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簡

潘新簡

清鹹同起義水族農民起義軍領袖。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發動水族農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義。義軍發展到四萬人,在太平軍別遺隊余誠義、黃金亮以及都勻柳天成,都江羅光明張秀眉義軍部將高禾九松等各路義軍的積極配合下,轉戰於黔桂邊區,控制了大半個荔波縣,曾五占荔波縣城,南窺思恩,北圖都勻、獨山,打死荔波守備更玉麟,千總王代龍等。義軍的強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派廣西、貴州清軍圍剿,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九阡失守,因叛徒出賣,潘新簡被俘,犧牲於桂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新簡
  • 國籍:中國
  • 民族:水族
  • 出生地:貴州市三都縣九阡鎮
  • 出生日期:1819
  • 逝世日期:1869
  • 主要成就:農民起義軍領袖
鬥爭事略,輔德王之死,人民的懷念,

鬥爭事略

潘新簡,原本家庭產業不多,據《三都縣誌》載:潘新簡被害後,其產業作逆產充公,民國時稱為學田,僅是50挑谷的一塊大田及30挑的4塊小田。據傳說這塊田還是潘新簡起義稱王以後開闢的。潘新簡從未讀書,所以沒有學名,小名阿簡,起義後若干年,始稱新簡。潘新簡距今僅百來年,有些老人還能回憶說,潘新簡的父親是個老實農民,自耕的土地不多,每年還有些日子幫地主做零工。潘新簡少年有膽識,及長,好打抱不平。清官吏魚肉鄉民,往往為潘新簡所反對,官吏恨之,加以罪名,欲逮捕他。潘新簡隨身常帶大刀一把,磨得很鋒利,揚言說:“誰要捉我,我就先殺他一、二人墊底。”因而矛盾日益尖銳。繼而與覃朝綱(布依族,九阡里姑賞村人)、吳邦吉(水族,莪蒲里畝享村人)等組織一班青壯年團結自衛,與清政府對抗。
清鹹豐五年(1855年)
都江廳(現屬三都縣都江區)蘭花會黨羅光明、羅天明起義,攻破三腳屯(現三都縣城,清時獨山分州)、都江廳。是年8月進兵三洞裡(現三都縣三洞鄉),與潘新簡取得密切聯繫,新簡起兵回響。荔波游擊馬清潔統兵會同方村(當時荔波分縣)縣丞何御之,被潘新簡民軍擊敗。民軍計畫進攻荔波縣城。
荔波縣屬16里,當時九阡、三洞、莪蒲、水婆、羊安、巴容等6里人民民眾完全擁護民軍,瑤慶、周覃、瑤台、方村等4里亦多回響,已占全縣半數以上。荔波知縣蔣嘉穀急募廣西南丹冶匠劉山等進屯水浦、水息等處防堵。是年9月,潘新簡密遣覃朝綱詐稱納款投誠,麻痹清兵。另一方面遣吳邦吉和下河(今台江、劍河一帶)民軍首領潘阿六、都江民軍首領徐多福等率領大軍進攻清軍水江、水浦等卡。清軍集中兵力截堵堯排大路。潘新簡與覃朝綱親率精兵由羅布木小路襲擊縣城。防堵水江、水浦之清軍迅即奔潰,蔣嘉穀急需遣清軍功劉山等嚴守城防。