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保護級別,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澳洲硬仆骨舌魚頭部比較小,相對於金龍魚、紅龍魚等亞洲龍魚來說,該龍魚的頭部也比較尖;各鰭上都有星星點點的金色斑紋,很像一顆顆閃耀著的珍珠。胸鰭比較小,尾鰭呈圓形;魚體強健,體型較小、修長,長達50-60厘米,暗灰色的體色因魚鱗後緣的金黃色而顯得光亮。在頭部和鰓蓋後也出現金黃色的斑紋。口上位,嘴上生有骨狀的舌頭,可以看見觸鬚。背鰭軟條總計20-24枚;臀鰭軟條總計28-32枚。最大體長可達100厘米。和銀龍魚不同的是有七行鱗片,鱗片的邊和裡面顏色不同,如同身上有一個個小珍珠閃亮。鱗片中央、尾鰭、背鰭、腹鰭有紅色的斑點,有的鱗框為紅邊,側線有35鱗片,臀鰭梗骨有31支,尾鰭梗骨有21支,鬍鬚為黑色且柔軟,既短又小。體色大多數為淡褐色,靠近尾鰭附近的體色比較暗,有一些個體也表現為金黃色或灰綠色,而鱗片多為銀白色,並且在鱗片的邊緣還有紅色的環狀的斑紋,看上去非常的美麗。
幼魚呈現出銀白色的色澤,背部為銅褐色,且背部有些彎曲;成魚時尾部有明顯的紅色噴點,鱗片則為淺藍底淺紅色的環紋。如果從幼魚便餵食增紅的餌料,則會有尾鰭紅色斑點。最大重量可能是12.27千克。
口上位,上頜緣由前頜骨和上頜骨構成。副蝶骨、兩頜與舌具發育良好的齒。鰾與內耳相連或否。胸鰭位低;無脂鰭;背鰭小,位於體之中部;臀鰭一般位於體之後部或與尾鰭相連。體被圓鱗,具側線。
生活習性
成魚棲息於溪流與沼澤等靜止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生植被之中靠近水面或者陸地的地方。獨居性,領域性強。此種的龍魚性情略顯凶暴,生性好鬥,常導致鬍鬚斷裂。肉食性,主要水面進食,以各種各樣的陸生的和水生的昆蟲、小魚蝦、青蛙、甲殼類動物與一些植物原料為食。飢餓時,會尋找可吃的魚,包括體形較大的魚。
繁殖方式
當表層水溫度接近30°C在多雨的季節之前產卵。口孵魚。卵粒直徑約1公分,每次產卵50-200粒。受精卵輸入雌魚的口。卵孵化1-2周。帶著擴大的卵黃囊的幼魚,在另一個4或者5周不外出或者接近口。幼小的魚開始餵食,在卵黃囊被完全地吸收以前,主要以在2-3厘米大小的微型的甲殼綱動物為食好。在3.5-4.0厘米的長度變成獨立的。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