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心理輔導

災後心理輔導

在災難發生之後,許多人會經歷親人的傷亡,或是自己身體也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受難者會因災難而產生一些身心反應。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應如果過於強烈或持續存在,就可能導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災害後精神障礙的發生率為10%—20%,一般性心理應激障礙更為普遍。 因此,在近二十幾年以來,在全世界針對各大災難的救援活動之中,災後心理輔導基本上已被列為了正式的醫療救助手段和項目。而至今為止,大家最為熟知的災後心理救援活動就是關於911事件的心理輔導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後心理輔導
  • 出現時間:1994年
  • 釋義:對遇難者家屬進行的心理干預
  • 目標人群:遇難者家屬、旁觀者、外圍人群
在我國意義,目標人群,輔導方法等,災後身心反應,情緒反應,害怕,無助感,憤怒,重複回憶,失望,希望,應急救援總隊,身體症狀,災難再次經驗,逃避反應,高度的警覺性,心理復健,輔導原則,S.M.的實施,開放式問句,具體要求,題外話,後記,心理後遺症,無言的陪伴,一杯溫水,一張面紙,大耳朵少嘴巴,說停就停,輔導禁語,

在我國意義

有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災後心理干預正式出現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瑪依大火後。十多年來,我國的心理干預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以2002年5月7日晚發生的大連空難事故為例,當時,我國一些精神衛生學專家就受政府的邀請,對遇難者家屬進行了心理干預。專家在大連和北京分別舉行了三次集體的心理干預,對有個別心理創傷嚴重的人進行個別心理輔導。由於干預及時、措施得當,“5·7”空難後遇難者家屬的失常程度相對要輕很多。

目標人群

一是遇難者家屬;
二是旁觀者,包括倖存者、目擊者;
三是外圍人群,包括救援人員、官員、記者、遇難者同事,以及通過媒體間接體驗到災難衝擊的一類人。

輔導方法等

就像這次5.12地震一樣,在許多象洪災、地震、飛機失事等嚴重的災難事件中,人們歷經了一般生活中不會遭遇的危機狀況,我們均會產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見的“正常”反應,有些人會變為冷漠、麻木,對環境與他人少有反應;有些人則會產生許多的情緒反應;還有些人會出現不舒服的身體症狀。
災後心理輔導手冊
災後心理輔導

災後身心反應

在災難發生之後,許多人會經歷親人的傷亡,或是自己身體也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受難者會因災難而產生一些身心反應。作為一個幫助者,了解這些反應除了能適時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能避免他們壓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適而延長復原的時間。
災難後會經歷到的情緒與身體症狀
象洪災、地震、飛機失事等嚴重的災難事件,人們歷經了一般生活中不會遭遇的危機狀況,我們均會產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見的“正常”反應,有些人會變為冷漠、麻木,對環境與他人少有反應;有些人則會產生許多的情緒反應;還有些人會出現不舒服的身體症狀。這些情緒反應與身體症狀包括:

情緒反應

害怕

·很擔心災難會再發生
·害怕自己或親人會受到傷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害怕自己崩潰或無法控制自己

無助感

·覺得人們是多么脆弱,不堪一擊
·不知道將來該怎么辦,感覺前途茫茫
悲傷、罪惡感
·為親人或其它人的死傷感到很難過、很悲痛
·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我
·恨自己沒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親人
·因為比別人幸運而感覺罪惡

憤怒

·覺得上天怎么可以對我這么不公平
·救災的動作怎么那么慢
·別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複回憶

