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安(工藝美術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潘文安,1957年生,祖籍江蘇武進。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師。

他一直專注於國畫傳統,研習宋、元以來的山水、花鳥畫家名作,其作品將傳統風韻與現代元素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文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武進
  • 出生日期:1957年
人物成就,社會評價,

人物成就

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山水畫大展創新獎;全國金融系統書畫大賽一等獎;陝西省第四屆文化藝術書畫類金獎;央視書畫頻道西部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金獎。作品被陝西美術博物館、中國消防博物館、毛澤東紀念館、朱德紀念館等收藏。作品被《中國西部百位書畫家名家精品集》、《陝西書畫名家精品》等書收錄。並先後到俄羅斯、韓國等地進行文化交流。
央視網專訪中國畫名家潘文安央視網專訪中國畫名家潘文安
現為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文史館研究員,陝西花鳥畫研究會理事,陝西長安書畫研究院理事,西安書畫藝術院副院長,陝西老年大學客座教授,中央電視台數位電視書畫頻道簽約畫家。
毛澤東博物館《日出東方》毛澤東博物館《日出東方》
潘文安
走進中國畫名家潘文安的藝術人生

社會評價

真情快意,生性瀟灑,幽默而富有風趣的談吐,正直而坦誠率真的為人,這就是中國畫名家潘文安給筆者留下的真實印象。從最初在攝影藝術里遊歷馳騁,到之後對中國畫的痴迷和熱忱,再到後來給學生教授國畫藝術,潘文安都一直在自己的藝術天地中勤奮耕耘,因此,在他的畫中你總能欣賞到中國畫帶給人的一種純粹與魅力,和一種渾然天成的滄桑感。
中國畫是在一代一代的變化和創新中發展的,眾多書畫大家起初都是從臨摹入手,也只有反覆臨摹優秀的傳統名作,掌握一定的筆墨技法、中國畫獨特的內在的意境表現,及古人“外師造化”的教誨,才真正能領會到中國畫的要義。潘文安在向筆者講述自己對書畫藝術的見解時說道:“學習中國畫,不從傳統入手,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優秀的傳統名作中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涵養,學習中國畫要把握好“結構”和“節奏”這兩點,最終要以“造化自然為主,以師承法度為輔”,向自然索取創新技法,創新思路。這樣,一切新的道,新的理必將在造化自然的啟迪下,打開屬於你的繪畫之門”。
潘文安是筆者見過的少有的一位頗具天賦的畫家,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即使在他下鄉的那五年里,每天辛勤勞作之餘,他總是喜歡提筆描繪著自己所看到的、感觸到的事物。在那個娛樂活動極度匱乏的年代,畫畫成了他最好的消遣方式,只要拿起畫筆,什麼睏乏就都消失了。直到後來考上了西安美術學院,進行書畫藝術理論的系統學習,為他以後的繪畫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潘文安從臨習宋元以來名家作品入手,不斷深入中國畫藝術的深遠意境。宋、元是我國山水、花鳥畫走向鼎盛的時期,北宋中國畫三大家李成范寬董源以及南宋的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在當時都是赫赫有名。北宋時期的作品多以全景布局,如范寬《溪山行旅圖》,南宋則多小幅構圖,如“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形式,而南宋皇帝宋微宗本人就非常喜歡畫花鳥畫,所以那時的花鳥畫也達到了高峰。在潘文安看來,宋、元時期的國畫作品代表了中國傳統畫的最高水平,也是每一位中國畫創作者最應該鑽研和學習的。
有人說過,讀書要有“三性”——記性、韌性和悟性。繪畫其實也正如讀書一樣,同樣需要有這“三性”。潘文安就是抓住了這“三性”,從而使他的繪畫造詣不斷提高。一路走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依然執著。一種興趣,讓他選擇了書畫事業;一種執著,讓他對書畫一如既往的喜愛;一種信念,讓他在書畫界站立了腳根。
他的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山水畫大展創新獎;全國金融系統書畫大賽一等獎;陝西省第四屆文化藝術節書畫類金獎;央視書畫頻道西部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金獎。現為陝西長安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西安書畫藝術院副院長,陝西文史館研究員,陝西花鳥畫研究會理事,中央電視台數位電視書畫頻道簽約畫家,先後到俄羅斯、韓國等地進行文化交流。作品被多位專家學者和大型博物館收藏,其筆墨技法,題材選擇、表現形式等方面都獲得了多方好評。
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收藏的《高原春月夜》,是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而創作的,通過展現陝北黃塬溝壑老百姓也能在家門口看到電影的畫面,來表現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逐漸提高,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狀態。為中國消防博物館收藏的《情系險谷》,在創作前,長安書畫研究院的多位畫家與消防隊進行多次座談交流,消防官兵還做了實戰演練,戰士們的動人事跡,深深打動了他,從而創作出了一幅以情入畫的作品,以懸崖險谷這種驚心動魄的情景來表現消防官兵們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毛澤東紀念館收藏的《日出東方》是以長城為題材,暖色調的畫面,表現了一個巨龍在東方將和太陽一樣輝煌騰起,有著深刻的寓意。朱德紀念館收藏的《華岳雄姿》是以華山為題材,以表現朱德雄偉的身軀,博大的心懷。2011年西安市政府北遷新址,收藏了潘文安的畫作三幅,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在今年建黨九十周年之際邀請潘文安進行現場創作,並收藏了他的作品兩幅。
談到藝術本質這個大問題時,潘文安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主觀情感的表達,是把原始的、散亂的事物把它濃縮、誇張;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達到形神兼備”。他主張:“藝術創作,首先人的思想要達到一定的境界,藝術是人們精神上的靈魂,藝術作品要融入情感,沒有情感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做為一名書畫家,必須要提高全面的文化素質和修養。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思維能力。中國畫要創新還要廣泛吸收其他藝術的營養,如:音樂那美妙的節奏、舞蹈那動人的舞姿、攝影藝術那神奇的光影效果等。現代著名中國畫藝術大師李可染,就吸收了攝影藝術中逆光效果,前無古人,創造出了一種新的中國畫表現形式”。
清代石濤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潘文安老師認為:“不但筆墨要當隨時代,而人的創作思想更要“與時俱進”。二者結合才能創作出既有筆墨,又有思想,讓時代認可的作品”。對於作品的多次獎項以及給自己帶來的榮譽和回報,潘文安這樣說道:“只要有了紮實的功底、循序漸進的努力,並帶著熾熱的感情去創作,就可以把美好的神話變為現實,我是一個喜歡藝術而不斷追求的人”。
“藝術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支柱,所以我將用一生去追求它。誠實做人,認真做事;人品高,畫品亦會高。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畫的開心、畫的快樂、畫的自由、畫的幸福、畫的瀟灑。我相信“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機遇都是給勤奮和努力的人準備的”。聊起多年的書畫生涯感悟,潘文安總是侃侃而談。
正如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相通的一樣,潘文安深知這個道理,將所有美好的事物用筆墨進行展現,給予人一種特殊的心靈享受,便是潘文安一生無悔的追求,筆者在此祝願潘文安的藝術道路異彩紛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