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芝

郝瑞芝

郝瑞芝,國家非物質文化山東梆子傳承人之一,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曾任泰安市山東梆子劇團團長,現為劇團名譽團長。曾任山東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山東省第一屆政協委員,山東省文聯理事,泰安市文聯副主席、泰安市政協委員等職。從藝數十年來,她同著名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劉景泰聯合主演了《王漢喜借年》、《春香傳》、《盤夫索夫》、《秋江》、《畫皮》、《楊八姐遊春》、《豐收之後》等戲,均贏得廣大觀眾的稱讚。《春香傳》、《秋江》1962年由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全國發行。《楊八姐遊春》、《賀後罵殿》已錄像播放。還在《雙婿疑案》、《斜對門》、《香壺案》、《龍潭仙草》等劇中擔任藝術顧問。多年來,郝瑞芝先後領銜主演了《龍江頌》、《海港》、《柳下人家》等30多台現代戲,塑造了眾多的性格鮮明的舞台藝術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瑞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演員
  • 性別:女
  • 政治面貌:黨員
8歲學戲10歲紅,河南人唱山東梆子,深入民眾送戲下鄉,傳承山東梆子培養演員,

8歲學戲10歲紅

她,為表演藝術事業奉獻了一生的精力;她,把繼承和弘揚山東梆子藝術作為終身的事業與使命;她,在表演的舞台上,用專業和真誠打動無數人;她,正帶領著越來越多的山東梆子表演者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不斷開拓前行!她就是郝瑞芝。
郝瑞芝1937年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據她講,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家四口靠父親在戲園子打雜餬口。不過倒是為她學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當時才四五歲的她,整天鑽到戲園子看豫劇名家常香玉表演的《紅娘》、崔蘭田表演的《桃花庵》……或許是與戲劇有機緣,在如痴如醉地看戲和同小夥伴連唱帶比劃的時光中,郝瑞芝8歲那年有幸成為了商丘科班名旦高化友的徒弟。初學豫劇,青衣、花旦、閨門旦,10歲時便以《西廂記》紅娘掛頭牌而一炮打響。
1952年,郝瑞芝與姐姐郝瑞英一起來到山東省東平縣前鋒劇團搭班,郝瑞英唱主角,郝瑞芝為姐姐配戲,姐妹二人很快成了劇團的台柱子。1955年,郝瑞英郝瑞芝代表劇團到泰安專署匯演,姐妹倆合作演出的《春香傳》傾倒了觀眾,郝瑞芝姐妹名聲也因此不脛而走。1956年,泰安專署將郝瑞芝姐妹所在的東平縣前鋒劇團整體調換到泰安,組建了泰安專區人民豫劇團,次年,郝瑞英因思念故鄉而離開泰安,回到河南老家安了家。郝瑞芝獨自留在了泰安,自此代替郝瑞英唱起了主角。
1958年,泰安專署合併於濟南(後於1961年4月又分開)。鑒於劇團的創始人劉景泰、李全友等均為山東梆子藝人,1960年秋,基於振興山東地方戲的需要,泰安專區人民豫劇團更名為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經過劇團領導動員,郝瑞芝放棄了河南梆子,改唱了山東梆子。她總結自己的唱腔,說:“山東梆子用的是山東方言,我的山東梆子裡卻夾雜了河南方言,山東人聽起來說我的山東梆子裡有河南味,而河南人聽起來卻說我是唱的山東梆子。”
郝瑞芝郝瑞芝
1960年,郝瑞芝主演的山東梆子《未見面的女婿》,還專赴青島為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陳毅、賀龍、彭真匯報演出,並受到接見。1960年代初期,郝瑞芝曾與到濟南演出的京劇名家梅蘭芳、豫劇名家常香玉面對面地交流表演技藝。
1964年,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全國戲曲界停演古裝戲,編排表演現代戲。為排演《山村在前進》,郝瑞芝到徂徠山村體驗生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插過地瓜,摘過棉花,終於成功塑造了一位山村女黨支部書記的形象,並在全省匯演中榮獲一等獎。此後,郝瑞芝又主演了《柳下人家》、《未見面的女婿》、《海港》等三十餘部現代戲,塑造了為數眾多的感人形象。
1984年,郝瑞芝擔任了泰安專區山東梆子劇團團長(1985年泰安地改市,泰安專區山東梆子劇隨之更名為泰安市山東梆子劇團);1989年4月,郝瑞芝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89年10月19日,郝瑞芝受到山東省人民政府的通令嘉獎;1993年10月,郝瑞芝因其突出的文化藝術貢獻,成為國務院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1997年,郝瑞芝告別演藝生涯,離開了戲曲舞台。

