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詩

漱玉詩

兩首詩是李清照早年和張耒《讀中興頌碑》詩所作。北宋中後期,統治階級上層發生了居烈的黨爭。最初的鬥爭是由王安石派的變法和司馬光派的反變法而引起的。延續到後來,兩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傾軋,大起大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漱玉詩
  • 外文名稱:Rinse Yu Shi
  • 創作年代:北宋末期
  • 作品出處:讀中興頌碑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其一,其二,感懷,分得知字韻,偶成,詠史,烏江,曉夢,春殘,夜發嚴灘,題八詠樓,相關介紹,生平,家國,

李清照詩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而一旦執政以後,本派內部又迅速分櫱化,爭奪益甚。神宗的動搖,高后的專權,哲宗的無能,縱恿和支持了大官僚之間的爭奪,因而,朝延竟成了利慾薰心的官僚們操刀相向的戰場。該詩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會發生安史之亂和唐王朝軍隊一敗塗地的原因,詩中不駐將腐化昏聵的唐明皇和諸般諂媚誤國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撻,總結歷史的教訓,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敗的朝政——君主荒淫無能,臣僚爾虞我詐。用借古喻今的方式來對當權者予以勸戒。表現了詩人對北宋末年朝政的擔憂。

其一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樓前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禍人心開。
夏為殷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其二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不如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苑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去天尺抱五瓮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深如崖。西蜀萬里尚能返,南內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感懷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萊,獨坐一室,生所見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禮韻,因信手開之,約以所開為韻作詩。偶得“子”字,因以為韻,作感懷詩云: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生平何至此。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虛室生香有佳思。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分得知字韻

學詩三十年,緘口不求知。誰遣好奇士,相逢說項斯。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昔時。

詠史

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曉夢

曉夢隨疏鐘,飄然躋雲霞。因緣安期生,邂逅萼綠華。
秋風正無賴,吹盡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
翩翩座上客,意妙語亦佳。嘲辭斗詭辯,活火分新茶。
雖非助帝功,其樂何莫涯。人生能如此,何必歸故家。
起來斂衣坐,掩耳厭喧譁。心知不可見,念念猶咨嗟。

春殘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髮長。梁燕語多終日伴,薔薇風細一簾香。

夜發嚴灘

巨艦隻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三首並序
紹興癸丑五月,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使虜,通兩宮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韓公門下。今家世淪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車塵;又貧病,但神明未衰落,見此大號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詩各一章,以寄區區之意,以待采詩者雲。
其一
三年夏六月,天子視朝久。凝旒南雲,垂衣思北狩。如聞帝若曰,岳牧與群後。
賢寧無半千,運已遇陽九。勿勒燕然銘,勿種金城柳。豈無純孝臣,識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車載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塵泥。誰當可將命,幣厚詞益卑。
四岳僉曰俞,臣下帝所知。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
嘉佑與建中,為政有皋夔。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儀。夷狄已破膽,將命公所宜。
拜手稽首,受命白玉犀。曰臣敢辭難,此亦何等時。家人安足謀,妻子不必辭。
願奉天地靈,願奉宗廟威。徑持紫泥詔,直入黃龍城。單于定稽顙,侍子當來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請纓。或取犬馬血,與結天地盟。
其二
胡公清德人所難,謀同德協心志安。脫衣已被漢恩暖,離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陰后土濕,雨勢未迴風勢急。車聲轔轔馬蕭蕭,壯士懦夫俱感泣。
閭閻嫠婦亦何知,瀝血投書乾記室。夷虜從來性虎狼,不虞預備庸何傷。
衷甲昔時聞楚幕,乘城前日記平涼。葵丘踐土非荒城,勿輕談士棄儒生。
露布詞成馬猶倚,崤函關出雞未鳴。巧匠何曾棄樗櫟,芻蕘之言或有益。
不乞隋珠與和壁,只乞鄉關新信息。靈光雖在應蕭蕭,殘虜如聞保城郭。
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當時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如雨。
子孫南渡今幾年,漂流逐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青州一杯土。
其三
想見皇華過二京,壺漿夾道萬人迎。連昌宮裡桃應在,華萼樓頭鵲定驚。
但說帝心憐赤子,須知天意念蒼生。聖君大信明如日,長亂何須在屢盟

