之道,不患無勇,而患無謀”。本傳說岳飛也很注重靈活用兵,不贊同將帥作戰按照事先準備的陣圖行事的做法,認為陣圖乃定局,而戰場千變萬化,“古今異宜,夷險異地”,不能照搬。他說:“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使能取勝,若平原曠野,猝與敵遇,何暇整陣?”因此,他提出:“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種根據作戰情況靈活運用戰法的思想,對岳家軍多次戰勝金軍起了不小的作用。在岳飛的指揮下,岳家軍“皆可以一當十百”,所向無敵,就連金人也讚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除以上的幾點之外,《岳飛傳》末所附之“論”,是元朝官方對岳飛所做出一個帶結論性地評價。“論曰: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史稱關雲長通春秋左氏學,然未嘗見其文章。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飛自為表答詔,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諸葛孔明之風,而卒死於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昔劉宋殺檀道濟,道濟下獄,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岳飛傳》對岳飛的這一評論,與《宋史.高宗本紀》中的評論是相對應的。《高宗本紀》:“岳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聯繫元朝史官把秦檜列入《奸臣傳》,並對其殺害岳飛、與金議和等賣國行徑進行鞭韃,說明元朝官方在此問題上是非是很明確的,對正義與邪惡的看法也是符合中國傳統標準的。總之,元代官方對岳飛的評價是很高的,並未因為岳飛是漢人而詆毀其成就。同時,亦未因南宋曾為敵國,而曲解前代宋金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