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區(漳州市薌城區)

薌城區

漳州市薌城區一般指本詞條

薌城區(Xiangcheng District)(古屬漳州府龍溪縣)是福建省漳州市所轄的一個區。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是漳州市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薌城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閩南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份、“廈漳泉同城化”核心區之一。總面積253平方千米,人口54.1萬(2011年)。通行閩南語漳州話。全區轄6個街道、4個鎮:浦南鎮、天寶鎮、芝山鎮、石亭鎮。區政府駐 東鋪頭街道 南昌路96號。

地處九龍江西、北溪下游。地勢平坦,水位較低。年均氣溫21.3℃,年降水量1521毫米。境內有花崗岩、磁土、鐵砂、泥煤礦藏及礦泉水等資源。鷹廈鐵路漳州支線、漳汕鐵路、319、324國道,廈漳高速公路過境。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芝山紅樓、唐建南山寺、唐陳元光墓,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丹霞半月樓、仰文樓、唐鹹通碑、宋經幢、孔廟、明嘉濟廟碑。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衛生,體育,風景名勝,南山寺,陳元光墓,漳州明清歷史街區,八卦樓,九龍公園,林語堂紀念館,中山公園,著名人物,榮譽,特產,

建制沿革

梁大同六年(540年)〔《閩書》為大同四年(538年),今取舊縣誌說〕析南安郡地置龍溪,因九龍戲於嶺下溪而得名。
隋初,廢建安、南安二郡為縣,龍溪縣直屬泉州(治在今福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置建安郡,龍溪屬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龍溪縣屬之。武德二年(619年),龍溪縣屬隋吳興郡守梁王沈法興轄地。武德三年(620年),龍溪縣屬吳王李子通轄地。武德五年(622年),龍溪縣全境歸唐,析建州地置豐州(治在南安),龍溪縣屬豐州。貞觀元年(627年),廢豐州,龍溪縣隸嶺南道泉州(治在今福州)。垂拱二年(686年),析龍溪縣南境置漳州,治在漳浦(今雲霄),龍溪仍屬泉州。聖歷二年(699年),析泉州的莆田、南安、龍溪三縣置武榮州。聖歷三年(700年),武榮州廢,龍溪縣還隸泉州(治在今福州);同年改元久視元年,復置武榮州。景雲二年(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治在今晉江),龍溪縣屬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龍溪縣屬福建經略使泉州(治在今泉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年),龍溪縣由泉州割屬漳州。天寶元年(742年),漳州改稱漳浦郡,改隸江南道。天寶十年(751年),龍溪縣屬嶺南經略使漳州。上元元年(760年),龍溪縣隨漳州由嶺南還隸福建節度使。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從漳浦縣李澳川遷龍溪縣城,龍溪縣城關漳州由此得名。光啟元年(885年),淮南光州刺史王緒渡江陷漳州,為王潮所殺。王潮遣王審知引兵圍泉州拔之,王潮遂據有漳泉之地。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龍溪縣屬閩國漳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刺史王繼成以漳州降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漳州為南州。保大五年(947年),南唐兵圍福州不能克,泉州刺史留從效引兵還泉州。唐戍將不得已引兵歸。留從效自此據有漳、泉。保大七年(949年)南唐以漳、泉置清源節度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留從效卒,陳洪進繼有其地。乾德四年(966年),復南州為漳州。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上表獻漳泉二州,龍溪歸宋。雍熙二年(985年),龍溪縣屬福建路漳州漳浦郡。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漳浦郡改為漳州路,龍溪縣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龍溪縣隸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屬福建行中書省漳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
清代(1644年—1911年),龍溪縣隸屬福建布政司漳州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龍溪縣為漳州府所轄七縣之一。城區是漳州府、龍溪縣的治所。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覆滅,九月二十一日漳州宣告光復。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廢府設路,福建劃為東、西、南、北四路,漳州屬西路,龍溪縣屬之。民國3年,改路為道,西路改為汀漳道,龍溪縣屬之。民國4年,袁世凱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漳州屬汀漳道。民國7年—9年,援閩粵軍在漳州設閩南護法區,縣地屬之。民國14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政制,龍溪縣隸屬福建省。
民國21年4月20日至5月28日,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進駐漳州,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建立臨時政權機關,龍溪縣城關為臨時機關所在地。
民國22年11月20日“福建事變”,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
民國23年1月1日在漳州成立“龍汀省人民政府”,龍溪縣屬龍汀省,“福建事變”於民國23年2月20日宣告結束。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龍溪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翌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龍溪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09月19日,龍溪縣解放後,其它漳州境內各縣陸續解放,均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漳州軍事管制區。10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原第五行政督察區改名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設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龍溪縣隸屬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第六行政督察區才改稱漳州行政督察區,簡稱漳州專區,9月18日,又改稱為龍溪地區,龍溪縣屬之。
