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成原因,主要樂器,歷史文化,主要特點,主要作品,
形成原因
為豐富演奏曲目,各鑼鼓館爭相聘請正字戲班的樂師傳授音樂,於是吸收了戲曲樂隊中使用的一些樂器,增添了小嗩吶、蘇鑼、深波和一些常用弦樂器等,逐漸形成了現在這樣“吹、打、拉、彈”俱備的綜合性吹打樂隊。
主要樂器
吹管樂器有大嗩吶、小嗩吶、大笛(橫笛)、小笛(俗稱簫仔)、簫等;打擊樂器有的鼓、蘇鼓、中鼓、大鼓、蘇鑼、深波、斗鑼、欽子、亢鑼、月鑼、大鈸、小鈸,銅鐘,雲鑼等;拉弦樂器有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彈弦樂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揚琴等。
歷史文化
潮州大鑼鼓的創始人有歐細奴、謝奴仔、吳德潤等,其中以歐細奴的貢獻最大。歐細奴原是潮安鎮合旗鼓亭的吹首,他熟悉正字戲音樂,在他二十四歲被鑼鼓館請去傳藝,提供了不少正字戲音樂。在現有的十八大套曲目中,極大部分是正字戲音樂聯奏。 潮州大鑼鼓的特點潮州大鑼鼓的音樂格調綺麗清朗、剛柔相濟。樂隊中的領奏樂器嗩吶以麥桿為哨,發音柔美,司鼓藝術與我國拳術、劍術相結合,別具一格。
主要特點
潮州大鑼鼓的音樂格調綺麗清朗、剛柔相濟。樂隊中使用的嗩吶以麥桿為哨,發音柔美,是領奏樂器。打擊樂器選用一些有固定音高的鑼,合奏音響諧和。司鼓藝術別具一格,司鼓者以輕重緩急的底鼓和剛柔徐疾的手勢指揮樂隊,並以演奏複雜多變的鼓套充分發揮它的表現作用,創造了許多鼓套,以及與我國拳術、劍術相結合的擊鼓動作,是一種具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的擊鼓藝術。
主要作品
潮州大鑼鼓十八大套曲目是:《六國封相》、《關公過五關》、《秦瓊倒銅旗》、《紅邁追舟》、《十仙皤桃會》、《岳飛大戰牛頭山》、《復中興》、《拋網捕魚》、《陳春生告官》《三休樊梨花》、《薛剛祭墳》、《十八寡婦征西》、《黃飛虎反朝歌》、《綠袍相擲釵》、《八仙慶壽》《天官賜福》、《雙咬鵝》和《鬧雞》。
傳統套曲結構龎雜,不夠集中。今人演奏時,常將原來音樂材料大加刪減,選取其中的主要曲牌和唱腔進行器樂此加工。如《關公過五關》原有曲牌十三支和穿插的鑼鼓段,潮州市民樂研究組整理改編的新版本為:(1)思兄、(2)封金掛印、(3)荒郊策馬、(4)梵宇香茗、(5)過關斬將、(6)吹鼓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