民軍兩次攻城不克,第三次進攻城北炮台,蔣遣義勇盧成龍出城,與民軍激戰於楊家橋(距城北半里),民軍炮擊盧傷左股,清軍潰,城幾破,適劉山率隊死御,民軍以糧缺退回九阡。  10月,蔣嘉穀乘民軍撤退,率劉山等全力由水浦大路進攻九阡,過河至水錯。潘新簡率覃朝綱、吳邦吉等會同下河、三腳各地民軍及附近之水吼、水太、水各、水錯、水調各寨民眾數千人,合圍10餘里。清軍五營分三路以待。民軍使用火銃藥矢、銳甚。清軍劉山拚命抵卸,自辰至午,劉不支,潰北走。蔣率勇士鄧元高及外委吳邦瑞等左右衝突不得出,全軍覆沒,蔣身受30餘傷而死。人心大快。蔣死後,劉山率其殘部退守城垣。民軍乘勝追至,進屯北門城外,圍城三匝,矢炮如雨。劉山同馬兵朱元龍登城防守。劉被銃擊傷頂心及股而死。城幾破,適板瑤團練蒙慶湘率生力軍來援,民軍以曠日久,糧缺,退據城對門河舊縣。次日,由瑤慶大路退回九阡。 蔣、劉死後,清軍無主。復以糧餉不濟,潰散混亂,毫無紀律,橫行劫殺,暗無天日,城中居民,奪門逃命者不計其數。劉山之弟叔龍率其殘部潰回南丹,城中被掠一空。
12月,典史宣德代理縣事,復糾聚殘部,並檄委蒙慶湘設局於平寨,強迫蒙石、時來、巴灰、董界、巴乃等5里人民,編入團練,作死守計。
鹹豐六年
當時荔波縣瑤慶里農民蒙阿林反對清官吏被囚,越獄離逃,回響潘新簡,揭竿起義,附和者眾,據水瑤、水工等處。鹹豐6年正月,聯合潘新簡等率隊攻荔波縣城。至舊縣,與清軍激戰,各傷亡百餘人,遂撤退。知縣趙煦調巴乃、董界、巴灰、時來、蒙石等5里團練,分3路進攻瑤慶。一支由水瑤大路直攻正面;一由水工大路繞攻後面,並防九阡出援;一由拉黨小路側攻。蒙阿林腹背受敵,勢不支。潘新簡救援不及。4月,蒙阿林被害,民軍及民眾數百人慘遭殺戮。
趙煦攻克瑤慶後,9月,又調5里團練會於周覃,分3路進攻九阡。民軍奮勇迎戰,大敗之於水調,清軍傷亡數十人,各里團練潰退。
時民軍據水婆里。10月,趙煦檄荔波劣紳邱樹桐率團練進攻。水族中的敗類——統治者的爪牙團首韋國興(武生)及韋玉龍(六品軍功)等作內應,民軍失利。邱攻進水婆,改名恆豐。邱既而攻克羊安、瑤台、羊奉等,乃於獨荔要隘樹立營壘,為兼顧計。
周覃之水庇卡,在群山之中,關隘險峻,為九阡門戶,民軍據險抵卸,清軍屢攻不下。10月,民軍與把總鄧廷瓚激戰於周覃下拉院,擒鄧,梟其首而去。民軍得勝疏防,清軍從九段日升、千總莫芝茂等乘機襲擊,卡被破,殺傷頗重。潘新簡急率吳邦吉、吳阿悶等馳援,擊退清軍,復水庇卡,進駐下拉院,與踞周覃之清軍對峙。
鹹豐七年
清鹹豐7年2月,邱樹桐據瑤台,潘新簡會同獨山羊猛等地民軍攻之,失利。邱率外委周益發等乘勝追至羊猛。民軍設伏以待,誘邱深入,激戰3晝夜,擊斃邱、周,清軍全軍覆沒。
5月,荔波知縣吳德容檄劣紳蒙慶湘會同千總雷新霆進攻三洞。三洞民軍計誘蒙慶湘入達便洞。繼而潘新簡率大隊在外包圍,里外夾擊,蒙潰退。民軍截之於四方井,蒙慶湘、雷新霆及團首韋芝儒與兵練數百人全部被消滅。
10月,潘新簡民軍於巴容,巡視水慶、茅蘭、洞塘等地,聲勢浩大。知縣吳德容一面向獨山乞援,一面率都司汪文鈞及生員邱育泉卸之於水工。民軍繞道攻城,吳急回救,民軍擊敗之於大坳坡。20日夜,吳率汪、邱等至城下,與城內守軍取得聯繫,內外夾擊。民軍撤退回九阡。
鹹豐八年
