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

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

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成立40年來,始終把送戲下鄉、服務農民作為立團之本和生存之基,演出足跡遍及我區廣大農村,年平均演出300餘場,觀眾達60多萬人次,為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
  • 成  立:1971年
  • 地  點:濟南市長清區
  • 單位性質: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歷史沿革,劇團簡介,領導班子,黨建工作,黨建品牌,演出劇目,新創作劇目:,豫劇演出劇目:,山東梆子演出劇目:,獲獎情況,

歷史沿革

濟南市豫劇團其前身是濟南市大觀園商場新新舞台戲班,1949年,更名為濟南市新新評劇團(民間職業劇團),1960年,改為國營,定名為濟南市評劇團,1961年,更名為山東省泰安專區評劇團(歸長清縣領導管理),1962年5月更名為長清縣評劇團,1966年3月,改為長清縣文工團(1967年4月解散),1971年1月再建,更名為長清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1978年1月改名長清縣豫劇團,2002年4月更名濟南市豫劇團,經濟南市長清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正式更名為濟南市豫劇團。2010年經濟南市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加掛山東梆子劇團,劇團現有演職員42人(在編人員38人,臨時工4人)平均年齡42歲,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18人,是濟南市現存的唯一的區(縣)級藝術團體。
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團址

劇團簡介

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成立於1971年,現有演職員40餘人,業務骨幹均為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演員,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20餘人。
劇團舞台作風嚴謹,演出設備精良,行當齊全。近幾年戲曲藝術面臨嚴峻考驗,劇團歷經艱難困苦,求生存圖發展,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審時度勢,重點面對廣大農村排演精品劇目30多台,每年增排新戲3台,創作並排練綜藝節目20餘台,以適應演出市場需求,每年演出約300場,演出足跡遍及晉冀魯豫,所到之處以其團風正演藝精,深受廣大觀眾歡迎。同時積極配合黨的中心工作排演創作劇(節)目80餘個,每年公益性演出200多場。並鼓勵組織青年演員參加各種匯演比賽,不斷推出新人,培養出了一批在省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優秀演員,多年來劇團曾在國家、省、市戲曲大賽中多次獲獎,1997年1人榮獲全國香玉杯藝術大獎;2014年1人榮獲中國戲曲紅梅杯大賽金獎,6名優秀演員分別榮獲“十佳演員” “十佳新秀”稱號,5名演員榮獲金旋律一等獎。十幾位青年演員曾在省、市各項大賽和青年演員戲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7個,二、三等獎30餘個,為劇團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的濟南市豫劇團(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已成為人才濟濟,設施一流,在省內外享有較多聲譽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的專業文藝團體。
山東梆子《仇親》演出劇照山東梆子《仇親》演出劇照

領導班子

劉元新 黨支部書記、副團長(主持工作)、法定代表人
郝玉坤 黨支部組織委員
劉 猛 黨支部宣傳委員
姜芳娟 業務副團長
馮經國 行政副團長
段浩輝 辦公室主任

黨建工作

中共濟南市豫劇團支部委員會,現有黨員24名。劇團黨支部在長清區委、區政府和長清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不斷加強支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基層黨建,立足本職工作,堅持支部建設與工作實踐緊密結合,打造“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及文化事業的繁榮作出貢獻。
劇團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全體黨員始終履行黨建主體作用,以黨建引領實際工作,大力開展藝術創作,充分體現發揮“傳紅色基因鑄文藝先鋒”黨建品牌的重要意義,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使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加強。

黨建品牌

中共濟南市豫劇團支部委員會黨建品牌——傳紅色基因·鑄文藝先鋒
堅持黨建引領,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紅色基因,牢固樹立“走在前、作表率,爭先進、創一流”的先鋒意識,以藝術形式為的獨有魅力來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抵制歪理邪說封建迷信,鞏固民眾性文化活動的主陣地;以爭做“服務型”黨員為亮點,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不斷提升演出服務水平,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文藝先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文藝雙擁”、“慈善義演”四大惠民行動,爭做助推長清文化事業發展的先鋒隊,努力開創文化惠民新局面,讓劇團成為一支馳騁在齊魯大地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傳紅色基因 鑄文藝先鋒”演出“傳紅色基因 鑄文藝先鋒”演出

