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是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汕頭戲曲學校。
基本介紹
- 書名:潮劇
- 作者:汕頭戲曲學校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定價:11.6 元
- ISBN:9787104025603
《潮劇》是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汕頭戲曲學校。
潮劇,俗稱潮音、潮調、白字戲,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泉潮雅調、白字戲。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是廣東粵東地方戲曲及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潮劇有發源於潮汕、閩南等說法...
潮劇又稱潮州戲、潮音戲,潮劇發源於閩南,在潮汕形成。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粵東、閩南、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潮劇傳統劇目分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文明戲和新編歷史劇兩大類,有劇目兩千多個。傳統劇目在潮劇中占據重要地位...
普寧市潮劇團是歷史較長,陣容鼎盛,在粵東、閩南一帶享有盛譽的專業劇團。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潮劇發源於閩南,在潮汕形成,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潮劇 潮劇,...
廣東潮劇院成立於1958年,是潮劇藝術的代表性單位,具有創作、演出、示範、培養、研究和文化交流的性質和職能。廣東潮劇院建院以來,先後創作、整理、演出了《陳三五娘》《續荔鏡記》《蘇六娘》《辭郎洲》《楊令婆辯本》《掃窗會》《柴房會》《鬧釵》等一批優秀劇目。其中,《火燒臨江樓》《蘇六娘》《告親夫》《荔鏡記...
潮劇是福建東山的傳統戲曲主要劇種,俗稱白字戲,也稱泉潮雅調、潮音戲。潮劇發源於閩南,在潮汕形成。潮劇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的精華,同時又受到中原文化、吳越文化和當地福佬文化、客家文化的薰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潮劇系宋元南戲弋陽諸腔(東山民間俗稱正字戲)衍變而來,明代...
《潮劇史》是2015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敘述潮劇產生髮展的歷史,勾勒潮劇變革演化的軌跡約600年來首部潮劇史著作填補學術空白,為當下潮劇改革作鏡鑒近200幅圖片劇照資料,可讀可賞 內容介紹 在全國二三百個地方戲曲劇種中,潮劇因悠久的歷史傳統、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而獨樹一幟。然而和兄弟劇種比起來,...
潮劇的體系 潮劇的體系是一種音樂唱腔。音樂唱腔是曲牌聯綴為主的聯曲體和板腔體綜合體制,至今保留一唱眾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幫腔形式。
潮劇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屬於宋元南戲的一支,誕生於古潮州,曾有潮泉調、潮腔、潮調、潮音戲、潮州戲和潮州白字戲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統稱潮劇。《潮劇史話》以生動流暢的文字,講述了潮劇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藝術特色、代表性劇目和突出人物等,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後潮劇這個地方小劇種的巨大...
《李商隱》是廣東潮劇院一團林燕雲演出的潮劇。2024年4月25日,“燕語·潮韻”——林燕雲潮劇精品劇目全國巡演將走進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為中山市民帶來經典潮劇《李商隱》。劇情簡介 潮劇《李商隱》改編自越劇《雙飛翼》,講的是唐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隱高中進士,巧遇涇源節度使王茂元之女王雲雁,對其一見鐘情...
《葫蘆廟》,是潮劇,是廣東省重點創作劇目之一,該劇獲得了中國曹禺文學獎劇本獎,陳學希角逐梅花獎參獎劇目。該劇曾參加99國際潮劇節演出,受到好評。簡介 該劇從創作到演出到再創作,幾易數稿,受到專家學者及廣大潮迷的關注。基本信息 演出工作人員 劇 團:廣東潮劇院一團 編 劇:范莎俠 導 演:繆芝蓮(...
雲霄潮劇團是雲霄縣的專業戲劇表演團體,成立於1951年8月,擁有演職員75人,劇團發展 雲霄潮劇團自1981年10月始,劇團創作劇目《寶鏡篇》、《易婚記》、《斷鴻曲》、《淚灑秦淮》、《圍城記》、《冒官記》連續參加省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屆戲劇調演並獲獎,成為全省同類劇團中的佼佼者。歷年來...
潮劇唱腔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的用調上。曲牌唱腔或對偶曲唱腔一般都套用四種調即[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此外還有[鎖南枝]調、[鬥鵪鶉]調,以及犯腔犯調。輕三六調 以61235為主音構成旋律,適用於表現歡快跳躍、輕鬆熱烈的情調,如 《大難陳三》的[哭相思]。重三六調 以71245...
潮劇六大班,潮劇最有影響、最受歡迎的正順、三正順、源正、玉梨、怡梨、賽寶六大班。解放以後,這六大班被稱之為潮劇團,後合併入廣東潮劇院。基本信息 潮劇六大班意即六大較負盛名的潮劇團。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支,是廣東地方劇種之一,也是全國十大劇種之一。潮劇以語言優雅通俗、唱腔優美抒情、行當分工嚴密、技巧...
潮劇的形成和發展 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國際潮劇節是一極富特色的國際性中國戲曲藝術盛會,潮劇跨越了語言和地域,讓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朋友相聚一堂,用各自獨特的腔調唱出相同的段子。潮劇節還致力於打造藝術交流平台,邀請其他兄弟劇種前來參加交流展演。潮劇節舉辦地點在廣東汕頭。潮劇節已經成功舉辦了4屆。分別在1993年、1999年、2008年、2012年。廿載...
具有400多年歷史的潮劇藝術,在新中國成立後,曾先後出現過兩個輝煌的 “黃金十年”,期間藝術鼎盛、人才輩出,相繼湧現出藝術精湛、蜚聲海內外的兩代潮劇“五朵金花”。第一代潮劇“五朵金花”是姚璇秋、范澤華、蕭南英、吳麗君、陳麗華。20世紀80年代初,復甦的汕頭潮劇舞台出現了被譽為“五朵金花”的吳玲兒、...
