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麥60

濟麥60

濟麥60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新近育成的高產抗旱節水小麥新品種,其雜交組合為濟037042×濟麥20。

濟麥60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型半緊湊,葉色深,葉片上沖,抗倒伏,熟相好。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29天,株高74.9厘米,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硬質,小麥條鏽病免疫、高抗小麥葉鏽病、中感小麥白粉病、中感小麥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麥60
  • 選育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品種來源:濟037042/濟麥20
  • 作物名稱:小麥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220054、魯審麥20180023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適宜區域,

選育過程

濟麥60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新近育成的旱地小麥新品種,其雜交組合為濟037042×濟麥20。2018年通過山東省審定,審定編號:魯農審20180023號。2022年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220054。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濟麥60有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緊湊,葉色深,葉片上沖,抗倒伏,熟相好。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29天,比對照魯麥21早熟1天,株高74.8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囊88.4萬,有效穗38.5萬,分菜成穗率43.3%;穗形紡錘,穗粒數35.4粒,千粒重41.5克,容重每升789.1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硬質。
  • 抗性:濟麥60有小麥條鏽病免疫、高抗小麥葉鏽病、中感小麥白粉病、中感小麥赤霉病的特性。越冬抗寒性較好。
  • 品質特性:2017年山東省旱地區域試驗抽樣分析結果,容重每升814克,籽粒蛋白質含量13.41%,濕麵筋含量37.4%,沉降值32.0毫升,吸水率62.6%,形成時間4.4分鐘,穩定時間3.6分鐘,屬中筋小麥

產量表現

在2015~2017年山東省旱地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每公頃6912.0千克,較對照魯麥21增產4.4%;2017~2018年度山東省旱地生產試驗,平均每公頃6607.0千克,比對照品種魯麥21增產7.3%,位居所有參試品種第一位。在2018~2019年度山東省高肥組區域試驗中,平均每公頃9960.0千克,較對照濟麥22增產5.6%;在2018~2019年度黃淮麥區旱肥地區域試驗中,平均每公頃6192.0千克,較對照洛旱7號增產8.1%。2018年和2019年,在招遠實打驗收單產分別為每公頃11237.0千克和每公頃11031.3千克。

栽培技術

  • 播前準備:墒情不足地塊,耕地前7~15天造墒,如遇降雨或土壤墒情好時可及時借墒耕地。耕地時間應在宜耕期內進行,防止過濕或過乾耕翻土地,確保在播種時土壤耕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70%~80%。在乾旱年份或土壤相對含水量低於70%時,必須造墒做到足墒播種。
  • 播種:適播期應滿足冬前0℃以上積溫570°C~620°C,即日平均氣溫16°C~14°C時播種為宜。
  • 冬前管理:麥苗出土以後及時查苗補種,如有缺苗斷壟,用浸種至露白後及早補種;有疙瘩苗的及時疏苗。
  • 春季管理:在早春土壤化凍後進行鎮壓劃鋤,先壓後鋤,以達到上松下實、提墒保墒增溫抗旱促早發的作用。降雨或澆水後,要及時劃鋤。
  • 後期管理:小麥條鏽病和小麥白粉病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每公頃600~675克,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每公頃480~960克,對水750~900千克,噴霧防治:小麥赤霉病用48%氰烯·戊嘩醇懸浮劑每公頃600~900克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2000~2250克,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050~1500克,對水375千克在齊穗至揚花初期進行噴霧防治。

適宜區域

濟麥60適宜在山東省及鄰近省份中低產田或旱肥地種植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