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的支流)

漣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的支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漣水,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於新邵縣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峰縣,經湘鄉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

名片圖:漣水洙津渡一段

基本介紹

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水利工程,水庫水電,引水灌溉,航道航運,

幹流概況

漣水是湘江左岸的一級支流,位於湘江下游,其發源於新邵縣觀音山南麓,由新邵縣落馬江進入婁底市境內,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開發區、在婁星區梨頭咀匯合孫水注入水府廟水庫,經雙峰縣、湘鄉市,於湘潭縣河口匯入湘江。漣水河全長224公里,流域面積71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38.4立方米/秒,河流坡降0.46‰,婁底市境內漣水河流長85.85平方千米,控制集雨面積為4349平方千米,天然落差62.25米,河流坡降0.76‰,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0.02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湄江河孫水測水等。
漣水,出新邵縣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三甲鄉、六畝塘鎮、藍田街道辦事處、漣源經濟開發區、石馬山鎮、包圍山林場、橋頭河鎮、渡頭塘鎮,涉及60個村(社區)。孫水、漣水均處於婁底市中心城區上游,是婁底市中心城區重要的生產生活水源,
漣水,從山斗沖入雙峰縣境,經溪口、杏子鋪、江口流入湘鄉,於湘潭縣的河口匯入湘江,境內流程15.7公里,流域面積1503平方公里。據工農電廠觀測資料統計:1960 -1987年多年平均流量的69. 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21.92億立方米(水府廟水庫大壩以上流域面積為3160平方公里)。1959年和1966年水府廟水庫和韶山灌區洋潭引水壩先後建成,致使漣水在雙峰境內幾乎沒有落差,對杏子鋪、梓門橋兩鎮沿河兩岸的農田灌溉、工農業生產用電、通航和養魚等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加劇了洪澇災害。

主要支流

湄水,發源於漣源市安化縣高明鎮,自北向南流,上游稱藍田水,至漣源市湄江鎮,納西來的湄塘河(湄江風景區在此),過橋頭河鎮,至渡頭塘鄉銅鈴橋,注入漣水。
測水,大犁頭嘴以上稱湄水,屬湘江的二級支流。是漣水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邵東縣古塘沖,從青樹坪鎮鐘旺村入雙峰縣境,流經側石橋、湄水橋、永豐、灣頭、街埠頭,於江口匯入漣水。全長105公里,在境內流程65.2公里,流域面積1347.3平方公里,平均坡降千分之0.89,是縣的主要河流。據雙峰水文站觀測資料統計,站址以上集雨面積1462平方公里。1959-1988年,多年平均流量28.1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8. 089億立方米,為工農業生產用水和水能開發及養魚提供了有利條件。
孫水([氵孫]水),起源於漣源市龍山,流經白馬、茅塘、楓坪、楊市、水洞底等5個鄉鎮,經婁底市婁星區梨頭咀,注入漣水。沿線共涉及267個村(社區)、37萬餘人。在漣源市境內全長41.92公里,占孫水河婁底段全長的43.4%;控制流域面積532平方公里,占孫水河婁底流域面積的65.9%。白馬水庫位於孫水河上流,總庫容6650萬立方米,是婁底市中心城區應急和戰備儲備水源地及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

水利工程

水庫水電

漣源市湄江、人和水力發電站(簡稱湄江、人和電站)位於漣源市湄江鎮遠利村,距湄江鎮政府3km,距縣城區36km。壩址位於湘江水系湄水支流湄塘河上游。湄塘河發源於大江口,壩址處控制流域面積40.35km2,壩址以上幹流長4.2km,幹流坡降115‰。湄江、人和電站裝機五台,共1850kw,屬小(2)型水電工程。湄江、人和電站建成於1980年10月。電站工程包括攔河壩、引水明渠、壓力前池、壓力管道、發電廠房及機電設備等。攔河壩系漿砌石重力壩,最大壩高2m,壩軸線長36.0m,壩底高程228.74m,固定壩堰頂高程228.74m,溢洪採用全壩段壩頂溢洪。電站廠房位於遠利村,廠房尺寸為26.8m×16 m×8m(長×寬×高),電站現安裝5台水輪發電機組,最大水頭為44.26m,最小水頭11m,總裝機2×500 kw+250kw+200kw+400kw。
大江口水庫,位於漣水一級支流湄水河上遊河段,距漣源城區47km,是一座以灌溉為主,集防洪、發電、養魚、旅遊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大壩壩型為圬工雙曲拱壩,壩高82米,壩頂高程432米,正常庫容4180萬立米,死庫容8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集雨面積102.2平方公里。大壩採用正堰式溢洪道泄洪,設五扇8×5.2米的鋼板弧型閘門,最大泄洪流量達1187m3/s。水庫承擔著湄江鎮、龍塘鄉、橋頭河鎮和婁星區的防洪保全任務,保護下游近20萬人口和207國道、安大公路及金環電解錳廠、漣鋼等企業的安全。工程於1974年破土動工,1992年大壩竣工蓄水,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可灌溉本市伏口、湄江、龍塘、安平、石馬山、藍田、七星街、六畝塘等九個鄉鎮,解決我市石陶、四古等西北部乾旱死角的人畜飲水問題。在防洪調度,抵抗水旱災害,保障社會經濟安全,促進工農業生產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雙江水庫,位於漣水二級支流井勘河中游,距婁底市區29公里,大壩集雨面積19.55平方公里,總庫容114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035萬立方米,死庫容6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等綜合的中型水利工程。
水府廟水庫,位於雙峰縣杏子鋪鎮,集雨面積3160平方公里,總庫容5.6億立方米,正常庫容3.7億立方米,死庫容1.11億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群力水庫,位於邵東縣測水源頭。
洙津渡電站,是韶山灌區綜合利用工程之一,於1979 年建成並投入運行,廠房裝有3台1250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設計水頭18.9米,年平均發電量1850 萬度;發電尾水傾瀉入漣水形成飛瀑,景觀非常壯美。
白馬水庫,位於孫水河上游,始建於1958年,1972年配套運行,水庫控制集雨面積205平方公里,總庫容665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5500萬立方米,死庫容500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8.0米,死水位164.0米,多年平均來水量1.8億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供水、旅遊和養殖等綜合利用的省重點中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由大壩、溢洪道及四座副壩組成,其中大壩壩頂高程180.5米,壩高28.5米,壩長275米,為均質土壩;溢洪道設五孔鋼絲網弧形閘門,最大泄洪流量1147m3/s。

