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60公里處,渤海西南岸,西至漳衛新河,東至套兒河,北至淺海-3米等深線,本區地勢低平,發育了山東省最寬廣的濱海濕地帶。在地貌上自南向北可分為第一貝殼堤島及潮上沼澤濕地帶、第二貝殼堤島以及潮間灘涂和潮下濕地帶。貝殼堤島全長76公里,貝殼總儲量達3.6億噸,為世界三大貝殼堤島之一,是一處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貝殼灘脊海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是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徒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共有鳥類45種。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
200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自然保護區,2006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面積:
保護區總面積8048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8527公頃,緩衝區面積26780公頃,實驗區面積25173公頃。
地理坐標:
北緯37°54′30″~38°19′10″、東經117°45′08″~118°05′37″之間。
範圍:
北以潮間帶以下—3米等深線為界,東以套爾河中心線與秦口河中心線為界,秦口河中心線與朱龍河中心線交匯點為折點,沿朱龍河中心線向西至光武城,沿光武城、楊莊子一線至郝家溝,沿郝家溝至濱東公路,向北至濱東公路與張東路交匯點,再向西至高莊子村東、馬山子村北的潮河,沿潮河至馬山子村西的疏港公路,沿疏港公路至蔡家莊子村北,向西北沿傅家堡子、下泊頭、黃瓜嶺至章衛新河一線為南界,西以章衛新河中心線與大口河中心線為界,向海延伸至—3米等深線。
自然環境
古貝殼堤上沙層疏鬆,有利於雨水蓄積,在古貝殼堤上挖一個坑,甘甜的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滲出來,淘也淘不盡。這道貝殼堤不僅替漁村擋住了大潮,而且也是漁民的天然航標,在遙遠的海里,漁民遠遠地看到這條綠堤,就如同看到了溫暖的家園。
保護區內分布著兩列古貝殼堤。第一列在保護區南端,長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5000年;第二列在保護區北部,長22KM,由40餘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於地表的,貝殼質含量幾乎達到100%,而美國聖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蘇利南貝殼堤,貝殼含量僅為30%左右,天津、河北保存了僅是幾個剖面;無棣貝殼堤還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