1951年6月1日,析龍溪縣城關置縣級漳州市(縣級市),隸屬龍溪地區。
1955年3月,龍溪地區改稱龍溪專區,漳州市屬之,成立龍溪專員公署。
薌城區薌城區
1960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龍溪縣、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此時,龍溪專區轄龍海、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平和、南靖、長泰、華安9縣及漳州市。
1966年發生“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由駐漳支左部隊成立龍溪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實行軍事管制。漳州市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省龍溪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 1968年5月15日,漳州市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龍溪專區革命委員會。龍溪專區成為一級政權的行政區域。
1970年9月,專區改稱地區,龍溪專區革委會改稱龍溪地區革命委員會。龍溪地區(專區)仍轄九縣一市。
1978年03月17日,龍溪地區革命委員會改名龍溪地區行政公署,漳州市革委會屬之。1980年11月4日,漳州市革委會改為漳州市人民政府,仍隸屬龍溪地區。
1985年05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7月20日龍溪地區改名地級漳州市,原 縣級 漳州市作為薌城區,9月21日原漳州市建制改設薌城區(以境內九龍江西溪別稱薌江而得名),隸屬地級漳州市。
1986年,薌城區分為市區、郊區2部分。市區設東鋪頭、西橋、新橋、巷口、南坑5個街道,共轄48個居委會。郊區設浦南、天寶2個鎮及芝山、石亭2個鄉,共轄82個村、2個居委會。
1988年,市區增設5個居委會(湖內、南豐、東湖、東嶽、南坑北);新橋街道船民委員會改稱九龍居委會。郊區浦南鎮增設松州村。
1990年,市區南坑街道增設洋筠居委會。至年底,薌城區轄5個街道(東鋪頭、西橋、新橋、巷口、南坑)、2個鎮(浦南、天寶)、2個鄉(芝山、石亭),共有56個居委會、83個村。
1996年05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38號):將薌城區芝山鎮的古塘、群勇、市尾、塔後、土白、下洲6個行政村,南坑街道辦事處的東嶽、岳北、漳糖、東關、南坑、洋筠6個居委會和洋筠1個行政村,巷口路以東屬新華東居委會的部分劃歸龍文區管轄。
1997年,面積264.6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5個街道、4個鎮:東鋪頭街道、南坑街道、西橋街道、新橋街道、巷口街道、芝山鎮、浦南鎮、天寶鎮、石亭鎮。區政府駐南昌路。
2003年,薌城區轄6個街道、4個鎮:東鋪頭街道、西橋街道、新橋街道、巷口街道、南坑街道、通北街道、浦南鎮、天寶鎮、芝山鎮、石亭鎮。
截至2014年02月10日,薌城區轄四個鎮、六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管委會。即浦南鎮天寶鎮石亭鎮芝山鎮新橋街道辦事處、西橋街道辦事處、南坑街道辦事處、巷口街道辦事處、通北街道辦事處、東鋪頭街道辦事處和金峰開發區管委會。漳州市政府駐地在東鋪頭街道。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薌城區在其中。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4月,薌城區下轄4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東鋪頭街道西橋街道新橋街道巷口街道南坑街道通北街道浦南鎮天寶鎮芝山鎮石亭鎮、全區下設88個社區居委會,83個村民委員會、7個校區;另外,管轄薌城區奶牛場後房農場五峰農場、大房農場、天寶林場金峰經濟開發區。其中金峰經濟開發區與芝山鎮實行兩個牌子一套領導,大房農場及西橋街道的南山社區、大橋社區、南星村歸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
漳州市薌城區行政區劃表
街道/鎮/鄉/開發區/場面積下設地區
東鋪頭街道
2.83平方公里
金寶社區、師院社區、東鋪頭社區、新華社區、龍江社區、縣後社區、北橋社區、加禾社區、南台社區、水仙花社區、南昌社區、西街社區、瑞京社區、瑞園社區
西橋街道
3平方公里
北京社區、延安社區、華南社區、西橋社區、舊橋社區、鐘芬社區、(南山社區、大橋社區、南星村(由薌城區,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管理))
新橋街道
2.59平方公里
下沙社區、前鋒社區、解放社區、紅星社區、新竹社區、元南社區、華港社區、悅華社區、新城社區、詩浦社區、悅港社區、浦州社區、榕御社區、元南社區二職
巷口街道
4.8平方公里
甘棠宮社區、蒼園社區、鑫榮社區、新浦社區、新鋒社區、新華東社區、巷口社區、東園社區、民主里社區、岳口社區、市尾社區、東門社區、官園社區、浦頭社區、九龍社區、塔後社區
南坑街道
16.03平方公里
騰飛社區、龍通社區、華元社區、東嶽社區、洋筠社區、群裕社區、東關社區、漳糖社區、南坑社區、金冠社區、紅旗社區、桃林社區、市後社區、群興社區、福龍社區、北郡社區、岱山村、農友村、古塘村、坑頭村
通北街道
5.68平方公里
湖內社區、芝山社區、和平里社區、北塔社區、金源社區、漳華社區、團結社區、延安北社區、寶珠園社區、高校社區、西洋坪村、大同村、金湖村、湖內社區職院、湖內社區衛院、湖內社區城職、金源社區技工、金源社區財校、團結社區一職
芝山鎮
金峰經濟開發區
12.9平方公里
金瑞社區、惠民社區、金永社區、錦鴻社區、金鑫社區、悠樂社區、金品社區、康山村、渡頭村、上坂村、金峰村、西院村、林內村、前山村、謝溪頭村、甘棠村、上墩村、下碑村、金峰村
浦南鎮
64平方公里
浦南居委會、松州村、詩朋村、宏道村、吳浦村、東坑村、謝坑村、園坑村、渡東村、溪園村、蓬萊村、金沙村、後林村、浦林村、布坑村、浯滄村、福林村、浦南村、光坪村、雙溪村
天寶鎮
45平方公里
天寶居委會、天寶村、山美村、路邊村、塔尾村、墨溪村、田寮村、後巷村、珠里村、茶鋪村、張坑村、鳳園村、後塘村、過塘村、大寨村、月嶺村、盤谷村、後寨村、洪坑村、仙都村、埔里村
石亭鎮
46.2平方公里
蘆山園居委會、石亭圩居委會、寮里村、田邊村、董坑村、後園村、秋坑村、吳門村、南山村、洋尾村、龍秋村、安山村、埔尾村、塘邊村、高坑村、烏石村、仙景村、北星村、北斗村、新厝村、蔡坑村、下高坑村、豐樂村、蔡前村、下蒼村、香坂村
薌城區奶牛場
奶牛場部居委會
後房農場
後房場部居委會
天寶林場
天寶林場部居委會
五峰農場
五峰場部居委會
大房農場
(功能區,由薌城區,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管理)
大房管理區、院山管理區
資料來源於政府官網等

