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嬰,原名劉佳沛。生於1983年除夕。80後著名詩人、作家。1999年高中一年級退學。2000年就讀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創作班。2002年考入天津某大學經濟系。2003年大學二年級退學。2005年出版詩集《澤嬰的詩》,2007年出版長篇小說《荼靡》(荼縻)。現居北京,從事電商行業,職業經理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澤嬰
- 外文名:澤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內蒙古
- 出生日期:1983年
- 職業:作家、電商CEO
- 畢業院校:魯迅文學院
- 代表作品:《荼縻》 《澤嬰的詩》
簡介,詩歌,《昔日》,《憂傷》,《小滿》,圖書摘抄,新聞推薦,眾人評點,
簡介
澤嬰,原名劉佳沛,生於1983年除夕。出生地內蒙古。高中一年級退學,後學習於北京魯迅文學院,2002年考入天津某大學經濟系,又在大學二年級退學. 大學期間創辦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民間詩刊《赤》。出版有詩集《澤嬰的詩》(遠方出版社),長篇小說《荼縻》(人民文學出版社)。澤嬰是新時代年輕詩人的代表和典範,他的神秘氣質和極具天賦的文學才華使他成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重點推薦的年輕作家,迅速進入大眾的視野。 代表作長篇小說《荼縻》(人民文學出版社)。
澤嬰
![澤嬰 澤嬰](/img/1/c90/cGcq5CN3ETYygjY4EmMmFDZ2UjM2IzY5gTZy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詩歌
《昔日》
在記憶的線段上,你多像一個遙遠的人
生活在我身旁,就仿佛你已經死去
我愛著你就像是悼念你。
我似乎包囊在你之中,你心臟的跳動將我敲響
使我說出你願意的那些話
使冬日的聆聽者逐漸沉重,增添信念是你張開絲綢的手臂。這是我遙遠的永恆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img/8/acd/nBnauUmNyYWMwgTY5kDOiRjM4UmZjFmZykTYxgDM3AjZyUWOmdzNyYDZ2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我為此站在柿樹下的路口
等待你與我狂野的心靈相遇
馬車停在路邊,兩旁是草坡,你背後是空茫的山脈
你迎面走來如同經年的回憶浮現腦海
你對我說,永遠呆在此地,緩慢地進行衰老
永遠面對著遠方,並且
在忘記我的名字和相貌後仍然愛我
對於未能重複的生活我已耗盡心力
依靠夜晚使其復活多次。每一個冷酷的時刻
每一種心碎,都使我置於未知將對你的懷念完成
人生不久,因此我對你的懷念不久
這裡有樹林、河流、房子和親戚朋友
我找不到你的時候,他們也找不到我一如當年,每當你出現時便出現許多人
比如那個早夭的同學,我們曾攜手爬進百貨商店的倉庫
偷取香菸和大量過期物品。
我曾答應他保守秘密
所以他拉著我跑過舊街道,在河邊跪地結盟
後來,他死了。由於他的死
我偶爾會懷念當天街道上陌生的行人
甚至在懷念你的時候
我也懷念河上的浮雲
我並非懷疑你,親愛的,你如何知道
在你的寂靜中,我寧願從沒意識到你
以及通過你記載於我臉孔的往事
那被吻過的往事。你說,這多像我的初戀。
2005.10
《憂傷》
行走在馬路上如同行走在廢墟上
你從摩天輪里望見他跳上鋼琴,那個己所不願的人
澤嬰,2000年就讀魯迅文學院
![澤嬰,2000年就讀魯迅文學院 澤嬰,2000年就讀魯迅文學院](/img/a/35a/nBnauQWOlF2MzQGMwYjY2QjM3Y2Y5UGOwUDMlZWMyYmN0EGMiNmY3E2Y2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懷著又急又猛的愛。這是你的遙遠之處
裝不下夢囈,驅羊入谷的嘆息,二十二年了
唯一的真誠還沒有機會表露。我的醜
促使了關於我的虛構,相對他演奏完一個世界
我和你只在黑夜耽擱了富有。
足夠多憤怒卻講不出的因由已成癥結
在他工作的縫隙,在他結婚後,在他掀起
輕率的念頭,牽動著身體的某一部分,讓他難受
並難以慰藉地哭泣。
澤嬰在三亞鳥巢酒店
![澤嬰在三亞鳥巢酒店 澤嬰在三亞鳥巢酒店](/img/c/397/nBnauQWM5gTZ3EjYzEzM5ETMzIGZwUWMhlDOygzMwEzY1YzYhJTNzATN4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2005.12.14
《小滿》
草葉、草場和金色星斗
我們臉對著臉,坐下
