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柳(西安城東一座古橋)

灞橋柳(西安城東一座古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里處,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台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灞橋一直居於關中交通要衝,它連線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雍錄》上指出:“此地最為長安衝要,凡自西東兩方而入出嶢、潼兩關者,路必由之。” 唐朝的王昌齡在其《灞橋賦》中也說:“惟於灞,惟灞於源,當秦地之衝口,束東衢之走轅,拖偃蹇以橫曳,若長虹之未翻”。但是,灞河上建橋的歷史則要追溯至春秋時期。當年秦穆公稱霸西戎,將原滋水改為灞水,並於河上建橋,故稱“灞”,這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墩橋。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祥之兆,便將橋改為“長存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灞橋柳
  • 地點:西安城東12公里處
  • 建設時間:漢代
  • 其他名稱:長存橋
灞橋柳,歌曲灞橋柳,

灞橋柳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沖刷出的灞橋遺址則為隋橋,建成於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並在橋兩邊廣植楊柳。到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現已將原石板橋改為了鋼筋混凝土橋。
灞橋,這座久負盛名的古橋,曾引起多少文人的詠嘆;那橋邊的垂柳,又讓多少遷客為之斷腸;那橋下日夜東流的灞水,又讓多少離情別緒,變得綿綿無絕期。詩意得經不起任何物化東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擊,都會讓心中美麗的倩影灰飛煙滅。 李白嘆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岑參寫道:“初程莫早發,且宿灞橋頭”,劉禹錫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李賀詠道:“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李商隱吟道:“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等等,不一而足。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全唐詩》中直接描寫或提及灞橋(灞水、灞陵)的詩篇就達114首之多。其後經過歷代墨客騷人妙筆的潤飾,日久天長,灞橋竟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據《唐詩紀事》記載:“雍陶有一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雍陶有感惜別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至於“銷魂橋”則得名於江淹的《別賦》,其賦開篇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古人折柳贈別,是大有深意的。因為“柳”和“留”為諧音,既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鄉,宛如柳木隨遇而安、發展壯大。這一習俗源自何處,已無據可考。文獻記載最早可見諸《詩經·小雅·採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尤其是隋、唐時期,經過文人雅士們不斷寫詩作賦,灞橋折柳贈別那種離愁別緒和深情厚誼就被定格了下來。由於灞橋兩岸“築堤五里,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西安府志》),每當早春時節,柳絮飄舞,宛若飛雪,就形成了“灞橋風雪”景觀,這就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可惜如今這一勝景,只能靠遊人去想像了。說到“灞橋風雪”,不可不提及明代著名畫家吳士英的《灞橋風雪圖》(現藏於故宮博物館)。此圖繪一老者騎驢在風雪中過橋,低首沉思。為烘托主題,景作山野懸崖,樹木凋零,風雪瀰漫,河流封凍,寒氣迫人。側鋒臥筆,線條粗簡,水墨淋漓,一次皴染,頗得氣勢,騎驢人物雖極簡潔,但形態生動。據《韻府群玉》中記載:“孟浩然嘗於灞水,冒雪騎驢尋梅花,曰:‘吾詩思在風雪中驢子背上。’”此畫蓋取其意。 郁達夫說過:“江山亦要文人捧”,而灞橋可以看作是最好的明證了。儘管橋已不是當年的那座橋,那柳也不是當年的柳,但是由於歷代墨客騷人的吟詠,自古至今,依然一直鮮活在國人的心中。

歌曲灞橋柳

作詞:陳小奇
作曲:頌今
演唱:楊曼莉
灞橋柳 灞橋柳
拂不去煙塵
系不住愁
我人在陽春
心在那深秋
你可知無奈的風霜
它怎樣在我臉上留
它怎樣在我臉上留
(music)
灞橋柳 灞橋柳
遮得住淚眼
牽不住手
我人在夢中
心在那別後
你可知古老的秦腔
它並非只是一杯酒
它並非只是一杯酒
啊……
啊……
我人在夢中
心在那別後
你可知古老的秦腔
它並非只是一杯酒
啊…灞橋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