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瀘州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據清
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瀘縣誌~卷第三》載:“瀘制(桐油)紙傘,頗為有名。崇義分水嶺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嶺所致最佳。近有美美,工作益精巧。”由此可見,至少在清代,分水油紙傘已在瀘州城鄉廣泛運用。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是瀘州油紙傘的“黃金時期”。特別是二十世紀40 年代晚期至50 年代初期,靠近瀘州小市碼頭的珠子街是當時瀘州的“油紙傘一條街”。極盛時期,瀘州境內共有大小油紙傘生產廠家100 多家,從業人員上萬人,主要集中在江陽區藍田、泰安、沙灣、分水、彌陀、小市等地,年產紙傘2000 萬把。歷史上瀘州主要以製作雨具的“大紅傘”為主。
二十世紀70 年代以後,隨著鋼架傘與布傘的的普及,實用方便的鋼架傘逐漸取代了油紙傘,以前從事油紙傘生產的人紛紛轉行。至二十世紀90 年代,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在進行生產。
2008年江陽區政府把“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2007年3月,四川省將分水油紙傘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3月,瀘州市將油紙傘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成功獲得批准。
主要特點
1、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具有較深遠的歷史文化性,是極具中國漢族特色的民間工藝品、
仿古工藝品。
2、保留幾百年的漢族傳統手工藝製作方式,譽為“中國傘工藝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與傳承性。
3、製作工藝特殊,繼續保留濕糊傘技術與特殊的
熟桐油配方,傘面經久耐用具有雨具功能,把美觀性與實用性有機結合在一起。
製作工藝
傘骨選用
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韌性大、彈力強,並經防霉、防蛀等工序處理;傘面選用拉力強的特製手工棉紙,傘面手工精繪彩圖,如花鳥、人物、
山水、風景等,並在傘面刷上綠色環保的特製熟桐油,
桐油傘具有極強的紫外線過濾功能,不論日曬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經久耐用,生態環保。
發展歷史
瀘州制傘業起源於明末清初,其生產製作歷史與瀘州老窖差不多。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是瀘州油紙傘的“黃金時期”。特別是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初期,靠近瀘州小市碼頭的珠子街是當時瀘州的“
油紙傘一條街”。極盛時期,瀘州境內共有大小油紙傘生產廠家100多家,從業人員上萬人,主要集中在現
江陽區藍田、
泰安、
沙灣、
分水、彌陀、小市等地,年產
紙傘2000萬把。歷史上瀘州主要以製作雨具的“大紅傘”為主。上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鋼架傘與布傘的的普及,實用方便的鋼架傘逐漸取代了
油紙傘,以前從事油紙傘生產的人紛紛轉行。至90年代。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在進行生產。
本世紀初,隨著旅遊市場與新古典主義的興起,人們逐漸認識到油紙傘特殊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喜歡油紙傘的人們逐漸增多,瀘州油紙傘開始走向復甦。2008年
江陽區政府把“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CCTV-2、
CCTV-4等多家宣傳媒體曾專題採訪報導。在政府的大力倡導與支持下,現瀘州從事油紙傘生產加工的企業或個人逐漸增多,很多年輕人已加入
油紙傘行業,促進了瀘州油紙傘行業的發展。除繼續生產大紅傘外,瀘州古典油紙傘還把傳統工藝、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結合起來,把彩色印刷引入傘面印圖,增加了傘面的藝術品質與精美性,增強了瀘州油紙傘的文化附加值,將瀘州油紙傘發展到一個新台階。
歷史貢獻
紅軍長征在瀘州
敘永、
古藺、
赤水等地轉戰時期,紅軍後勤總部曾專程在瀘州購買大紅傘做雨具。我國著名的
開國元帥朱德、
劉伯承曾在瀘州駐軍過,對瀘州油紙傘情有獨鐘。1962年,朱德到瀘州考察時,還詢問過
油紙傘情況,當時瀘州軍區還訂購了10把油紙傘送給了他。抗美援朝時期,後勤總部曾在瀘州下達50萬把紅傘的任務支援前線,在大旺場楊丙生的帶動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後勤部曾發給獎金二百萬元(當時一萬元相當於人民幣一元)。
第二屆中國成都
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傳承了400多年的瀘州油紙傘以平均每天上百把的速度被一搶而空。差點瀕於失傳的瀘州油紙傘在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一把