·一直想到逝去的親人,心裡覺得很空虛,無法想別的事

失望

·不斷地期待奇蹟出現,卻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園,希望更好的生活將會到來

應急救援總隊

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很多人遭受巨大心理創傷,嚴重者甚至會面臨情緒崩潰。不過以後不用害怕了。昨日,安徽省首支心理應急救援總隊正式成立,將主要參與省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心理救援,這也是全國首支心理應急救援總隊。
不進行心理疏導或釀大禍
“因為突然遭受家庭變故或重大打擊,會變得不敢和社會接觸,嚴重的甚至會發展為仇視人群和社會,我們在平時工作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案例。”省心理諮詢學會會長李群介紹說,尤其是遇到地震、土石流等災害後,如果不及時對受害者進行心理救援,後果很可能會不堪構想。
國務院制定的《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指出,“發生重大災難後,當地應進行精神衛生干預,並展開受災人群心理應急救援工作,使重大災難受災人群中的50%獲得心理救助服務。”但是,我省的心理危機干預現狀與此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把災難心理救援納入救災工作體系,導致心理干預與救災不能同步進行。
全國首支心理應急救援總隊成立
據安徽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強介紹,近年來安徽省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較多,對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威脅。“安徽省紅十字會已先後組建了3支醫療應急救援隊和1支賑濟救援隊,但組建心理應急救援隊還是第一次。”
心理應急救援總隊的隊員,全部來自我省各行業獲得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的省紅十字會註冊志願者,他們中有教師、律師、醫生,還有專業從事心理諮詢工作者。心理應急救援總隊受安徽省政府應急辦和安徽省紅十字會共同領導,省心理諮詢學會負責推薦隊員,安徽省紅十字會衛校負責隊員的培訓和管理,救援隊運行經費由省財政和社會捐贈資金支持。據救援總隊隊長張本該介紹,這也是全國首支心理應急救援總隊。
昨天開始,初步篩選的83名志願者參加為期兩天的心理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心理救援的概念、目標和任務;心理救援隊工作流程;三級預防體系、心理急救的定義;心理急救原則;心理急救的方式和評估;心理急救基本技能。
據介紹,救援隊主要參與省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心理救援。王強表示,爭取用2~3年時間,打造一支管理規範、運行良好、人員精幹、業務過硬的心理應急救援隊,使其能夠基本滿足省內心理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等時機成熟,我們這支救援隊將面向省外甚至國外,參與心理救援。”

身體症狀

疲倦 發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難
作惡夢 喉嚨及胸部感覺梗塞
心神不寧 噁心
記憶力減退 肌肉疼痛(包括頭、頸、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宮痙攣
暈眩、頭昏眼花 月經失調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紓解情緒與緩和身體症狀的方法
面對如此大的衝擊,在災變發生後,儘速的讓我們回復日常的生活狀態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嘗試接受現實的狀況,撫平情緒的傷痛以及緩和身體上的不適。以下就是一些簡便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用來幫助自己。
不要隱藏感覺,試著把情緒說出來,並且讓家人與孩子一同分擔悲痛
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逃避和別人談論的機會,要讓別人有機會了解自己
不要勉強自己去遺忘,傷痛會停留一段時間,是正常的現象
別忘記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經歷和感受,試著與他們談談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與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親友及相關單位表達
在傷痛及傷害過去之後,要盡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復正常
工作及開車要特別小心,因為在重大的壓力下,意外(如車禍)更容易發生
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面臨重大的災難,壓力使人們產生一些短期的症狀。但有時因為創傷過於強烈,例如一個人經驗或目擊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及嚴重的傷害,這些可能會使人們產生更為強烈的反應,如極度的害怕、無助或恐懼感。這種持續的狀態(尤其是超過災難事件發生後一個月),被稱為“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歷這些症狀的當事人,極可能需要專業人員進一步的協助。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包括:

災難再次經驗

指創傷事件不斷地被一再經歷,例如:
·災難痛苦的回憶反覆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覺到的事物
·事件反覆痛苦地在夢中出現
·行為表現出像是災難又再度發生,或是感覺到回到事情發生的當時
·從當事人的表現、談話等線索中顯示出心中強烈的痛苦,或出現生理上的反應,與此次災難有關

逃避反應

指持續逃避和此次災害有關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與創傷有關的思想、感覺或談話
·努力逃避會勾起創傷回憶的活動、地方或人們
·在回憶災害的重要部分時有困難
·對於重要活動明顯地降低興趣或減少參與
·產生疏離感或與他人疏遠
·情感、情緒減少(如沒有愛的感受)
·對前途悲觀(不期待未來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壽命等)

