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潮劇
- 類別:戲曲
- 俗稱:白字戲、泉潮雅調、潮音戲
- 流行:福建東山等
- 演唱語言:閩南方言
潮劇是福建東山的傳統戲曲主要劇種,俗稱白字戲,也稱泉潮雅調、潮音戲。潮劇發源於閩南,在潮汕形成。潮劇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的精華,同時又受到中原文化、吳越文化和當地福佬文化、客家文化的薰陶,形成...
潮劇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潮州、惠來、汕頭、揭陽、普寧、澄海、潮陽、饒平、豐順、陸豐等地),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南部(詔安、東山、雲霄、漳浦等地),還有海外的東南亞諸國(主要是越南、泰國、新加坡、高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法國等潮人聚居區。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
潮劇的分布 潮劇的分布是分布在廣東、福建閩南南潮語區、香港和台灣的戲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福建閩南南潮語區,也流行於香港和台灣,也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重。
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劇團簡介 普寧市潮劇團是歷史較長,陣容鼎盛,在粵東、閩南一帶享有盛譽的專業劇團。歷史沿革 普寧市潮劇團的前身是梅正潮劇團和一枝香潮劇團。50年代,梅正潮劇團曾帶著...
福建省平和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 福建省平和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位於福建省平和縣。2022年3月,入選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擬公示名單。
雲霄縣由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福建潮劇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應邀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中華情”欄目演出。歷史沿革 雲霄縣潮劇團歷史悠久。其前身為解放前遺留下來的潮劇戲班“老振笙馨”,“老樂天馨”。1951年,縣人民政府成立戲劇改革籌委會,以兩個舊戲班為...
鐵枝木偶戲,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鐵枝木偶戲,元代從中原傳入廣東惠來、海豐、陸豐一帶,音樂、語言為潮曲、潮話。鐵枝木偶戲在民間俗稱“尫仔戲”,是中國現有的古老的木偶戲品種之一。因語系相通,很快流行於閩南詔安、東山、雲霄、平和等地。鐵枝木偶原來身高九寸,纖繡精細...
演出背景 《家風》通過“一件舊衣服”“阻止女兒填錶轉正”“有‘代志’找谷書記”等幾個真實小故事,用古老弦音奏響廉潔新曲,讓幹部民眾在品味獨特戲曲藝術的同時,深刻感受谷文昌廉潔齊家的“谷氏家風”和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所獲榮譽 2022年6月,《家風》將代表福建省衝刺國家級群星獎。
陳裕,1953年10月生,福建雲霄人,中共黨員,1979年結業於廣東汕頭戲曲學校。1971年從藝,歷任雲霄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布傳隊演員、雲霄縣潮劇團演員、副團才、團長、黨支部書記、雲霄縣文化館館長、漳州市戲劇協會副主席、雲霄縣戲劇協會會長。現任福建省戲劇協會理事、福建省民間劇團研究會常務理事、雲霄縣文化館黨支部...
福建省東山縣人。潮劇樂師。7歲時即隨父跟班學藝,較全面掌握潮劇吹、拉、彈、打多種主要樂器的演奏技藝,尤擅嗩吶,以技巧嫻熟和多變花音著稱,一次在詔安梅州鄉參加“五班斗“(五個潮劇班賽台)時,他用四支大小不同的嗩吶吹奏《粉蝶採花》《得勝令》等曲,連續7次受到喝彩,從此聲譽日隆。16歲起,先後在...
畢業分配到福建東山潮劇團的8年時間,潘麗娟主演過《宋弘抗皇婚》、《秦始皇》、《白高梁》、《龍鳳環》等長短戲50多部。潘麗娟不但練就一身好武藝,把了、腰腿都是她的強項;還彈得一手好琵琶,當年主演《風花雪月》時,為配合劇情需要會自彈自唱。所獲榮譽 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方展榮到福建看戲,潘麗娟因主演的《...
同年8月加入東山縣潮劇團當任演員,後台主任。1995年調任東山縣文化館助理館員,副館長。2002年8月被任命為福建省東山縣潮劇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從藝十多年,擅長武丑,也演項衫醜和老醜,曾在《琴劍恨》、《白蓮之戀》、《風花雪月》等十多台大型劇目中扮演過主要角色,並先後參加赴泰國訪演等大型演出活動,...
第一、二屆國際潮劇節(1993年、1999年)93屆參加演出活動的團體29個,來自海外團體11個,參加人數逾千,共演出大劇目47出,並舉辦國際潮劇藝術展覽。99屆參加團體31個,其中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香港、台灣的海外潮劇團體11個,海內上海、福建、潮汕三市共20個,參加人數2000多人。這...