都江民軍首領徐多福駐九阡,與覃朝綱不睦,受清政府離間誘騙。鹹豐8年正月,徐多福背叛,率所部降清。游擊王敦倫慮其再變,悉坑其眾73人於荔波縣城北。6月,徐多福解省,斬於市。潘新簡以內部不和,受敵離間,頗為憂慮。又,當時上江民軍首領羅天明等攻獨山州城失利犧牲。潘新簡急率軍策應,進攻羊安、羊樂。5月,荔波知縣乘虛攻水庇、水令。潘新簡又急回援,擊敗清軍,鞏固九阡根據地。
7月,太平軍別遣隊平靖王李文茂及其眾黃金亮等自廣西柳州入黔。9月,黃金亮至荔波巴容里,與潘新簡取得聯繫,進瑤慶里之水慶、水工,樹立營寨。清軍攻之,黃金亮與潘新簡密切合作,擊潰清軍,擒軍功黃坤太、黃玉龍等殺之,乘勝進攻荔波縣城。知縣吳德容率隊抵卸,戰於舊縣,民軍失利,退回水工。11月,潘新簡進攻獨山天星屯,窺中安,策應羅光明進逼獨山州城。
鹹豐九年
2月,黃金亮聯合潘新簡及下河民軍分分路攻荔波縣城。左路由瑤慶出舊縣攻城之東南,右路由水浦大路攻城之西北。金亮左路先出,清軍拒之於洗布河,激戰半日,金亮驍將謝金洪陣亡,軍勢受挫,金亮退走大坳,又被清軍邀截,金亮大敗,損失甚大。右路失期後至,復敗。金亮損失既重,乃退走下江,死於途中。  3月,知縣吳德容檄千總莫芝茂外委曹運先等攻九阡。陷水龍、水太、拉牽等寨。民軍忿極。潘新簡集眾數千圍之。曹被銃傷左股,清軍傷亡百餘人。莫潰敗,退屯水息。
9月,潘新簡聯合黃起鳳(一名拱洪)率下河民軍數千人攻荔波縣城。由巴容出水瑤直取大坳。知縣吳德容會清游擊汪文鈞率千總王化龍、軍功吳阿撒等迎戰。民軍復由羅布木進攻白岩,清軍又分兵抵卸。兩軍三進三出,勝負未分。吳阿撒水岩人,勇而捷,為封建社會統治者所利用,每戰則請為先鋒。是役,民軍勢甚銳,清軍不支。吳亦被槍傷頂心而死。值天暮,兩軍對壘,槍炮聲震天地。千總王化龍見勢難勝,乃以大桿圍河岸,燃火繩於側,以為疑兵。至夜半,乘民軍不備,撤陣地精銳者繞小路劫民軍營。民軍驚駭,陣勢亂,遂大敗,退回九阡。民軍攻城,此次損失最大。
12月,荔波團練覃大士、蒙澤培(一名蒙培)投降民軍,約九阡民軍定期攻城,失機致敗。覃大士舊縣官塘人,蒙澤培西門外播遠寨人,均為清政府主持辦理團練者。隨清軍攻蒙阿林、黃金亮、黃起鳳等,有功不賞,心懷不滿。乃與蒙澤培之弟蒙龍生、蒙三保等密謀,約九阡民軍潘新簡等於12月28日夜攻城,並密遣葉保壽、鐘老吉在城中放火內應。以年關在即,清軍疏防,易於起事。是夜九阡民軍至楊家橋,而內應鐘老吉等起火未燃。天將曉,民軍急,逼近城下,被守城清軍發覺,鳴鼓報警。知縣吳德容急令游擊范定邦督千總王化龍等迎擊。民軍知內應有變,遂撤退。未幾,內應事泄,葉保壽等13人被殺,覃大士、蒙澤培等逃走九阡。
鹹豐十年
正月,覃大士、蒙澤培復引潘新簡、羅光明柳天成等率民軍數千人攻荔波縣城,乘夜半至楊家橋攻城北,清軍堅守不出。次日,瑤慶、恆豐清練增援,內外夾擊,民軍失利,復退回九阡。
4月,覃大士又引潘新簡等數千人進屯荔波縣城東之羅布木,清軍迎戰失敗。知縣吳德容復飭千總王化龍、莫芝茂等統領瑤慶、巴乃等里清練圍攻,截擊糧道,民軍不能久持,又撤退。  6月太平軍攻獨山州城,潘新簡出兵羊安天星屯,牽制爛土等地清軍。
當時九阡、巴容、莪蒲等里民軍依山傍林,洞卡險峻,暫為休養,清軍屢攻不克。8月,荔波知縣吳德容檄三洞汛千總莫芝茂等攻水太等處。把總汪逢春冒險猛進,奪據要隘,民軍奮起抵抗,汪被槍擊中而死,清軍潰退。