引水灌溉

韶山灌區韶山灌區
韶山灌區,韶山灌區是湖南省的大型引水工程。樞紐工程引水壩在湘鄉洋潭,它攔截漣水上游集水面積5050平方公里(包括水府廟水庫控制面積),逼使漣河水進入韶山灌渠。始建於1965年,1966年建成通水。灌區工程由蓄水樞紐、引水樞紐、渠道工程三部分組成,引湘江左岸支流漣水,通過5條幹渠,連線401條支渠,乾支渠總計長達1372公里,配套田間渠道8000多公里,灌溉雙峰、湘鄉、湘潭、寧鄉、韶山、望城、雨湖7個縣(市、區)約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0萬畝農田。工程於1966年5月完工。6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陶鑄為灌區通水剪彩,1978年,該工程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水府廟水庫及電站水府廟水庫及電站
洋潭引水壩,位於湘鄉市南部重鎮虞塘鎮洋潭,引水壩主要建築物有滾水壩,壩軸長170米,壩頂高程66.6 米,有行人橋,方便遊客與過往民眾;有泄洪閘5孔,每孔淨寬10 米;閘頂高程72 米。正常引水位66.5 米時泄洪流量2600 秒之方米;還有重力壩和大壩、電站及廠房、斜面升船機。壩上是水波浩渺、山水迴環的洋潭庫區,壩下是逶迤曲折的漣水。
大江口灌區,主要工程項目有灌溉輸水乾渠及支幹渠、渠系建築物等,灌區支幹渠以上渠道總長為133.99km,其中總乾渠6.75km,左乾渠41.1km,右乾渠23.85km,芙蓉支幹渠18.8km,馬頭山支幹渠24.70km,橋頭河支幹渠9.8km,湖泉支幹渠9.49km。主要渠系建築物共36處,其中渡槽14處,總長1429m;隧洞16處,總長8340m;倒虹吸7處。其他小型附建物包括渠下涵、泄洪閘、節制閘、人行橋等共136處。總乾渠6.75km,毛渠已基本形成,並已襯砌0.7km,右乾形成毛渠4.05km,襯砌0.5km,已完成蒿子渡槽、湄塘渡槽、蒿子隧洞、黃羅隧洞、楊柳灣隧洞、湄塘隧洞、後溪隧洞等渠系建築物。
白馬灌區,渠系工程地處漣源市西南丘陵區,設左右兩條幹渠和水洞底、常林兩條支幹渠,全長137.8公里,其中左乾渠61.2公里,右乾渠59.6公里,大小支渠105條,共長559公里。設計灌溉漣源市白馬、茅塘、楊市、荷塘、水洞底、金石、楓坪、斗笠山等8個鄉鎮和婁星區石井、百畝、大科、萬寶、茶園等5個鄉鎮的18.3萬畝農田,乾旱嚴重時還灌溉到雙峰縣洪山殿和蛇形山兩鎮近3萬畝農田。實際灌溉21萬畝,為婁底市的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及社會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湄江渠道,位於漣源西北部,始建於1964年11月,是典型的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1971年建成配套。擔負著湄江、龍塘、安平、橋頭河4個鄉鎮5.3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設管水站4處,分別為沃草站、雙河站、峽山站、青山站。渠道全長120多公里,其中總乾渠1條,長15.7公里;中乾渠3條,長33.1公里;引水渠2條,長3公里;一級支渠11條,共長71公里。2006年12月,在湄江鎮吳家村新建引水渠1條,長400多米。

航道航運

漣水雙峰縣境內流程15.7公里。新中國成立前終年通航.石潭以下,汛期可通小汽船,以上僅行木帆船。.枯水期,船隻常有擱淺觸礁之慮。且筒車壩多,壩中航口僅可容舟,非熟練之船工不能行駛。新中國成立初期,幾度整治,通航條件有所改善。1965年漣水中游修建水府廟電站,通航設施為2級船閘。翌年在洋潭建韶山灌區引水壩,通航設施為斜面20噸升船機。這些水利電力工程建成後,因蓄水發電,分流灌田,壩下航道只能靠放水送船。
支流測水雙峰縣內流程65.2公里。新中國成立前,永豐至江口30公里水路終年可通小船。秋冬季節,水位下降,灘壩裸露,航行困難。主要灘險有41處,以綁潭最險,怪石嶙峋,水流受阻,波浪翻飛.船隻常被撞壞,船工視為“鬼門關”。1955年10月,成立治河指揮部,首次組織人員整治側水航道。此後,縣帆船運輸合作社組織船民對航道實行“亦運亦養”。1 964年修築和平、鄭家二壩,水位下跌,航道失修。此後僅鄧家塘至江口13公里航道屬韶山灌渠回水區,能季節性行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