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縣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3年5月,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總面積11.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灤縣經濟開發區
- 外文名稱: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Luanxian
- 所屬地區:中國河北
- 地理位置:唐山市灤縣勝利東路11號
- 成立時間:2003年5月
概況,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具體內容,(一)灤河生態防洪工程,(二)修復千年古城,(三)建設文化生態產業帶,
概況
園區按照台灣中興工程有 限公司的總體規劃設計,集多種功能於一體,並高標準完善了路網、水電、通訊、美化、綠化、亮化等工程,使園區形成了可以獨立運轉的基礎設施網路。
作為京、津、唐經濟金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中一個新生的特色園區,灤縣經濟開發區向世人昭示了獨有的特色和鮮明的魅力。優惠的政策、廣闊的市場、 低廉的成本、優越的環境,吸引了眾多客商到工業園考察、洽談、投資。園區已有各類企業31家,來自瑞典、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企業相繼入 園投資建廠,總投資達到45億元,形成了以塑膠加工、食品、建材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其中台資項目成為投資主體,占園區總投資的75%,河北省最大的台商獨資企業---投資8500萬美元的唐山曄聯管件有限公司建成投產。
通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園區現擁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多箇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實現了與世界500強的第一次握手,與中國乳業第一品牌的成功合作。園 區具有獨特的發展環境優勢,尤其對台商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聯繫單位:唐山市灤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地址:唐山市灤縣勝利東路11號/郵編:063700/
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依託灤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灤河文化為基石,以灤河生態防洪工程為抓手,以生態、人文、效益為原則,建設生態防洪、蓄水造地、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產業銜接、功能完備的灤河文化生態產業帶。
總體思路(兩帶一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永續發展為主題,以實施灤河生態防洪工程為依託,打造灤河生態景觀帶;以灤河總體開發為支撐,建設文化生態產業帶;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恢復灤州千年古城。
發展目標:通過建設灤河景觀區、現代生態農業園區、旅遊文化區、生態休閒區、司家營經濟服務區、水上運動中心和高爾夫球訓練基地,打造灤河垂釣游、生態休閒遊、民俗宗教文化游,全方位構建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吃、住、行、游、購、娛”相互支撐的產業體系和配套服務體系,把灤縣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生態城市,成為城市居民旅遊休閒基地,全面實現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
具體內容
(一)灤河生態防洪工程
實施灤河生態防洪工程,為建設灤河文化生態產業帶奠定基礎。
按照 “回歸自然”、“以人為本”的思路,以為灤縣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水資源為宗旨,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結合城市建設,設計灤河生態防洪治理方案,使之與歷史、文化、人文相協調,達到人與水、城市與水的和諧相處。
1、構建綠色生態灤河,建設具有親水理念的水景觀體系。
(1)灤河水景區:北起橫山東麓,南至響堂鎮蔡營,擴挖灤河主河槽,形成長達10公里的水景區,並利用挖出的泥沙和司營礦剝岩土,堆高現有灘地,形成兩個可抵禦50年一遇洪水的人工島。在灤河主槽設定2座橡膠壩,第一道橡膠壩建在岩山渠首北500米左右,在橫山與岩山之間形成一個長約5500米、寬約700米,面積大約5700畝的蓄水區;第二道橡膠壩建在岩山渠首南,響堂鎮蔡營附近,形成一個長約4500米、寬約900米,面積大約6500畝的蓄水區。