油紙傘反覆撐收3000次不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傘頂五級風中行走不變形。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把完全保留著全手工製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油紙傘幾乎毫無遺漏地承襲了中國傳統的制傘技藝。
據在川黔交界處的分水油紙傘製作工藝第六代傳承人
畢六福介紹:“製作完一把傘,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也需要半個月。”從開料起到製作完畢,一把傘要經歷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種工具。“最關鍵的是還得看天氣,太陽大了不行,陰雨綿綿也不行。”氣候主要會影響
傘骨的成型和紙面的平整,造成彎曲或起殼。自從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後,分水油紙傘廠傘廠那座上百年歷史的老宅院子裡,到處都是竹竿、彩線和半成品傘,濃濃的桐油味道瀰漫在空氣中。
2006年9月,分水
油紙傘列入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3月,四川省將分水油紙傘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3月,瀘州市將油紙傘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成功獲得批准。分水油紙傘的傳統技藝和歷史文化價值獲得了認可。
畢六福被推舉為代表性傳承人。
分水油紙傘成功
申遺後,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註冊“六福”為分水油紙傘的品牌。在國家、省、市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短短三年,分水“
六福”油紙傘“五進”央視: 2007年走進央視經濟頻道《金土地—希望快車》欄目;2008年走進央視《希望英語》欄目;2009年央視十頻道製作了3期
油紙傘專題片,分別在《
中國手藝》、《年輪—風雨桐香》、《
天涯共此時》等欄目強勢推出。今年,分水油紙傘參加了2月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劉雲山、
李嵐清等二十多位國家領導人觀看了分水油紙傘展演,對這一古老而精湛的手藝讚不絕口;6月,分水油紙傘參加了成都第二屆國際
非遺節。
分水“六福”油紙傘還屢次登上國家、省、市報刊,先後數次到深圳、上海、
平遙古鎮等地參加大型展演,大大提高了分水“六福”油紙傘的知名度,增大了分水“六福”油紙傘的同比銷售額,有力地推進了分水“六福”油紙傘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的生產性保護。
分水“六福”油紙傘油紙傘,在四川省旅遊產品評比中多次榮獲一等獎和優秀獎,產品暢銷法國、英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廣大用戶和旅遊者喜愛。
故事傳說
據說
清朝後期太平天國的時候,在
樂山大渡河過河的船上,有一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人,好像是由大渡河上游下山來的,他長途跋涉,背上背著一把紅傘,上面現出“羽翼王府”四個字,傘打開後字就沒有了,但在紅傘上印有“瀘州制”圖章。當時在船上有人發現,覺得羽翼王府是“翼王府”三字,疑他是翼王石達開,上岸後奔告官府,衙役追來捕捉,但此人已杳無蹤跡了。這個故事迅速傳遍國內,人們都說瀘州紅傘能保佑
好人一生平安、化凶為吉,人們爭相購買瀘州紅傘使用、保佑自己或饋贈親友。
第二代傘
瀘州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傘,亦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琉球、泰國、寮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
油紙傘。隨著一些
客家人遷到台灣定居,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亦有所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外,
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
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予一對紙傘。
第二代瀘州油紙傘(也叫“
納米雨衣傘”),是雨傘與雨衣的結合體,
納米雨傘收傘有
三折傘和直桿傘的收傘形態(簡單說,收傘時有長短兩種選擇)。納米雨衣可由納米雨傘轉變而成,納米雨衣又不同於一般的雨衣,因為納米雨衣可以保證從頭到腳絕對不濕。因為納米材料,所以這雨傘可以一甩即乾,雨傘轉變為雨衣後,這雨衣也只需穿戴著輕輕一跳也即可全乾。
公司介紹
四川瀘州
分水嶺鄉油紙傘的製作歷史也已很久遠。據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瀘縣誌~卷第三》載:“瀘制(桐油)紙傘,頗為有名。城廂業此者二十餘家。崇義分水嶺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嶺所致最佳。原有美美,現有六福,工作益精巧。”由此可見,至少在清代,分水嶺油紙傘已在瀘州城鄉廣泛運用,且其製作工匠之多,工藝水平之高,使用者之眾,都是有案可稽的。據瀘州史學界的廣泛說法:分水嶺油紙傘工藝的使用和傳承,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製作歷史超過四百年。
