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腹地鶯

灰腹地鶯

灰腹地鶯(學名:Tesia cyaniventer):體型小,尾短而不露,腳長,在地面上活動的小型鶯類。頭頂與背暗橄欖綠色,眉淡黃綠色,具黑色貫眼紋;腹灰,中央淺淡呈白色。兩性羽毛相似。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色,下嘴橙黃色,尖端較暗;跗跖和趾暗橄欖褐色,爪褐色。

棲息於南亞熱帶山地的濕性常綠闊葉林,常見在山坡溝谷地帶陰濕的草叢和灌木叢中的地面上,活動範圍的海拔高度是970-2000米。多單個或成對活動覓食。食物主要是昆蟲。鳴叫聲響亮尖銳。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腹地鶯頭頂、後頸至背部及肩羽和翅上覆羽概呈橄欖綠色;眉區的橄欖綠色較淺淡,稍沾黃綠色,形成不太明顯的淡黃綠色眉紋;眼先和眼後貫眼紋黑色;眼下,頰和耳羽灰褐色;飛羽黑褐色,內側三級飛羽表面和次級飛羽外翈羽緣暗橄欖綠色,初級飛羽外翈羽緣淡褐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表面與背同色,其餘尾羽褐色。頦、喉、胸和腹部蒼灰,腹部中央最為蒼淡,呈灰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灰綠色。
幼鳥體羽的羽枝較鬆散,上體較成鳥多褐色而少綠色;下體呈灰橄欖褐色,餘部與成鳥相似。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色,下嘴橙黃色,尖端較暗;跗跖和趾暗橄欖褐色,爪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8-12g;體長86-100mm;嘴峰10-12mm;翅47-54mm;尾17-20mm;跗蹠22-2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灰腹地鶯主要棲息於2500米以下的的南亞熱帶山地。生活在濕性常綠闊葉林,常見於山坡溝谷林林下灌叢與竹叢中。在溝谷地帶陰濕的草叢和灌木叢中的地面上活動,活動範圍的海拔高度是970-2000米。

生活習性

留鳥。多單個或成對活動覓食,多在林下灌叢間飛來飛去,也下到地面草叢中活動和覓食。不時發出類似“欺利”的叫聲,繁殖期間鳴叫聲響亮銳耳,類似“欺欺——丟丟丟-久”的連續鳴唱。
食物主要是昆蟲,包括膜翅目鞘翅目鱗翅目昆蟲。昆蟲占胃容物的總量的100%,其中以鞘翅目的小甲蟲和鱗翅目幼蟲為最多。。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雲南(東南部綠春、馬關、蒙自、西部景東、貢山)、四川(峨邊)、貴州(雷山)、廣西(金秀瑤山)、西藏(南部薩噶排龍)(留鳥)。
灰腹地鶯分布圖灰腹地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在海拔15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巢多置於林下灌叢或小樹分杈上,巢呈球形或橢圓形。每窩卵通常3-4枚,偶爾也有產5枚的。卵淡粉紅色,被告有深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18毫米×12-13毫米。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