10月,蒙澤培與覃大士為小忿不睦,又因屢次攻城失敗,蒙頓起異心,與其弟龍福、龍生、三保等殺覃大士降清。知縣吳德容並其弟等誅之於城東。
鹹豐十一年
太平軍余誠義(一名余腸子或余長子)由定番(今惠水縣)下南丹。鹹豐11年正月18日進荔波縣境。19日,荔波守備曾玉麟等應戰於巴灰里,被擊潰,退守縣城。太平軍進攻西門不克,乃分據城西附郭播遠等村寨。時荔波知縣吳德容、游擊范定邦等駐方村,城內空虛。潘新簡等駐水浦,已與太平軍取得聯繫,亦率隊進攻城東北。20日,太平軍會同九阡民軍圍城,用雲梯、大炮由東門猛攻。21日夜子時陷城,守備曾玉麟、千總王化龍等被殺死,清軍全被殲滅。  太平軍陷城後,吳德容在方村聞警,乃檄調各里及獨山屬團練數千人,令千總莫芝茂統之,進屯板瑤、花缽等處。太平軍在城中,因糧食缺乏,2月12日放棄荔波,由九阡、三洞下古州(今榕江),潘新簡等亦退回九阡,吳德容等回城。  清同治元年(1862年)  7月,潘新簡等繞道出獨山,攻都勻府屬之凱口三關,進屯苗香等處。  同治二年  正月,羅光明到九阡與潘新簡等聯絡,謀取古州廳。當時,下河民軍首領黃起鳳已降清,並函說潘新簡同降。潘新簡忿然表示:“我與清政府鬥爭十餘年,是為反抗壓迫。寧作戰而死,不願投降而生。”但清政府更加威脅誘騙不堅定分子。羅光明到九阡後,與潘新簡召集各首領會議,揭開清政府騙誘內幕,並以徐多福、蒙澤培等為鑑。潘新簡拔劍砍桌發誓曰:“頭可斷,不可降。”於是,人心安定。  12月初一,羅光明、余正紀會同潘新簡等攻陷古州廳城。  同治三年  3月,太平軍李文彩等進據巴乃、旁寨、水潘等處,略至三洞,與九阡潘新簡互為呼應。8月潘新簡與潘老帽(當時駐榕江定旦一帶的民軍領袖)等據梅寨,與駐隴頭寨之李文彩、羅光明、余正紀等遙為策應。  同治四年  6月,潘新簡率軍駐水潘,與總後張文德等激戰,大敗清軍。同治4年10月,九阡民軍輔德王潘新簡及下河民軍高王潘老帽等率數千人巡視羊奉、巴乃、巴灰、董界、時來、蒙石、瑤慶等各里,進逼荔波縣城。所到之處,人民紛紛回響,而各里團練則聞風逃竄,匿於岩穴山洞中。潘新簡等安撫居民而歸。至是,人心歸向者益眾。  同治五年  時輔德王潘新簡、鎮德王吳邦吉及下河民軍高九王潘老帽等計畫進窺粵西。以荔波扼其要衝,不利進軍。乃復舉大軍於同治5年2月由方村分5路圍攻荔波縣城。貴州巡撫張亮基遣盧希恆由定番馳援荔波。民軍拒之於下司,不能進。署都勻知府兼獨山知州吳德容遣貢生黃金品率獨山團練千餘人進援。民軍要之於途,殺之,全軍潰散。2月14日,民軍攻城不克,乃築長圍,以困清軍。吳德容聞荔波危急,遣其長子廣西即補知州吳江率練千里圖援,分兩路進軍。一由水岩至玉屏山腳,民軍截擊,不能進。江親率一軍由花缽大路至接官坪、黃泥坡一帶,民軍圍之數重,江潰敗,被殺。
民軍大部隊四面圍城,又分一部分擊破瑤慶里清軍,與廣西商民取得聯繫,互通開市,得到物資供應,因能持久。3月25日夜民軍攻陷荔波縣城。知縣彭培恆投泮池死,清官吏被殺死者50餘人。潘新簡以周朝量為縣令,周廷楨、覃玉梅稱帥。
4月26日,民軍以城內空虛,退屯舊縣,痛恨城垣為清政府統治人民的工具,悉毀之。終以糧食接濟困難,仍放棄縣城,退回九阡。