高度的警覺性

指個體對環境的反應持續的處在高度警戒的狀態,例如:
·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發憤怒
·注意力集中困難
·過度警覺
·過度的驚嚇反應
兒童與青少年的身心反應
經歷過這次大災難,孩子們不論在生理、心理或行為上,均會產生許多的反應。一般而言,這些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但目前看起來狀況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災難發生數周后才逐漸地表現出來。由於兒童與青少年們對災變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與成人不同,因此表現出來的反應也稍異於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種反應,分述如下:
所有年齡層兒童與青少年的共同反應:
·害怕將來的災難
·對上學失去興趣
·行為退化
·睡眠失調和畏懼夜晚
·害怕與災難有關的自然現象
不同年齡層兒童與青少年的典型反應:
學齡前(1-5歲)
˙吸手指頭
˙尿床
˙害怕黑暗或動物
˙黏住父母
˙畏懼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說話困難(例如:口吃)
˙食慾減退或增加
這個年齡層的兒童對他們以往所處的安全的世界,因災變而遭受破壞,會特別顯得脆弱,因為他們通常缺乏處理緊急壓力的語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來幫助或安慰他們。
學齡兒童(5-10歲)
˙易怒
˙哭訴
˙黏人
˙在家或學校出現攻擊行為
˙明顯地與弟弟妹妹競爭父母的注意力
˙畏懼夜晚、做惡夢、害怕黑暗
˙逃避上學
˙在同伴中退縮
˙在學校失去興趣或不能專心
退化行為幾乎是這個年齡層的典型反應,失去寵物或有價值的物品對他們而言是特別難處理的。
青春期前(11-14歲)
˙睡眠失調
˙食欲不振
˙在家裡造反
˙不願意做家事
˙學校問題(例如:打架、退縮、失去興趣、尋求注意的行為)
˙生理問題(例如:頭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膚發疹、排泄問題等)
˙失去與同儕社交活動的興趣
同儕活動在年齡層特別明顯,孩子需要覺得他的恐懼是適當並和別人一樣,反應以減低緊張和焦慮及可能的罪惡感為目標。
青春期(14-18歲)
˙身心症狀(例如:排泄問題、氣喘)
˙頭痛與緊繃
˙食慾與睡眠失調
˙月經失調與月經困難
˙煩躁或減低活動、冷漠
˙對異性的興趣降低
˙不負責或犯法的行為
˙對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減少
˙注意力不集中˙慮病症(不斷擔心自己有病痛,但無醫學上的根據)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動與興趣都集中在與他(她)同年齡的同儕,他們特別容易因同儕活動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時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傷、難過。
孩子在災難中失去親人,是最常見的壓力,也是最急需處理的危機,大多數會出現以下反應:
˙不相信親人已經永遠離開
˙身體不適,例如沒食慾、呼吸困難
˙覺得自己被拋棄,對過世親人生氣
˙對親人的死亡自責
˙模仿過世親人的行為或特徵
˙變的容易緊張
˙擔心以後沒人照顧他
˙出現跟以前很不一樣的舉動,例如特別乖、特別頑皮

心理復健

各種災難讓學童面臨空前重大的壓力。學校復學之後,學童心理復健的責任便直接落在教師的肩上。然而大多數的教師也是災難的受害者,承受著喪失親友、財產的傷痛,同時身兼受災者與救難者的雙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親身經歷災害、失落親友,但經由媒體的報導或親友間的傳述,也真確地感受到災難的震撼。因此,在復學之後,這勢必成為校園內每一位成員所必須立即面對的,若教師無法先平復自己情緒,將對學童造成相當負面的影響。
故在此我們列出救災人員在面臨如此災難後,可能出現的反應與自己能做的因應對策,期望能對教師情緒的平復有所幫助。最後,我們列出教師們在幫助學童時可能面臨的挫折與因應方式,希望能對教師輔導學童時有所幫助。
面對如此重大災難之後,您可能出現以下反應: 對自己經歷的一切感到麻木與困惑。
災後心理輔導災後心理輔導
對幸免於難產生罪惡感。
過份的為受害者悲傷、憂鬱。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盡而覺得生氣,例如對周圍親友、ZF官員、媒體感到憤怒,甚至出現暴躁易怒的情形。
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產生罪惡感,懷疑自己是否已經盡力,有無充分幫助周圍的人。
由於身心極度疲勞,休息與睡眠的不足,此時容易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感,例如暈眩、呼吸困難、胃痛、緊張、無法放鬆等。
對於接受幫助覺得尷尬、難堪。
您能為您自己做些什麼
出現上述反應時,請注意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而您能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試著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與痛苦,早日從哉變的衝擊中恢復過來。
接受自己的感覺並將這些感覺與經驗說給其它人聽。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適時讓自己休息。
多給予自己及周圍其它親友鼓勵,彼此相互打氣、加油,儘量避免批評自己或其它救難人員的救援行動。
接受他人誠心提供的幫助與支持。
然而,當您在學校面對學童,試圖幫助學童走過大地震所帶來的陰影與傷痛的過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這許多的挫折:
因為覺得自己還可以為學童做的更多而產生挫折感與罪惡感。
為學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傷,甚至由學童的反應與行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進而嚴重影響個人情緒......
原來懷抱滿腔熱情想幫助學童,卻因為學童拒絕談論災後創傷或拒絕關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當發生上述情形時,您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肯定自己有這些心理反應,如罪惡感、悲傷、憂鬱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與其它教師討論,相互支持、鼓勵。
對學童多些包容。學童面臨如此重大壓力、傷害時,可能出現一些常行為,例如學童會很黏老師、憤怒攻擊其它學童、或出現一些幼兒時期才會有的行為。
確認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協助。
自助而後助人,期望這本手冊提供的方式能幫助教師平復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幫助學童安心就學,如此不僅能協助學童度過心理的困頓,也能減輕學童父母的負擔,不需花費更多力氣安頓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於家園的重建。

