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是全國首個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研究表明,到21世紀中期全球氣候變暖仍將持續。在此形勢下,四川省未來一段時期氣候變化風險將更為突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 發布時間:2023年04月21日
  • 文號:川環發〔2023〕6號
發展歷史,內容解讀,方案全文,

發展歷史

為防範和化解氣候變化重大風險,高效統籌減緩與適應、發展與安全,貫徹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指南》要求,我省組織編制了《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2023年4月,《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

內容解讀

方案指出,四川氣候變化風險主要表現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趨頻發,四川盆地、攀西地區遭受熱浪襲擊風險增大,城市“熱島效應”更加凸顯;貢嘎山等地區冰川、高寒凍土消融加劇;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病蟲害致災危險性增大,自然災害更具突發性、異常性和不可預見性;自然帶譜向更高緯度、更高海拔緩慢遷移,川西高原物種可能增加,生態系統演替加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面臨壓力;金沙江、雅礱江等主要河流年徑流量可能增加,水文水資源波動幅度增大,水安全保障挑戰更多;農業氣候資源分布格局逐步改變,農作物種植界限北移,生產不穩定性增加,威脅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應;氣候變化將使基礎設施運行環境惡化,城鎮、梯級水庫、交通線網、電力網路、能源管網等運營管理挑戰增多;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可持續發展氣候脅迫加劇;電力系統脆弱性增加,極端氣候條件下能源保供壓力增大;氣候變化將產生更為適合媒介生物及病原體孳生的環境,影響農牧民生計,增大城鄉居民健康風險。

方案全文

一、面臨形勢
當前,全球正經歷以變暖為突出特徵的氣候變化。四川省地處青藏高原向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氣候、地形、地貌、地質等環境複雜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滑坡、山洪、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氣候變化脆弱性較高,極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1961 年以來,四川省氣候呈現變暖趨勢,年平均氣溫升高速率達 0.18℃/10 年,高溫日數不斷增多,攀西地區升溫尤為突出。受氣候變化影響,1966—2020 年川西地區冰川面積由 593平方公里減少至 462 平方公里,高溫熱浪、極端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誘發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氣候變化已經對全省生態安全、水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2 —研究表明,到 21 世紀中期全球氣候變暖仍將持續。在此形勢下,四川省未來一段時期氣候變化風險將更為突出,主要表現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趨頻發,四川盆地、攀西地區遭受熱浪襲擊風險增大,城市“熱島效應”更加凸顯;貢嘎山等地區冰川、高寒凍土消融加劇;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病蟲害致災危險性增大,自然災害更具突發性、異常性和不可預見性;自然帶譜向更高緯度、更高海拔緩慢遷移,川西高原物種可能增加,生態系統演替加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面臨壓力;金沙江、雅礱江等主要河流年徑流量可能增加,水文水資源波動幅度增大,水安全保障挑戰更多;農業氣候資源分布格局逐步改變,農作物種植界限北移,生產不穩定性增加,威脅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應;氣候變化將使基礎設施運行環境惡化,城鎮、梯級水庫、交通線網、電力網路、能源管網等運營管理挑戰增多;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可持續發展氣候脅迫加劇;電力系統脆弱性增加,極端氣候條件下能源保供壓力增大;氣候變化將產生更為適合媒介生物及病原體孳生的環境,影響農牧民生計,增大城鄉居民健康風險。未來氣候變化風險水平取決於溫升水平、脆弱性、暴露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適應措施。面對日益凸顯的氣候變化風險,亟需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同時,有序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風險識別與管理,— 3 —防範氣候變化長期緩發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以減輕氣候變化產生的損失和損害,實現氣候適應型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全全”的工作總思路和“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將適應氣候變化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適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構建適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降低和減少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災害損失,建成全國氣候適應型發展先行區,為實現新時代治蜀興川作出積極貢獻。(二)基本原則堅持風險導向,預防為主。識彆氣候變化長期緩發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樹牢極限思維,強化備份考慮,推動系統源頭治理,促進適應從減少損失向控制風險轉變。堅持系統部署,突出重點。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影響的複雜性、廣域性和深遠性,評估重大影響和關鍵風險,突出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開展適應行動,增強全域適應能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聚焦氣候變化脆弱領域和關鍵地— 4 —區,結合各區域發展條件和領域特徵,採取差異化的適應策略,提高適應行動的針對性、適配性和有效性。堅持同向發力,融合增效。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公眾三方作用,加強適應工作協調和信息共享,增強規劃引領、部門聯動和政策協同,形成適應氣候變化合力。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示範。全面提升氣候變化科學認知,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科技創新能力,創新開展適應試點示範,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拓展氣候適應型發展路徑和模式。(三)主要目標到 2025 年,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形成,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能力持續增強,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評估水平有效提升,高溫乾旱、暴雨洪澇、山地災害等氣候相關災害防治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全社會自覺參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氛圍初步形成,全國氣候適應型發展先行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到 2030 年,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完善,氣候變化監測預測、影響評估、風險管理體系基本形成,氣候相關重大風險防範和災害防治能力顯著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全面開展,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脆弱性明顯降低,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理念廣泛普及,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基本形成,全國氣候適應型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5 —到 2035 年,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氣候風險管理和防範體系基本成熟,持續性高溫、大範圍乾旱、流域性洪水等重特大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全國氣候適應型發展先行區、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三、重點行動