民軍退後,知縣胡永春復進城,強迫人民築城固守。潘新簡派隊會同瑤慶、水扛等處民軍擊之。是年8月內,連續破城3次,城不能修。團首覃端模等率練死守白岩洞(一名龍王洞)。既而九阡、瑤慶等民軍與巴灰里民軍取得密切聯繫,勢益盛,清官吏退走羊奉里,縣城變為廢墟。
9月,九阡民軍吳邦吉、潘成章等進占瑤台里,與水利、方村、水岩等處民軍首領吳老東、吳國彩、吳元剛、吳三畏、韋國華、吳老八等緊密聯繫,阻塞獨山進援清軍,人民附和益眾。
11月,新任荔波知縣王子林由羊奉、巴乃進屯舊縣,遣兵攻水扛,民軍御之於甲埲。清軍大敗,潰歸羊奉。
吳邦吉等既據瑤台里,12月,率隊入甲良,進窺獨山。清軍拒之,不得進,退回瑤台。
當時瑤慶里、水扛一帶民軍首領蒙老堞(西鳥村人)稱輔佐王、住筆筒山,扼甲棒、水扛、洞塘一帶。水扒村姚其登稱黔粵王,轄荔波、南丹、思恩邊境,為潘新簡親密軍友,控制黔桂交通孔道,物質交易,極為方便。
同治六年
正月,清副將張梁、代理荔波知縣鐘毓材等由獨山進兵荔波。張梁擬由羊奉攻水岩。乃約張梁及方村縣丞高荃、外委曹運先等並進。鐘毓材至拉寨,張梁軍出方村來會。民軍先擊潰高荃及曹運先軍,鐘毓材旋亦被擊潰。張梁敗回獨山。
2月,鐘毓材由董界進軍,企圖直入縣城。9日,宿營董界裡馬寨村後之板嵴坡。民軍圍攻之,殺死鐘毓材。  鐘毓材死後,谷應賢代理縣事。谷上言:“縣屬16里惟上羊奉半里六團尚自守,余皆降賊。”民軍已占荔波全縣90%以上。谷應賢困守上羊奉之拉掃洞,潘新簡屢次遣軍攻之,避不敢出。
當時潘新簡、吳邦吉與下河民軍首領潘老帽等進攻廣西南丹之翁昂,力量伸入廣西邊境。3月,廣西提督馮子材率軍數千人來援。馮分遣副將何元鳳、游擊宋慶福等進攻黎明關及大哨坡。廣西清軍勢大,民軍占不利。潘新簡調民軍退守金城關和板寨,關路險隘,民軍伐大木橫截路徑,鑿孔以施火銃,防範嚴密。清軍攻之,屢遭失敗,死傷數百人。既而何元鳳親率前鋒,以花筒火炮密集猛擊,民軍不支,撤退。清軍遂入關,分襲瑤古、水扛,進營於縣治東北各據點。馮另率一軍攻翁昂,民軍將領汪大燮降敵,馮進據翁昂。
潘新簡、吳邦吉、潘老帽等由翁昂退據巴灰里之交朝村,樹立寨棚,以拒清軍。馮子材遣降將汪大燮為先鋒,與民軍大戰於巴灰里之平橋。時清軍已由瑤古、水扛一路進逼縣城,有截斷巴灰民軍歸途的危險,潘新簡等乃急撤出巴灰,經縣城回守九阡。3月14日,馮五材等進荔波縣城。
清候補道吳德容、荔波知縣谷應賢聞廣西清軍已到荔波,亦率隊由獨山出瑤台,星夜馳至荔波會之。營於城之西北。時民軍仍在城東北西3面附近,勢甚活躍。馮越省深入,雖幸得勝利,但仍心存戒備,不敢向民軍進逼。惟方村為通獨要道,仍為民軍所據。吳德容、谷應賢等要求協助打通獨荔孔道。馮遣何元鳳協同吳、谷以大軍專攻水利,民軍不支。何元鳳誘擒水利、方村民軍首領吳三畏及吳元剛、吳文彩、韋國華、吳老東、吳老八等,送荔波舊縣殺害。當時吳邦吉住水浦,何元鳳乘勝擊之。邦吉退回九阡。潘新簡等大力反攻,克復水浦,何元鳳潰退,民軍逼近縣城。
馮子材以何元鳳敗退,知民軍力量強大,不易消滅,乃慘殺巴灰里民軍首領覃學養,覃汝為等於城西門外後,即率隊由巴灰、董界出南丹、河池回廣西。吳德容亦不敢駐荔,退回獨山
馮、吳去後,民軍乘夜由北門入城,至文昌宮。谷應賢率清練百餘力拒。天曉,民軍退回水浦,谷亦以孤城難守,退據瑤台。
