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與氣候變化》是2016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廣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地與氣候變化
- 作者:馬廣仁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ISBN:978750388540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 中國濕地保護系列叢書
《濕地與氣候變化》是2016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廣仁。
《濕地與氣候變化》是2016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廣仁。內容簡介濕地生態系統地處大氣系統、陸地系統與水體系統界面,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地球上*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重要的環境之一,與海洋、森林並稱...
《三江源濕地與氣候變化》是2008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玲。內容簡介 《三江源濕地與氣候變化》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利用近55年氣象資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區主要氣象要素的時空分布和變化以及演變趨勢。第二部分利用RegCM-3模式分析三江源地區氣候變化與濕地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是相關論文。這些研究成果不僅...
《嫩江流域濕地水文景觀分類及其對氣候變化脆弱性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劉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針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濕地研究的熱點問題,以嫩江流域為實驗區,在系統科學思維和方法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氣候、水文等理論,利用遙感技術、GIS模型分析相結合手段,在流域濕地水文景觀分類基礎上,進行濕地對...
例如沿海地區洪水泛濫及嚴重破壞、侵蝕海岸線、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濕地及島嶼洪水泛濫、河口鹽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會受影響。一些對島嶼以及沿海地區人口尤其重要的資源,如沙灘、淡水、漁業、珊瑚礁、環礁、野生生物棲息地均會受到威脅。面臨洪災、海水入侵、土地侵蝕流失、強熱帶風暴的威脅,人口密集、經濟...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上三大生態系統,在抵禦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污染物、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寶庫”和“儲碳庫”,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稀缺資源。可以說,濕地是人類最...
《氣候變化影響與風險-氣候變化對濕地影響與風險研究》是2018年0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憲國。編輯推薦 氣候變化,影響,沼澤化地,生態系,研究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 我國近50年氣候變化特徵 1 1.1 氣溫變化特徵 1 1.2 降水變化特徵 1 1.3 陸面蒸發量變化特徵 2 1.4 降水蒸發差變化...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3)生產力高效性。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導...
“瑪曲”在藏語中意思即為“黃河”,瑪曲濕地對調節黃河水量、泥沙量、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水文地理 就水文地理而言,黃河進入瑪曲時的年徑流量僅占黃河年總流量的20%,而黃河流出瑪曲時的年徑流量已達黃河年總流量的65%。這使瑪曲成為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地。氣候變化 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
2020年,這個數字預期會增加一倍; ·珊瑚礁、紅樹林、極地、高山生態系統、熱帶雨林、草原、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的威脅,生物多樣性受損害。無論氣候變化的影響規模大小,貧困人群將受害最深。貧窮國家因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海平面上升、疾病傳播及農作物減產所帶來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比已開發國家更為嚴重。持...
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是從事高原濕地研究的平台,面向國內外,依託西南林業大學,以理事會進行管理,主要圍繞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特徵,以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雲貴高原濕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為重點進行學科布局,開展高原濕地演替過程與退化機理、高原濕地與氣候變化等的基礎研究,以及高原濕地保護與恢復等適用...
當局稱,造成火災的因素之一是氣候變化加劇了潘塔納爾濕地的乾旱。7月1日至23日,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發布的最新衛星監測數據,巴西潘塔納爾濕地已發生619起火災。這一數字比歷史平均水平(441起)高出40%。截至2024年7月23日,巴西潘塔納爾濕地今年火災燒毀的土地面積已經超過80萬公頃,比去年同期該地...
我國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整體脆弱,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引起溫度、濕度、降水及生長季節等變化,進而對林業發展構成現實和潛在影響。主要包括:森林火災發生頻度和強度將加劇,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範圍和危害程度會加大;一些珍稀樹種分布區和一些野生動物棲息地將縮小;氣候變化將使濕地水文資源狀況...
(二十四)完善科技支撐體系。加強濕地基礎和套用科學研究,突出濕地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安全等關係研究。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示範,在濕地修復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建立濕地保護管理決策的科技支撐機制,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國家林業局、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二十五)...
氣候 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海拔高度260米,一年四季皆適宜遊玩。地形地貌 靜港濕地水面面積136.78公頃,林地面積4.12公頃,占濕地總面積的38%左右。遠古形態 在三、四千年前,井陘地域經水系不斷的浸潤,形成湖泊,後氣候變化,水量減少,濕地逐漸顯露出來,歷經千年的變化,在夏、周朝階段,是靜港濕地的形成期。歷...
長江中游環境水科學、河湖生態修復及藻類利用、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等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突破,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河湖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濕地保護提供科技支撐。完成氣候變化對農業、重大水利工程、主要湖泊濕地和城市氣候風險的影響評估及華中區域氣候變化評估報告(2020)編制。《應對氣候變化——湖北在行動》宣傳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高原濕地項目,項目具體內容包括高原濕地與氣候變化間的關係研究,濕地威脅調查,恢復重要濕地面積,公眾宣傳等。世界自然基金會高原濕地項目 青藏高原濕地不僅僅是眾多亞洲主要河流的源頭,也是諸多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棲息地,更是高原遊牧民的生命之水。如今的過度放牧、草場沙化、採礦、圍欄以及全球變暖...