河南人唱山東梆子

像豫劇是河南的主要劇種一樣,齊魯大地則是山東梆子戲劇之鄉。建國後不久,郝瑞芝被山東省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青睞唱戲。團中的男旦劉雲亭先生是山東梆子的嫡系傳人,藝術造詣頗深,他那高亢而委婉的的唱腔,柔中有剛,音域寬廣,悅耳動聽,別具一格。郝瑞芝第一次接觸山東梆子,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後來輾轉來到金鄉,梁山,東平縣劇團,又有幸與山東梆子名角姚月芝,小白鞋(藝名),劉景泰配戲,使她對山東梆子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一切,為她日後從事山東梆子藝術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郝瑞芝先生郝瑞芝先生
為了更好的弘揚和繁榮山東梆子這以藝術瑰寶,根據上級有關部門決定,郝瑞芝當時所在的泰安地區豫劇團改為山東梆子劇團,這對她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當時郝瑞芝早已是天天掛頭牌的豫劇名角,年齡也已經二十出頭。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應當怎樣抉擇?回河南繼續唱豫劇,可以說輕車熟路,左右逢源;而半路改唱山東梆子,前景如何,很難構想。畢竟,自己是豫劇演員出身,劇種的改變對於一個成年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早年她曾與著名山東梆子演員宋玉山(藝名立楞)、劉雲亭、姚月芝同台演過戲,三位藝術家的山東梆子唱腔給她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為此她找到時在山東省戲校任教的宋玉山拜師學藝,學的頭一出山東梆子戲是《吵宮》。一個河南人,把她的一生獻給了山東梆子事業,最後,郝瑞芝在領導的鼓勵和民眾的支持下,毅然決定知難而進,面對挑戰,勇往直前。自1960年至今,她紮根泰安,演唱山東梆子戲達半個世紀之久,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郝瑞芝深知,藝術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放下名演員的包袱,甘當小學生,下苦功夫,虛心向老前輩和同事們學習。使自己逐漸掌握山東梆子的真諦,融入其中。為此,她特意找到在山東山東戲校傳統戲《吵宮》。後來,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郝瑞芝對山東梆子戲可以說逐漸駕輕就熟,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她主演的山東梆子《春香傳》。《秋江》,《桃花庵》等,場場爆滿,深受觀眾歡迎。她的事業也如日中天,方興未艾。在以後的幾十年中,不論是做演員還是當團長,她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山東梆子的創新繁榮,傳承發展上,並取得了豐碩的收穫。
她扮相俊俏、表演細膩,唱腔高昂明亮、念白吐字清晰,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唱做俱佳。善於通過唱腔抒發人物內心情感。其主要代表劇目有《春香傳》、《盤夫索夫》、《秋江》、《桃花庵》、《楊八姐遊春》、《豐收之後》、《賀後罵殿》、《穆桂英掛帥》、《柳下人家》等。

深入民眾送戲下鄉

1964年,全國戲曲界停演古裝戲,編排表演現代戲。為排演《山村在前進》,郝瑞芝到徂徠山村體驗生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插過地瓜,摘過棉花,終於成功塑造了一位山村女黨支部書記的形象,並在全省匯演中榮獲一等獎。那時下鄉演出,是用地排車拉道具,挑挑子走街串巷,“一處蹲點,四面開花”,時至今日,郝瑞芝仍這樣形容從十里八鄉趕來看戲的民眾。一次,劇團到萊蕪“送戲到床跟兒”,家住山村的一位老大娘拉著郝瑞芝的手心疼地說:“閨女,別唱了,歇歇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山東梆子迎來了歷史上又一個輝煌時期。泰安的城裡與鄉下,時常能看到泰安山東梆子劇團的蹤影。郝瑞芝又一次被觀眾捧到舞台的聚光燈下,開懷高歌。她對業務工作精益求精,以身作則,扮戲認真,颱風嚴謹。當時,廣大民眾觀看傳統戲的熱情空前高漲。劇團每天演三場戲是常事,最多的時候一天連續演出五場戲,場場爆滿。作為團里的頭牌主演,她的嗓子唱的發炎了,就往嗓子裡噴點青黴素,繼續登台演唱,她不願看到觀眾失望的眼神。

傳承山東梆子培養演員

她非常關心青年演員的成長,在擔任團長期間,儘量多給青年演員創造實踐機會。如今,雖然年過七十,退休在家,仍然牽掛著劇團能否發出工資。還經常乘公共汽車到劇團給青年演員說戲,以身示範,口傳心授,為山東梆子的傳承與發展努力工作著。
郝瑞芝1956年參加山東省戲曲觀摩匯演,主演《東北溝》榮獲山東省演員一等獎。1983年主演《柳下人家》獲山東省表演一等獎。1988年被泰安市政府授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4年1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5月退休。多年來先後培養了近10名徒弟和學生,其中蔣佳榮、李紅、林潔均是國家一級演員,她們在全國及省各類戲曲大賽中榮獲金獎,在山東梆子表演藝術上取得了優異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