僧尼會 小僧半空“六根未盡”,一日,趁機逃出山門,準備回家還俗。途中,遇一私奔小尼,兩人一見如故,言談之下,頓覺志同道合,為不虛度青春,訂下“百年諧老”之約,成了千古佳話。[考釋]根據同名崑劇改編移植。劇本改編:陳華武。1985年,廣東潮劇院一團、福建詔安潮劇團演出。
《陳三五娘》又名《荔鏡記》 ,是廣東潮汕地區及福建閩南地區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之一。潮劇電影《荔鏡記》根據潮劇《陳三五娘》改編。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戲曲改革的熱潮中各地戲劇互相觀摩互相學習的藝術交流活動空前活躍。汕頭市正順潮劇團為排好《陳三五娘》,專門派人到福建泉州向梨園戲學習。1956年成立的廣東...
林水順(筆名林源)。生於1964年,福建省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原在中學執教,1990年調任福建省東山潮劇團從事劇本創作,現為國家三級編劇。林水順創作的劇目注重突出主旋律。謳歌真、善、美;抨擊假、醜、惡。熱情讚頌古今民族英雄志士,倡導民族大團結。結構嚴謹,情節曲折,風格豪放。語言活潑,生動而詼諧,易為...
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的紙影戲,本是由南宋時期從福建地區傳入的紙影演變而來。基本介紹 潮州“紙影戲”即“鐵線木偶”,是影戲的一種,也是別具一格的木偶戲,它歷史悠久,長期流行於粵東以至閩南一帶,廣為人民民眾所喜愛,是潮州民間戲劇藝術的一朵瑰麗之花。製作 在清代流行的是古老的皮影戲。即戲中人物全部用...
陳三五娘荔鏡記是古老的民間傳說,作為綿延500餘年的閩南先民生活記錄範本,屬於中國明代傳奇作品,出於中國閩南地區的福建泉州(陳三)和廣東潮州(五娘)一帶,作者已失佚,大約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主要為曲牌(劇本)型式,劇本均為閩南語編寫,用戲劇來表演,廣泛流傳於粵東(今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及閩南的美麗...
蔡寶源(1905~1971) 潮劇烏面(花臉)。福建省東山縣人。蔡寶源因家貧,12歲便賣身潮安縣老賽寶豐班當童伶,又先後在潮劇源春班、三春班、中一天香班及正順班當演員。建國前曾隨戲班到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演出,在海內外觀眾中頗負聲望。蔡寶源當童伶時,應工旦行,23歲以後,從潮劇烏面廣崇師傅學藝,於...
潮劇在四百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流行於廣東、福建、香港、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普寧潮劇在此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劇本立意和藝術表現手法刻意求新,善於吸取新作曲技藝和樂器以設計出新穎動聽的唱腔和音樂,近現代甚至把聲光藝術(如魔術、特技、機關布景)...
原廣東潮劇院副院長林淳均說:“我研究中國戲曲史和潮劇史,童伶制在全國作為一種制度來說,就潮劇和福建梨園戲有,其他劇種是沒有的,當然,其他劇種也有孩子,但不形成一種制度。”在近兩百年的發展中,潮劇逐漸形成了制度完善的童伶制。這些演員從兒童時期就入行接受嚴格的訓練,又在舞台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從小受藝術薰陶,11歲赴福州“福建省京劇團”學藝,師從著名導演藝術家李幼斌、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曉鳳、京劇名師程秀玲、王貴忠等攻習文武量行,紮下了堅實的基本功。1992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藝校潮劇表演專業。她天資聰慧,扮相清秀,唱念做打俱佳,表演各類旦角,富有魅力,其戲路寬,技藝精,早已吸引過海內外不少...
39、潮劇 潮劇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台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汕方言的華僑、華裔聚居地區。2006年入選第...
《母子橋》是由吳茲明執導,蔡瑞藩作曲的潮劇。該片講述了當年感召過縣令的母親,卻因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而萬念俱灰地從母子橋頭投河,企圖尋死。當然,母親獲救了,而且救起她的正是當年那位慷慨護送她過河救子的縣令…… 現在,刻不容緩地擺在縣令面前的是如何修建另一座更為艱巨.更為牢靠的精神上的母子橋…...
歌仔戲,閩南地區一般稱為薌劇,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錦歌)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台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布...
回想一九四三年春旱,僅是四十八天沒有下雨,溪河乾涸,土地龜裂,禾苗枯死而失收,米貴如珠,民不聊生,在這京北渡口不知載了各村的多少鄉親,逃江西、走福建,流亡他鄉,魂歸異土。這是為鐵證,寫下了兩個社會的對比,放映了兩種社會制度產生不同的結論。增產糧食 京北鄉三村的農業生產水稻非常突出,從六...
《井邊會》傳統劇目。是明傳奇《白兔記》的一折。全折講的是李三娘十六年前為避哥嫂毒手將兒子托人送與太原尋父,十六年後其子承佑外出射獵,為尋白兔,井邊得會三娘的故事。崑劇、湘劇、川劇、徽劇、潮劇等均有此劇目。潮劇介紹 潮劇《井邊會》此折系全劇《白兔記》(也稱《李三娘》,《白兔記》全劇由《井邊會...
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福建省漳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戲源於晉,承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是由木偶表演、劇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布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其特點是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使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既能夠體現人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