“
畢六福”油紙傘的傳統製作工藝從第一代傳人許紹楷開創以來,歷經第二代傳人許桐森,第三代傳人畢祥祿,第四代傳人畢朝貴,第五代傳承人畢林澤,第六代國家級法定傳承人畢六福,一脈相傳至今。在這期間,
油紙傘經歷了從無品牌到有品牌的歷程。2009年,“畢六福”油紙傘品牌正式創立。由此,瀘州
分水嶺鄉油紙傘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走上了法制化和正規化的道路。“中國油紙傘的活化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畢六福”油紙傘的核心價值。“畢六福”油紙傘的造型,工藝流程,製作技術,並沒有發生改變,變的只是產品所處的時代,市場,需求和心理發生了改變。一個新的產品可以代替傳統產品的功能,確無法替代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它的使命,它的精神。“
畢六福”油紙傘已經成為中國“傘”的精神領袖,它的存在確立了它在“傘”中的歷史地位和品牌價值。“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畢六福”
油紙傘應是一個世界的品牌,它是人類的文化遺產,是傘中的一塊金子招牌。
我司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者。我們的存在就是我們的賣點。告別昨天,走向未來。傳承文化,弘揚傳統,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使命。保護就是最好的生存,傳承就是最好的發展。我司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方針,對傳統油紙傘製作工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及傳承。我司將新建具備一定規模的油紙傘生產基地。逐步打破以往依靠政府輸血傳承的形式,形成“政府啟動,企業自動,市場拉動”的形式,同時帶動行業發展,在當地建立產業集群,帶動行業健康發展,為政府的關注和支持,“非遺"的傳承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成為一張瀘州新名片。
中國傘王
畢六福又名畢六富,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油紙傘製作技藝國家級唯一法定傳承人。
2008年 6月14日,是我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期間,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瀘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兩朵奇葩——
江陽區分水油紙傘製作工藝和
古藺郎酒釀製技藝榜上有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作為我市第二批入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水油紙傘製作工藝,它身上承載著一份特殊的 “瀘州記憶”。它一路走來,四百年的“前世今生”,伴隨著一代代制傘人辛勞執著的背影。
2008年 6月的一天,市文化局舉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授牌儀式。當分水
油紙傘廠廠長
畢六福從省文化廳副廳長澤波手中接過那塊沉甸甸的分水油紙傘傳人牌子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動!他在心裡默默地向先輩們說:保住了傳統手工製作油紙傘工藝這一祖國的文化瑰寶,作為您們的子孫,我已今生無憾!
畢氏油紙傘六代傳承
分水人善做油紙傘。在約四百年間,靠做油紙傘過活的匠人多達一千餘人。“家家都有制傘匠,戶戶都會編傘線”,那時候,手工制傘是多么紅火!
畢六福家,祖祖輩輩都是生活在分水嶺街上的人。他家做油紙傘的歷史,到他這一代已經連續不斷整整六代了。
他的第一代曾祖父,從小跟分水街上的許家學做傘。畢家第二代傳人叫畢祥路,這位也是從小跟師學藝的藝人頭腦聰明,肯下功夫鑽研。在師傅與父親手把手的指導下,掌握了一手嫻熟的制傘技術。他想,與其長期替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闆。於是,他在分水街上開起了自己的“畢氏油紙傘鋪”。
畢家的油紙傘生意越做越大。俗話說:“樹大分丫、兒大分家”。眾兄弟都在一條小小的街上做油紙傘,供大於求,何況街上還有其他傘鋪。於是,畢家採取了向外發展的辦法。
十九世紀中葉直到新中國成立,畢家幾代人在瀘州市區的大河街開過傘鋪,地址在“團結賓館”處。還在山岩腦開過一家傘鋪。做得最久的傘鋪,是在後河街現在的輪船賓館處。祖輩後來還輾轉
合江縣先市鎮、瀘州市大較場等地開傘鋪。最後,曾祖父帶著
畢六福的祖父,回到老家分水做傘,從此再沒離開過分水。
為什麼畢家經過了幾輩人後又回分水呢?畢六福說,他的曾祖父那輩有八弟兄,八弟兄除了曾祖父生下他祖父兄弟倆外,其他七弟兄生的全是女兒。女兒長大都出嫁了,做傘的老人過世了,傘廠自然關閉。
畢家有一個很奇怪的現像,就是從畢六福的父親到畢六福的兒子,三代都是單傳,都只有一個兒子。畢六福祖父的弟弟解放前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自此就沒了音訊,等於四代單傳。因此,興旺了近百年的瀘州各地“畢氏傘鋪”漸漸謝幕,最後,只剩下分水一家。
耳濡目染幼年學做傘
分水