輔導原則

在災後,面對學生所可能出現的身心症狀,如何安撫其情緒及進行輔導,便成為教師一項重要的課題。事實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扮演一心理輔導員的角色,針對學生在重大災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傷害,進一步的發現及做出及時的輔導,避免學生在心中留下陰影,有礙其日後的正常發展。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如何因應其突如其來的不明情緒,讓學生可以經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洩其情緒,並且導正學生對於某些情緒發生的錯誤觀念。以下的介紹,將分為一般性通則與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適用的特則來說明。
教師在災後從事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的一般性通則
正如前述,學生在經歷過這次災變之後,普遍出現的身心症狀包括焦慮、恐慌、畏懼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問題、不愛上學、上課不易專心、情緒及行為的反應不穩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許多學生在這段期間會有有暫時性的成績下降的現象。這時,做為教師的您,應該能了解面臨災變的這些正常反應,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時間(如班會、或輔導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衛生教育或進行團體輔導,將可有效的抒解學生在此階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壓力。在此,我們推薦目前在美國實施多年且頗具成效的“危機事件壓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簡稱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師一向具體可行的方法,藉由團體討論的方式,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災後對自己的心裡,情緒等方面進行重建。

S.M.的實施

C.I.S.M.的實施步驟基本上可分為七個階段,不過考量學生可以理解與實施的情形,我們把它簡化成四個步驟:
1. 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將要求學生敘述他們的名字(可圍成小團體進行,若在災區實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間可能還並不熟識),說明他們在這次地震中發生什麼事情。這樣將提供他們對地震經驗的再造,並針對此事件表達出適切的事實。團體的領導者通常可以詢問:他們在事件發生過程中經驗了些什麼?看見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和做些什麼?假如學生無法具體表達,在了解他們的感受後可換到下一個人。
·思考階段:
教師將要求這些學生共享當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尋常事件時,他們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在這個階段中,這些學生將從一般陳述中提供事實階段的補充信息,促進相互間表達出更多的念頭。教師或團體領導者逐一體會,並且邀請下一位參與者表達。
·反應與症狀階段:
反應階段涉及分享當場、現在與事後的感受,這包括事件後所經驗的任何生理的,情緒的,認知的或行為的徵兆或症狀。教師可以請這些學生敘述對這次事件的反應。可詢問學生:“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麼?”“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將其從這次地震所產生的意外中刪除,那將會是哪一件事?”,或問他們:“當時你最強烈的感覺為何?”“災後至今,一直持續困擾你的感受或行為有哪些?”
·教學與再保證階段
在徵兆和症狀被表達出來,學生將得到再保證,意思是說,教師將以肯定與支持的口吻說明,學生所出現的這些都是正常反應,並再補充一些或許尚未表達出來的額外徵兆與症狀。在這階段中也將提供正向的因應方式,特別是一些已經浮現出來的。而且也提供壓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學生在這階段中或許會希望發展出行動計畫。他們或許希望發展出一個預防課程,決定他們應該做些什麼使得面對這次的災變可以表現得更好,學生的決定教師應給予充分的支持,並持續提供指導與或取得訊息。
在面對這樣的討論分享過程中,你的態度應該是:

開放式問句

(1)多告訴我一些關於……
(2)你會怎么做?
(3)我希望你說一些…
使人成長的氣氛
(1)同理心(嘗試讓自己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觀點)
(2)專注
(3)語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語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聽者保持沉默)
催化傾聽的幾個要件
A.集中注意力在學生的世界(不要隨意打斷學生所想說的,讓他自由的表達,以進入他的經驗中)
B.專注在學生言語和非語言的訊息(如學生的眼神、音調和肢體動作等)
C.依學生當時的心理準備狀況,讓他他進入某種情緒狀態或以身體上的接觸安撫(如拍學生的肩膀)。
傾聽時需要
A.讓說話的人感到自在:讓他們感覺到他們能自在的說話。
B.對說話的人表現出你想要聽他說話:注視與行為表現是重要的,不要讓自己忙於其它事情上。
C.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經心的塗鴉、清敲或播弄紙張,若把門關上那會使環境更安靜,更有利於傾聽。
D.要有耐心:給予足夠的時間,不打斷說話,避免看著門,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E.克制你的脾氣:一個生氣的人容易從他人的話語中得到錯誤的意思。
F.停止說話:假如你正在說話,你並無法傾聽。
G.問問題:這表示著你正在傾聽,將有助於發展進一步的觀點與必要的澄清。
在經過以上團體的壓力處理課程後,若發現學生仍然表現出行為失控、退縮、上課精神渙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進一步與當地的精神醫療或心理輔導之專業人員詢問。
教師在災後從事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的特則
對不同發展階段兒童及青少年的輔導方式
上述的說明是一通則式的介紹,以下則針對不同兒童及青少年發展階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給教師從事學生災後心理輔導的參考。
對學前階段的教師
此年齡層的兒童對他們身邊賴以維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壞,會顯得特別敏感,反應也極脆弱,他們通常無法有效的以口語能力來表達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邊親近的大人能給予積極與適當安慰。我們建議以下的一些活動,不斷經驗「再保證」的過程中,重建學生的安全感與自我效能感。
·提供他們足夠的玩具、道具,鼓勵他們將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災難中的經驗與觀察,災區的教師則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於真實的玩具,隨處可見的石頭、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多給予孩子身體的擁抱與接觸,或提供需相互碰觸的團體遊戲,如倫敦鐵橋、大籠球等。
·提供孩子繪畫經驗,最好有一張大的牆報紙,讓孩子集體在紙面上盡情表達他的感受,之後再團體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畫筆最好不是水彩,此時要的是鼓勵孩子畫出具體的東西。
·孩子此時的胃口可能並不是那么好,建議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們在生理與情緒上的補充。
·用一些不具威脅性或低威脅性的活動來鼓勵他們來玩保護自己的遊戲,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隻狗狗,她要怎么辦?”“假如家裡突然停電了,要怎么辦?”
·告知家長,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動,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對學齡階段的教師
此階段的兒童雖已能表達他們的經驗與感受,但他們往往缺乏具體且完整陳述的能力,此外,若他們失去心愛的寵物或物品,他們難過的心情也需要相當重視與安撫。以下是一些活動上的建議:
·對低年級的學童來說,安排足夠的玩具、道具,特別是一些布偶,鼓勵他們將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災難中的經驗與觀察仍然相當重要,災區的教師則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於真實的玩具,隨處可見的石頭、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給孩子一面牆(貼好牆報紙),讓他們在上面作畫,可以給他們一些小主題,如地震時,我家發生了什麼事?之後可以團體討論的方式來陳述每個人的經驗,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則”中所曾提示過的概念,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再保證。
·讓學生編故事,也可以用繪畫或用接龍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興趣,以便於整理與回饋。
·以腦力激盪的方式,讓大家來面對這次災難發生後的身心症狀進行調適,學生可以想出許多方法來解決教師在整理後給予回饋。
·亦可以腦力激盪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室內及家中的防災預防計畫演練。
對中學階段的教師
此階段的學生大都以能充分表達他們的經驗與反應,唯處於同伴認同的階段,他們往往最關心的是別人的看法,同時也認為自己已是個小大人,因此,我們建議可安排以下的活動:
同伴間的團體討論,讓學生有機會抒發與合理化他們感受到的強烈情緒,教師可能需要在過程中不斷向他們保證,他們所感受到的強烈情緒甚至是“瘋狂想法”在此災難中都是正常的。
讓班上分為幾個小團體,讓他們談談救災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園重建的工作,這可協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對災難的支配感,這也可讓他們建立社會參與的成就感。
設定專題討論,如“社區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題,讓學生能先有系統的蒐集資料後,加以報告與討論。
對地震的正確認識,對大自然的現象作有科學根據的了解與認識,避免聽信坊間的不實傳說,以建立科學家實事求證的態度。
認識“創傷後的心理重建”的意義與價值,這需要透過學校較專業的教師,進行專題演講,或由專業的心理學文章的閱讀,進行討論。
藝術活動的表達,可以鼓勵學生從事繪畫、音樂、話劇等活動,將這次的災難經驗轉化為具創造力的方向。