同治5年,攻破荔波縣城後,城垣雖已毀,但城基尚在,易於修復。至是,潘新簡等以城基未掘,終留禍根,是年8月,乃率隊數千人,挖掘城根,退屯水浦。這也表示人民對於清政府的極端痛恨。
時荔波城內荒廢,無人居住,然距城十里之外,均為民軍控制。只有游擊鄒玉林、守備董用威和時來里團首覃端模等固守白岩洞,以待清軍。吳德容於是年8月復由獨山來援,進屯舊縣,以圖恢復。9月,吳德容分遣廣西清軍及荔波各里團練,大舉進攻九阡,先後破7寨。後被潘新簡率民軍圍擊,潰於水各,清軍死亡百餘人。吳憂憤病劇,送回獨山而死。
馮子材回粵時,留副將何元鳳營於瑤慶里之茅蘭,扼守黔粵要隘。是年10月,潘新簡率隊攻之。何屢戰屢敗,乃閉門不出。民軍圍攻數晝夜。何乘民軍稍懈,出奇兵繞道由後面襲擊,民軍失利,退回九阡。
時三洞、恆豐里已陷於清軍。是提9月,駐周覃里與下河民軍李隆率隊攻三洞,連拔數寨。後被清軍死拒,勢難前進,民軍撤退至水差河,被清練襲擊,民軍傷亡頗大。周覃又為清練所占據。李隆復引退,攻破周覃里弄索寨及下寨等處,與清軍對峙。
同治七年
2月,清軍副將李泉源攻羊奉里板抹民屯。潘新簡馳援,擊斃游擊鄭家恕、守備全德明,李潰敗。貴州巡撫曾壁光以李泉源久無功,檄黃清源代之。
時荔波各里人民,紛紛反抗。知縣高荃知其剿不勝剿,乃採取懷柔政策。是年3月,馳赴各里招撫。潘新簡恨其欺騙,乃囑水浦、水錯及羊奉民軍間出圖城。游擊鄒玉林、守備董用威分途抵卸,民軍擊斃董於巴灰里。
4月,廣西清軍何元鳳攻九阡,被擊潰,退守茅蘭,既而被議撤回廣西。民軍進據茅蘭,復打通荔波與宜北、思恩往來貿易。
10月,知縣高荃向廣西清軍乞援。駐廣西思恩副將孔憲隆遣參將吳開運、游擊宋福慶、盧剛等到荔波,進攻巴灰里,民軍失利。
同治八年
正月,廣西清軍宋福慶敗民軍於水浦,民軍退回九阡。
4月,廣西清軍攻破巴灰里水洞,人民死亡慘重。
6月,荔波知縣高荃攻瑤慶里水扒卡,民軍首領姚其登全力抵抗,屢敗清軍。後游擊鄒玉林出奇兵由小路焚其寨棚,遂破之。其登退走下江。
時廣西清軍總兵孔憲隆駐思恩縣之牛洞。荔波知縣高荃派劣紳何振新至孔營乞援。孔稟請廣西巡撫蘇鳳文添兵。蘇又派副將潘其太同孔率兵7營至荔波。貴州巡撫曾壁光又加派兵兩營及原有之荔波營和團練府營為嚮導。共12營之眾,大舉進攻九阡。5月初十日,潘其太由茅蘭出巴容,為東路兵;孔憲隆由周覃攻水各,為西路兵;游擊鄒玉林等由水慶進攻水息,為中路兵。潘新簡親自督戰,分兵抵抗。初仍互有勝負,既而潘其太攻克拉祥、岜鮮等寨,進兵十里長坡、岜凱、石板寨等處,炮聲震數百里,民軍死傷頗重。鎮德王吳邦吉為孔憲隆所擒(一說是投降)。清中路兵又攻下水息,進至豬場。當時各縣民軍亦多失利,外無援救。潘新簡見大勢已去,乃遁走下江(今從江縣)苗族地區(當時叫做生苗地方)。清軍窮追搜尋,懸賞緝捕潘新簡,潘新簡終於6月間被擒。孔憲隆勸潘新簡降,潘新簡大怒說:“我反抗清朝,不幸失敗,只有一死。我誓死不降清,又豈肯向清奴乞降嗎?”孔大怒,檻之,與吳邦吉同解粵省桂林,8月15日,供遭五馬分屍慘刑。水族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鬥爭,也就暫告一個階段。清統治者把九阡里改名從善里。
