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花炮

瀏陽花炮

瀏陽花炮,湖南省瀏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瀏陽市是世界著名的花炮之鄉。瀏陽花炮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質量可靠,素有“瀏陽花炮震天下”的美名。2002年10月,在瀏陽閉幕的首屆國際花炮合作與貿易大會上,瀏陽成為國際花炮協會總部永久所在地。2007年,“瀏陽花炮”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3年03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瀏陽花炮”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瀏陽花炮
  • 產地名稱:湖南省瀏陽市
  • 品質特點: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質量可靠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3第26號
  • 批准時間:2003年03月06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品種分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歷史文化,相關人物,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花炮又稱:煙花、鞭炮、焰火、花火,是中國傳統手工產品。古人認為:火,可以撥除不祥,火花,是喜事降臨的預兆;聲響,能憚嚇鬼魅,驅散癧氣;煙火使陽氣上升,富有陽剛之美。花炮的燃放正好與人們的願望相結合,與中華民俗結下不解之緣。每逢民間傳統節日,各種慶典晚會,人們爭放花炮以示喜慶,金花四濺、五彩繽紛,或旋轉竄躍於地面,或飛騰閃耀於天空,令人目不暇接,是喜悅的音符、吉祥的象徵。瀏陽花炮,久負盛名,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質量可靠,素有“煙花之鄉”譽稱。
瀏陽花炮的生產採用傳統的手工技藝,使用就地取材的土紙、土硝、硫磺、炭末、紅白泥土等作為加工原料,總共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已研製成功安全可靠無公害的無煙煙花、冷光煙花、日觀煙花、室內和舞台煙花等高科技新產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花炮燃放也可由傳統的手工點火改為遙控點火,燃放程式全部由電腦編排操控。
瀏陽花炮瀏陽花炮

品種分類

瀏陽花炮的品種名目繁多。按燃放效果分,主要有十三大類:噴花類、旋轉類、旋轉升空類、火箭類、吐珠類、小禮花類、煙霧類、造型玩具類、組合煙花類、踐香類、摩擦炮類、禮花彈等;具體又可分為冷光煙花、禮花彈、盆花、羅馬燭光、火箭、電光花、舞台煙花、冷焰火、瞬間煙花、火炬煙花、玩具煙花、鞭炮、舞台噴泉、架子煙花、日景煙花等3000多個;另外,瀏陽生產的大型煙花,主要供大型焰火晚會欣賞而製造。主要種類有“焰火字幕”、“禮花彈”、“盆花”、“火箭”、“大彩火輪”、“架上煙花”6種,每年都有數十至上百個品類、規格。
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

產地環境

瀏陽市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瀏陽河中上游,地處幕阜—羅霄山脈北段,毗鄰江西省,是湖南省下轄縣級市。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瀏陽四面環山,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53%,丘陵占25%,可耕種田地面積較少。這一地貌特點,為危險係數較高的花炮產業提供了天然屏障,花炮生產布局在溝壑中,有利於花炮安全生產,同時也為花炮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瀏陽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夏潮濕多雨,秋冬寒冷乾爽,夏季多為東南風,冬季轉偏北風,熱量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7-18.2℃,且境內以紅壤為主,為優質的花炮原材料如杉木、楠竹、硫磺、紅土、硝石等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適宜的氣候也有利於花炮生產,若太潮濕,則花炮藥物不易乾燥,在生產流程中易吸潮,從而影響其質量;若太乾燥,則生產過程中安全性差,很容易出安全事故。
瀏陽地理瀏陽地理