油紙傘廠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瀘縣制傘
生產合作社。那時,
畢六福的父母都是傘廠的工人。父親十幾歲開始學做傘,做的時間長了,對每一道工序了如指掌,成為傘廠的一個“通才”,從製作傘架到敷傘面,他無不精通。
畢六福出生於一九五七年,剛懂事時就跟在父母身邊,看他們做傘,直到他滿了七歲上國小後,才得少了。
當看到一堆楠竹片,在父母手中變魔術般變成一把把精緻美觀的油紙傘時,小六福的手就有些發癢。母親主要做“網傘”這道工序,他常常乘母親上廁所或去吃飯時,偷偷拿起傘來,接著母親未完成的網線繼續做。旁邊的師傅們見六福做得不錯,都稱讚他:“畢三(畢六福排行老三)這個娃兒有出息!小小年紀就會網傘了!”她們紛紛主動教他,使他很小就會做制傘的一些簡單工序。母親見他做得有模有樣,也慢慢讓他做了。
那時,廠里常常是大人乾,小孩子就跟著大人學著乾。製作
油紙傘的工藝就是這樣傳承了下來。
受命於危難之際
畢六福的父親一直不同意他學做油紙傘。可能是因為幹這一行工資太低的原因。那時候做一把傘,只有幾毛工錢,一個月辛辛苦苦地做下來,養家餬口都有困難。
畢六福1975年中學畢業後,和全國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一樣,
上山下鄉,到“廣闊天地”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後來,知青返城,他於1980年回到
分水鎮。當時的政策是:回父母單位參加工作。
畢六福順理成章回到父母的單位——分水油紙傘廠。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尼龍摺疊傘的興起,完全依靠手工精雕細琢的
油紙傘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短短一二十年間,江南地區
手工油紙傘生產企業紛紛關門停產。分水油紙傘在孤獨中堅守著,隨時面臨著倒閉失傳的危險。
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廠里開始另尋生路。先成立了鋼骨布傘車間。派畢六福到武漢東山機械廠學習維修技術,回廠後負責鋼骨布傘車間的設備維修。
由於鋼骨布傘所需的原材料要從江浙一帶運來,算下來成本很高。一把傘做出來,比在市上去買一把還貴。做這樣的傘是越做越虧,最後,鋼骨布傘車間倒閉。
後來,廠里還成立了蜂窩煤車間,全廠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畢六福,當上蜂窩煤車間主任。
一個小班頭,錢沒多拿一分,活卻比別人幹得多。畢六福沒有怨言,他憋著勁努力工作著。由於表現出色,199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傘廠主要是生產傘,現在紙傘賣不出去,傘廠眼看難以維繫,鎮領導們很著急。畢六福工作踏實肯乾腦子靈活,他們看在眼裡。1994年,當時的分水鄉書記牟政全找畢六福談話,要他出來帶領傘廠職工乾。廠里開職工大會,全廠職工一致推選畢六福任傘廠廠長。畢六福說,當時的情形別無選擇,只有硬著頭皮上。
他接手的是:十幾萬元的債務,一年下來利息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那時,廠里退休工人一月才領10元錢的工資。聽說畢六福同意當廠長,有人說他:“畢三你真是個傻兒,傘廠已經是個空殼殼、爛攤子、空架子了,難道你還有回天的本事?”
畢六福不信邪。他接手廠長工作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解決當前的具體困難。他馬上召開職代會。徵得全廠職工同意後,將不用的幾間老廠房賣了,還清了老賬;退休工人每月才發10元錢太少了,加到每月發15元;油紙傘價格太低沒什麼利潤,他一月之內提三次價,將原來3元多一把提到5元多;工人們的工作與經濟效益掛鈎,落實到人頭,多乾多得。工人們一月能領到2、300元錢了。
手工生產傘,從開料起到製作完畢,一把傘要經歷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種工具,“單是各種零件就達80多種。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鑽孔等幾個工序可以採用電動工具,算是脫離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採用人工完成。製作完一把傘大約需要半個月,所以經濟效益是很低的。
1996年,製作
油紙傘的桐油大幅度漲價,廠里試著用化學油做傘,時間長了傘面就粘住了,傘紙也變得又脆又硬。要保住傳統,必須用桐油!但是這樣一來,更沒什麼利潤了。
市場經濟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經上級部門研究決定:傘廠個人承包!承包費從2萬降到8千元,也沒有人敢來揭“黃榜”。
畢六福再一次以過人的膽識,在沒人承包的情況下,把傘廠承包下來!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紀90年代末,傘廠在最為困難的時候,每個月連退休工人每人每月20元的發布出,畢六福就叫退休工人到老畢老婆開的蜂窩煤廠去擔200個蜂窩煤以作每月的退休工資。傘廠在風雨飄搖中苦苦支撐著。
對於家鄉的好東西,家鄉的父母官們時刻關心著。
2004年的一天,
江陽區文體局局長陳宏來到傘廠,對
畢六福說:“老畢,你對傘廠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來好好開發!”陳局長等領導親臨瀘州各景點搞調研,在各種場合為
油紙傘做宣傳。