具體要求

對於從事災後心理輔導的人員是有具體要求的:原則上,進行心理援助的志願者應該是受過訓練的,至少大學裡是學習過心理學或受過三級心理諮詢師以上的培訓,一些複雜的問題可能要更專業的人來做。
對於沒有心理學學科背景的志願者,只憑熱情去做危機干預其實是不合適的。這些志願者可以作為後勤支援,心理諮詢師在進行服務的時候,他們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但不適合獨立的從事心理服務工作。
由此不難發現,災後心理輔導正和所有的災後重建一樣,是一個專業而長期的工作。而這一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也就決定了我們要將這一工作與對災難造成的經濟方面的補救和重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來對待。

題外話

911事件後美國有超過1000個專家團隊在從事心理干預,對提高效率、保護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作用巨大。而我國,在2002年4月17日,國家相關部門聯合下發“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將受災人群列為重點人群,提出到2010年,重大災害後受災人群中50%獲得心理救助服務。但是,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精神科醫生全國目前僅有不到15000名,其中掌握危機干預專業知識的還不足1/3。而規定心理危機干預與醫療救助、疾病預防控制、物質救災同步開展的《精神衛生法》也尚未出台。這些現實不可避免地讓我們面對災難時,顯得蒼白、無助。我們要走的路,還太長。

