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濳
- 拼音:qián
- 簡體筆畫:19
- 簡體部首:氵
- 繁體部首:水
- 繁體總筆畫:19
- 四角號碼:34161
- UniCode:U+6FF3
- 五筆86:ITFJ
- 五筆98:ITFJ
- 倉頡:EHUA
- 粵語:cim4
- 注音:ㄑㄧㄢˊ
基本資料,基本釋義,詳細解釋,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資料
四角號碼:35168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F5C
基本釋義
(1)隱在水面下活動:~水。~泳。~壩。~行(a.在水面以下行動;b.在外邊秘密行動)。
(2)隱藏的,秘密地:~藏。~伏。~遁。~逃。~力。~心。~師。~在。~台詞。~移默化。
(3)姓。
詳細解釋
(1)形聲。本義:沒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動。
(2)同本義 [go under water;move under water]
相關文獻
潛,涉水也。――《說文》。朱駿聲按:沒水以涉曰潛。
潛龍。――《易·乾龍》
潛雖伏矣。――《詩·小雅·正月》
沈潛相剋。――《書·洪範》
潛龍騰淵。――清-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3)又如:潛水
(4)隱藏 [hidden;latent]
相關文獻
膽寒潛蹤。――《廣東軍務記》又
潛避兩炮台中。
(6)深隱;隱居 [hermit]。
逃來,擇其深峭者潛焉。——唐·柳宗元《游黃溪記》
(8)潛入水中 [dive]。如:一隻大水鼠從此岸潛下
(9)埋葬 [bury]
相關文獻 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山海經》
(10)暗流 [underflow]
相關文獻 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山海經》
(11)又如:潛演(水在地下流動);潛源(潛伏著的水源)
(12)測量;探測 [measure;survey]
形容詞
潛
qián
〈形〉
(1)深;沉 [deep]
夫雷霆必發,而潛底震動。――漢·王褒《四子講德論》
副詞
潛
qián
〈副〉
(1)秘密地;暗中 [secretly;stealthily]
相關文獻
同惡潛謀。――《周書·文政》
於是潛行而去。――《戰國策·秦策》
多潛易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封奏時潛易。
常用詞組
潛壩
qiánbà
[ground sills] 橫穿河床按一定間距修造的水下混凝土檻,目的是防止河床受過多的沖刷或增加水流寬度
潛藏
qiáncáng
(1)[be in hiding]∶藏在隱蔽處
老虎潛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2)[underlie]∶隱藏在顯露的外表之下
特務潛藏在鄉下
潛存
qiáncún
[hide in the hiding] 暗中存在
qiándī
[submerged breakwater] 堤頂位於靜止水面下的防水堤
潛伏
qiánfú
[hide;conceal] 隱匿;潛藏
潛伏部隊
潛伏期
qiánfúqī
[latency] 在宿主內生存與發育或發展而沒有顯示症狀的時期――用於指傳染體或疾病
潛力
qiánlì
[latent capacity;potential] 潛在的能力和力量
挖掘潛力
潛流
qiánliú
(1)[underflow;undercurrent]∶地面下的水流,也指水在地下流動
(2)[subcurrent]∶比喻潛藏在內心的情感
qiánlóng-fúhǔ
[a secluded talent] 藏在水中的蛟龍,伏在林中的猛虎。比喻未受賞識的人才
潛匿
qiánnì
[go into hiding] 潛藏隱匿
潛熱
qiánrè
[latent heat] 相變潛熱的簡稱,指單位質量的物質在等溫等壓情況下,從一個相變化到另一個相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這是物體在固、液、氣三相之間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間相互轉變時具有的特點之一。固、液之間的潛熱稱為熔解熱(或凝固熱),液、氣之間的稱為汽化熱(或凝結熱),而固、氣之間的稱為升華熱(或凝華熱)
qiánshān-yǐnshì
[go in hiding] 在山林中潛跡,在市井中隱身
處士之名,何哉?潛山隱市,皆處士也。――唐·杜牧《送薛處士序》
潛師
qiánshī
[clandestine dispatch troops] 秘密出兵
若潛師以來。――《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潛水
qiánshuǐ
[phreatic water] [地質]∶飽和層中的地下水
潛水
qiánshuǐ
(1)[diving]∶潛藏在水中
(2)[go under water;dive]∶在水面以下活動
潛水運動
潛水艇
qiánshuǐtǐng
[submarine] 潛艇的舊稱或俗稱
潛水員
qiánshuǐyuán
[diver;aquanaut] 依靠從水面提供空氣在水下長時間逗留(如從事打撈工作)的人員
潛台詞
qiántáicí
[unspoken words in a play] 戲劇的台詞中沒有直接說出,但是觀眾通過思考都能領悟得出來的言語。比喻不明說的言外之意
潛逃
qiántáo
[abscond] 偷偷逃走
拐款潛逃
潛艇
qiántǐng
[submarine] 活動于海面之下的艦隻,配有魚雷、大炮和彈道飛彈,以柴油機、電機或核能汽輪機推進
潛望鏡
qiánwàngjìng
[periscope] 一種光學儀器,即在一個設有透鏡系統的筒的兩端各裝一面鏡子或全反射透鏡,使兩者的鏡面彼此平行且與筒的軸線成45敖?觀察者(如在水底的潛水艇上或在處理高度輻射物質的工作中)只要通過目鏡或者象通過目鏡那樣觀看筒一端的反射鏡,便可以從中看到從另一端的反射鏡反射過來的受到阻隔的景物。
潛心
qiánxīn
[with great concentration] 專心
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三國志·向朗傳》
潛心專力。――清·劉開《問說》
潛心研究
qiánxíng
(1)[walk under water]∶在水下行走
潛水員在水下潛行
(2)[sneak]∶秘密行走
在夜間潛行
(3)[be absorbed in cultureself]∶專心修行
qiányí
[invistible and intangible change] 悄悄的變化,無形中的變化
潛移默化
qiányí-mòhuà
[imperceptibly influence] 指人的思想,品性或習慣受到影響、感染而無形中發生變化
潛移默化,將來或出或處,所以益人家邦與移人風俗不少矣。――清·龔自珍《與秦敦夫書》
潛意識
qiányìshi
[subconscious] 隱蔽的思想活動
潛影
qiányǐng
(1)[hide]∶隱藏蹤影
(2)[latent image]∶在照相乳劑中,由於光的物理或化學的作用,在個別的結晶(一般是鹵化銀)中所形成的不可見的影像,在負片中經過顯影使其變為可見的影像
qiányǒng
[skin dive] 在水面之下游泳,尤其是不帶潛泳頭盔和潛泳衣,僅帶面罩、橡皮腳掌和一副呼吸裝置在相當深度下游泳
潛在
qiánzài
[latent;potential] 存在於事物內部不容易發現或發覺的
潛在的領導人
潛蹤
qiánzōng
[go into hiding] 潛藏蹤跡,使不為人知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字通》潛,字書作濳。◎按說文,從水朁聲。朁字上從二兂,自應以潛字為正。今依說文,將音義俱移入潛字下,此不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