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領域為無線通信、信號處理和大數據分析。IEEE的高級會員,曾擔任無線通信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的副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文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日期:1972
- 職業:副教授
- 畢業院校:美國南加州大學
人物生平,學術著作,
人物生平
潘文安教授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筑波大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並分別獲得工學學士,碩士以及哲學博士學位,能說流利的廣東話、國語、英語和日語。
2006年至200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長期在世界500強公司科研機構包括華為(美國),三菱(波士頓)和 索尼(東京)從事研究工作。
曾多次主持大型無線信道測量和建模科研項目,科研項目經費超過數百萬美元。其研究成果被廣泛地套用到各類通信系統包括LTE毫微微蜂窩,日本高速子彈列車和多極性LTE宏和小基站。
2010年至2014年擔任無線通信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的副主編。
在無線通訊領域的國際頂級雜誌和會議共發表50多篇技術論文,論文引用已超過1500次。著書《多載體寬頻無線通信技術》於2007年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出版社所出版,至今已被700多個世界各國的著名圖書館所收錄,其中包括M.I.T.圖書館。
此外,潘教授擁有12項已授權國際專利包括2項LTE的基本專利,曾多次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國際著名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包括 IEEE VTC'06 Fall, IEEE ICC'08 和IEEE Infocom'09。
學術著作
1. M.O. Pun, M. Morelli and C.-C. Kuo, Multi-Carrier Technique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 Signal Processing Perspective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U.K. 2007.
2. X. He, M.O. Pun and C.-C. Kuo, Change-Point Detection Based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in Smart Grid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APSIPA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15.
3. M.O. Pun, A. Molisch, P. Orlik and A. Okazaki, Super-Resolution Blind Channel Modeling,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Kyoto, Japan, Jun 2011.
4. M.O. Pun, V. Koivunen and H. V. Poo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joint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and receiver design for MIMO-SDMA downlink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 59, pp.268-280, Nov. 2010.
5. K.J. Kim, M.O. Pun and R. A. Iltis, Joint frequency offset an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ULMIMO-OFDMA systems using parallel Schmidt Rao-Blackwellized particle fil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vol. 58, pp. 2697-2708, Sep. 2010.
6. C. Thejaswi, J. Zhang, M.O. Pun and H. V. Poor, Distributed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with two-level channel probing,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vol. 18, pp. 1464-1477, Feb.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