歷史淵源

花炮最初用於民間的驅祟、祭祀、祈福等,後逐漸演化為娛樂、喜慶用品。“年有煙花方盡興,節無禮炮不成歡”。 經過千年的傳承積澱,花炮已成為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一種傳統習俗和文化精神,已經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文化理念中。
花炮的起源民間有許多美麗傳說,“爆竹祖師”李畋的故事是其中之一。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聞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湖南瀏陽南鄉大瑤山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不僅用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救駕有功,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瀏陽花炮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爆竹種類,盛產於唐宋時期,包括鞭炮和煙花。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湖南篇》和《湖南之鞭爆》均記載:“蓋湘省鞭爆之製造,始於唐,盛於宋,發源於瀏陽也。”
北宋已大量生產捲紙煙花,不過多為小型筒花,諸如“地老鼠”、“蝴蝶花”等旋轉類煙花和“金猴獻瑞”、“福壽花”等噴射類煙花,這類煙花很受民間青睞。桶花、盆花、架子花較少,這些大型煙花僅為豪門貴族所用。南宋期間,正式出現了煙花,有了一掛一掛的鞭炮。煙火工匠應節日之需,將各個品種的單個煙花分組捆綁在高大的竹木架上,再用引線按順序連結,當觀賞時間一到,點燃引線,各色煙花次第綻放,經久不息。這種“集百巧於一架”的煙火,就是當時盛行的“架子煙花”。
元代的花炮業亦有較大的發展,詩人趙孟頫的《贈放煙花者》最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煙花水平:“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與晝同。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盡滿階紅。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追似火烘。後夜再翻花上錦,不愁零亂向東風。”據傳,忽必烈稱帝時,太子鐵穆爾曾到過湖南瀏陽,他身臨其境,耳濡目染燃放煙花爆竹的歡樂喜慶場面,使蒙古的統治者逐漸接受了這一習俗。由於統治者對花炮的青睞,使得瀏陽的花炮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大約在13世紀初期,瀏陽花炮開始由外國使者和商人經絲綢之路傳入到印度。商人每到一個城市,就會燃放花炮致意。花炮再經印度逐漸傳入阿拉伯國家,傳入西班牙,逐漸傳播到歐美國家。
明清時代,瀏陽花炮產業有了長足發展,東鄉、南鄉、西鄉農閒時從事花炮生產製造的達20餘萬人,縣城的生產作坊超過300餘家,工人達2500餘人,年產量在14萬箱之上(一箱有20萬響)。
清雍正元年(1723年),瀏陽鞭炮列為朝廷貢品,聲勢大振,從此大量進入市場;乾隆四年(1739),鞭炮製作進入商品化生產,瀏陽也開始成為“湖南爆竹製造之中心地”。當時著名的爆莊有“培德厚”、“綏豐永”、“永慶祥”、“德豐源”等等。
清同治年間,瀏陽花炮形成大行業,南鄉的大瑤鋪、金剛頭、澄潭江、文家市、楊花及縣城的南市街一帶,80%的民戶從事花炮生產,素有“十家九爆”的美譽,生產工人達5000餘人,年產量保持在25萬箱左右。
民國初年,瀏陽花炮因“製造精良,聲譽遠播”而成為湖南名特產品。民國二十年(1931年)瀏陽金市爆莊就開始發行銀票,為花炮行業第一家發行銀票的企業。據縣誌記載,“民國時期,爆莊增至81家,其中縣城62家,金剛頭7家,大瑤鋪2家。”爆莊只負責銷售不從事生產,有專營鞭炮銷售的,也有兼營其他商品的,民國時期,爆莊發展呈現火爆形勢。
晚晴、民國期間,爆莊幾經起落,到解放前夕,由於鞭炮業不振,全縣僅剩爆莊20家,口岸分莊20家。1956年對私營工商業改造後,爆莊轉變為國營商店或供銷合作社,慢慢從歷史上消失了。
瀏陽花炮瀏陽花炮