演出劇目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豫劇團團克服重重困難,以市場為導向,奉觀眾為上帝,以質量求效益,以信譽拓市場,以優質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較高的精神產品,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同時在區領導的關心重視下2006年招收了一批青年演(奏)員,順利通過考核,辦理了轉招手續,劇團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為我區戲曲藝術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創作劇目:

山東梆子《郭巨傳奇》、《流淚的風鈴》、《好人劉成德》、《鐘馗》、《仇親》、《費姐》
山東梆子《好人劉成德》劇照山東梆子《好人劉成德》劇照
山東梆子《仇親》劇照山東梆子《仇親》劇照

豫劇演出劇目:

《抬花轎》、《三哭殿》、《大祭樁》、《桃花庵》、《對花槍》、《清風亭》、《竇娥冤》、
《朝陽溝》、《牆頭記》、《義烈女》、《打金枝》、《包青天》、《西廂記》、《打鑾駕》、
《賣苗郎》、《卷席筒》、《三願意》、《三娘教子》、《馬前潑水》、 《狀元與乞丐》、
《骨肉恩仇》、《淚灑相思地》、《鞭打蘆花》、《風流才子》、《程嬰救孤》、《淤河姻緣》、
《穆桂英掛帥》、《程咬金照鏡子》、《秦雪梅弔孝》、《鍘刀下的紅梅》、《村官》、《借妻》、
連台戲《狸貓換太子》1—3本

山東梆子演出劇目:

《老羊山》、《玉虎墜》、《生死牌》、《費姐》、《郭巨傳奇》、《流淚的風鈴》、《鐘馗》、
《仇親》、《好人劉成德》、《費姐》

獲獎情況

豫劇團創作的新編大型古裝戲《情深恨長》參加山東省第三屆戲曲演出月演出,獲山東省文化廳頒發的演出獎、作品獎,1人獲優秀表演獎,2人獲表演獎。
在1997年1人榮獲全國豫劇最高獎“香玉杯”藝術獎。
在1997年、99年一、二屆山東地方戲邀請賽中,獲表演一等獎5人,獲表演二等獎7人。
在1997年山東省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獎賽中一人獲“銀屏獎”。在山東省、市歷次組織舉辦的各項賽事中獲一、二等獎者達15人次,劇團創作排演的現代戲《山魂》、《孔繁森》、《龍吟潮頭》等劇目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並在省市電視台多次播放。
2003年3月參加濟南市首屆青年演員展演,其中獲得一等獎四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四名,劇團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3年7月參加省戲協首屆紅梅杯大賽,劇團榮獲優秀組織獎,並有十幾名演員獲優秀表演獎。
2007年6月參加了全國第三屆紅梅杯山東賽區選拔賽,其中一名同志被推薦參加全國決賽,兩名演員獲一等獎,劇團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7年7月參加濟南市首屆“天地人”杯威風鑼鼓、腰鼓大賽獲得金獎。
2007年劇團還進行了《山東梆子》和《扁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2008年劇團移植劇目《鞭打蘆花》獲第四屆濟南市“荷花獎”文化藝術創新評比展演銅獎;同時榮獲“濟南市建功立業”先進集體稱號。
2016年《仇親》劇本入選2016年度山東地方戲振興和京劇保護工程扶持項目工程。
2018年9月《仇親》劇目入選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新創作優秀劇目評比展演
2018年12月我團演員榮獲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授予第二屆“山東戲曲青年名家”榮譽稱號
劇團移植劇目排演劇目百餘台,其中保留豫劇精品劇目50餘台,由齊魯音像出版社錄製成VCD光碟的有13台。
劇團舞台作風嚴謹,演出設備精良。濟南市豫劇團歷經艱難困苦,求生存圖發展,腳踏實地,勵精圖治,不斷前進,各種藝術形式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重點面對廣大農村排演精品劇目,演出足跡遍及晉冀魯豫,所到之處以其團風正演藝精,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