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鴴

灰斑鴴

灰斑鴴(學名:Pluvialis squatarola)屬小型涉禽。嘴峰長度與頭等長,端部稍微隆起。鼻孔線形,位於鼻溝內,鼻溝約等於嘴長的2/3。翅尖形。後趾細小或缺如。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斑鴴
  • 拉丁學名:Pluvialis squatarola
  • 別稱灰鴴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鴴科
  • 斑鴴屬
  • :灰斑鴴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Black-bellied Plover
  • 英文名稱:Grey Plover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成鳥(非繁殖羽):額白色或灰白色;頭頂淡黑褐至黑褐色,羽端淺白;後頸灰褐;背、腰淺黑褐至黑褐色,羽端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具黑褐色橫斑;尾上覆羽橫斑較疏,尾羽橫斑較密;兩翅黑色;部分標本內側數枚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端緣和外翈;兩翅覆羽黑褐色具暗色纖細的羽乾紋,端部白色至灰白色;眉紋灰白色;頦、喉白色,下喉、胸部密布淺褐色斑點和縱紋;下胸、腹、兩肋和尾下覆羽純白。腋羽黑色。
成鳥(繁殖羽):雄鳥繁殖期兩頰、頦、喉及整個下體變為黑色,雌鳥亦然。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暗灰色。後趾極其弱小。
大小量度:體重♂228-230克,♀175-215克;體長♂276-300毫米,♀272-292毫米;嘴峰♂32-33毫米,♀29-31毫米;翅♂196-200毫米,♀182-198毫米;尾♂80-82毫米,♀73-82毫米;跗蹠♂48-51毫米,♀45-48毫米。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遷徙季節棲息于海岸潮間帶、河口水田沼澤河漫灘、湖岸、草地等,偶然出現於內陸和乾旱地區的草原濕地

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旅鳥或冬候鳥。春季大量出現在山東黃河口、鴨綠江口、天津沿海、鹽城灘涂、雙台子河口、凌河口、河北石臼坨。秋季的數量比較少,原因是飛行路徑不同,遷飛的方式也不同(直接飛往越冬地)。經常與其他斑鴴混群遷徙,飛行速度較快,飛行時腳不伸出尾外。春季亞成鳥則在各地遊蕩和滯留,並不一定北遷。食昆蟲、小魚、蝦、蟹、牡蠣及其他軟體動物。覓食時重複“快跑—停頓—搜尋—吞食”的模式,在食物豐富的情況下,每次移動2-3步,停頓2-4秒,如果遇到大的獵物可能會大步追趕並延長停頓的時間。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灰斑鴴分布圖灰斑鴴分布圖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亞美尼亞、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白俄羅斯、比利時、貝里斯、百慕達、玻利維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保加利亞、高棉、喀麥隆、加拿大、維德角、開曼群島、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德國、加納、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朝鮮、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留尼旺島、羅馬尼亞、俄羅斯、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西撒哈拉、葉門、辛巴威。
旅鳥:波札那、蒲隆地、查德、聖誕島、庫克群島法羅群島、斐濟、直布羅陀、格陵蘭、冰島、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賴索托、盧森堡、馬拉威、馬里、諾魯、尼日、盧安達、聖赫倫那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史瓦濟蘭、尚比亞。

中國分布

天津(塘沽、漢沽)、河北(灤南、昌黎、北戴河、唐山、石臼坨)、山西(太原汾河)、內蒙古(達里諾爾、呼倫貝爾、烏梁素海、巴彥淖爾)、遼寧(旅順、大連、盤錦、雙台子河口、凌河口、鴨綠江口)、吉林(鴨綠江)、黑龍江 (大興安嶺、松嫩平原、哈爾濱)、上海(南匯、崇明、長江口)、江蘇(南京、浦口、大豐、射陽、鹽城)、安徽(合肥)、山東(墾利、東營、黃河口、威海、城陽、青島、渤海海峽)、河南、湖北(江漢湖群、龍感湖)、重慶、四川(西昌、南充)、陝西(漢中龍江)、甘肅(蘭州)、新疆(莎車、葉城、喀什、阿克陶)(旅鳥);浙江(寧波、象山、溫州、甌海、平陽)、福建(霞浦、寧德、福州、閩侯、福清、惠安、泉州、晉江、廈門、龍海)、江西(鄱陽湖)、湖南(長沙、岳陽、洞庭湖)、廣東(海豐、揭陽、澄海、鼎湖、番禺、珠海、深圳)、廣西(梧州、合浦、北海)、海南(陵水、清瀾港、文昌、萬寧、臨高、瓊山)、西沙群島(珊瑚島、金銀島)、南沙群島(太平島)、雲南(永善、石屏)、台灣及澎湖列島、香港(旅鳥,冬候鳥)。

繁殖方式

5-8月為繁殖期,營巢地在苔原與森林的北限的低洼潮濕地區,有時也會在較乾燥的地方築巢。巢是在地面上的凹陷,用小石塊壘成,內襯苔蘚和地衣。雙親共同孵化和育雛。每巢產4枚卵,孵化為26至27天。雛鳥具硫黃色和黑色的上體,下體白色。在臉頰一有一條白色與黑色的條紋領帶。性成熟年齡在兩年或三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