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60公里處,渤海西南岸,西至漳衛新河,東至套兒河,北至淺海-3米等深線,本區地勢低平,發育了山東省最寬廣的濱海濕地帶。在地貌上自南向北可分為第一貝殼堤島及潮上沼澤濕地帶、第二貝殼堤島以及潮間灘涂和潮下濕地帶,為世界三大貝殼堤島之一,是一處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貝殼灘脊海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是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徒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共有鳥類45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區總面積:80480公頃
  • 貝殼堤島全長:76公里
  • 貝殼總儲量:3.6億噸
基本信息,自然環境,歷史淵源,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自然保護區,2006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面積:
  保護區總面積8048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8527公頃,緩衝區面積26780公頃,實驗區面積25173公頃。
地理坐標:
  北緯37°54′30″~38°19′10″、東經117°45′08″~118°05′37″之間。
範圍:
北以潮間帶以下—3米等深線為界,東以套爾河中心線與秦口河中心線為界,秦口河中心線與朱龍河中心線交匯點為折點,沿朱龍河中心線向西至光武城,沿光武城、楊莊子一線至郝家溝,沿郝家溝至濱東公路,向北至濱東公路與張東路交匯點,再向西至高莊子村東、馬山子村北的潮河,沿潮河至馬山子村西的疏港公路,沿疏港公路至蔡家莊子村北,向西北沿傅家堡子、下泊頭、黃瓜嶺至章衛新河一線為南界,西以章衛新河中心線與大口河中心線為界,向海延伸至—3米等深線。

自然環境

貝殼堤是由海生貝殼及其碎片和細砂、粉砂、泥炭、淤泥質粘土薄層組成的,與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狀地貌堆積體。形成於高潮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誌。粉砂淤泥質海岸帶,在波浪的作用下,將淘洗後的生物介殼沖向岸邊形成的堆積體。波浪的沖刷,使海灘坡度增大,底質粗化,底部的貝殼類介殼被海水衝到岸邊,堆積在高潮線附近,經長期作用便形成貝殼堤。當海岸帶泥沙來源充分,海灘泥沙堆積作用旺盛時,貝殼堤停止發育。多次的沖淤變化便留下多條貝殼堤。可以作為古海岸線遷移的標誌。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需具備三個條件,即粉砂淤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物源。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黃河攜帶大量細粒黃土物質,長時期、周而復始地在渤海灣西岸、南岸遷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淤泥質海岸。當黃河改道,河口遷徙到別處,隨著入海泥沙量的減少,海岸不再淤積增長,海水變的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資源得以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貝殼物源。最重要的是由於海浪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移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逐年加積,也就形成了獨特的貝殼灘脊海岸。一旦黃河改道回遷,貝殼堤即因海水較淡而渾濁的淤泥岸不利於貝殼生長而終止。在貝殼堤外,泥沙淤積成陸,海岸線又向前伸,貝殼堤則遠離海岸,或遺棄於陸上,或沒於地下。因此,由於黃河的來回遷徙,海岸線走走停停,淤泥與貝殼堤互動更替,在渤海灣西岸、南岸形成了多條平行於海岸線的貝殼堤。
古貝殼堤上沙層疏鬆,有利於雨水蓄積,在古貝殼堤上挖一個坑,甘甜的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滲出來,淘也淘不盡。這道貝殼堤不僅替漁村擋住了大潮,而且也是漁民的天然航標,在遙遠的海里,漁民遠遠地看到這條綠堤,就如同看到了溫暖的家園。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分布著兩列古貝殼堤。第一列在保護區南端,長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5000年;第二列在保護區北部,長22KM,由40餘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於地表的,貝殼質含量幾乎達到100%,而美國聖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蘇利南貝殼堤,貝殼含量僅為30%左右,天津、河北保存了僅是幾個剖面;無棣貝殼堤還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
無棣貝殼堤組成了規模宏大的貝殼灘脊海岸,國際上稱為Chenier海岸。兩列貝殼堤島之間的濕地和向海的潮間濕地與潮下濕地組成了世界罕見的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貝殼堤內外的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它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是研究黃河變遷、海岸線變化、貝殼堤島的形成等環境演變以及濕地類型的重要基地,在中國海洋地質、生物多樣性和濕地類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歷史淵源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棣縣第一列貝殼堤位於張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呈西北、東南走向,長近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據C14測定分別距今5178±84年、5370±88年、5500±80年、5610±85年,是距今5000年前的新時器時代,黃河變遷的產物,表明了五千年前海岸線已到達張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貝殼堤南、北段形成年代500年左右,可見當時黃河變遷是由南向北遷徙。第一列貝殼堤現高程2-3米,距今海岸線約30多公里,在楊莊子至霑化縣山後村的連線向陸一側的王家墳曾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鏟,證明該地在4000-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活。
4000年前,大禹治水,疏導九河,於碣石入海。《禹貢》記載:“夾右碣石入於河”、“至於碣石,入于海。”說明碣石在陸地上,位於河水入海處。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濱州市無棣縣最北部渤海灣西南岸。大濟路可直達。距離濱州市區約100餘公里。是集自然保護區、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海濱旅遊度假區。200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自然保護區。2004年12月17日,通過專家評審,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0480公頃。
無棣為古九河入海之域,黃河的遷徙,海岸線的變遷,潮汐的運動,貝殼的堆積,時永日久,積累成堤。淤泥與貝殼堤互動更替,在此形成了兩列平行於海岸線的貝殼堤。第一列在保護區南端,長40千米,埋深0.5米—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5000多年;第二列在保護區北部,長22千米,由40餘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且惟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於地表的,貝殼質含量幾乎達到100%,而美國聖路易斯安娜州和南美蘇利南貝殼堤,貝殼含量僅為30%左右;無棣貝殼堤總儲量達3.6億噸,且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沿海岸分布的貝殼堤島,至今仍在繼續生長發育。
無棣貝殼灘脊海岸,規模宏大,是世界罕見、國內獨有的,國際上稱為Chenier海岸。無棣兩列貝殼堤島之間的濕地和向海的潮間濕地與潮下濕地也組成了世界罕見的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貴的海洋自然遺產,是研究黃河變遷、海岸線變化、貝殼堤島的形成等環境演變以及濕地類型的重要基地。區內擁有種類繁多的海洋資源,豐富的濕地動植物資源和人文資源。有形成貝殼堤島的物源文蛤、藍蛤、牡蠣等貝類軟體動物30餘種以及種類繁多的海洋動植物;有濱海濕地植物350種65科285屬,如珍稀瀕危植物野大豆,珍稀野生自然植物羅布麻、麻黃等。自然保護區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有鳥類達45種,屬9目21科34屬,其中留鳥9種,夏候鳥18種,冬候鳥4種,旅鳥14種,主要有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白頭鶴,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灰鶴、短耳鴞等。主要景觀有北海漁歌、海釣基地、貝海拾趣、鹽場採風、生態科普中心、禽鳥樂園等。
汪子島:最大的貝殼堤島,濱州境內惟一能觀大海全貌的地方,有“海上仙境”之稱。相傳,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女,入海求仙取長生不死藥,長久不歸,父母思念遠去的孩子,奔波於此島,眺望大海,盼子歸來,故名“望子島”,後人也稱“旺子島”。
貝殼堤:貝殼堤觀光帶主要位於防潮大堤北,包括西起高坨子,東至汪子島的貝殼堤岸。規劃建設有貝海拾趣、海韻茶寮、貝殼藝術園等。
鹽田:《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而今更有百萬畝鹽田,在此人們可感受鹽文化的精髓、領略人與自然的和諧。
2012-04-18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