(一)氣候變化風險監測評估行動1. 實施多圈層多要素監測。統籌開展氣象、水文、森林、草原、濕地、土壤、凍土、岩溶、冰川、荒漠綜合調查監測,開展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調查監測評價,建立多要素、長序列、高精度基礎信息資料庫。加強若爾蓋草原濕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秦巴生物多樣性、大小涼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綜合立體生態氣象監測。參與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層作用觀測網路建設,加強川西高原氣候系統綜合觀測能力建設。加強沙魯里山、大雪山、邛崍山冰川調查和重點冰川動態監測。實施水文測站提檔升級,完善水文監測體系。最佳化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布局,建成全域覆蓋、全程貫通、韌性抗毀的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網路。加強城市“熱島效應”監測研究。套用衛星、雷達等現代監測技術,提高氣候變化風險感知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責任單位:科技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 6 —境研究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市(州)落實,不再列出〕2. 提升災害性天氣預測預估。研發西南區域 1 公里高解析度區域數值預報技術,探索重點區域精細到百米級的災害性天氣格線預報,建立延伸期區域性暴雨、高溫、強降溫過程預報模型,建立災害性天氣中短期、延伸期集合及機率預報預測業務。建設易災區智慧型化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系統,提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的預警準確率、精細度和提前量。鼓勵研發區域氣候預估模式,著重提升對未來 10—30 年的氣候預估能力。建立完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信息管理系統和預警信息發布平台,確保預警信息發布可達性、及時性和覆蓋面。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再傳播機制,推動預警信息發布深度融入網路、廣播、電視、簡訊等公共信息發布體系。提升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商業性氣象服務發展。(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科技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廣電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加強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建立氣候變化對敏感領域(生態系統、水資源、農林業、旅遊業、能源業、基礎設施等)、脆弱地區(自然過渡帶、災害多發區、城市低洼區等)、重大工程(交通線、水庫群、電力網等)的綜合評估模型,分區分類、滾動有序開展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動態分析氣候變化影響下— 7 —高溫熱浪、低溫凍害、乾旱、雨澇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地域分布、發生強度和演變趨勢。逐步開展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經濟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強化高寒山區、乾熱河谷、江河流域氣候變化影響刻畫,加強高寒草地灌叢化、山地生態系統研究。加強氣候變化對自然災害孕育、發生、發展及其影響機理研究,把握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新特點與演變趨勢。(責任單位:科技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二)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參與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構建,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高標準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最佳化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自然遺產地等的空間布局與管控分區,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根據氣候變化下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變化評估情況,緊扣物種擴散、遷移和交換需要,開展棲息地範圍調整和生態廊道建設,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本底調查與評估,加強大熊貓、雪豹、川金絲猴等野生動植物保護,統籌開展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野化放歸。(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深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嚴格林地、草地、濕地用途管制。根據氣候變化下林線變化情況,逐— 8 —步調整造林策略,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優先選用適生鄉土樹種,調整最佳化林分結構,提高人工林樹種多樣性,增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格保護川西高原原生植被,落實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制度,開展人工種草、草原改良和鼠蟲害治理。加強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實施川西北高原天然濕地保護修復,打造最美川西高原濕地群。開展沙化、石漠化、乾旱河谷等生態脆弱區修復治理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提升對冰川凍土的關注與保護力度,鼓勵開展冰川保護技術研發和試驗,規範冰川旅遊開發活動。(責任單位:省林草局牽頭,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加強林草災害綜合治理。嚴格野外火源管控,最佳化完善監測即報系統功能,增強森林草原火情火災識別能力,完善直升機野外停機坪、物資儲備庫、瞭望塔、消防水池、消防通道、隔離帶等基礎設施,增強森林草原防滅火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支撐能力。建立生物病蟲害監測預警站點網路體系,推廣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加強松材線蟲病、蜀柏毒蛾、高原鼠兔等重大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和生態修復。(責任單位: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4. 保護水生態環境。