2005年12月9日,瀘州市創建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檢查驗收進入最後一天。上午,國檢組在瀘州市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前往瀘州市郊素有“川南小峨嵋”之稱的
方山風景區進行檢查驗收。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分水油紙傘廠將畢六福設計並製作,中國獨一無二的“傘王”和桐油紙傘製作工藝現場展示,讓國檢組所有領導、專家無不由衷讚嘆。在遊人接待中心,高8米、直徑12米、重達千斤的“中國傘王”,在2000把風格各異的桐油紙傘的陪伴襯托下,傲立於接待中心樓頂,超常的“體格”、精美的工藝,盡顯其王者風範。在徐徐轉動的“傘王”腳下,幾名藝人正在熟練地石印、裱糊、上油、穿傘、網傘……這些獨特的製作工藝,引起國檢組領導、專家的極大興趣,他們不住地問這問那。臨別“傘王”前,國檢組一行愉快地與其合影留念。陳宏局長向人們透露,從現在起至春節前後,“傘王”將傾情“開屏”迎客,在此期間,方山景區和雲峰禪院將舉行一系列精彩活動,與廣大遊人共度元旦、春節。
“要真正留住這把傘,還是要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路。”江陽區開始了為
油紙傘申遺保護的“三級跳”。
2006年9月,分水油紙傘列入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3月,四川省將分水油紙傘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3月,瀘州市將油紙傘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成功獲得批准。分水油紙傘的傳統技藝和歷史文化價值獲得了認可。
畢六福被推舉為代表性傳承人。
油紙傘最後的守望者
長江、
沱江兩江環抱的瀘州南面的這個
分水嶺鄉,昔日古鹽道穿鎮而過,給分水留下了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斗轉星移,如今,偶爾還可以遇上馬幫,聽到清脆的馬鈴聲。
在分水嶺鄉鎮上,一條青石板鋪成的老街,一棟老房子搖搖欲墜地立在街邊,這就是分水傘廠的廠房。這裡生產的
油紙傘,作為雨具,已經被人類使用了一千多年。
油紙傘文化內涵豐富:油紙與“有子”諧音,寓意多子多福;傘架為竹,寓意節節高升;歷史悠久,高貴典雅;外形為圓,寓美滿團圓;桐油工藝,鎮宅辟邪。油紙傘的不僅有遮陽蔽雨功能,更具有觀賞裝飾、歷史人文、民俗文化價值。
油紙傘、
丁香、雨巷,因為著名詩人
戴望舒一首優美的詩《
雨巷》而定格在人們的記憶里,成為浪漫與古典的代名詞。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歲月里,油紙傘伴著江南的杏花煙雨,浪漫了無數的風花雪月,裝點了許多年輕人的夢。
如今在大街小巷,我們都已難尋覓油紙傘的芳蹤。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油紙傘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目前,國內傳統
油紙傘廠僅存
瀘州分水油紙傘廠。瀘州分水“六福”油紙傘因此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我國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由於尼龍摺疊傘的興起,現代技術與傳統技藝的碰撞,分水油紙傘廠,即使今天已經名揚天下,政府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她仍然有存在許多生存與發展的壓力。
兩度被上海金氏世界紀錄總部關注並發出入圍參評函的中國傘王畢六福,作為分水油紙傘廠廠長,畢家油紙傘第六代傳人、中國唯一的
手工油紙傘代表性傳人,他說他會用一生的執著與堅守,將這項制傘工藝傳承下去。
在中國、在四川、在瀘州,中國唯一的傳統油紙傘傳人和油紙傘廠在默默堅持。分水“六福”
油紙傘,已成為中國桐油
紙傘最後的守望者!
“非遺”保護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遊戲規則被放大,以“三俗”為標識的泛娛樂化傾向已在解構甚至妖魔化傳統的人格觀念和道德信仰,物慾的泛濫正像肆虐的毒菌一樣侵蝕著我們的文化之軀。
重新認定和弘揚瀘州分水油紙傘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彰顯貫穿其中的浩然正氣、人格風範和啟民益智的教化功能,是弘揚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維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的必要手段。
只有從強國固本,延續中華民族文化命脈,維護和傳承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高度,重新體認和發揚傳統
油紙傘的精神和人文內涵,才能跳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和虛假“政績”的迷障。
我們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立場上,對保護和傳承油紙傘文化遺產報以高度熱情,制定和實施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持續性的方略和舉措,打開民族油紙傘遺產搶救、保護和傳承的良性運行通道。
保護與傳承“非遺”能否成為全民共識及各級政府決策的依據,關鍵在於對“非遺”保護安國固本戰略意義的認識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