別出聲,讓我聽到你的心聲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 澤嬰,2002年天津上大學期間](/img/1/d71/nBnauEjNzYWO5kjY0ITOlBzMlFzNjR2YkFmNzYmMlljZ3cjM2Q2N4IGOw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黑夜彎曲的浮想悄悄轉動
我彎曲的隱蔽之處
像風車 像風箏
此場景後六月的雨落於村莊
農民四處尋找他消失的鎬
閃電燃破額頭,空氣呈現潮濕的魚骨
被我們親眼所見
我們究竟欠了季節多少
小滿時節你覺著屋子陰寒
我對你講完了我知道的物理
你掏出灰燼,把新木頭塞進火爐
孩子的蠟筆畫出的笨拙木柴
繼續燃燒
你忠告我
是解放標本的時間了
你就砸碎苦心的玻璃瓶罐
像散落一串珍珠
讓風乾的標本在雨中重獲自由
2002.5.21.夜
圖書摘抄
“祖母是總給我講
![詩人澤嬰 詩人澤嬰](/img/a/b58/nBnauATZ2YTZkJjZxUjZhFmZjZWOlJ2NmNjY2YWZ3EmNjZzNmVGM5ETM2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故事的,故事中可憐的人最後都要享福。離祖母家不遠的小河水很清澈,裡面有小魚,小河的遠處是山坡,夏天的風一吹,草就起伏,有彩色的花朵,早晨掛著露水,映著太陽閃光。小時我是早起的,多年後,養成了通宵不睡的習慣。寫作令我更急迫進入自己的內心。我已不再輕易開口談論寫作,也許我們在寫作,一直寫。如果經常談論寫作,就無法寫作,因為理解,你不得不敬畏。因此,寫作常常使我惶恐,這惶恐已是經年,所以我亦有了心理準備,並不懼怕,任憑這惶恐長久潛伏。”
——摘自《荼縻》 澤嬰 著作
我們不得不對死懷有猜疑,這是必然的。死是所有被我們遺忘了的記憶。這個坐在河邊的老人如是說。死與不死從來都是無邊無際的,對此要有充分的耐心。
這么些年,你的母親多次走進樹林深處,探下腳去,河水浸過了她的腰。她多次說過不再能陪活著的人度過漫長餘生。這是你想過的問題,但你並不知道它真實的發生了。就是這樣,如你想像過一個人將行死去,因在你這個想法以前,那個人已經死去了。你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的,所以那個人仍然活在你旁邊。
——摘自《荼縻》 澤嬰 著作
新聞推薦
80後詩人的魔幻現實主義。第一本書來自澤嬰,這個在2005年就出版詩集的“80後”似乎是個神秘主義者,其新作小說《茶縻》處處透著魔幻色彩。故事其實很簡單,兄弟倆,一個在莫名的大火中喪生,另一個活下來的,因承擔著死去之人的記憶而無限困惑,以致無法分辨自己是生存或是死亡。這個發生在某藝術學院的一個敏感少年與多個女子的靈與肉的故事,通過作者動人的表達,神秘地撥動了人們內心隱秘而微妙的心弦。我們可以將這部小說看做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她深刻反映了現代青年所面臨的精神虛無,並艱澀地進行著對人生與生命終極意義的叩問。她是“通靈”的,是當今生活的一次迷人的比喻,因為在巨大的真實與虛無之間,她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在澤嬰的這種充滿個人經驗的寫作空間,讀者看到的是直接源自現場的魔幻。
眾人評點
首先要說的是閱讀這本小說帶給人們的煎熬一般的快感。這種要命的煎熬指引我不時的回頭審視過去的時光。那些過去的人和事,那些青春的笑顏和稀里糊塗的日子,那些像白開水一般從人們的身體裡流走的故事,那一刻仿佛又在人們的記性里復活了,似乎能夠聽到我當初依稀模糊的聲音——那是讀完《茶縻》後留下的熱氣和餘韻。在《茶縻》中澤嬰的語言有冬天火焰般的美,有風的速度。一如他的詩。這速度帶起風自身的記憶再一次照亮了人們對逝去的遙不可觸的青春年少的回眸。它就像是澤嬰給自己的青春舉行的葬禮。因此你可以說這是一本有關青春記憶的小說。但我以為此記憶不是屬於作者一個人的,它同時是屬於時間的,屬於一切在時間裡存在的或曾經存在的有形或無形之物。
小說在敘述上更多的帶有詩人的胎記。其中詩性的,泛著智慧之光的語句隨處可見。這樣美得讓人心疼的語言不僅使小說在閱讀上具有更敞開的閱讀舒適度,同時也為小說整體呈現出的氣象增添了不一樣的詩性魅力。在小說中故事以主人公我的成長經歷為主要線索,而這個我因十三歲時敬佩的哥哥死於火災,此後一直陷入多重身份,時而是他自己,時而是他的哥哥,他負重著他和他哥哥兩個人的記憶在成長、生活。同時作者通過文中的我與艾瑪,石蓮,安諾,蘇榕等女性交叉的關係深刻展示了這個沒有信仰的一代人在情感領域的失重,這種失重帶來的是茫茫無際,無所依傍的悲涼之感。而文中對文學院中的南生,楊戈,小雅,張佐等人生活的再現則真實的記錄了我們一個個人在生活中是怎樣從充滿希望到希望磨滅的,表達了現代人對生活的迷茫,精神歸宿的缺失。
最後這絕不是一本可以一口氣讀完的小說,但卻是一本能讓你不斷去回味的小說。如果你恰好有那么點時間,如果你又恰好有那么點厭倦了快餐小說。那就看看《茶縻》,看看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看看我們彼此業已模糊得需要辨認的那張青春的臉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