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致死性損傷(potentially lethal damag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在致死性損傷
- 外文名:potentially lethal damage
- 所屬學科:放射醫學與防護
- 公布時間:2014年
潛在致死性損傷(potentially lethal damag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潛在致死性損傷(potentially lethal damage)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定義照射後細胞暫未死亡,但如不進行干預,細胞將會發生死亡的現象。出處《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第一版。1...
潛在致死性損傷修復(potentially lethal damage repair)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定義 輻射產生的某種致死效應是潛在性的,在不進行干預的情況下可導致細胞死亡,如果改變受照細胞所處的環境狀態,如暫時處於不利於分裂的環境中或延遲接種,可促進細胞恢復。出處 《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第一版。
致死[性]損傷 致死[性]損傷(lethal damag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細胞受到一定劑量照射後發生的不可修復而導致細胞死亡的損傷。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 (第二版)。
亞致死損傷修復 亞致死損傷修復(sublethal damage repair)是2018年公布的核醫學名詞,出自《核醫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射線導致非致死性損傷或潛在致死損傷的細胞,在給予足夠時間、能量及營養的情況下,得以修復或復活的現象。出處 《核醫學名詞》第一版。
亞致死[性]損傷(sublethal damag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出自《生物物理學名詞》 (第二版)。定義 一種可以被細胞修復(包括錯誤修復)的致死性輻射損傷。如DNA(或染色體)單鏈斷裂。任何一個亞致死損傷被修復前,如果在其近旁(同一條DNA單鏈或互補鏈上)又發生另一個亞致死性損傷,將會導致細胞死亡。出...
已如前述,對單倍體細胞一個雙鏈斷裂就是致死性事件。損傷原因 DNA存儲著生物體賴以生存和繁衍的遺傳信息,因此維護DNA分子的完整性對細胞至關緊要。外界環境和生物體內部的因素都經常會導致DNA分子的損傷或改變,而且與RNA及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內大量合成不同,一般在一個原核細胞中只有一份DNA,在真核二倍體細胞...
亞致死性損傷 亞致死性損傷(sublethal cell injury),較輕的細胞損傷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血子後,受損傷細胞可恢復常態,通常稱之為變性或是亞致死性細胞損傷。
(3)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作用: Tet在低劑量 ( 0. 1μg /mL) 時 ,雖對Rb44細胞無直接抑制作用 ,但可明顯增加放射線對 Rb44細胞的殺傷作用。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 ,細胞殺傷率增高 ,放射前後給藥無明顯差別。 Tet 主要通過抑制細胞的潛在致死性損傷的修復增加放療效果。增強抗癌藥物的作用 用 MTT法檢測柔紅黴素 ...
放射損傷的修復 當細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劑量照射後,細胞通過自身的修復機制修復放射損傷,這種非致死放射性損傷包括:潛在性致死性放射損傷;亞致死性放射損傷。在20世紀60年代Elkind發現受到PLD損傷的細胞,如果處於一個抑制細胞分裂的環境,這個環境有助於細胞的修復。體外培養試驗也證實在放療後2-4小時內細胞已修復了大...
TTP-HUS是一種急性有潛在致死性的疾病,其特點為:(1)嚴重血小板減少,(2)血塗片中見碎裂的紅細胞(頭盔狀細胞,三角形紅細胞,形狀扭曲的紅細胞)伴溶血的證據(Hb水平降低,幼紅細胞增多,網織細胞數增高,血清乳酸脫氫酶水平增高),(3)急性腎功能衰竭,(4)發熱,(5)多臟器有表現不一的局部缺血性損傷.臨床表現包括中樞...
●嘔吐,腹瀉和潰瘍性口腔炎是常見的毒性反應,需要中斷治療。此外也可能 發生出血性腸炎和致死性的腸穿孔。●在甲氨蝶呤治療期間出現肺部症狀(尤其是無痰性乾咳)或非特異性肺炎可 能是潛在危險性損傷的先兆,此時需要中斷治療並給予仔細的檢查。儘管臨 床表現多變,但是典型的甲氨蝶呤導致肺部病變的患者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