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

濟南市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2011年)

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及國家安全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也是我市傳統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當前,我市裝備製造業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國際金融危機既帶來嚴峻挑戰,也為結構調整帶來重要機遇。為應對當前形勢,推動我市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特制定本規劃。
一、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2008年,全市裝備製造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700家,從業人員10萬人,總資產536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4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82.5億元,利稅94億元,出口創匯16.2億美元,其中,銷售收入、增加值和利稅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1.1%、22.6%、25.9%。分別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技術中心4家、11家和24家,工程技術中心10家,中國、山東和濟南名牌產品5個、16個和17個。
我市裝備製造業具有4個方面的產業優勢:一是產業基礎雄厚,擁有二工具機集團、一工具機集團、柴油機廠、鍋爐集團、齊魯電機、變壓器集團、法因數控公司等骨幹企業群體,在鍛壓設備、數控工具機、發電設備、變壓器、內燃機等重型機械製造領域,製造技術到達國內領先水平。二是市場占有率較高。鍛壓設備生產已躋身於世界前5位,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中型汽輪機、循環流化床鍋爐、大功率柴油機、萬能試驗機、大型磨煤機等在全國同行業市場占有率居第1位;大型數控工具機、電力設備市場份額較高。三是重點骨幹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高,60%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3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增設備投資的50%以上用於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各類加工及檢測設備。四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斷增多,擁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在關鍵設備製造領域打破了國外的封鎖和壟斷,新產品比重持續增長,對總產值的貢獻率達到35%以上。
但我市裝備製造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企業規模偏小,龍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均未突破20億元。二是總量規模小,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同行業僅10.3%。三是產業聚集度低,上、下游產業及協作配套發展相對較慢,產業鏈條尚未形成等。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大規模增加固定資產投入,對於以投資類產品為主的機械裝備製造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會明顯擴大。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實施將增強用戶的購買力,形成較大的需求增量。當前原材料價格與貸款利率明顯回落,可望緩解產品成本上漲的壓力,對於機械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十分有利。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振興為主線,依託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工藝裝備水平,促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加快推進企業優勢資源整合,促進產業集聚、結構最佳化升級,全方位提高產業競爭能力,推進裝備製造業向高端化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裝備自主化與重點項目建設相結合。通過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利用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形成的市場需求,加快推進裝備自主化製造,促進裝備製造業的高水平發展。
2.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強共性、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堅持自主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引導企業逐步由依賴引進技術向自主創新轉變。
3.堅持發展企業集團與扶持專業化企業相結合。支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發展大型綜合性集團,鼓勵專業化主機生產企業由單機為主向系統集成為主轉變,引導專業化部件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形成協調發展和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4.堅持整機發展與基礎配套水平提升相結合。努力實現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化,帶動基礎配套產品發展,依託整機配套產品需求,提高基礎件技術水平。
(三)規劃目標。到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0億元,年均增長1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30億元,年均增長16.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年均增長6%;完成出口創匯22億美元,年均增長17%。
培育3-5個大型企業集團;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50家,其中過30億元企業2家,20億元企業5家;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5家。
重大裝備自主生產取得突破,鍛壓設備、數控工具機、發電設備等重大裝備製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礎部件的配套水平與能力顯著提高;信息技術在裝備製造業廣泛套用。
三、發展重點
   (一)工具機工具行業。以二工具機國家重點項目為依託,提升重型數控衝壓生產線成線、成套供應能力,最佳化發展5000噸等大噸位重型系列多工位機械壓力機,開發完善全自動開卷剪下落料生產線,完善機械手、機器人設計生產;調整最佳化產品結構,發展數控工具機高端產品,推進數控龍門落地鏜銑床、五軸聯動加工中心擴大生產規模,向高速、高效、高智慧型化技術方向發展,推進數控重型工具機批量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著力發展數控衝壓工具機、大型數控工具機兩大主導產品,推動二工具機發展成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
做大做強法因數控,以鋼結構數控加工設備二期技改項目為依託,完善數控高壓水切割機製造,實現高檔數控系統在數控沖床、聯合生產線上的轉化套用;在完善提高建築鋼結構、鐵塔鋼結構、大型板材數控成套加工設備基礎上,向橋樑鋼結構、海洋鋼結構、造船鋼結構、港口機械等重要領域擴展。
振興一工具機品牌。發展具有國際水平的高速精密數控車床、加工中心、數控專機三大系列產品,提高數控工具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以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車銑複合中心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為依託,加快大型、精密、高速數控工具機的研發,促進數控工具機專業化、大型化發展。