嚴格涉水空間管控,合理劃分保護區、— 9 —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加強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監測預警,保障河湖生態流量,適時適度實施生態補水。推進小水電分類整改和日常管理,增強中小河流生態自修復能力。開展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水生態系統完整性調查與評價,開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強化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加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開展河流(湖庫)健康評價。(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三)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增強防洪排澇能力。完善水文基礎設施和監測站網布局。推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打造互聯互通、高度集成的智慧水利。充分考慮氣候變化風險和防洪形勢變化,適時提升防洪排澇標準。持續實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防洪控制性水庫,提高流域洪水調蓄能力。編制實施流域水庫群調度方案,建立流域聯合防洪調度機制,實施防洪控制性水庫和水電站聯合調度,增強洪水調控能力。以重點防洪城市和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大江大河沿岸沿線城市為重點,提升改造城市蓄滯洪空間、堤防、護岸、河道、防洪工程、排水管網等防洪排澇設施,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全部消除城市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加強中小河流、山洪溝、河心洲島、小城鎮治理,補齊防洪短板弱項。到 2025 年,重點城鎮、重要河段基本達到國家規定— 10 —的防洪排澇標準,5 級及以上堤防達標率提高到 80%。(責任單位:水利廳牽頭,住房城鄉建設廳、應急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推動工程水網與天然水網互聯互通,突出抓好引大濟岷工程,分類推進安寧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打捆)工程,加快開展長征渠引水等骨幹工程前期工作,構建完善骨幹水網有力支撐、大中小微協調配套的現代水網體系。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增強跨區域跨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鄉村水務供水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實施供水管網城鄉一體化、向農村延伸等工程,提高應對特大幹旱、突發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強農村蓄引提水工程建設,增強攀西地區二半山區、川西北地區高寒地帶、四川盆地山地丘陵供水能力。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節水型社會,控制供水管網漏損,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到 2025 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 88%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 以上。(責任單位: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四)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最佳化農業生產布局。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根據不同種植業主產區氣候變化趨勢和程度,開展農業氣候精細區劃,適— 11 —當調整農作物品種和生產結構,最佳化水旱作物種植比例,科學提高複種指數,引導適時適度北擴雙季稻、亞熱帶經濟林果,減輕越冬作物濕害與夏季水稻熱害。以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安寧河谷為重點,加強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分析、預測預估和綜合應對,穩定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籽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結合種業振興行動,加強抗逆農作物品種研發,有序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抗凍害、抗病蟲害、抗倒伏等抗逆品種,建設優質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和種子庫建設。(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廳牽頭,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逐步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依託重點農業園區和種植基地,建設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示範基地。因地制宜發展混林農業、立體農業和設施農業,推廣合理的間作套作體系,推廣稻魚共生系統。建立農耕文化遺產檔案名錄庫,保護傳統農業文化遺產,最佳化農田景觀設計,提升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開展草原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推動以草定畜定牧,增強畜牧業適應性管理能力。(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增強農業控害減災能力。根據氣候變化引起的生態關係改變和病蟲害新特點,最佳化構建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防— 12 —控蟲媒傳染病與有害生物北擴。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實施科學用藥、精準施藥,推行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做好外來入侵生物防控,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構建農業防災減災技術體系,推廣災後補救技術。完善農業風險分擔機制,推廣農業政策性巨災天氣指數保險。到 2025 年,主要病蟲害預報準確率達到 9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 4%以內。(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廳牽頭,四川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五)基礎設施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最佳化基礎設施布局和設計。依據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開展基礎設施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和區劃,推動將適應氣候變化納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環境等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和建設方案,嚴格限制高風險區域建設活動。推動新建、改建、擴建基礎設施項目在規劃、設計、審批時充分考慮氣候變化中長期影響,推動選址、選線時調整工程布局,主動規避災害易發區和氣候變化高風險區。根據氣候變化趨勢和風險評估情況,最佳化完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設計推廣氣候友好型技術。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環線、備用線(複線)和互聯互通建設,建設重要交通運輸節點之間的迂迴路線,提升路網韌性和可靠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2. 提升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實施公路、鐵路邊坡防護、危橋改造,推廣主動除冰雪設備和霧天車輛智慧型誘導系統。