後記

只說,災後心理救援,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選自:中科院心理所專家談災後心理援助)
(回答人:林春
簡介:林春,男,1965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範圍為社會心理學、諮詢心理學。)
問:在遇到突發性災難的時候,如果心理援助還沒來得及幫助到我們,該如何進行自救,自己來進行心理調試?
答:一個事件發生以後,視而不見是不可能的。親人失去了怎么可能視而不見呢,這是實實在在的事,並不是不去面對,它就不是真的,因此一定要回到現實中來。怎樣做心理調試呢?我覺得第一、要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且承認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災後所產生的情緒一般都是負面情緒,悲傷、痛苦、內疚,這都屬於正常的範圍,不要去否定它。不要覺得,我怎么這樣呢,別人都說不要傷心,我還是傷心,我是不是有問題了。傷心沒有問題,肯定會傷心,有的人不僅傷心,還有內疚,還有憤怒,這些情緒都很正常,首先要接納自己的情緒。第二、多跟周圍人的交流。我們都學過物理學,一個系統如果是封閉的,跟外界其它系統不能進行信息、物質和能量的交流,那么很快就會失去結構,而功能又是建立在結構的基礎上,沒有結構就沒有功能了。像瘋牛的腦袋裡面是糨糊狀的,那它就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了。人在災後,很容易出現自我封閉,自責、自疚……各種各樣的情緒導致自己減少社會交往,出現迴避行為,不願意跟別人說話,這樣其實對人恢復心理平衡,恢復心理功能是不利的。
問:那如果大家都有負面情緒,交流之後會不會更加嚴重?
答:不是這樣的。也許很多人有這樣的擔心:你也痛苦,我也痛苦,兩個人一交流不是雙倍痛苦嗎?其實不是這樣的,交流本身就是宣洩的過程,通過交流,心理壓力會減少,對恢復心理平衡、恢復正常的社會功能是有益的。比如說皮膚上長了個瘡,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你把它蓋起來,看不見它,但是看不見就會好了嗎?實際上不是這樣。你蓋起來視而不見,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害,你不妨把它打開,該怎么治療怎么治,當時會疼痛一點,被治好以後就正常了,各種功能又重新具備了。這和我們很多人的常識是不一樣的。當人家很痛苦的時候,去安慰他說你別哭了,這並不科學。
問:比如說,一個人的親人在地震中去世了,我們該怎么安慰他呢?
答:不一定要直接提他的親人,但是也不要對故意迴避或漠視,比如他懷念自己去世的爸爸媽媽的時候,你說別說了,都過去了。這種安慰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人覺得你特別冷漠。你可以陪著他,跟他分享對爸爸媽媽的回憶,然後說,如果他的爸爸媽媽活著,會希望他好好地生活。這是天災,不是人能夠控制和左右的,慢慢地,他會對事情有正確的認識,情緒得到充分宣洩,這樣有利於他的恢復。安慰和同情要講究方法,不僅專業的做心理工作的人,社會公眾在給別人同情和提供幫助的時候,也要學一點基本的心理學知識,這樣可以使幫助更有效。
問:地震之後,當晚上我收到幾個朋友的簡訊,他們住在高樓上,擔心地震了該怎么辦。我想問的是,對於不在災區的人們,怎么面對地震給我們造成的恐懼和負面的情緒呢?
答:假如住在高樓上,有震感,這時候人們有恐慌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還是像剛才說的,多做交流。我們關心災區,每天的電視,網路的報導和圖片,也會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衝擊,對正常人來說也會體驗嚴重的負面情緒。如果認知模式和人格特點不是特別合理,或者是不太正常的、適應能力不是特彆強的人,他會處於一種應激狀態,這種事情很難避免,很無奈。我個人覺得,我們媒體宣傳的時候也要把握一個度,地震嚴重的程度還是要說的,因為訊息的公布有利於救災,也在整體上有利於恐慌情緒的平復。人們往往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特別想搞清楚,你不告訴他,他會從其他渠道了解,很容易把事情的嚴重性放大。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了,從整體來說有利於恐慌心理的消解。但是宣傳的時候要注意,特別血腥的東西還是少發一點。作為普通老百姓,我覺得地震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天關心這個事也是可以的,但還是要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這本身也是對抗震救災的一種支持,如果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看起來令人動容,但是把事情都耽擱了,是於事無補的。所以還是應該正常工作,這本身就是對災區的支持,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安慰。再就是自己有能力的,可以捐錢,幫助災區人民。如果平常看到這種慘烈的畫面太多了,腦子裡想得太多了,自己痛苦得不能自拔,晚上不能睡覺,可以通過跟周圍的人交流和溝通,特別是和有心理學知識的人溝通以緩解自己的壓力,使自己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如果對自己的生活構成嚴重且長期的干擾,可以找專門的心理學工作者幫助解決問題。不過,一定是這樣的,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專門的服務和干預。
問:作為心理學家,從心理學的角度,您希望今後政府如何加強對重大事件、重大災害知識的宣傳,讓大家更願意接受呢?
答:我覺得我們國家和政府救災的工作組織得非常迅速,非常有效,比我們知道的以前那些救災工作好得多。當然還有不夠不足的地方,尤其心理服務這方面,我覺得應該納入國家整個危機救援體系,作為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在搶救生命和財產以後,心理服務要及時跟進,這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應該有預案,有隊伍的準備,有解決問題的專業的模式。平時就應該做好準備,組織一些專家和學者進行系統的研究。再就是在社會上多普及一些人們應對危機的心理知識,如正常的心理反應和不正常的心理反應是什麼樣的,如何助人、自助。

心理後遺症

連日來,大家一直注意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卻料不到,心理上的創傷也隨著電視、收音機、報紙、網際網路、開始打擊非災區的每一個人。災難心理後遺症,不用捐錢,你幫得上忙……
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有恐懼而未到以上立即求醫的狀況者,那即使是非專業人員的你,你的關懷接納對他們來說十分有效,但最好具備以下的態度和方法:

