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

濱讀作bīn,屬於常用字。本意指水邊。引申泛指邊境;又指靠近,用作動詞。是“”的後起分化字,與“瀕”不同的是,“濱”只指靠近水邊,“瀕”也指靠近抽象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
  • 外文名:bank
  • 拼音:bīn
  • 部首:氵
  • 五筆:IPRW
  • 倉頡:EJOC
  • 統一碼:6EE8
  • 四角碼:33181
  • 筆畫數:十三畫(除部首外10畫)
  • 造字法:形聲(左形右聲)
  • 繁體:濱
  • 字級:一級(常用)
詳細釋義,古籍解釋,音韻方言,上古音,廣韻,方言音,

詳細釋義

(1)〖名〗水邊,靠近水的地方
南澗之濱。――《詩經·召南·采苹
屈原至於江濱。――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海濱;湖濱;黃河之濱。
濱
引申指邊境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
(2)〖動〗靠近(水邊)
管夷吾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國語·齊語》
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餘萬人,議者欲置之濱塞。——《後漢書·袁安傳》
有人濱河而居,習於水。——《列子·說符》
又如:濱江道;濱海(靠近海邊;沿海);濱近(臨近,靠近);濱就(接近成功)
(3)〖名〗(Bīng)古州名。五代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贍國軍置,治所在渤海(今濱縣)。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濱縣、霑化、利津和博興縣的一部分。
(4)〖名〗(Bīng)姓
(釋義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濱 bīn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5
〔古文〕𣴩𩔤𨽗《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民切,𠀤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
又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
又《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雲自頻。《箋》頻作濱,厓也。
又《韻補》葉𤰞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集韻》或作瀕。

音韻方言

上古音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
pin

廣韻

pin [ pin˧ ]‖[ pin ]
必鄰切,平真幫 ‖ 賓聲真1部
【註解】濱,水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
必鄰
眞A
眞A
平聲
三等
開口
眞A

方言音

◎ 客家話:[陸豐腔] bin1 [寶安腔] bin1 [東莞腔] bin1 [梅縣腔] bin1 [客語拼音字彙] bin1
◎ 粵語:ban1
◎ 潮州話:bing1(ping) [揭陽、潮陽]biang1(piang)
(音韻方言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