地理環境

薌城區,位於福建省南部九龍江西溪、北溪夾峙的漳州平原。距廈門50公里,離省會福州320公里。東南與龍海市相聯,西和南靖縣接壤,東北同長泰縣隔九龍江北溪相望,北及華安縣毗鄰,鷹廈鐵路漳州支線、漳汕鐵路、319國道324國道,廈漳高速公路過境。區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系博平嶺東翼余脈,屬侏羅系南園組火山岩組成的山地丘陵。最高峰天寶山的三尖峰,海拔高度928.8米,與五鳳(峰)山(775米)、金沙大嶺(574.6米)連綿形成天然屏障。東南地勢平坦。九龍江西溪與北溪夾峙區境而過,形成沖積平原。區境南北長25.l公里,東西寬23.4公里。山地50.33平方公里,占19.02%;丘陵125.76平方公里,占47.53%;平地84.59平方公里,占31.97%;低洼地3.91平方公里,占1.48%。全年日照2060小時,無霜期為330天~319天,年平均氣溫21.1℃。全年雨量1450毫米~1612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9%,適宜發展熱帶、亞熱帶作物。
薌城區

自然資源

薌城區,區境河道縱橫,池塘密布,水源豐富。截止2009年,水資源年平均可達121.3億立方米,為工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土壤資源主要是水稻土、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沖積土4大土類、13個亞類,土壤肥力屬中等水平。由於氣候適宜,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存有南亞熱帶雨林、亞熱帶針葉林、落葉闊葉林、亞熱帶灌叢、亞熱帶草叢、竹林和沼澤水生植物等7個基本類型。苔蘚植物51科81種,藻類植物14科20屬23種。裸子植物5科5屬12種,被子植物104科311屬45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7目19科31種;飛禽類有11目31科67種。水生動物中魚類15科44屬47種;兩棲類有13種;爬行類9科28種。礦藏有建築用花崗岩、磚瓦粘土、高嶺土、河砂、泥煤、耐火粘土、天然礦泉水、地熱等。特別是地下熱水分布城鄉,資源儲存量達15063×1515千卡,相當21518.39萬噸標準煤,可用於發展健身休閒產業。
薌城區八卦樓(威震閣)薌城區八卦樓(威震閣)