以認知濕地特色植物為切入點,使人們認知濕地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以新型的四輪觀光腳踏車為交通工具,在濕地中體驗低碳交通,引發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思考。 “濕地杯”徵文、攝影比賽 為宣傳、展示濕地風采,倡導市民關注濕地、愛護濕地、保護濕地。漢石橋濕地舉辦“濕地杯”攝影比賽及徵文比賽,有獎徵集在漢石橋濕地拍攝的...
濕地植被483個群系,脊椎動物2312種,隸屬於5綱51目266科,其中濕地鳥類231種,濕地是名副其實的“物種基因庫”;濕地淨化水質功能十分顯著,每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為降解污染髮揮了巨大的生態功能;同時,我國濕地儲存的泥炭對應對氣候變化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若爾蓋濕地面積80萬公頃,儲存的...
(3)濕地生態系統演變的驅動機制及其適應性管理 研究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演化過程;剖析洞庭湖區典型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及其對外界干擾的回響;探討重點區域濕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揭示濕地結構與功能的互動過程和關係;預測濕地演變趨勢和方向;提出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最佳化的適應性管理模式。(4)濕地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和...
到2025年,整治修復濱海濕地面積16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長度18公里,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12%,每年增殖放流魚類1億尾。(市海洋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浦東新區政府、寶山區政府、奉賢區政府、金山區政府、崇明區政府、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化工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加強...
累計建成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310個。森林火災、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能力不斷提高,森林火災發生率、受害率均處於歷史低位,松材線蟲病疫情30年來首次出現第一個下降拐點。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體系基本形成。全國率先印發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
四是內陸湖泊和濕地加速萎縮。少數依賴冰川融水補給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終將縮小。五是冰川與凍土面積將加速減少。到2050年,預計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空間分布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六是積雪量可能出現較大幅度減少,且年際變率顯著增大。七是將對物種多樣性造成威脅,可能對大熊貓、滇金絲猴、...
(一)氣候變化風險監測評估行動1. 實施多圈層多要素監測。統籌開展氣象、水文、森林、草原、濕地、土壤、凍土、岩溶、冰川、荒漠綜合調查監測,開展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調查監測評價,建立多要素、長序列、高精度基礎信息資料庫。加強若爾蓋草原濕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秦巴生物多樣性、大小涼山水土...
第四章、濕地面臨的危機 第一節呻吟中的濕地 一、日益喪失的濕地面積 二、生物入侵的悲劇 三、珍稀物種生存危機 第二節濕地的自然威脅 一、氣候變化 二、海平面上升 三、火災 第三節濕地的人為破壞 一、農業開墾 二、城市化 三、水質惡化 四、無情的資源掠奪 第五章、守護濕地在行動 第一節濕地保護運動 一...
保護我國濕地資源,對於構建生態屏障、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存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2年始,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即開始策劃濕地保護系列叢書的編寫工作,幾經商議討論確定了各分冊的書名和主題,最終形成《濕地與氣候變化》《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及其生態特徵》《中...
《武漢宣言》在起草過程中,經締約方多輪磋商,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識,並在此基礎上達成12項共同行動,體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對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引領。《武漢宣言》提到,濕地是全球重要生態系統之一,濕地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緊迫環境、社會和...
1950年以來湖面持續縮小,1987年縮至最小,為500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1.4米,最深處達3米。引起區域生態與環境急劇變化。1988年以來,艾比湖流域降水普遍增多,2000年湖面一度到800平方千米(吳素芬等,2001)。2000年6月,艾比湖濕地成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2007年4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
第三章 森林與氣候變化 第一節 森林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和適應 第二節 森林增匯與減排作用 第三節 森林碳庫結構 第四節 森林碳源/匯的特徵 第四章 草原與氣候變化 第一節 草原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 第二節 草原生態系統碳庫結構 第三節 草原碳源/匯特徵 第四節 草原管理與應對氣候變化 第五章 濕地與氣候變化 ...
科學家研究,濕地固定了陸地生物圈35%的炭素,總量為770億噸,是溫帶森林的5倍,單位面積的紅樹林沼澤濕地固定的炭是熱帶雨林的10倍。《濕地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還特彆強調了濕地對調節區域氣候的重大作用,濕地的水分蒸發和植被葉面的水分蒸騰,使得濕地和大氣之間不斷進行能量和物質交換,對周邊地區的...
由於該區地處內陸乾旱區,所以該區的各類濕地都是非常寶貴的濕地資源。由於蒙新高原濕地的大江大河非常少,主要為內流河,河流水源依賴于山地降水和高山融雪,大多源出山脈,出口經沖積扇、洪積扇流入盆地,或沒於隔壁沙漠,或注入湖泊,或散失形成沼澤,或入灌區形成人工濕地。蒙新高原如同青藏高原一致,該區氣候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