無言的陪伴

是恐懼者最重要的藥方,很多人以為幫助別人需要說一些話來安慰他以使他覺得好一點,但根據心理大師所說,這是極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時候你所說出的話,其實大部分是為了減低自己內心焦慮的話,對恐懼而言其實都是廢話。
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對他們而然,無言的陪伴產生極大的安撫作用。

一杯溫水

心理治療大師面對個案敘述痛苦時候,曾說一杯溫水勝於千萬言語,手中感覺熱水的溫暖及眼見你關懷的動作,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一張面紙

對於哭訴者,最錯誤的做法,是叫他們不要難過,這只是你害怕別人哭泣為自己說的話,假如你能夠按住自己內心的恐懼,給他一張面紙,他會感覺被你接納,終於有人可以讓他大哭一場,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大耳朵少嘴巴

打開你的耳朵,閉起你的嘴巴,聆聽他說故事罷!這就是目前風行世界的心理治療派別的作法。

說停就停

不要逼他說,他不想說就讓他停在那裡,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別人的推逼他。
如果有更加嚴重的情況,那就要趕快送去專業的心理醫生或醫院,必要的時候還要以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輔導禁語

心理干預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部分,沒有心靈的重建,所有的重建都看不到陽光。目前有上千心理志願者在災區與災民進行心理式的交流或集體心理活動。由於中國真正的心理醫生是很少的,災區大多心理干預者是只懂心理常規的志願者。除了熱情和愛心外,心理交流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心理專家對心理志者進行培訓時,對與災民特別學生進行心理情緒釋放性交流時,非專業心理學志願者必須銘記的15條語言禁忌。
撫慰心靈,15條心理危機干預志願者不能說的話,原因附後。
1、“我知道你的感覺是什麼?”———遭遇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倖存者的體驗是撕心裂肺的,我們只能想像災難的苦楚,不能體驗經歷者真實心理感受;
2、“你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的了”———倖存者常常寧願死去,他很可能會抱怨自己為什麼不和親人一起遭受苦難,一起死去;
3、“你能搶出些東西算是幸運的了”———這是旁觀者的話,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評論倖存者的處境;
4、“你還年輕,能夠繼續你的生活”———死去的親人是無可替代的,倖存者會渴望與他們同甘共苦;
5、“你愛的人在死的時候並沒有受太多痛苦”———實際,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6、“她/他現在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更快樂了”———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倖存者的看法;
7、“你會走出來的”———沒有站在倖存者的角度去看問題;
8、“不會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會有問題的”———問題已經發生了,而且還不可逆轉。
9、“你不應該有這種感覺”———任何感覺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認的,也是否認不了的;
11、“時間會治療一切的創傷”———說這種話,是在幫助當事人主動遺忘悲劇,而這恰恰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源頭;
12、“你應該要回到你的生活繼續過下去”———或許他也想,但他暫時做不到,而原來的生活軌道也的確不可能再回去了。
13、“堅強點,想開點,面向未來吧!”——一個幸福的人有什麼資格來“要求”受傷如此之重的人們?
14、“過兩天我來看你。”——如果你不能保證到來的話,請不要隨意許下不能完成的諾言。
15、“我代表……政府……人民……”——不要一時激動“代表”政府和人民許諾。
另外,不要詢問慘烈事件中的細節,不要強迫回憶痛苦。如果他不願意回憶不願意說,自然是其內心力量不足以應對,強行介入會產生一系列創傷反應。此外,與受災民眾交流時出現冷場不要著急找話,只是深情而默默的陪伴本身也是一種安撫。再者,不要過分關懷,這樣會使對方失去真實自我需要的自由空間,使他們帶上面具生活。試想,領導如果天天來你房間看望你。
心理志願者不能以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撫慰受難的心靈。在災難發生十天后,作為心理救助者,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走過去,握著對方的手,無言地陪伴。站在災民的心理立場上去面對所有的問題。做一個好的心理志願者首先一定要進行心理換位。我們只是心理抑悶釋放的橋渠,給處於災難深淵中的心靈一線光明,再發現人性本能自救的力量,我們給災民生存的路上一盞明燈,照著他們用自己的腳走出來。讓住!面對我們受難的鄉親,我們不是上帝,我們不是拯救者,我們只是他們所歷災難的共同親歷者,在尋求快樂自生的路上我們是不願意退縮的陪伴者和積極向上的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