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指濕熱蘊於中焦脾胃及肝膽。濕邪為長夏的主氣,濕邪侵襲人體,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傷於霧露,或水中作業,久居濕地所致。濕為重濁粘滯之邪,往往起病緩慢,纏綿難愈;濕邪阻滯氣機,清陽不升,在上則頭重如裹,昏蒙眩暈;在中則胸脘痞悶,胃納不香,口乾苦,黃疸等;與熱邪相合,濕熱交困則發熱,午後尤甚。熱因濕阻而難解,濕受熱蒸而使陽氣更傷,陽氣損傷,氣化不利,易出現水濕濁穢的病症,如大便黏膩不爽,小便渾濁,婦女帶下稠濁,舌苔垢膩等。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interior retention of damp-heat
- 就診科室:中醫科
- 常見病因: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傷於霧露,或水中作業,久居濕地感受濕邪,濕為重濁黏滯之邪所致
- 常見症狀:熱勢纏綿、午後熱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黏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黃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