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潞綢
- 遺產名稱:潞綢織造技藝
- 所屬地區:山西省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潞綢,即古潞州織造之綢,它產生於何代,已不可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明代潞綢曾發展到鼎盛時期,山西的潞州因此而成為北方最大織造中心。潞綢長期作為皇家貢品上貢朝廷,據《潞安府志》記載,洪武初年,潞州六縣有桑樹8萬餘株,織機9000餘張,綢莊絲店遍布街巷,機杼之聲隨處可聞。潞綢品種豐富多彩,有天青、石青、沙藍、月白、醬色、油綠、秋色、真紫、艾子色等十餘種花色,規格分大綢、小綢兩種。明代中葉以後,潞綢成為暢銷全國的產品,“土庶皆得為衣”。創作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有17處提到潞綢,同時期的另一部名著《醒世恆言》也多處提及潞綢。在其他典籍中也可不斷看到潞綢的記載和描寫,由此可以想見潞綢生產和銷售的繁榮情況。
由於腐朽的封建政權和官僚制度阻礙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朝廷的橫徵暴斂以及明清之際的社會大動盪,廣大機戶不堪其苦,怒而“焚燒綢機,辭行碎牌,痛哭奔逃,攜其賠累賬簿,欲赴京陳告,艱於路費,中道而阻”,終使潞綢行業一蹶不振。光緒八年,經中丞張之洞專折秦請,長治停額供之例,從此潞綢便銷聲匿跡了。
發展歷史
潞綢,是山西絲綢業鼎盛時期的代表,產于山西長治,因潞州而得名,歷史上曾與杭鍛、蜀錦齊名,名列中國三大名綢之一。穿絲綢其實就是在穿文化,現代潞綢是將幾千年絲綢文明與現代時尚交織在一起的藝術品。
早在盛唐時期,山西的絲與綢就已在“絲綢之路”通行。拂去歷史的塵埃,追溯中國絲稠文化的起源。上古炎帝農耕時期,地處太行山脈的長治就已經開創了栽桑養蠶的歷史。
從隋朝起,潞綢就已成為山西州府向朝廷進貢的主要物品。從《隋書》記載:“上黨,人多種農桑……”享有“南淞江,北潞州,衣天下”的歷史佳話。由此可見蠶桑生產在長治等地興盛已久,並在當時形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力。
絲綢之路是西方了解絲綢乃至中國文化的重要通道,據《山西通志》記載,早在盛唐時期,山西的絲與綢就已在“絲綢之路”通行,且山西人還在西域諸國(阿拉伯地區)傳授繅絲織綢技術,說明山西當時的繅絲、織綢技術已相當成熟與發達。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第21子沈王朱模就藩於潞安府後,在山西設立織染局,主管為皇家派造潞綢,使潞綢在潞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織造規模,是當時山西省進貢的主要產品和賦稅的大宗來源,盛極一時,作為皇室貢品,代表了明清山西乃至全國紡織技術的較高水平。明萬曆年間,潞綢發展到鼎盛時期,“士庶皆得為衣”,此時潞綢作為普通百姓的飾品,充分融入到了民間,作為一種衣著飾品,承載了深刻複雜的審美、習俗等文化內涵,融入了燦爛的中華絲綢文化之中。據乾隆《潞安府志》記載,長治有織機13000台,登機鳴杼者數千家,“潞綢”名揚四海,與“杭緞”、“蜀錦”齊名。清代也是潞綢長足發展的階段,據史書記載,長治每年生產絲綢達3000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