人口民族

舊石器時代中期薌城區北郊台地蓮花池山和竹林山一帶就有先民在此生息。
薌城區薌城區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越國被楚滅,大批越族人口入境。
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閩越國,境內人口除少數逃亡者外,其餘的被遷往江淮安置。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動盪,大批貴族、官吏、地主、文人、農民、工匠、商人、士兵遷入境內。東晉南朝中州、江東士庶陸續遷入境內。唐初至五代,中原人又多次大批南遷入境。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遷境內,人數超過以前各次。元代多次戰亂,人口逃亡較多。明中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人口增加。明末清初,戰亂頻繁,人口減少。
清康熙中期至道光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在清政府詔令“滋生人口,永不加賦”之下,人口劇增。
民國時期,因戰爭、自然災害、瘟疫,人口減少。
老城區老城區
1949年—1963年,自然社會條件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口大量增加,出現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狀態。1964年3月開始提倡計畫生育,計畫生育工作初見成效。“文化大革命”期間,計畫生育工作受到嚴重干擾,時抓時停,成效不大。
1977年起,又大抓計畫生育,至199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63年的40.4‰降至6.59‰;人口年齡結構從年輕型轉為成年型;人口再生產從增長型轉為穩定型。執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強國富民的基本國策。
據《漳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薌城區人口數為538186,占漳州大市的11.19%。
2011年年末,薌城區區戶籍人口431407人,全區出生人口4057人,出生率為9.44‰;死亡人口2139人,死亡率4.98‰;自然增長率4.46‰。2011年福建省抽樣調查結果反饋,全區常住人口54.1萬人,出生率9.5‰,死亡率4.1‰,自然增長率5.4‰。
民族:薌城區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政治體制

區委書記:胡棟良
區長:石振棋(候選人)
副區長:李向東、黃乃光、林建成、藍碰金、陳建生、戴木典、朱學森、黃藝群

經濟

綜述

2011年,薌城區實現生產總值173.3億元,增長18.29%。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5億元、108.45億元、59.35億元,三大產業依次增長持平、19.44%、18.18%。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9.51億元,增長9.5%;農業總產值13.79億元,與2014年持平;規模工業產值672億元,增長10%,規模工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增長22%;公共財政總收入23.57億元,增長6.2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3.76億元,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8861萬美元,增長6.7%;外貿出口8.53億美元,與2014年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53億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5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5元,增長9.5%。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5.95億元,增長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5億元,增長3%;規模工業總產值820億元,增長7.9%,規模工業增加值217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240億元,增長27.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7.24億元,增長6.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49億元,增長4%;實際利用外資3.74億元,增長20%,外貿出口56億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28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7元,增長10.3%。

第一產業

唐代,境內農業已初具雛形。松、茶、油桐、柏樹、荔枝、龍眼、柑桔和甘蔗、木棉、花卉普遍栽植。宋代,已稻麥連作,一年三熟,重視對糧田深耕細作和適水宜肥,開始種植糯稻。明中葉,月港興起,商貿繁榮,促進農業發展,多數水田改種甘蔗,成為主蔗區。同時,甘薯、花生、菸草、安南稻等新作物及新品種也從國外引入,中原先進生產工具能得到套用,漁業發達。清朝,水果已極負盛名。民國時期戰亂頻繁,尤其在日軍侵華期間,農產品外銷受阻,農業、林業均遭破壞,田地荒毀,山地荒禿。戰後,農林業逐步恢復並置專業機構,引進台蔗,推廣化肥、施血清防畜疫病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並倡導推行農業生產合作社,還在浦南鄉的後山建官辦松林保護區,面積400畝。
女排三連冠紀念碑女排三連冠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農業還很落後,1951年產值僅占工農業總產值10%。經過土地改革運動,農民實現“耕者有其田”,生產力獲得第一次解放。至1952年農業就增長23.02%,年均遞增7.2%。1953年—1957年,農業走上集體化道路,增長48.93%,年均遞增8.3%。林業開展造林綠化,興辦國營農、林場,隊辦林果場,林業綜合經營得到發展。1958年“大躍進”時期的浮誇風,加上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人為的破壞,生產混亂,多種經營被抑制,農、林業生產發展緩慢。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農業生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力獲得第二次解放,農業增長28.93%,年均遞增4.33%,多種經營遍地開花。林業生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每年植樹造林和重新開發天寶山,森林資源得到保護和增長。
1995年農業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達3.17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8.7%。農民人均純收入2388.3元。糧食作物面積占總耕地面積降為29.8%;經濟作物面積升為51.6%。投入農業勞力由1985年的76.51%降為54.74%;投入工業勞力由6.54%升為10.03%;投入第三產業為主的其他勞力由16.95%升為35.23%。農業人口人均耕地由0.77畝降為0.50畝。1995年,有林地面積達91863畝,森林覆蓋率21.5%,四旁綠化植樹達442.32萬株,森林蓄積量達8.8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值4300萬元。
2011年,薌城區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3.53億元,比2010年增長1.8%。