相關介紹

李清照不必多說,大凡念過書的人都知道她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她是作為一個詞人出現在文學史上的,是婉約派的正宗;而且就她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貢獻來看,這一點無庸置疑
雖然《漱玉詞》里也有“天連雲濤接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這樣意境開闊、氣勢磅薄的作品,但是讀完全書,我們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調子有些低沉,感情很柔弱,沒有涉及重大社會問題。於是李清照就和“守著窗兒”、“欲語淚先流”、“人比黃花瘦”的形象合為一體。
然而,假若我們撇開《漱玉詞》,讀讀李清照的詩,我們會有一個驚奇的發現:詩里是另一個李清照!
李清照的詩流傳最廣的是《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好的詠史詩,不但是對歷史的詠嘆感慨,更是對現實的抨擊和告戒。南渡之後,南宋建立並逐漸穩定,議和苟安之論卻充盈朝堂。李清照的這首詩擲地有聲斬釘截鐵,揭露了南宋統治者既不能生為人傑又不能死為鬼雄的可哀可鄙。女作家的浩然正氣和愛國情緒洋溢其中。
在《詠史》中,她這樣寫道:“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希望南宋能像東漢一樣中興,表達對愛國志士的欽敬。朱熹在《遊藝論》中評價:“本朝夫人能文,只有李易安魏夫人。李有詩大略云:‘……’(詩從略)中散非湯武得國,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生平

李清照曾打算將自己所學傳授給一個姓孫的女孩,不料那女孩說:“才藻非女子事也。”(陸游《夫人孫氏墓志銘》)可見當時社會對女子的要求和態度。李清照並不以為然。她對自己的才能、抱負很自信:學詩三十年,緘口不求知。誰遣好奇士,相逢說相斯。(《分得知子韻》)
南渡之後,家鄉淪陷,趙明誠病死,所集文物失散殆盡,膝下無子女,李清照被推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孤獨的世界。她的孤獨、思鄉、懷舊和家國淪陷之感融合在一起。這在她後期的詞中得到全面的表現,在詩作中也有所反映。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春殘》)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舊時。(《偶成》)
紹興四年九月,金兵五萬人,糾合傀儡政權劉豫的軍隊由泗州渡淮南,十月,進至揚州大儀鎮。李清照避難金華,登八詠樓,並賦詩一首:“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江山如此多嬌,時勢如此多艱。在朝中主和派的威迫下,愛國志士只能眺望生愁了。

家國

李清照認為詞“別是一家”,而詩是用來言志的。她所寫的有關時事的詩留傳下來的只有三首並幾個殘句,但是那種熾熱的愛國情感卻躍然紙上。
宋胡宗汲的《詩說雋永》載:“今代婦人能詩者,前有曾夫人魏,後有易安李。李在趙氏時,建炎初從密閣守建康作詩云:‘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覺易水寒。’ 又云:‘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訊息欠劉琨。’”直斥君臣無能。當時流言傳說趙明誠生前曾將所藏文物私與金人,也許與李清照的諷刺主和派不無關係。
當然,李清照的詩的藝術性比不上她的詞,但是,兩者結合起來,才是活生生的李清照。讀了詩我們才會知道她不僅抒發自身的苦悶愁煩,也唱出家國之痛。她在窗前吟誦“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時候,也在想著“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不復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江堤《不談漱玉》)
《漱玉詞》一名由來
漱玉詞由濟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是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清澈見底,泉水自池底湧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水石相漱,淙淙有聲,猶如漱玉。相傳李清照早年曾在泉邊洗漱。該泉至今仍在流淌,現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的李清照紀念堂門口。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近金石字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之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悽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作《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辭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