加強氣候變化對機場生產運行的影響和風險評估,提升機場在積雪、暴雨、熱浪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安全運行能力。構建智慧水利基礎設施,提升應對不同等級和不同強度水害的能力。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提高電網、油氣管道等耐高溫、受冰凍、抗災害能力,優先建設季調節、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水庫電站,布局建設抽水蓄能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研究推動甘電入川、疆電入川、藏電入川工程,提升電網互聯互通水平。到 2025 年,省調機組季以上調節能力水庫電站達到 33 座。(責任單位: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能源局、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機場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推動重大工程適應氣候變化。以成都雙流、天府國際機場為重點,建設氣候適應型機場,增強極端天氣下的航班大面積延誤應對能力。以雅西高速、都汶高速等主要地貌單元穿插通道為重點,積極應對崩塌、滑坡、土石流、低溫冰雪災害,提升抗損毀和快速恢復能力。以川藏鐵路為重點,開展沿線凍土監測研究、山地災害監控和防治,推廣地基穩定性技術。探索適應豐枯水期的長江、岷江、嘉陵江航運調度模式,加強航電工程建設。以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流域為重點,開展梯級水庫電站聯合最佳化調度研究,推動水風光儲多能互補和聯合調度。以川渝特— 14 —高壓交流網架及甘孜、阿壩、攀西等電源基地至省內負荷中心特高壓交流工程為重點,加強冬季覆冰監測,推行直流融冰技術,降低大規模滑坡、山洪土石流帶來的影響。(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能源局、川藏鐵路有限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機場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六)人居環境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科學布局城鎮空間。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編制城市氣候風險地圖,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降低城市建築、交通、供排水、能源、信息、環境等重要生命線系統的暴露度。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布局,科學布局公共消防、人防設施和防災避險場所,合理配置社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依託道路、綠地、水網,打通城市多層次通風廊道,增加城市空氣流動性,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根據城市氣候變化對降水、溫度、濕度、風速、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和地基穩定性的影響,制(修)訂城市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風、牆體強度和地基穩定等方面的建設標準。(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牽頭,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促進適應型城市建設。增強建築氣密性和隔熱性能,因地制宜開展建築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保障高溫熱浪、低溫冰雪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室內環境質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鎮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系統化全域推— 15 —進海綿城市建設,開展透水鋪裝、雨水花園、儲水池塘、微型濕地、下沉綠地等海綿體建設,發揮削峰錯峰作用。到 2025 年,有效應對城市內澇防治標準內的降雨,歷史上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秩序的易澇積水點全面消除,新城區不再出現“城市看海”現象。視經濟性在城市核心區域推進城市電力電纜通道建設和架空線入地,開展城鎮老舊燃氣管網、供排水管網等設施更新改造。穩妥有序提升道路耐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變幅閾值,增強交通工具、公交站台、軌道交通、停車場對大風、高溫、暴雨、內澇等的防護能力。(責任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加強城市適應型管理。建立城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城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老舊樓宇、建設工地、窨井蓋、橋樑、地下空間等承災體危險源的動態監控、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嚴格落實地下車庫、下穿隧道、捷運通道等地下空間出入口防倒灌措施。評估氣候變化對城市和高寒地區製冷、採暖的影響,加強能源供應保障。保護城市山體、水域等自然空間,加強園林綠化和水網聯通,發揮生態空間改善微氣候的功能。(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七)敏感產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16 —1. 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完善旅遊目的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應急處置和遊客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貢嘎山、四姑娘山、稻城亞丁、峨眉山等景區冰雪相關災害監測、預警和防範。識別並評估氣候敏感型旅遊資源的潛在風險,科學開展古樹名木、橋樑、村落、古建築、遺址遺蹟等旅遊資源保護的人工干預。科學把握氣候變暖機遇,發掘氣候資源潛力,合理開發避暑避寒、賞花賞葉、冰雪雲霧等氣溫敏感型旅遊觀光、科普、度假新業態。鼓勵各地實施溫濕度指數、風效指數和著衣指數等旅遊地氣候舒適度指數發布制度。(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文化和旅遊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文物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增強能源行業氣候韌性。重點針對高溫、冰凍、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開展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輸儲、利用的影響及風險評估。根據氣候、水文資源和能源需求變化,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省內負荷中心、天然氣主產區新增布局一批氣電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增強水火互濟、頂峰兜底能力,加快構建多元開發、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深化煤炭跨省合作,建設煤炭儲備基地,加快建設以地下儲氣庫為主、地面 LNG 儲罐為輔的天然氣儲氣設施。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輸配電系統保護和應急調度,強化電力設備監測和巡視維護,推動儲能、智慧型電網和數位化等技術套用,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電力基礎— 17 —設施安全風險預測預警、防禦應對和快速恢復能力。(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牽頭,省氣象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八)健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1. 開展健康風險評估預警。