第二產業

薌城區工業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手工生產農具的記載。宋代,漳州織布、造船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冶煉業也相當發達。元代,漳州已有鑄造業,現存南山寺內一口大洪鐘就是當時所鑄。漳州還設雜造局,專管手工業生產。明代,漳州城區內已是一個“百工鱗集,機杼爐錘,心手俱應”繁榮的手工業城市,手工藝品、紡織品品種繁多。八寶丹(片仔癀)、神曲茶餅等中成藥也已問世。清康熙至雍正年間(1662年—1735年),漳州手工業生產發展很快,銷路擴大,絲線、絲羅、天鵝絨、紙、傘、布匹、草蓆、磚瓦、松木板等產品,經廈門、廣州,大量運銷台灣、南洋等地。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漳州八寶印泥稱譽海內外。民國8年(1919年),漳州織布業改良舊式木織機為鐵織機,至民國19年,廠家增至70家。民國36年後,漳州已有電力、織布、印刷、菸絲、醬油、製藥、玻璃、鋸木、火柴、碾米等20多家工廠,但規模很小,設備落後。
薌城區江濱公園薌城區江濱公園
1949年9月後,在人民政府扶持下,經過三年恢復生產時期,漳州工業得到發展。1953年—1956年,國家在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有私營工業2780戶,資金294萬元,從業人員10756人,並相繼建立了國營、公私合營工廠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全市工業企業達到155家(全民所有制33家,集體所有制122家),工業總產值2400.89萬元,比1952年增長3.5倍,職工8636人。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革為公有制後,解放了生產力,生產力得到提高。
1958年“大躍進”,大辦工業,以鋼鐵為中心爭先上馬項目,漳州市先後籌建罐頭廠、麻紡織廠、香料廠等國營工業,國營工業企業猛增至83家,主要是食品、輕紡工業,職工17161人,年工業總產值4242.2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84.56%。1959年開始連續三年自然災害,進入三年困難時期,1960年工業原料嚴重短缺,產量、質量下降,全市工業總產值降至3558.76萬元。為糾正“大躍進”帶來的問題,1962年貫徹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至1965年,使工業再現生機,全市工業總產值6925.59萬元,比1962年增長94.6%。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工廠大多停產“鬧革命”,工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破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工業發生根本變化。1980年新建毛紡廠投產,以後還擴大香料、罐頭、塑膠、片仔癀以及片仔癀系列化妝品生產規模,1984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56億元。1985年地改市,原漳州市管轄的頗具規模的食品、輕工、機械、冶金、化工、醫藥、紡織、電子等行業全部劃歸市管,薌城區只剩下小弱散的街道工業和個別國營企業,年工業總產值只有5139萬元。1988年,市政府又把市二輕的服裝、五金行業等12家企業回歸區管。
1985年7月建區後,根據區情,區委、區政府提出二年打基礎,三年邁大步的方針,制訂“三輪齊轉”(國家、集體、個體一齊上)和“發展三小”(小商品生產、辦小型企業、上小技改項目)的工業發展戰略,人才靠招聘,技術靠聯合,資金靠民眾,材料靠市場,工業呈現強勁活力,街道工業成為主力軍。1990年,全區工業生產單位1130家,其中鄉鎮以上的企業176家、城鎮及農村合作經營企業255家、村辦企業203家、個體企業496家,工業總產值45190萬元,比1985年增長7.79倍;固定資產原值579.8萬元,比1985年的150.3萬元增長2.86倍;淨值426.4萬元,增長3.48倍。
1995年,全區工業企業單位共1906個。其中國有工業12家,集體聯營、合營工業887家,村辦工業221家,城鄉個體工業729家,私營工業57家。工業總產值330792萬元,年銷售收入266896.3萬元,上繳稅金6173.4萬元,實現利潤4622.9萬元,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9567.9萬元,流動資產80086.4萬元,自有資金42216.3萬元,職工總數21084人。
1996年底,全區工業總產值達43.58億元。1997年,新增工業產值2.48億元。以科技求發展,新批技改項目10個,年可新增產值2445萬元。全年工業總產值53.9億元,比1996年增長23.36%。1998年,增創工業產值2.15億元,增創稅利732萬元。儘管服裝、食品罐頭、電子產品出口受東南亞金融風波的影響,但全區工業總產值仍達66.02億元,比1997年同期53.9億元增長22.46%。
2011年,薌城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21.27億元,增長22%。

