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16號

濟寧16號

濟寧16號,原系號“1072-1”,是山東省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在1988年以[煙1934/82(2)046]F1為母本、[聊83-1/2114]F1為父本,進行複合雜交系譜法選育而成的早熟高產強筋小麥品種。

濟寧16號株高75厘米左右,較早熟。穗長方形,較長。小穗著生稍稀,小穗結實率高,長芒,穎殼白色,白粒,無黑胚,硬質琥珀色,粒飽滿。高抗小麥條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稈鏽病、小麥赤霉病和小麥葉鏽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寧16號
  •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28號
  • 作物名稱:小麥
  • 申請者: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育種者: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品種來源:[煙1934/82(2)046]F1為母本、[聊83-1/2114]F1為父本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播前準備,播期播量,田間管理,防治病害,預防補救,適時收穫,

選育過程

1987年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分別組配單交組合,即煙1934/82(2)046和聊83-1/2114。
1988年以[煙1934/82(2)046]F1為母本,[聊83-1/2114]F1為父本進行複合雜交。
從1988年的復交1代開始,以早熟、高產強筋、穩產、廣適為選拔的主要標準,併兼顧粒大粒飽,容重高,籽粒商品性優等特點,採用系譜法進行定向選育。複合雜交的遺傳基礎複雜,重組分離及後代穩定都需較多世代,針對該組合的特點,1~8代以選單株和類型為主,9~10代選株系,11~12代選出了適合育種目標的1072-1品系。
濟寧16號
濟寧16號的系譜圖
2004年8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魯農審字[2004]028號”。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濟寧16號胚芽鞘綠色,幼苗近匍匐,葉色較綠,抗凍性較強,分櫱力一般,成穗率稍低。根葉較長,有輕度扭曲;下部莖生葉中等偏大,葉片上沖性好;旗葉中大稍長,葉微披,葉色較深,葉耳紫色,莖葉基本無蠟質。株高75厘米左右,較早熟。穗長方形,較長。小穗著生稍稀,小穗結實率高,長芒,穎殼白色,護穎上著生短芒長約1厘米,白粒,無黑胚,硬質琥珀色,粒飽滿,容重790~830克/升。晚播條件下一般每畝穗數30萬左右,平均穗粒數35~40粒,千粒重46克。正常播期一般每畝28萬穗左右,平均每穗粒數45~50粒,千粒重48~52克。
  • 抗性鑑定:濟寧16號株型緊湊,抗倒性強,高抗小麥條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稈鏽病小麥赤霉病小麥葉鏽病。抗寒性中上,抗旱性中,後期高抗乾熱風,耐高溫,正常黃熟,不早衰。
  • 品質性狀:2002~2004年經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測的平均值為:容重821克/升,蛋白質含量(乾基)14.28%,濕麵筋含量30.44%,沉澱值45.8毫升,吸水率59.3%,麵團穩定時間12.7分鐘,軟化度41B.u,最大抗延阻力587E.U,延伸性17.23厘米,拉伸面積133平方厘米,麵包評分83.7分,麵條評分82分,達到國家強筋小麥標準。適於加工普通麵包和高檔水餃、麵條等冷凍麵食。

產量表現

1998~2002年在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晚播品比試驗中,每畝產量492.5~533.5千克,比對照種魯麥15增產14.5%~26.2%。
2001~2002年山東省晚播區試中,平均每畝產量427.1千克,比對照魯麥15增產2.47%。
2003~2004年山東省晚播生產試驗中,平均每畝產量434.12千克,比對照魯麥15增產7.58%。
2004年5月23日,濟寧市科技局邀請有關專家組成產量驗收委員會對濟寧16號1公頃晚播展示田進行測產驗收,平均每畝實收產量為557.9千克。
在1998~2004年的品比試驗中平均單產506.8千克/畝,比對照種魯麥15號平均增產8.79%。2001~2003年在山東省晚播早熟組區域試驗中平均單產412.7千克/畝,比山東省統一對照種魯麥15號平均增產4.57%。在2003~2004年山東省晚播早熟組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434.12千克/畝,比魯麥15號增產7.58%。2004年濟寧16晚播早熟展示田平均驗收產量為518.4千克/畝。2006~2007年在安徽省淮北片區試中平均產量546.2千克/畝,最高試點產量609.4千克/畝,比對照皖麥19增產6.3%,增產顯著。

適種區域

濟寧16號適宜在魯中、魯西南和魯南地區以及蘇、皖北部和豫東地區的中、晚茬麥田中上等肥水或高肥水地塊種植。

栽培技術

播前準備

  1. 種子選擇及處理:用精選機選種,除去秕粒、破碎粒及雜物等。根據本地常年病蟲害發生特點,選購適宜的藥劑進行拌種,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可選用50%辛硫磷乳劑,每100毫升藥劑對水5~8千克均勻噴霧拌種80~100千克,堆悶3~4小時後播種;防治土傳病害,可用20%三唑酮100毫升兌水4~6千克,均勻噴霧拌種100千克。三唑酮拌種後對發芽和田間出苗均有影響,需增加10%的播種量,並要求4~8小時內播完,以防止燒種或導致麥苗畸變。
  2. 增施有機肥、平衡施用化肥:耕地前每公頃施用優質有機肥45000千克以上,或腐熟圈肥15000千克,或將上茬作物秸稈(如玉米)粉碎後直接還田,配合使用化學肥料。基施化肥的種類和數量要在測土基礎上根據土壤養分情況確定,原則是磷、鉀、鋅、鐵等肥在耕地前全部作基肥施入,氮肥基施數量以全生育期氮肥總使用量的40%~50%為宜,將氮肥總使用量的50%~60%在起身至孕穗期追施,一般地塊參考基肥施用量為:每公頃施尿素150~225千克,磷酸二銨150~225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225~300千克,硫酸鋅15~22.5千克,硫酸亞鐵15~22.5千克。對長勢偏弱的小麥田,在越冬期應補施分櫱肥,可施有機肥30~45千克/公頃或尿素75~100千克/公頃,未施肥或施肥少的田塊,春季追肥應適當提前,在返青期施尿素60~75千克/公頃,以促進髮根及分櫱。
  3. 精耕整地:採用旋耕方法,使地面平整、土壤細碎、耕層塌實,深度20~25厘米。耕地後及時耙地,提高整地質量,做到杷透、耙平、耙實,達到上松下實,利於保墒。