加強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打造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工作基地,建設氣候變化對特徵人群患病、死亡等健康影響的風險資料庫。加強重點人群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適應能力,開展氣候變化人群健康風險評估與適應工作。逐步完善氣候敏感疾病和人獸共患病的監測網路和報告系統,加強實時監測、檢疫和早期預警。建設低溫寒潮、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監測應急回響平台,針對不同人群閾值發布預警信息,有效提升重點傳染病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非傳染病的監測和預警能力。(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提升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依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與醫療物資儲備體系,加強制藥、醫療器械應急產能儲備,保障流動應急醫療設備的研發和配備。建立針對氣候敏感疾病的分級分層急救、治療、護理與康復網路,增強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建立針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18 —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體系。(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經濟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加強健康防護能力。提高兒童、孕婦、各類慢性疾病患者、65 歲以上老人、城市貧困人口等脆弱人群的風險防護能力。開展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健康風險的宣傳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災害自救互救能力,增強居民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逐步實施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健康適應的城市、社區、農村、重點場所(學校、醫院、養老機構等)行動,落實氣候變化健康風險人群保健與營養指南、自然災害自救指南。堅持以人為本,嚴格執行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環境下作業的勞動防護標準,有效控制熱射病等發病率。(責任單位:教育廳、民政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應急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九)自然災害應急和綜合治理行動1. 完善災害風險管理預案體系。建設分類型、分區域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省級資料庫,編制和適時修訂省、市、縣三級自然災害風險圖和綜合風險區劃。按照風險管理理念,加強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誘發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統一規劃和分級分類管理,推動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氣候變化影響下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制度建設,強化綜合風險形勢會商研判,提升多災種、災害鏈風險綜合— 19 —監測評估預警能力。到 2025 年,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公眾覆蓋率達到 90%。(責任單位:應急廳牽頭,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加強災害防治工程網路建設。加強氣候災害多發地區和災害風險未來可能發生顯著變化區域的綜合治理,滾動實施氣象災害防禦、水旱災害防禦、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森林草原防滅火、避險移民搬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等重點工程,降低自然災害損失。建設“天擎四川”氣象大數據云平台,完善省、市、縣三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平台,推進建設山地災害風險模擬系統,實施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工程。到 2025 年,年均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控制在 1%以內。(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增強自然災害應急能力。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全面融入基層治理,構建大應急工作格局。提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加強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演練,提高極端條件下綜合救援能力。推進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和省級綜合應急救援基地建設,科學布局航空應急救援基地和直升機簡易起降點,完善大型固定翼飛機、多型直升機與無人機高低搭配、遠近結合的航空救援裝備配備。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網路體系,最佳化儲備庫布局。健全自然災— 20 —害救助機制,科學制定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增強經濟社會韌性和恢復力。(責任單位:應急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糧食和儲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十)國土空間氣候韌性強化行動1. 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適應布局。推動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降低風險暴露度。城鎮空間以降低人口、社會經濟和基礎設施的氣候風險為重點,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提升城市氣候風險防控能力。農業空間以增強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為重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應。生態空間以保護生態環境、增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產品供給為重點,維護生態安全。到2035 年,重點生態功能區核心區和地災高易發地區內常住人口規模穩步減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 差異化探索重點區域適應路徑。川西高原堅持保護優先、生態優先,加強氣候變暖影響觀測研究,保護高原生物多樣性和藏族生態文化遺產,推動生態文化旅遊業和高原特色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拓寬農牧民生計。四川盆地重點應對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強沿江低洼地區洪水和城市內澇治理,打造充滿— 21 —活力的氣候適應型城市群,建設氣候智慧型農業發展高地。盆周山區重點加強山水林田一體化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植被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發展立體農業和生態旅遊。攀西地區重點加強幹熱河谷綜合治理,系統防範森林草原火災,加強光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建設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防範因自然災害致貧返貧。(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3. 