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筆

潤筆

潤筆,是指拿毛筆泡水這個動作,使用毛筆時通常會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開、泡軟,這樣毛筆較容易吸收墨汁,寫字時會感覺比較圓潤。因此,後來“潤筆”被泛指為請人家寫文章、寫字、作畫的報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潤筆
  • 外文名:remuneration for a writer,painter or calligrapher
  • 目的 :寫文章、寫字
  • 詞性:動詞
歷史來源,歷史典故,出處,歷史,歷史趣聞,其它相關,

歷史來源

隋書·鄭譯傳》:“上令內史令 李德林 立作詔書, 高熲戲謂 譯 曰:‘筆乾。’ 譯 答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潤筆物。後泛指付給作詩文書畫之人的報酬。 唐 殷文圭貽李南平》詩:“潤筆已曾經奏謝,更飛章句問 張華。”《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少不得還有幾兩潤筆的銀子,一併送來。” 魯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為《幸福月報》社,因為潤筆似乎比較的豐。”
潤筆

歷史典故

古時候的稿費的籠統稱謂。
古之士大夫,講究“清高”,恥言金錢,非說不可時,稱之為“阿堵物”,意思是“那個東西”。
稿費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詞,以前有個雅稱叫潤筆。《隋書·鄭譯傳》有一則故事:鄭譯為皇上擬詔書,有人戲稱他“筆幹了”,鄭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以後把稿費、書畫酬金稱為“潤筆”,
當年司馬相如,為失寵的陳皇后作《長門賦》,漢武帝讀了受感動,陳皇后重新得寵,司馬相如得黃金百斤,那時好像還沒有潤筆這個規矩,陳皇后是以向卓文君買酒的方式送黃金的,所以人們只好說是“作文受賄”,這“賄”字分量可能沒有如今這么重,若不,司馬相如也太不光彩了。
潤筆
潤筆之風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韓愈,專為名公巨卿寫碑銘,“一字之價,輦金如山”;杜牧撰《韋丹江西遺愛碑》,得采絹三百匹。利之所在,人爭趨之,《蔡伯喈集》裡面,竟有 為年僅十五歲、七歲者作的碑文。
宋朝事實類苑記載,宋太宗為了獎勵宮廷詩人,設筆專款「潤筆錢」,並「降詔刻石於舍人院」。
宋代官俸較薄,皇家有此之設,文人真是受益不淺。
古人作文受酬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為活人寫壽序,給死者撰碑文。如唐代大散文家韓愈,寫碑文頗得潤筆之利;北宋詩人王禹偁貶官外放商州時,也寫過好些碑文,且自作詩云:“副使官閒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二是為皇帝、大臣和朝廷、官府起草公文受賞賜。這種公文可稱作有公文。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說: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寫了四道制文宋徽宗給了他特優的酬勞,賞賜了不少堪稱無價之寶的御用之物。
另據《湘山野錄》卷上記載:翰林學士孫抃撰寫《進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讀後“感泣彌月。明賜之外,悉以東宮舊玩密齎之”。皇帝要秘書寫公文尚有恩賜,則臣下例有饋贈更不待言。如北宋名臣寇準拜相時,楊億(字大年)撰寫制書,其中稱寇準“能斷大事,不拘小節”,寇準認為“正得我胸中事”,於是給作者“例外贈百金。”

出處

“潤筆”一詞典出《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荅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鄭譯是隋文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國。後來鄭譯遭彈劾貪贓納賄、疏於職守及不孝順母親,因此遭到貶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鄭譯與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將鄭譯召回。於是,隋文帝就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丞相高熲就開玩笑的對鄭譯說∶“筆幹了。”鄭譯則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因此,後人就將給付作詩文書畫之人的酬勞稱為“潤筆”了。
古人出於自己所需,向文人墨客求取詩、詞、賦、碑、銘、志、序、記、畫等,而酬謝他們潤資的形式很多,除了銀兩外,還可以用糧食、物品、布帛來支付。當然,有的文人則隨自己喜好收取潤筆,如王羲之愛鵝,李白要酒喝,而蘇東坡則送羊肉也可以。
另外,據說史上獲取潤筆最多的要算西漢司馬相如所撰的《長門賦》。根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另有新寵,陳皇后因而被貶居長門宮,終日愁眉不展。後來,陳皇后聽說漢武帝非常喜歡司馬相如所作的賦,於是便托人送黃金百斤給司馬相如,請他作賦來挽回漢武帝的心。司馬相如便為陳皇后作了一篇《長門賦》,漢武帝讀了終有感悟,陳皇后果真又重獲武帝寵愛。《長門賦》共633字,潤筆資是黃金百斤,真可說是字字是黃金了。