播期播量

  1. 足墒播種:播前土壤含水量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80%。
  2. 適期播種:濟寧地區的最佳播期是10月10日~10月20日。
  3. 適量播種:在適期播種範圍內的適宜基本苗範圍是225萬~270萬/公頃,其播量一般為120~150千克/公頃。

田間管理

  • 冬前、冬季管理
  1. 查苗補種和栽苗:出苗後對斷壟麥田及早用催芽後的種子點水補種。對20厘米左右的斷壟要在麥苗4葉期時,結合間苗,進行移栽補苗,並及時澆水。
  2. 進行化學除草:雜草3葉期前對除草劑敏感,易被殺死,而小麥此階段耐藥性能強,一般不會發生藥害;一般年份在11月中、下旬進行噴藥,選擇中午氣溫10攝氏度以上風小的天氣效果好。
  3. 澆好越冬水:秋冬旱的年份,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掌握在強寒流侵襲前)澆越冬水;對基施肥料不夠的地塊,結合澆越冬水適量補肥。
  4. 及時冬季鎮壓、劃鋤:一般11月下旬~12月上旬,澆凍水的地塊,在適墒時進行冬季劃鋤,一般年份以冬鋤代替春鋤,能彌封裂逢,利於保墒除草,能有效防止或減輕凍害。
  • 春季管理
  1. 返青期管理:2月下旬~3月初,主要對冬季沒有劃鋤的地塊進行劃鋤,結合天氣進行化學鋤草。
  2. 起身期管理:3月中下旬,對群體適宜(最大苗量1200~1350萬/公頃)和群體偏大(最大苗量超過1350萬/公頃)的麥田,起身階段仍不施肥和澆水;對群體不足1125萬/公頃且在起身期出現脫肥苗黃現象的麥田,可追尿素150千克/公頃,並結合天氣和墒情進行澆水,這類麥田在挑旗期可再追150千克/公頃尿素。
  3. 拔節期管理:3月下旬~4月初,麥田若出現輕微脫肥時,追施尿素225~300千克/公頃,並結合墒情和天氣進行澆水;對不缺肥的地塊,最好等到4月初進行追肥澆水,追尿素量300千克/公頃。
  4. 挑旗期管理:在3月下旬~4月初已追肥澆水的情況下,不會造成此階段的缺水和脫肥。但對此期脫肥苗黃麥田可追尿素75~150千克/公頃,並結合天氣澆水,利於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5. “巧”澆灌漿水:“巧”即在小麥的乳熟初期,也就是開花後10~15天內進行澆水,此期小麥重心較低,澆水不易倒伏,是小麥後期高產的關鍵措施。

防治病害

小麥起身至拔節前,每畝用20%麥業豐乳油40毫升對水30升葉面均勻噴霧。小麥白粉病病株率達10%、嚴重平均達2級時,每畝用20%粉銹寧50毫升,對水50升於小麥拔節期至孕穗期進行防治。此品種易感蚜蟲,一般年份在抽穗期即達防治指標,應注意及時徹底防治。一般每畝用40%氧化樂果75毫升對水2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有的年份蚜蟲發生較重,一般隔10天左右達到防治指標時,及時進行二次防治。乾旱年份,小麥紅蜘蛛重的地塊,應注意監測及時防治。在發生草害的麥田,每畝用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0克對水30升葉面噴霧防治,防倒與除草可同時進行。單子葉與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採用異綠隆、麥草星等除草劑防除。

預防補救

  • 預防小麥冬季凍害
  1. 凍害防治:11月中、下旬澆灌越冬水;麥苗進入越冬期及時鎮壓,用土雜肥、秸稈覆蓋保墒防寒。
  2. 科學化控:對於生長過旺的田塊,可用600毫升/公頃壯豐胺對水450千克/公頃進行葉面噴施,可結合化學除草進行,也可用多效唑或助壯素等。
  • 預防“倒春寒”
  1. 合理化控:對小麥起身期群體大於80萬的麥田,每畝用15%多效唑30克對水25~30千克進行葉面噴灑,提高小麥抗寒能力,噴灑時一定注意不漏噴、不重噴。
  2. 適時灌水追肥:在寒流來臨前及時灌水,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防禦早春凍害;若小麥早春遭受凍害,立即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
  3. 葉面噴肥:起身期每畝噴灑0.3%磷酸二氫鉀天豐素1袋(8克)混合液30千克,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寒性。
  • 預防乾熱風
孕穗至衢漿期,每畝用1%~2%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加天豐素1袋(8克)混合溶液50千克噴灑葉面,間隔7 天噴灑1次,連噴3次,延長葉片功能期,預防千熱風。

適時收穫

當小麥進入蠟熟末期至完全成熟時應適時收穫。收穫後及時晾曬,注意防雨、防霉爛,並在入庫前做好種子和糧食精選,做到單庫貯存。以確保濟寧16號的種子質量和商品糧的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