打造更具氣候韌性的戰略發展空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最佳化城市間高效連線的網路化空間格局,推動氣候智慧型經濟轉型,提升極端條件下的電力、水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成都都市圈增強高溫熱浪、空氣污染、暴雨洪澇綜合應對能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宜居地。省級新區和城市新區探索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提升防洪排澇標準。安寧河谷提升乾旱、土石流、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防禦能力,建設更具氣候韌性的“天府第二糧倉”。(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適應氣候變化協調工作機制,形成適應氣候變化政策行— 22 —動合力。生態環境廳負責牽頭組織本方案實施,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各市(州)實施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建立健全氣候系統觀測、影響風險評估、綜合適應行動、效果評估反饋的工作體系。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細化落實舉措,編制本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具備條件的市(州)生態環境局結合本地實際,牽頭研究編制本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並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建立適應氣候變化成效評估機制,每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期結束時組織開展實施情況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最佳化方案。(責任單位: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二)加大資金投入構建有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政策體系,加強對基礎研究、能力提升、試點示範、工程建設的資金支持。引導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投資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建設,鼓勵發展巨災保險、重點領域氣候風險保險等創新型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國家和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庫。深化四川天府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提升區域輻射力。支持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制定物理風險應對方案。深化與亞洲開發銀行、亞投行等國際機構的合作,爭取贈款、優惠貸款項目落地。加強氣候投融資跟蹤研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四川銀保監局、四川證監局、人行成都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3 —(三)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山地災害與工程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氣象研究院、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加強監測預估、風險評估、損失損害等基礎性綜合性研究。加強適應氣候變化關鍵技術研發,研發區域氣候模式和評估模型方法,最佳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複合型災害預測預警技術。推進適應技術集成創新、儲備和遴選,促進適應技術轉化和推廣。制定青藏高原四川區域適應氣候變化創新行動方案,著重強化氣候變化下的草原生態、山地生態、高寒濕地、冰川凍土、自然災害研究。(責任單位:科技廳、省氣象局牽頭,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四)創新試點模式推動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環節探索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示範,打造一批氣候韌性“細胞單元”。推動氣象公園建設,支持開展氣候好產品認證。選擇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開展氣候友好型低碳農產品認證試點,打造優質氣候友好型農產品品牌。支持四川天府新區探索氣候友好型公園城市先行區建設路徑,打造氣候變化科技創新高地和氣候投融資服務樞紐。全面深化廣元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推動更多城市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探索城市適應氣候變化建設管理模式,打造一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四川樣板。結合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建設韌性— 24 —宜居的氣候適應型社區。健全適應創建標準和機制,開展氣候友好型基礎設施、氣候友好型金融機構和氣候友好型科研院所建設。(責任單位:科技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應急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氣象局、人行成都分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五)提升基礎能力研究制定適應氣候變化地方法規標準,鼓勵探索開展市(州)立法。支持高等院校設定氣象氣候、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專業,培養高水平複合型人才。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體系化打造適應氣候變化支撐機構和專家隊伍,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幫扶行動。定期組織適應氣候變化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適應氣候變化決策實施能力。探索建立省級適應氣候變化信息平台,推動資源、信息、數據共享。建立氣候適應數據統計和信息披露機制,定期發布氣候變化監測公報。(責任單位:教育廳、司法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六)促進公眾參與利用世界氣象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節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和科普活動。發揮— 25 —貢嘎山、達古冰川、臥龍、若爾蓋等地理優勢,開展科普教育和研學實踐教育,提升傳播氣候變化知識能力。廣泛動員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民參與適應氣候變化,鼓勵氣候變化和生態環保志願者隊伍發展。(責任單位:教育廳、科技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七)拓展對外合作強化與流域上下游地區、毗鄰省(市、區)的合作,深化氣候變化科學數據共享與技術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西南區域流域氣象服務聯合體,加強氣候風險和自然災害聯防聯控。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氣候變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適應協同等領域合作,推動成渝地區氣候變化標準互認。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積極融入和服務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強化在我國與南亞、非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大局中的支撐服務作用,爭取落地中國—南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