面向鍛壓機械、鐵路、交通運輸設備套用領域,加快巨能液壓萬噸重型液壓模鍛設備、自由鍛造壓機、重型數控碾環機等產品規模化發展,不斷提高重型液壓市場占有率。加快捷邁數控液壓沖剪數控工具機、數控折彎機、數控雷射切管機、高精度、高效率數控液壓轉塔沖床等規模化生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四工具機高精度數控外圓磨床高水平製造,研究開發超高速外圓磨床、非圓隨動磨床高技術產品,拓展內圓磨床的研究開發,完善和擴大各類高精、高效專用磨床生產製造,繼續擴大國內外數控磨床市場占有率。
(二)發、供電設備行業。大力開發重工股份30萬千瓦以下火力發電機組筒式磨煤機,以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單位技術為支撐,提升脫硫磨機設備生產技術標準,保持國內磨煤機市場絕對領先的地位,研製開發30萬千瓦以上發電機組用中速磨和雙進雙出磨煤機,形成批量生產。
大力發展鍋爐集團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生物質鍋爐、電站鍋爐及其設備,以重點項目為依託,加快產品大型化進程,儘快具備30萬千瓦以上鍋爐生產製造能力,做大燃生物質鍋爐國內第一品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以獲得歐洲產品進入資格為契機,擴大鍋爐產品海外銷售份額。
推進齊魯電機汽輪機生產技改項目,重點開發30萬千瓦等級以下引進技術產品和燃汽輪發電機,開發四極汽輪發電機產品。通過引進30萬千瓦容量等級汽輪機設計製造技術,實現二次創新,完成30萬千瓦汽輪機自主研究開發,實現汽輪機與空冷發電機配套生產、汽輪機與燃蒸汽鍋爐配套生產,完成少膠絕緣系統自主研究與最佳化、20千瓦轉子工藝研究等重點技術攻關。促進齊魯電機向國內大集團方向發展。
培育發展發電設備製造產業鏈,通過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研發製造,提高生產集中度,促進技術聯合,實現發電設備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級發電設備製造業基地。推進軌道交通公司發展風電設備項目建設,儘快形成年產500台1.5MW風電機組,研究開發2-5MW大型風電機組。推進發電設備廠200台1.5MW風電機組投資項目,形成我市裝備製造業新的增長點。
以變壓器集團、西門子、電力設備廠為骨幹企業,加快變壓器集團新廠搬遷技改項目及西門子變壓器500kv大型變壓器生產線項目建設,研製開發500kv、750kv等特大型電力變壓器,提高變壓器研發技術和製造能力。以迪聲電子、恩翼帕瓦、魯電電器、寶世達、華凌電纜等企業先進變電裝置、特種電纜製造,提升220kv、110kv和500kv輸變電設備整套製造水平,服務於國家大型輸變電新建和改造工程。促進企業間技術交流合作、優勢資源合理配置,規模發展輸變電設備,形成大型變壓器產業聯盟。
(三)內燃機行業。加快柴油機廠140/260發動機產能、190發動機產能擴建質量提升等項目建設,開發汽車、油田、船舶用大功率柴油機;加快大功率節能液力偶合器傳動裝置項目建設;針對海洋捕撈、河道、港口的疏浚工程、水上運輸、燃氣機市場陸用機組市場,繼續增強大功率陸用柴油機國內領先優勢,爭取船用機國內市場份額達20%以上。做好320發動機引進研發製造。爭創國際內燃機知名品牌。
(四)軌道交通裝備。重點發展軌道交通公司鐵路貨車、列車集便器及大型鋼結構件,加快整車貨車生產能力;加快中車集團特種罐車生產能力建設。做大做強濟南軌道交通公司。
(五)儀器儀表設備。通過搬遷改造,提高試驗機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發展電子萬能試驗機、微機控制伺服試驗機,達到年產4300台生產能力。發揮清華大學中試基地作用,以產學研帶動新產品研發,鞏固時代試金國內試驗機行業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行業排頭兵地位。
(六)工程建築機械。以重工股份、省建築機械廠、山東豐匯、萬斯達等重點企業為依託,加快大型水泥建材裝備製造、大型起重機生產技改等項目建設。重點發展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設備、大型水泥磨機生產設備、水泥攪拌設備、門式起重機、港口起重機、高精度減速機、路橋機械、大噸位行吊設備等工程機械、起重設備、建築機械產品。促進建築機械、水泥機械,環保機械等產品創新發展、規模發展,開拓工程機械市場,加快工程機械產業發展。
(七)鑄焊件及功能部件。大力發展鑄造、焊接基礎件製造,轉移大企業加工項目,形成鑄造焊接件服務配套產業基地。以二工具機數控工具機鑄件及機加工項目西遷為契機,集中西部大型鑄造生產資源,套用樹脂砂鑄造、脂硬化水玻璃砂鑄造技術及設備,生產高質量鑄件。以長清焊接製造優勢企業為骨幹,提升大件焊接技術,提高我市裝備製造業協作配套能力和水平。
支持滙豐集團走出國門、境外發展戰略,擴大羅茨鼓風機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加強捷菲特精密氣動元件研發,擴大氣動元器件產品生產規模。提高脫硫風機、除塵風機系列產品檔次。加快塑鋼機械發展。開發和完善海爾電機家電用電機系列產品。培育發展小鴨汽車模具、時代新紀元數位化逆變焊機。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資金投向。積極引導企業充分用足用好國家和省加快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利用國家扶持數控工具機發展重大專項計畫,爭取國家、省更多資金支持。研究制定資金扶持政策,扶持企業技術進步,推動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開發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主導產品和核心技術,培育核心競爭力。鼓勵實力較強的技術中心實行區域性開放,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和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支持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及國際合作、參股國外先進的研發、製造企業等方式,掌握核心技術。支持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省城大學、科研院所人才優勢,共建產學研基地、中試基地、博士後工作站,加強裝備製造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和高技術裝備的設計、製造和系統成套水平。加快人才培養,重視繼續教育和培訓,培育一批適應產業提升和發展急需的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造就具備開發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吸引國內外高水平專業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努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三)拓寬融資渠道,做好資金保障。對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等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引進項目給予重點支持。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擴大信貸規模,積極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提供貸款,建立完善企業金融服務和擔保體系,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發行企業短期融資券,藉助租賃融資工具,實現企業低成本融資。加強招商引資,進一步加大合資、合作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優勢企業上市融資,實現企業融資需求。
(四)加強國際合作,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國際化戰略,拓寬發展空間。通過與國外大公司的合資合作,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推動行業發展;積極支持和鼓勵有經濟實力、有技術和品牌優勢的企業併購國外企業或國外建廠,擴大國際貿易;擴大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和成套設備的出口,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五)積極協調指導,推進企業聯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裝備製造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及央企通過上市、兼併、聯合等形式,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以重大項目為紐帶,以戰略聯盟的形式推進企業聯合,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