第三產業

唐貞元二年(786年),薌城是州一級地方政權所在地,城內已有圩市、店肆和邸店,城區便逐漸成為閩南商業中心。宋代,漳州僻處東南,社會安定,人口逐漸繁衍;經濟的發展,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增多,加速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進程。其時,漳州城的商業貿易已具規模。元初,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商業受到摧殘。元貞二年(1296年),紡織機進行技術改革,紡織品的大量交易,帶動商業的發展。明代,統治者採取一系列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發展生產。商品繁多,集市興旺,商賈雲集於月港,私自出洋進行海外貿易,迫使明廷於隆慶年間開放海禁,通過月港,擴大對外貿易,商業更加繁榮,帶動城區經濟的發展,拉動整個閩南乃至閩西、潮汕商業的發展。明末,外有西方殖民者侵擾,海運不暢,內有官吏殘酷盤剝,社會動盪,商業貿易衰落。清初,漳州幾經戰亂,兵燹之後,清政府又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實行“遷海”政策,百業凋敝,商業發展受到損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社會已趨安定,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漳城逐漸成為粵東、贛南、閩西的工商業中心,商業又再興盛。鴉片戰爭以後,大量洋貨進入市場,漳城的商業受到衝擊。民國初,外國資本開始入侵,傾銷工業品,掠奪農副產品,商業出現畸形繁榮。此後,民族工業的興起,愛國僑胞、台胞來漳投資興辦企業,民族商業有所復興。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海上交通斷絕,商品暫告匱乏,各業因應市民之需,地產品取代外來商品,商業貿易略受影響。民國30年建立“交通船”後,成為內地與廈門淪陷區的貨物中轉站,貨暢其流,商業畸形發展。抗日戰爭勝利後,繼之內戰開始,通貨惡性膨脹,商戶倒閉者眾。
1949年10月,漳州貿易公司成立。1952年先後建立各專業公司,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管理體制,對於集中力量打擊投機、繁榮市場、穩定物價起了重大作用。1953年社會商品銷售額149.13萬元,國營占19.95%,合作社占28.37%,私營仍居優勢,占44.79%。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後,商業各種經濟成分銷售額急劇變化,國營由19.95%升至36.56%,私營由44.79%降至5.25%,國營和國家資本主義商業基本上控制了市場的領導權。
1958年開展“大躍進”運動,商業受到影響,盲目大購大銷,造成不適銷商品大量積壓。1959年以後,由於三年自然災害,日常生活必需品緊缺,某些品種只得憑票供應。隨後,商業體制進行較大變動,撤銷各專業公司,實行政企合一,大量並店撤點,禁止集市貿易,商業出現冷落蕭條。1963年商業系統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縮小憑票供應範圍,商業開始復甦。“文化大革命”期間,市區商業網點又進行一次大撤併,限制農民發展家庭副業生產,集市一度受到關閉,商業再次受挫。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商業體制改革為各種經濟成分並存、實行多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的商業體制。積極發展集體商業,大力扶持個體商業,建立各種商品專業市場、專業門市部,開放農貿市場,使商業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1995年,全區共有國營商業貿易批發點285個、從業人員1614人,國營零售點232個、從業人員1254人;私營(包括個體)批發點590個、從業人員943人,私營零售點6493個、從業人員1661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77億元,為1950年的92.62倍和1985年建區時的22.5倍。
2011年,薌城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52億元,比上年增長18.44%。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29.74億元,增長43.82%;限額以下零售額77.02億元,增長11.09%。限額以上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03億元,增長19.30%;零售業零售額23.95億元,增長51.03%;住宿業零售額0.03億元,增長21.04%;餐飲業零售額2.73億元,增長20.42%。

社會事業

科技

遠古時代,漳州先民就在薌城一帶生息繁衍,舊石器時代就能製造石器,並已有十分精美的雕刻石器;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000年),漳州先民已能製造陶器,紋飾有曲線、齒紋、籃紋及素麵。
薌城區江濱公園薌城區江濱公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西晉末年,北方人口的大量移入,帶來中原文化,使漳州的農業生產由刀耕火種逐步進入精耕細作,隨之帶動銅器、鐵器生產技術的發展。唐朝以後,特別是元朝,城區出現打銅、打錫專業街。明代,有很高紡織技術水平,出名的漳絨、漳紗被列為“貢品”,其中天鵝絨工藝更是巧奪天工。八寶丹(片仔癀)、銅青、神曲茶等中成藥先後問世;“漳瓷”馳名海內外。清康熙年間,漳州孫細娘造小自鳴鐘,高僅一寸,報時不差分毫。漳州創製的八寶印泥風行全國,馳名京都,亦列為“貢品”;鑄造工藝、火炮及火藥、釀酒都有相當水平。及至民國,已造就一批具有近現代技術的行家。
但是由於封建思想的束縛和統治階級的壓制,科學技術發展步履維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重視科技事業,注重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大力普及科學技術。廣大的科技工作者在工業、農業、林業、水利、水產、醫療等方面做出令人矚目的成績。“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事業遭摧殘,機構癱瘓,人員受迫害。但部分科技人員仍排除干擾,堅持科技研究與開發,取得“紫膠片”、“金屬粉末冶金”、“鋅空氣電池”、“隧道還原海綿鐵”等科技成果。“文化大革命”以後,1978年12月,漳州市召開科學大會,推動實現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轉化。建區時,一大批企業和科技人才劃歸漳州市屬,薌城區科學技術人才大為減少,但仍努力發展科技事業,實施星火計畫,健全四級農科網,增加科技投放,每年按財政總支出1%,提取科技三項經費;壯大科技隊伍。現全區有專業技術人才3851人,其中:高級職稱65人,中級職稱679人。1982年—1995年,榮獲國家科委、農委、農業部科技成果獎勵4項;獲省委、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獎16項;獲省農業廳、水產廳、輕工業廳、水利廳科技成果獎13項;獲漳州市人民政府(原龍溪地區行政公署)科技進步獎43項。實現科技對生產力的貢獻率47%。
1996年—1998年,薌城區共投入技改資金8106.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40個,開發“四新”產品1692項,組織實施“星火”、“火炬”等各類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項目155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9項、市級23項、區級119項);全區取得33項科技成果(其中榮獲國家科技星火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11項、市科技進步獎20項)。
2011年,薌城區獲得2011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新認定漳州維德焊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三寶特鋼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術企業。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數位化節能型工業電力最佳化裝置”獲省優秀新產品獎二等獎。加強智慧財產權管理保護,落實專利補助項目125個,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被確定為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2011年新增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2件,知名商標17件。