潘新簡起義,是完全由於不願作清政府奴隸,反抗剝削,反對壓迫,其犧牲奮鬥的精神,出現在野蠻專制時代的邊遠閉塞地區,誠屬難能可貴。據父老傳說,他們的起義,除向人民照收清政府的丁稅之外,其他苛捐雜稅,一律廢除,清官吏的額外需索勒,更是沒有。他們的軍隊,是有事為兵,無事為農,為農是維持自己的生活,為兵是保衛自己的生命,一切都是為民眾,也就是為自己。與當時清政府的殘酷壓榨相比較,不啻天淵之隔。所以人民樂於附和他,擁護他。據鹹同貴州軍事史載荔波清知縣谷應賢上言有“縣屬16里,惟上羊奉半里6團尚自守,余皆降賊”之句,就可見當時人心的向背了。並且他們的起義是和各民族團結一致的,是和黔南、黔東南的苗族、布依族的農民起義休戚相關,所以他們才能持久,成為強大的反清運動。  潘新簡起義,與清政府對抗10餘年。在這10餘年中,總計圍攻荔波縣城17次,6次破荔波縣城。清知縣蔣嘉穀被殺於水錯,彭培垣溺死於泮池,鐘毓材喪命於董界,前署荔波知縣、獨山知州、都勻知府、督辦獨荔軍務、候補道聲威顯赫的吳德容,也因歷次進攻九阡遭到慘敗而憂憤至死。其餘殺死的文武官吏有名字記載者百餘人,軍威振奮,敵人膽落。當時除轉戰於荔波縣境內各里外,並南窺廣西之思恩、南丹,北陷都江廳及三腳屯分州,西圖獨山、都勻,東陷古州廳,參加各大戰役,樹立功績,即在當時的反動文獻記載中也出現不少。後來雖被廣西清軍鎮壓,威脅誘降時,他們還大罵清奴狗官,誓死不屈,大義凜然。近百年來口碑交頌,正氣長存,凜凜如生,令人仰止。

輔德王之死

廣西總兵孔憲隆在抓獲潘新簡之後,一再勸降。潘新簡堅定地說:“我反抗清朝,不幸失敗,只有一死,我死不降清。”孔憲隆氣急敗壞,將潘新簡、吳邦吉、潘正賢、石彭、潘玉通等二十七名起義將領及潘新簡之子潘跳和其妻,一同押出示眾。並特製檻籠兩架,關禁潘新簡和吳邦吉及潘新簡妻子。有的說,押往廣西的人員中,還有潘新簡的弟弟潘局。8月15日,潘新簡在桂林遭五馬分屍慘刑。其餘人員,在九阡示眾之後,即遭殺害。

人民的懷念

潘新簡領導的這場水族農民起義,堅持了十五年之久,其餘部又堅持鬥爭三年,共達18年之久。這是水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農民革命。最後雖然失敗了,卻永垂史冊。其反壓迫、反剝削、反歧視的抗清起義,也一直為水族人民所謳歌、讚揚。
水族人民把潘新簡的革命事跡編成故事到處流傳。故事中,有發動起義,大造聲勢的《丟錢試民心》;激發民眾義憤決心和清軍鬥爭到底的《改變裝束》;慶賀攻城勝利的《寫對聯》;智除刁難下河義軍來往的惡棍《智懲惡霸頭》;突破敵人包圍的《智退官兵》;發動民眾入伙,減輕民眾負擔的《簡王牌》;加強民族團結的《雖苗一家親》;和太平軍聚會的《痛飲相會酒》;敵人痛恨潘新簡,而有相信墳山貫氣的《挖祖墳》;不畏強暴,不受引誘,視死如歸的《英勇就義》;死後英靈不滅,依舊為義軍助威的《顯靈》等二十多則。並且有些故事情節,添加了神話色彩。
除了故事,還有不少讚美潘新簡起義的詩歌。《簡大王之歌》中敘述了潘新簡起義的興衰勝敗過程,有具體描繪,有濃烈情感的抒發,流露出人民對自己英雄的緬懷和讚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