《十五貫》是林升民、馬慶忠根據崑劇本移植改編的潮劇曲目,表演者潮劇潮劇團。劇情簡介 屠戶尤葫蘆,向親戚借得十五貫錢,擬重開業。回家時,養女蘇戌娟問錢從何來,尤酒後戲言,說錢是蘇的賣身款,蘇信以為真,乘夜離家投親。賭徒婁阿鼠乘機盜錢殺尤,並誣蘇私通姦夫,謀財害命,眾受惑,追趕蘇戌娟。客商...
潮劇的分布 潮劇的分布是分布在廣東、福建閩南南潮語區、香港和台灣的戲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福建閩南南潮語區,也流行於香港和台灣,也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
《春香傳》是潮劇劇目,由王菲先生根據上海同名越劇移植改編的,作曲是黃秋葵先生和楊廣泉先生。黃、楊兩先生的合作可謂珠連璧合。潮劇《春香傳》的開場音樂用典型的潮州音樂曲式,既交代了作品的地理背景,又在輕快的樂曲聲中展現了春遊的畫卷。《愛歌》的深情密意、《別歌》的纏綿惆悵和《獄中歌》的如泣如訴,...
潮劇劇目中包含很多方面的民俗文化,其中以節日、祭神最為突出。端午節是華夏民間傳統節日,潮汕端午節更是多姿多彩充滿地方特色。在不少潮劇劇目中,劇作者創作的台詞活靈活現地描述出了潮汕人過端午節的生動情景。比如:《劉明珠》的“陣陣薰風稻穗香,榴花燦爛接端陽,韓江競渡無心賞,北望京華舉壽觴。”《火燒...
小百花潮劇團成立於2012年6月,由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組成 這朵梨園的蓓蕾初綻時就已與眾不同:它的名字與我市一家民營企業連在一起,是由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的劇團;它是一支清一色的“娘子軍”,小生、老生、男醜等行當均由女生反串;它成立不到半年,除了排演傳統劇目外,還...
《搜樓》是一部潮劇。潮劇 明嘉靖年間,朝臣楊椒山,因參揭奸相嚴嵩,致遭殺害。其子楊德明,為父報仇,行刺嚴嵩,不遂被捉,後於法場逃脫,躲避在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花園。陸炳與女兒韻香,念其忠良後裔,乃藏德明於府內。適嚴世藩與其黨羽鄢茂卿來訪,為鄢所覺,鄢慫恿世藩帶眾家丁來搜。這時陸炳已奉旨往通州...
本劇根據同名京劇本移植;60年代,汕頭市潮劇團演出。潮安潮劇團、饒平潮劇團、玉梨潮劇團等均曾演出此劇。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統治下的東北。在東北一個小城市裡,有個當扳道工人的共產黨地下員李玉和,一家三口。他母親六十多歲,久經革命鍛鍊;女兒李鐵梅十七歲,在嚴酷的對敵鬥爭中成長起來...
廣東潮劇院一團復排了經典潮劇《江姐》,並於18日上午進行連排。該劇再現了革命先驅江姐的英勇事跡,把她為革命理想獻身的精神傳遞給了新一代的年輕人。《江姐》由潮劇著名劇作家鄭文風、王菲、謝吟、何苦紀念建黨90周年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由陳華、張伯傑、楊廣泉作曲,吳峰、麥飛導演,廣東潮劇院一團首演,70...
潮劇是潮州地區的地方戲,潮州文化的精華,最具地方特色的標誌是聯結海內外潮人的紐帶。潮曲是潮劇”劇目中的唱段,故也稱之為潮劇演唱。潮劇即潮州戲,藝苑奇葩——潮州戲 又名潮腔、潮調、潮音戲、潮州白字戲,正式命名為潮劇。起源 潮劇源自宋元南戲,到明代逐步形成潮腔潮調,到清代發展成獨特的潮州戲。在...
潮劇童伶制大約出現於清朝乾隆年間,至1951年結束,前後大約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之久。最後的童伶在獲得人身自由之後,在新時代中為潮劇的發展繼續做著貢獻。背景介紹 潮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古老地方戲曲劇種,明代稱為潮腔、潮調,清代初年稱泉潮雅調,以後又能有潮州戲、潮音戲、潮州白字戲等稱謂。主要流行於廣東...
還官記(hái guān jì)以清朝揭陽縣令魯亮才為民得官、舍官、還官的事跡為原型的潮劇劇目,曾獲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劇本一等獎、劇目一等獎。劇情簡介 潮劇《還官記》劇情:清朝年間,廣南境內連年久旱,農田乾涸,莊稼曬死,民不聊生。總督田文進幕下小吏魯亮才因提出“開渠引灌,興修水利”而被田所器重,而...
潮劇廣場戲又稱踮腳戲、出街戲,是潮劇的民間遊藝形式,廣泛流行於潮汕農村,深受廣東勞動人民歡迎。“鳳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報賽忙”;“打起鑼鼓一百三,戲班送戲到門腳”;“望到頸長長,落雨竹笠當,棚腳炒烏豆,腳腿企到酸”——這些潮汕謠諺所描繪的便是潮劇廣場戲源於民間、行於民間又為民間所喜聞...
揭陽潮劇一團:劇本整理:王澤暉 舞美設計:林喜中 作 曲:陳—舟 服裝設計:林尋穩 導 演:吳殿祥 司 鼓:蔡錠炎 領 奏:江潮光 燈光設計:林翔鵬 演員表 揭陽小梅花藝術團:林紹——謝紫榆 美娘——方沐蓉 徐老太——蔡東雄(男)大媒姨——徐曼虹 二媒姨——陳佳佳 三媒姨——吳杭 時春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