教育

漳州城,今稱薌城。自南北朝始辦民間私塾,唐代倡設鄉校。宋朝以後,漳州府學、龍溪縣學、書院、社學和塾館相繼創辦,對傳播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清末,帝國主義勢力入侵,英、美教會在薌城設教堂、辦學塾,傳播宗教文化。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依照廢科舉、興學堂詔令,創辦中、國小堂和師範傳習所。從此,封建教育逐漸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性質轉化。民國初期,在民主革命思想影響下,薌城的中、國小和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有所發展。但以後由於接連發生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發動內戰的破壞與影響,使薌城教育一直處於動盪不定的狀況。
1949年9月19日,漳州城解放。在共產黨與人民政府領導下,接管與改造各類舊學校。1950年開始,全面實施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城鄉開展掃除文盲、提高工人、農民文化水平的運動,並先後增辦國小137所,中學4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高等師範學校1所。至1965年,基本形成從初等到高等的教育體系。“文化大革命”期間,各類教育都遭到嚴重的破壞。
1978年,正常教育得以逐步恢復。1979年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教育改革,加強基礎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舉辦多形式多門類的中、高等成人教育。至1995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覆蓋面達100%,其中,國小適齡正常兒童入學數32929人,入學率99.88%;國中適齡正常少兒入學數15895人,入學率99%;城鄉青壯年非文盲率上升到97%。經評估驗收全面達到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標準。薌城境內共有幼稚園189所;普通國小109所(含聾啞學校、開智國小);普通中學17所;中等專業學校3所,中等職業學校8所;高等職業學校1所;中等師範學校1所;高等師範學校1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2所;成人高等學校3所。
2011年末,薌城區全區普通中學14所,在校生9774人;普通國小74所,在校生32904人;幼稚園196所,在園幼兒26183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46人。

衛生

漳屬古稱“瘴癧之區”,民俗多信巫。唐總章二年(669年),陳政率府兵入漳,用中藥為民治病,逐漸改變土著巫醫蟲毒之害。垂拱二年(686年),遷州治至龍溪縣治(薌城),並設醫學博士,開始培養地方醫學人才。宋代中醫醫術多有建樹。清代從醫者注重專科,各有所長,形成“門”、“派”,中醫世家林立,名醫輩出。漳州歷史上醫藥也很發達,南唐顯德五年(958年),南番三佛齊(今印尼巨港)鎮國李將軍曾經到漳州販賣香藥。宋、明時代,漳州成為南藥進口基地之一。
光緒十六年(1890年)英國基督教倫敦分會所派巴阿美醫學博士來漳傳教,西醫西藥傳入漳州城。但城鄉治病仍以中醫中藥為主。
清代,霍亂、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從香港、澳門傳入漳州,官府對防治疫病毫無辦法。
民國初期,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對危害嚴重的疾病束手無策。勞動人民只好把命運寄託於鬼神的庇佑,但神鬼無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醫藥衛生工作遵循中共中央“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四大方針。成立衛生防疫委員會,狠抓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防治,深入發動民眾,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大除“四害”。經過全民的努力,很快消滅典型霍亂和天花,控制鼠疫、瘧疾的流行,1956年實現“三無”(蚊子、跳蚤、臭蟲)城市,1958年被評為全省“六無”(無蚊子、無蒼蠅、無麻雀、無老鼠、無跳蚤、無臭蟲)衛生城市光榮稱號。1959年1月,國務院和國家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四無”衛生城市的光榮稱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建立遍布城鄉三級衛生醫療網。實行公費、勞保、合作醫療制度,使廣大人民有病得以就醫,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醫務人員社會政治地位日益提高。
1985年市改區後,通過醫療體制改革,醫療機構設施不斷充實,醫療衛生隊伍不斷擴大,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各種疑難雜症和傳染病得到有效治療和控制。職業病的防治,婦女保健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強,人口平均壽命明顯增長,男性66.57歲,女性71.37歲,高於解放前全國城市人口的平均壽命。