(2)濕地景觀區:一是在第二道橡膠壩與溢流堰之間(蔡營至灤縣縣界段)建設萬畝國家級濕地景觀公園;二是在205國道橋南,靠近昌黎縣界,1號、2號人工島東側,建設長約5千米,寬約300米的濕地候鳥帶,發展觀鳥、賞景等相關產業。
2、改造灤河大堤,建設灤河生態公園。 (1)改造灤河大堤:將灤河灤縣段右堤改造成路堤合一,雙向4車道的I級景觀大道,路基防洪標準採用50年一遇。北與何茨線在橫山偏涼汀處相交,南至灤縣縣界,並在岩山響堂鎮夏莊子村附近,向西經夏莊子、三里莊與平青樂省道相交。
(2)建設灤河生態公園:自橫山至岩山,景觀大道兩側,修建以休閒、觀光、遊憩、娛樂為主的灤河生態公園,大致分三個區域:橫山東麓至205國道橋為休閒區,以垂釣、休閒、親水為主; 205國道橋至灤州鎮後窖為觀光區,以觀光旅遊、水上娛樂為主;後窖至岩山為生態農業區,以生態農業觀光、餐飲、農家游為主。公園內修植花草樹木、亭謝相間,順河勢而行,充分體現灤河自然生態,可建反映灤州歷史的文化長廊,繪製灤州故事傳說,人們在灤河岸邊休閒散步就能了解灤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3、圍建生態防護林,建設綠色景區。
在灤河水景區的東側,與昌黎縣的交界區域栽植長15千米、寬100米的生態防護林,打造生態森林公園,以休閒、狩獵、野炊為主,在灤縣區域內形成獨立的、封閉式的景觀體系。
(二)修復千年古城
以修復千年古城為主題,建設灤縣濱河城區。
以創造舒適、宜人、繁榮的生活環境為目標,以開發建設老城為核心,建設“林、城、水”相互交融的濱河城區。
1、修復灤州古城。主要復建四座城門、鐘鼓樓、仁義胡同等文化遺蹟。以老縣衙為中心,西至老城中心街,東到東門,北至學府路,南至南關,四周均為2至3層仿古建築。在學府路東側建設紀念廣場,與灤河景觀相連,在廣場修建觀景塔,鳥瞰灤河景觀。
2、改造灤河路。拓寬老城區段,將灤河路打造成雙向四車道,直通灤河景觀大道的快速路,第一方案是將灤河路一直向東延伸,從灤師體育場穿過,與灤河景觀大道相連;第二方案是拓寬解放路和學府路,灤河路經解放路和學府路與灤河景觀大道相連。
3、整治護城河。圍繞老城段護城河採取清挖淤泥、注入活水等方法,加強管護,嚴禁排污,河周邊建造噴泉、涼亭等休閒配套設施。
4、逐步開發改造老城區,制定老城總體改造方案,在崔家墳以東、灤師以北處建老城改造周轉房。完善老城水、電、暖、路等基礎設施,充分利用灤河沿岸650畝空閒地,改造千年古城,使之與現代文化和建築相互交融。
(三)建設文化生態產業帶
依託灤河總體開發,建設文化生態產業帶。
1、修復灤河沿岸景觀,構築灤河文化旅遊帶。
灤縣作為唐山的歷史依託和文化母體,許多灤河沿岸景觀都蘊含有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復建沿岸景觀,重現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構築灤河文化旅遊帶,有著深遠的意義。
(1)修復“佛洞山”。“佛洞山”也叫窟窿山,是佛教山,內有三個慈佛,同時“佛洞山”也是北方少見的喀期特溶岩地貌——佛洞山溶洞。洞中布滿了石筍、石幔、石鐘乳等,從“北京石花洞”到“本溪水洞”,中間至今未發現溶洞,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2)重修橫山大覺寺。橫山大覺寺為“灤州八景”之一,此地儒、佛、道等三教並重,既是辛亥北方革命發動的秘密聚會之處,又是張學良“東北易幟”決策之處,重修橫山大覺寺有很強的歷史意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意義。
(3)重修“偏涼汀”。灤河西岸到橫山東麓,是遼、金、元、明、清五代帝王行宮所在地,名叫“偏涼汀行宮”,因為始建於遼代,灤州民間諺語“遼宮金塔御碑亭”的“遼宮”就在這裡,橫山東山樑上建有30多丈高的四面觀音像。這裡集中了契丹、女真、蒙古、滿、漢各民族的建築精華,林木濃密,碑碣如林,在國內外有極高的知名度。
(4)重修夷齊廟。夷齊廟是後人為紀念伯夷、叔齊二賢而建,灤縣是古賢伯夷、叔齊的故里。伯夷、叔齊禮讓為國,孔孟稱為聖賢,是世界範圍內最早的和諧典範。
(5)重修紫金山藥王閣。藥王閣為三層建築,設計精巧,是為紀念古代醫學家孫思邈所建。
(6)修復岩山塔。岩山塔古時人稱“遼宮金塔”之“金塔”,在岩山東巔,塔下有康熙皇帝替母還願的“碧霞元君祠”。
2、開發“兩島一區一灘”,建設生態產業帶。
(1)兩島:兩座人工島總面積3500畝。1號島位於灤河大橋與岩山渠首之間,與老城隔河相望,面積約為1200畝,主要用於修建跑馬場、水上訓練基地、度假中心、高檔別墅區以及餐飲、娛樂場所;2號島在岩山渠首南,與司營礦相望,面積為2300畝。主要用於建設高爾夫球場、運動員康復中心。
(2)一區:河間開發區總面積2000畝。岩山渠首南,灤河西岸約有2000畝土地,可採取用司家營鐵礦剝岩土填堆方式,在新河與灤河之間形成一個河間開發區,用於與司家營經濟園區相配套的服務產業。
(3)一灘:灤河夾心灘(堤防所對面)面積約為350畝,主要建現代生態農業園區,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餐飲等。
同時修建三座跨河大橋,使兩座人工島和夾心灘與景觀大道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