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鶲鶯

灰頭鶲鶯

灰頭鶲鶯(學名:Phylloscopus xanthoschistos):小型鳥類,體長10-11厘米,是一種色彩亮麗的鶲鶯。頭頂及上背灰色;兩翼、腰及尾綠色;下體黃,眼圈白。具模糊的淺色頂紋和更為深灰色的側頂紋;眉紋白。初級飛羽黃色邊緣在合翼時成黃色紋。與同屬其他鶲鶯的區別在上背灰及眉紋白,與所有羽色相似的柳鶯區別在於無翼斑且眼圈白。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色淺;腳粉褐色。

主要棲于海拔1000-2600米的山地闊葉林,也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3-5隻小群與柳鶯及其他小鳥混群。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是地方性常見留鳥及垂直遷移的候鳥。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西南部及緬甸。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頭鶲鶯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枕、後頸至背灰色,頭頂較淡呈灰白色,形成一條中央冠紋;頭頂兩側較暗呈暗灰色,眉紋白色,眼上下緣白色,貫眼紋黑褐色,其餘頭側和頸側灰色。肩、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橄欖黃綠色,尾褐色,羽緣橄欖黃色,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兩翅褐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外翈羽緣橄欖黃色,翅上覆羽微具黃色尖端,有時形成兩道不明顯的黃色翅斑。下體黃色。
虹膜暗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黃色或角黃色,腳角黃色或肉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8克,♀8克;體長♂107毫米,♀97-105毫米;嘴峰♂8毫米,♀8-9毫米;翅♂58毫米,♀48-54毫米;尾♂48毫米,♀39-42毫米;跗蹠♂17毫米,♀17-1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于海拔1000-2600米的山地闊葉林,也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冬季多棲息在低山山腳和鄰近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與林緣疏林灌叢,也頻繁地出沒於果園、公園和農田地邊灌叢。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3-5隻小群與柳鶯及其他小鳥混群。多在高大喬木冠層,有時也在林下灌叢枝葉上活動和覓食,很少到地上活動。叫聲獨特,高音重複psit-psit;也有哀婉的tyee-tyee聲。
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主要在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西南部及緬甸。
地方性常見留鳥及垂直遷移的候鳥。指名亞種於中國西藏南部;印緬亞種可能也見於西藏東南部密許米山脈。
灰頭鶲鶯分布圖灰頭鶲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月的繁殖第二窩可持續到7月或8月。通常營巢於林下地上,巢多置於山坡灌叢下或樹根下。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14.1-17.0毫米×10.5-13.3毫米。

亞種分化

灰頭鶲鶯(4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灰頭鶲鶯印緬亞種
Phylloscopus xanthoschistos flavogularis
Godwin-Austen, 1877
2
灰頭鶲鶯東喜馬拉雅亞種
Phylloscopus xanthoschistos jerdoni
W. E. Brooks, 1871
3
灰頭鶲鶯東阿薩姆亞種
Phylloscopus xanthoschistos tephrodiras
Sick, 1939
4
灰頭鶲鶯指名亞種
Phylloscopus xanthoschistos xanthoschistos
J. E. Gray & G. R. Gray, 1847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