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闌記

它的第一個歐洲版本是法國人在一百多年前撰寫的,為James Laver翻譯成英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闌記
  • 外文名:The Circle of Chalk
  • 劇目:越劇古裝劇
  • 關於:包公斷案
  • 人物:馬員外
元雜劇,越劇劇目,劇情簡介,演出歷史,

元雜劇

關於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
講的是馬員外家的妻妾二人爭一孩子,包拯複審時,命人用石灰於庭階中畫一個欄(闌通欄,即圈),將孩子放置其中,宣稱誰將孩子拽出來了誰即為生母。妾張氏不忍用力拽扯,大渾家馬氏則將孩子用力拉出。包公據此判定張氏為孩子生母,並為之伸冤。該劇主要歌頌的是包公的智慧,作為斷案的邏輯前提則是,若心懷真情真愛,是寧可放棄所有權,寧可自己蒙受冤屈,也不肯傷害孩子,孩子的利益高於一切。
《灰闌記》的故事在歐洲有法語、英語等多種譯本,而影響最大的是德國著名戲劇家貝·布萊希特於1945年改編創作的《高加索灰闌記》。《高加索灰闌記》講的是喬治亞總督在暴亂中被殺,總督夫人倉惶出逃時將親生兒子小米歇爾遺棄;善良的女傭冒著生命危險,歷經艱辛將他撫養成人;叛亂平息後,總督夫人為了繼承遺產索要孩子,法官阿茲達克採用灰(粉筆)欄斷案:心貪性殘的總督夫人不顧死活使勁往外拉扯孩子,而女傭則不忍心孩子被拉傷……故事的結局是,小孩沒有判給其生母,而是判歸養母女傭。顯然,在布萊希特心中,真愛高於血緣關係,故事的邏輯合乎歷史進程地升華了。

越劇劇目

越劇古裝劇。金松於1956年據同名元雜劇改編。

劇情簡介

寫馬均卿有妻胡氏、妾海棠,胡氏與鄭州府令史趙某通姦,將馬毒死,反誣海棠,並謀奪其親子壽郎。鄭州府府尹蘇順受趙令史蒙蔽而錯斷,移開封府尹包拯複審。包拯以石灰撒一圓圈,置壽郎於圈中,令胡氏和海棠盡力拉拽,謂將壽郎拉出圈外者為親母。海棠因痛惜親子,不忍重拉,而胡氏不顧壽郎死活,將其拉出圈外。包公斷海棠為親母,置胡氏和趙令史於法。

演出歷史

溫州市越劇團首演。吳桐導演。主要演員有
邢愛芳飾張海棠
王湘芝飾張林
周鵬奎飾包公
李香琴飾馬均卿
王鳳鳴飾胡氏
黃鳳英飾趙令史
張玉娟飾壽郎
周芬歡飾蘇順
朱曉彩飾秋蘭
張露霞飾興旺
胡建敏飾地保
劉四嬸飾朱曉平
張大嫂飾梁小蘭
1957年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二等獎。“起解”和“灰闌”兩場,由中國唱片社灌制唱片。劇本存溫州市越劇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