體育

漳州城文化淵源流長,體育也有悠久的歷史。
唐朝創建的漳州開元寺,其寺僧普遍教習武術,稱“開元拳”,直到20世紀中期,其傳人還健在。宋代象棋和圍棋也在漳州民間流傳。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白鶴拳、洪家拳於清代先後傳入。民國初期,近代體育逐步在漳州開展。
民國元年(1912年),漳州中國小開設體操課。民國7年粵軍入漳,在中山公園設籃球、排球、網球、田徑、體操等運動項目。民國8年9月在漳州舉辦有17個縣參加的閩南護法區運動會。受其影響,一些有志於體育運動的青年赴上海等地體育專科學校接受正規系統的體育教育。從此漳州近代體育逐漸普及,技術水平也逐年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漳州市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成立,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薌城體育事業迅速發展。為各級運動隊輸送一批優秀運動員。1981年,漳州建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各類學校全面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學校的體育普及工作迅速鋪開;民眾性體育活動逐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湧現一批民眾體育活動的先進單位。由於學校體育和民眾體育的蓬勃開展,有排球、游泳、體操、航海、模型、羽毛球等傳統體育項目取得令全省、全國矚目的成績,出現李奕芳陳美、李仁傑、余斌等傑出的運動員。
1995年,薌城區組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民眾體育活動網路,有30萬人次達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有8所中國小被確定為省傳統體育項目定點校。

風景名勝

南山寺

位於漳州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為漳州八大名勝之一,是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大寺院。據《龍溪縣誌·古蹟》記載,它原名“報劬崇福禪寺”,是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太子太傅陳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稱南山寺。
薌城區南山寺薌城區南山寺

陳元光墓

陳元光墓位於市郊浦南鎮石鼓山,距市區15公里。墓碑題“唐開漳陳將軍墓”墓前有石羊、石獅及華表各一對。他厲行法治,重視墾荒,興修水利對開發漳州作出卓越貢獻。公元落711年,陳元光死於征戰之後,被尊奉為“開漳聖王”,初葬於漳浦,後移葬今址。現為漳州旅遊景點之一。

漳州明清歷史街區

漳州明清歷史街區位於市區香港路和台灣路一帶,是反映明清時期漳州文化特色最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頃。街區不僅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擁有不少知名度較高的旅遊資源:“尚書·探花”、“三世宰貳”兩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廟,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漳州府衙舊址、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嘉濟廟碑、王升祠、比干廟太平天國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蹟;曾在明代風靡一時、被譽為國內三大著名年畫的漳州木版年畫,也出在這一街區。
  • 文廟
漳州文廟位於市區修文西路,是我國四大孔廟之一,也是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始建於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元、明、清均有重修,漳州府學亦設於此。現占地約6000平方米,有儀門、戟門、丹墀、月台、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築技術水平。

八卦樓

八卦樓位於漳州大橋北端橋頭處,建於明隆慶六年,是把漳州古城牆東南角樓改建而成的八角形三層木結構閣,題名“威鎮閣”。因八面開窗,取象八卦,故又名“八卦樓”。文化大革命中,八卦樓被武鬥槍擊倒塌,至建設漳州大橋時,夷為平地。1997年,漳州市人民政府重建八卦樓,重建後的八卦樓建設面積750平方米,分一、二、三層和夾層,建築立面總高度為48.8米。

九龍公園

漳州九龍公園位於市區勝利東路,1993年底動工興建,1995年底竣工,占地面積150畝,為市級綜合性休閒、娛樂公園。全園設綜合休閒區、水面活動區、兒童遊樂區、服務區等功能區,主要景點有:九龍戲水噴泉雕塑、湖心島、清遠水榭、映雨軒、水仙閣、枕波亭、倚春亭、南山秋晚亭、不染亭、愚亭、雲龍亭、霞起橋等,是以水景為特色的文化休閒公園。

林語堂紀念館

林語堂紀念館地處319國道北側,坐落在其父母長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占地面積7畝,前眺林語堂先生的故居,背蕉林環抱,清靜幽雅。主體為半圓形二層建築,借鑑台北林語堂故居的建築風格,體現林語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館舍正面牆上,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題寫的“林語堂紀念館”六個大字金光閃閃。館前,安放一尊2米高的林語堂先生坐式青石塑像,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地處漳州的市中心,是老年人健身、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是展現漳州市井風情的重要視窗。中山公園東側的小山丘是公園中唯一的高地,山丘上有一座很有歷史價值的漳州解放紀念亭,在亭中休憩的人絡繹不絕。中山公園東大門的噴水池建於20世紀90年代。

著名人物

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特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