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形瘤足蕨

耳形瘤足蕨

耳形瘤足蕨是瘤足蕨科瘤足蕨屬植物,植株高35-80厘米。產於四川(峨眉山)、雲南、廣西、貴州、台灣。生於山地林下,溝邊。耳形瘤足蕨的葉片為羽裂,這一點使其區別於其他相似物種,在野外便於區分辨別。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本種變種,物種識別,相似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葉柄長6-12厘米,草質,上面平坦或有闊溝槽,下面為銳龍骨形,即橫切面為尖三角形。葉片為披針形,長22-32厘米,中部寬6-8厘米,向兩端漸變狹,頂端為尾頭,基部突然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羽片(或裂片)25-35對,幾平展,彼此接近,缺刻尖而狹,中部的長3-4厘米或更長,基部寬約為1厘米,披針形,自基部向外逐漸變狹,頂部為漸尖,邊緣下部為全緣,上半部有較細鋸齒;羽片向基部逐漸縮短到長的1厘米,自此向下有2-10對羽片突然收縮成為長半圓形互生的小耳片,闊不及4毫米。葉脈幾開展,纖細,二叉或單一,近葉邊略向上彎弓,達於鋸齒,兩面可見。葉為草質,乾後為綠色或黃綠色,葉軸下面為銳龍骨形,上面有一深闊溝。
能育葉和營養葉同形,但柄較長,14-17厘米;羽片12-16對,強度收縮成線形。寬約2毫米,長約2.5厘米,彼此遠分開,有短柄,頂端為尖頭,下面滿布孢子囊羣,中脈隱約可見。
不育葉葉柄長4-8厘米,能育葉的長11-22厘米,橫切面四棱形,維管束V形;葉柄和葉軸光滑,氣囊體生葉柄基部。不育葉片羽裂,下面無白粉,長20-60厘米,寬4-20厘米,頂部裂片羽裂,羽片25-35對,相距較近,下部羽片漸短成耳狀,中部和上部羽片基部貼生,不對稱;葉脈多數在基部以上分叉。能育葉片一回羽狀,長35-55厘米,寬4-8厘米;葉軸下面扁平或有溝槽,有時具翅;羽片15-30對,無柄或具短柄;下部羽片幾對耳狀,或氣囊體狀。無隔絲。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峨眉山)、雲南、廣西、貴州、台灣。也分布於越南、琉球羣島,菲律賓。生於山地林下,溝邊在分布區內為常見的一種蕨類。

本種變種

本種形體變異很大,有一大形變種:var. major Ching, l. c. 不育葉片遠較大,中部寬達17厘米。羽片長達9厘米,頂部有粗大尖鋸齒,能育羽片長達8-10厘米。貴州特產,甚為普通。

物種識別

瘤足蕨、耳形瘤足蕨、鐮羽瘤足蕨和峨嵋瘤足蕨的葉片為羽裂,其基部羽片縮短或突縮短成耳形,基部羽片也向下反折或強向下反折;這些種的葉片的羽裂與基部羽片縮短或基部羽片向下反折是相關的;密葉瘤足蕨、灰背瘤足蕨、華中瘤足蕨和華東瘤足蕨的葉片為羽狀,其基部羽片為不縮短也不向下反折,這些種類的葉片的羽狀與基部羽片不縮短或基部羽片不向下反折是相關的;這些性狀的相關性在不同居群或同一居群同一種的個體中是穩定的,對種的分類和野外識別也有重要價值。

相似物種區別

鐮羽瘤足蕨與耳形瘤足蕨的主要區別:葉柄三棱形,羽片12-19對,相距1.2-1.5厘米。產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及貴州,生於海拔500-1500米密林中或岩石處。菲律賓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