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漢語、漢字、漢文化的特性;中國神話傳說與中國考古文化;自然科學的突破與語言學理論的飛躍以及漢語的自然音步與周唐詩國文化四個單元,共十三章。
基本介紹
- 書名:漢語文化學
- 作者:何丹,方柯
- ISBN:730803513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12
- 版次:1
基本信息,目錄,文摘,
基本信息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頁數:246頁
印張:1次
目錄
第一單元漢語、漢字、漢文化的特性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語言、文化和語言文化學
第二節漢語、漢字與漢文化的類型特質
第三節現代漢語辭彙系統中蘊涵的多層華夏歷史文化信息
第二單元中國神話傳說與中國考古文化
第二章鑄鼎·象物·中國龍文化
第一節饕餮紋及其演變之軌跡
第二節中國史前文化遺址中的龍文化投影
第三節鑄鼎·象物·龍文化的實證性
第四節考古、氣象與龍的生物學原型新證
第五節龍形象的神化、哲學化與“跨學科”化
第三章中國鳳文化及其在文化類型學上的深層涵義
第一節“風鳥”與“鳳”——從《詩經·關雎》說起
第二節“鳳鳴岐山”的傳說與周原祀鳳卜辭
第三節青銅器紋飾中的“鳳紋時代”
第四節殷人先祖與“風鳥王朝”
第五節“帝史鳳”與周人的天命觀
第六節政權的更替與文化形態的連續
——《詩經·關雎》之“化南”功能淺析
第四章龜靈、八卦與漢字的濫觴
第一節“龜負圖”的傳說與考古發現的玉龜、玉版
第二節太極、兩儀、四象、四方與天圓地方的觀念
第三節“龜靈之歌”——漢字起源交響樂中的主旋律
第五章西南少數民族的虎文化
第一節西南少數民族的虎崇拜
第二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
第三節西南少數民族文字研究在文字類型學上的重大意義
第三單元自然科學的突破與語言學理論的飛躍
第六章“語言學領域的哥白尼革命”——普通語言學的誕生
第一節索緒爾:普通語言學與語言類型學
第二節語言巨觀分類述要
第三節語言微觀分類述要
第七章回顧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與施萊歇爾的“譜系樹”理論
第一節施萊歇爾及其譜系樹理論
第二節達爾文的進化論對語言學理論的影響
第三節語言地理類型學及其他
第八章20世紀普通文字學研究領域的建樹與缺失
第一節美國語言學的開創與“布龍菲爾德時代”的形成
第二節格爾伯模式及其暈輪效應
第三節白瑟拉脫的突破與普通文字學原則的回歸
。。。。。
文摘
《史記·周本紀》載:“(文王)遵后稷,公劉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蓋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此中之“鬻子”,《史記·楚世家》有“鬻熊子事文王”。並曰其曾孫“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近年,周原甲骨文發現“楚子”記事,後來又在包山竹簡里譯出“鬻熊”之名,可與<史記>相印證。近年,考古發現有玉戈,上書有“太保”字樣,學者多有討論。李學勤先生提出,根據玉戈形制、出土地點、銘文字型,尤其是銘文明書的“太保”字樣,說明此戈屬召公,銘文所記為周公平定三監後,成王命召公巡省南國之事。並指出,結合《史記》等所載,周人的影響從文王時已南及江漢,以至武王、成王時,召公在其間起了較大的作用,“因此,周初的江漢開發是當時歷史一大關鍵,載籍所述鬻熊事文王,熊繹封楚蠻等事,正以此為背景”。
楊向奎先生亦指出,“周”“召”本為原封地。《史記.魯周公世家索隱》云:“周,地名,在岐山之陽,本太王所居,後以為周公之采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風、雍東北故周城是也。”又有《燕召公世家索隱》云:“召者,畿內采地。始食於召,故曰召公。或說者以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詩>有周召二南。”儘管周公召公都冠以原封地,但“周南”“召南”之地望,不能於“周”“召”原封地求之。“武王伐紂、滅殷,實經幾代努力,尤以文王時之文武經略,為統一天下打下堅實基礎。先是對岐周附近諸邦之清除,繼對東北東南之經營,所謂“之經營”,不僅在台沼之建設也,在晉南一帶早已遍布諸姬,而虞仲之奔虞,更為宗周東下之東道主,崤函北道,固已為宗周所掌握。東南地區,所謂漢陽諸姬,武王東征前已有移師,而武王伐紂時之與國,如唐蜀羌鬌微盧彭濮人多處於今陝西、湖北間,漢水流域者,逼近“諸姬”地區,乃宗周之與國或附庸。成王初周公奔楚之傳說,即因宗周於此早有經營,否則周公不能遠奔荊蠻也。”
因而,《詩序》、《毛傳》等所言當大抵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