歷史

所謂潤筆錢,就是請人作詩文書畫所給的報酬。《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少不了還有幾兩潤筆的銀子,一併送來。”魯迅彷徨》中說:“投稿的地方,先定在《幸福月報》社,因為潤筆似乎比較豐。”毫無疑問,魯迅先生所說的潤筆,就是稿費,而且因為名氣的原因,他的稿費肯定要高於那些泛泛之輩了。而老爺所得的那幾兩銀子,純粹是私人之間的交往,不能用稿費來論定。
其實潤筆錢,在晉宋之時就已經出現了。唐人叫“義取”,明人曰“利市”,更有雅士恥於金錢之說,叫“阿堵物”(那個東西),說白了那個東西就是金錢。
唐朝,是歷史上潤筆費最高的時期。白樂天有個好友叫元徽之,兩個人是生死之交。後來徽之得了重病,就要死了,就托樂天為他寫個墓志銘,所給潤筆包括車馬、綾帛、銀鞍、玉帶等等,價值七十六萬金,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天文數字的潤筆。白樂天推辭不掉,也收了,後來全部捐給了香山寺,替元徽之做了功德。在這個富裕的時代,人們出手大方,不惜重金去獲得在中國文學史上星光燦爛的明星們的作品,自然也就造就了一批文人富豪。
王勃,名列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他很善於寫文章,不但寫得快,而且文辭華麗。請他代筆寫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裡“金帛盈積”(《唐才子傳》記載)。
李邕,他不但文章寫得好,書法也一流,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和各地寺廟,紛紛拿著金錢請他寫文章。李邕一生,這類文章寫過數百篇,“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杜甫有詩描寫李邕家的豪華奢侈:“乾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毯子一類東西)。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新唐書》本傳上說,當時大家公認,自古以來,因為寫文章獲得錢財之多,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韓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寫墓志銘,他的“諛墓”收入很豐厚。韓愈寫了一篇《平淮西碑》,唐憲宗將這文章的一塊石刻賞賜給韓弘,韓弘就饋贈韓愈五百匹絹。韓愈寫了《王用碑》,王用的兒子饋贈韓愈一匹帶鞍的寶馬和一條白玉帶。韓愈生前好友劉禹錫在他去世後寫的悼文中這樣寫道:“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
皇甫湜裴度寫了《福先寺碑》,裴度贈送給他車馬繒采已經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滿意,說:“碑文三千字,每個字三匹縑,給得也太少了!”裴度於是笑著送給他九千匹絹。
除了這些人之外,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蕭俛韋貫之白居易等人都得到過不少的潤筆。其中白居易的詩歌遠銷朝鮮,朝鮮商人曾拿著賣高麗參所得的錢向白居易購買詩歌新作。唐朝尤其是唐文宗李昂朝,長安城裡盛行找作文高手撰寫碑文墓志銘,儼然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市場。一旦有達官貴人死去,他們的家門口就跟鬧市一般,人們高聲喊叫,爭著要購買碑文墓志銘,不管死者家屬是否願意接受。
可是,在這些的文人富豪之中,卻沒有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等人的名字。這幾個唐朝文學史上最燦爛奪目的明星,並沒有得到豐厚的饋贈,箇中原因,值得後人深思。
到了宋朝,這種潤筆之風愈演愈烈。宋太宗為了獎勵宮廷詩人,設筆專款“潤筆錢”,並“降詔刻石於舍人院”。在宋代官俸較薄的狀況下,皇家有此之設,文人真是受益不淺。

歷史趣聞

歷史上,關於潤筆的話題,還有一些趣聞。比如唐伯虎,他把自己的作品裝訂成一個大冊子,封面上寫著“利市”二字,簡直就是在做生意。還有桑思元,有人向他求字,說咱倆是親戚,就別收潤筆錢了,桑說:“那不成啊,我平生就沒有白給人寫字的慣例。這樣吧,你把銀子先放在桌子上,鼓舞一下我的興致,等字寫完了,同銀子一起還給你。”還有那位右手長了六個指頭的祝枝山,人來求字,先問人家“是見精神否(俗以精神為銀子)?”看見銀子,馬上欣然捉筆。

其它相關

時至今日,潤筆之風猶存。收藏字畫的,想方設法要得到一些大家的作品;有雅興的,也要托人找名家寫幾個字掛在廳堂之上賞玩的;若能得到一副高官的手跡掛在經營之所,那更是滿堂生輝,值得炫耀的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