生產情況

瀏陽花炮響天下,天下花炮數瀏陽。經過1300多年的發展,瀏陽形成了集生產、經營、研發、物流於一體的產業集群,成為全球煙花爆竹生產貿易基地和世界“煙花之鄉”。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花炮這一傳統產業,先後成立了花炮研究所、花炮管理局等科研機構和管理機構。培訓專業人才,將古老的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從簡陋原始的手工作坊,到不斷創新的現代生產,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瀏陽花炮及其相關產業對地域經濟的整體貢獻率達50%左右。並擁有亞太地區工藝美術師1人(黎仲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人(黎仲畦、黃明章)。
2010年,瀏陽花炮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24.6億元,創稅9.72億元。
2011年,中國共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3909家,湖南省有1982家,瀏陽市有946家,分別占全國的24.2%和全省的47.7%。瀏陽花炮占全國產能的70%,其中具有出口資質的花炮生產企業283家,有花炮原材料企業926家。有近40萬從業人員。
2011年,“瀏陽花炮”品牌以價值1028.17億元位居全國第7,是湖南唯一進入全國前10位的文化品牌。
2012年,湖南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2000多家,從業人員70多萬,實現產值300多億元,形成了瀏陽和醴陵兩大區域經濟板塊和產業集群。湖南省有出口煙花生產企業280餘家,出口煙花經營公司近200家,年出口額達4億美元。瀏陽煙花年產值231億元,產品遠銷五大洲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瀏陽煙花約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國際市場份額的70%。
瀏陽花炮瀏陽花炮

產品榮譽

1986年,瀏陽花炮摩納哥第二十一屆國際焰火大賽中獲金獎。
1986年,瀏陽花炮獲“中國第六屆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
1995年,瀏陽市被國家授予“中國煙花之鄉”的榮譽稱號。
1996年,瀏陽花炮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音樂焰火大賽中一舉奪魁。
2002年,成立國際煙花協會(IFA),總部常設瀏陽。
2003年03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瀏陽花炮”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5年,瀏陽花炮國際焰火大賽第一名。
2006年,瀏陽花炮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首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化部命名鐘自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瀏陽花炮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瀏陽煙花”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9年,“瀏陽花炮”馳名商標榮獲中國煙花爆竹行業中唯一的“2009最具競爭力地理標誌商標”稱號。
2012年7月27日,瀏陽花炮獲“2012品牌中國金譜獎花炮行業最佳品牌形象獎”。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瀏陽花炮原產地域範圍為湖南省瀏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劃定“瀏陽花炮”原產地域範圍的建議》(瀏政函[2002]36號)提出的瀏陽市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據相關規定,“瀏陽花炮”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執行的標準是湖南省地方標準DB43/195—2003《瀏陽花炮》,後與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制定的QB/LF001—2004《瀏陽花炮 產品安全與質量》兩套標準整合修改,形成了統一的湖南省地方標準《地理標誌產品 瀏陽花炮》系列標準的第一部分。

歷史文化

古往今來,煙花與節日,煙花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歷經千年風雲變幻,煙花詩詞菁華薈萃,燦若星辰。
唐詩人張說《岳州守歲二首》:“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煙花為煤,抒繼往之情,傾開來之意,把華夏兒女革故鼎新、復興社稷的民族情懷刻畫得入木三分。
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可謂歷史名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詞借煙花為載體,表達了炎黃子孫嚮往新生活的民族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宋朝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曾在他的詩《元日》中描繪過年時燃放鞭炮的情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代詩人馬志遠在《正月》描寫了花炮綻放的美麗夜景:“春城春宵無價,照星橋火樹銀花。”。
明人瞿佑的《煙火戲》:“天花無數月中開,五采祥雲繞絳台。墮地忽驚星彩散,飛空旋作雨聲來。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輪起疾雷。更漏已深人漸散,鬧竿挑得彩燈回。”詩作以壯麗的畫卷,揭示了煙花在華夏民俗中的核心地位。
瀏陽花炮瀏陽花炮

相關人物

黎仲畦:亞太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黃明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曾培敢: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李裕林: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鐘自奇: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江木根: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姜錫松: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羅友明: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何繼榮: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黃玉國: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曾德香: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彭玉良: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章祥若: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余本友: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趙偉平: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周健: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