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灌肺是西藏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炸灌肺
- 藏語音:洛乍
- 多見於:拉薩等地
- 保存:約1年之久
特點,歷史文化,製作工藝,
特點
歷史文化
南宋時的杭州,就曾有人將羊肺做成“灌肺”在市面上出售,且很受人們歡迎。據《夢粱錄》一書記載,當時的“市食”中就有“香辣灌肺”;而《武林舊事》一書則記載有“香藥灌肺”。至於灌肺如何製作,南宋典籍語焉不詳,但稍晚的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一書中卻說得很清楚:“羊肺帶心一具,洗乾淨如玉葉。用生薑六兩,取自然汁,如無,以乾薑代之;麻泥(芝麻醬)、杏仁(杏仁泥)共一盞;白面三兩、豆粉二兩、熟油二兩,一處拌勻,入鹽、肉汁,看肺大小用之,灌滿煮熟。”用這么多配料及調味品和著麵粉、豆粉灌入洗乾淨的羊肺里,煮熟後切塊取食,味道自然可口之至。
維吾爾族人把“灌肺”叫“面肺子”。每到逢年過節家家宰羊時,都要將羊肺留下來做“面肺子”。其製法大體如下:反覆用水灌入羊肺,以洗淨血污,然後將粉面子(馬鈴薯製成的澱粉)加入洋蔥末、鹽及適量的菜油調成薄糊,再從氣管處灌入羊肺中,且邊灌邊拍,使之灌滿,然後用繩子紮緊氣管口,將肺下入鍋中,與羊肉塊同煮,煮熟後切成塊,蘸醋、辣椒粉及蒜泥之類的調味品食之。其口味鹹香軟糯,風味十分獨特。
製作工藝
首先,吹肺用新鮮豬肺從喉頭吹氣,邊吹邊用手拍打豬肺,使之擴張,再將適量的食鹽、草果粉、辣椒麵和蒜泥用溫開水調成乳狀,用湯匙從喉頭灌入肺內,邊灌、邊抖、邊吹氣,邊拍打,約需重複5-6次方能灌滿;然後,用麻線紮緊喉管,掛在火塘高處乾燥,2-3月後即可食用。另外,吹肝將鮮豬肝上的膽管割開口,除留1個大的外,其餘的全部用線紮緊,從大膽管口用人工吹氣,邊吹邊用手拍打,邊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勻,灌入肝內,其餘的佐料塗抹在肝上。肝葉之間用竹片或玉米芯撐開,掛陰涼通風處晾乾。經1-1個半月左右,醃製即成。吹肝經洗淨、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醬油、醋、蔥花和薑末等佐料,常被用作涼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