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瘤足蕨

灰背瘤足蕨

灰背瘤足蕨,瘤足蕨科瘤足蕨屬植物,產台灣、西藏及雲南,生於海拔1200-3800米林下、林緣或草地。印度、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太平洋群島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背瘤足蕨
  • 拉丁學名:Plagiogyria glaucescens Ching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亞綱薄囊蕨亞綱
  • 真蕨目
  • 瘤足蕨科
  • 瘤足蕨屬
  • :灰背瘤足蕨
  • 分布區域:產於雲南西北部。國外西藏東南、緬甸及印度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辨識,本種變種,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而直立或略彎,形成圓柱狀的主軸。不育葉的柄長20-30厘米,粗而堅硬,暗禾稈色,從基部向上通體有明顯的長形氣囊體;葉片長50-60厘米,寬約20厘米,長圓形,頂端為短尾狀;羽片45-50對,幾對生,相距2.5-3厘米,均斜向上,小柄極短,基部一對較其上方的為短,中部的長達10-14厘米,寬1.3-1.6厘米,線狀披針形,向頂端為細長的漸尖頭,從基部起兩邊有銳鋸齒,直達頂端;葉片頂部的3-4對短羽片基部多少合生於葉軸,但彼此分開。葉脈幾平展,分叉或單一,通直,兩面頗明顯。能育葉的柄較長;葉片長30-3.5厘米,寬10-15厘米;羽片長6-8厘米,寬3厘米,線形,有短柄,先端漸尖。

生長環境

生林下溪邊,海拔2800米。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西北部(瀾滄江與怒江分水嶺)。西藏東南部也有,向西分布到上緬甸及印度北部。

物種辨識

本種形體似南洋群島產的 P. glauca(Bl.)Mett,但形體校大,葉下面不為粉白色,而為灰白色或灰藍色,羽片較長較寬,均向上方斜出,故有區別。

本種變種

本種有一變種: var. arguta Clung, l. c., 葉邊有長鋸齒,其尖端向前彎弓。產雲南西北部(維西、麗江、大理蒼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