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史學報(第5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ISBN:9787544400794
- 作者: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 出版社:上海教育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 頁數:320
- 定價:40.00元
- 裝幀:平裝(無盤)
《漢語史學報(第5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漢語史學報(第5輯)《漢語史學報(第5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本是《漢語史學報》第五輯。這一輯共收入了24篇文章。 本輯文章主要從提交給“新世語史展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12.杭)的論文中選出,大致分成語法、語音、辭彙三大塊。
《漢語史學報(第6輯)》是2006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六輯)共收錄了34篇論文,有從語音、語法、方言等角度研究的,有從辭彙、訓詁角度研究的,仍然是八仙過海,各擅騰場。2004-2005年、漢語史研究中心先後召開了兩次學術會議,這一輯《漢語史...
《漢語史學報(第4輯)》是2004年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4輯)》編校已進入尾聲,出版在即。在這裹有幾句話想說。本刊的編輯出版工作繼續得到了海內外學術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本輯匯集了海內外多位名家的大作,就是明證。一本年輕的刊物,承蒙各位...
《漢語史學報(第四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論文28篇,論文內容豐富而深入,注重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來指導中古漢語研究,同時材料運用更為廣泛,中土文獻、漢譯佛經以及二者的結合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論文還突出了微觀和巨觀並重的原則,不論是漢語史分期、...
漢語史學報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主要收錄中古漢語的語法、辭彙、音韻研究和專書研究。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在國內外語言學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所收論文內容包括中古漢語的語法、辭彙、音韻研究和專書研究,是中古漢語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圖書目錄 致劉堅先生函札五通 受事...
《漢語史學報(第二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論文28篇,論文內容豐富而深入,注重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來指導中古漢語研究,同時材料運用更為廣泛,中土文獻、漢譯佛經以及二者的結合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論文還突出了微觀和巨觀並重的原則,不論是漢語史分期、...
《漢語史學報(第六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六輯)共收錄了34篇論文,有從語音、語法、方言等角度研究的,有從辭彙、訓詁角度研究的,仍然是八仙過海,各擅騰場。2004-2005年、漢語史研究中心先後召開了兩次學術會議,這一輯《漢語史學報》主體...
《漢語史學報(第九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這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的漢語史叢刊,是漢語史研究領域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所收論文反映了漢語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古代漢語的辭彙,語法,音韻研究,古典文獻的校勘,古漢語辭書編撰,古漢語專書研究及評論等...
《漢語史學報》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叢刊,在漢語史研究領域,尤其是在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影響,是漢語史研究的叢刊。收入的論文均為國內外學者所撰寫,學術質量高,代表了漢語史研究的水平。第二十八輯,共收錄27篇文章,分為方言、音韻、句法語義、文字、訓詁、校勘和研究生論壇等...
《漢語史學報》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刊物,刊載海內外有關漢語史研究的學術論文,包括辭彙訓詁、語法、音韻、文字等方面,以及相關領域的學術評論。本刊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年出版兩輯,現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集刊,並被中國知網(CNKI)、萬方期刊、維普...
《漢語史學報(第二十九輯)》是2023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雲路。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是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編,內容包括漢語史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涉及音韻、方言、辭彙、語法、文字等領域以及梵漢對音、藏漢對音、古詩用韻、方言訓讀、語言接觸、先秦助動詞、專書聯綿詞、明代字...
《漢語史學報(第13輯)》是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輯的漢語史叢刊,是漢語史研究領域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所收論文反映了漢語史研究的*成果,包括古代漢語的辭彙,語法,音韻研究,古典文獻的校勘,古漢語辭書編撰,古漢語專書研究及評論等領域。本書是《漢語史學報》第13輯,由王雲路主編,論文包括:《先秦至唐五...
《漢語史學報(第10輯)》是201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寫。內容簡介 《漢語史學報(第10輯)(繁體版)》主要是漢語語法和辭彙方面的論文,除了一小部分屬於約稿外,大部分稿子屬於投稿,每篇稿子照例按照學報的規矩匿名評審。欄目的編排,除了首欄五篇文章有點“論資排輩”外,...
史文磊 2010《類型學與漢語運動事件詞化的歷時考察》,博士論文,南京大學。史文磊 2010《運動事件:跨語言詞化模式考察》評介,《外語教學與研究》第6期:472-474。[1/1]2008年 史文磊 2008從學術史看二徐援引李陽冰刊改《說文》之異同,《漢語史學報》第七輯:272-281,上海教育出版社。[1/1]史文磊 2008論“...
古漢語中“殺”的語義特徵和功能特徵,論文,《漢語史學報》第二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又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字學》2002年12期全文轉載。漢語副詞詞尾源流考察,論文,《語言研究》2002年第3期。“大叔完聚”考釋——兼論上古漢語動詞“聚”的語義句法特徵及其演變,論文,《語言學論叢》第28輯,商務印書...
中古語料鑑別述要,《漢語史學報》第五輯,上海教育出版社;浙大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2005年第1期轉載。從“隱含”到“呈現”(上),《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商務印書館;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1期轉載。2004:略論漢文佛典異譯在漢語辭彙研究上的價值,《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7期...
8.《命題否定與情態否定:明清漢語是非潔問句類型探討》,《漢語學報》2009.3。9.《關於正反問歷史發展的幾個問題》,《古漢語研究》2006.1。10.《“無論句”的選擇性與關聯問題》,《漢語史學報》2009.12。11.《疑問標記疑問用法與非疑問用法之關係探討》,《歷史語言學研究》2011.12。12.《明清漢語正反問的...
21、東漢佛道文獻辭彙新質的表義分析(俞理明、顧滿林),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十五輯,2012年12月 22、從東漢佛道文獻辭彙新質看漢語辭彙複音化(俞理明、顧滿林),中西文化交流學報,第五卷第1期,2013年7月 23、梁武帝改“磨”作“魔”之說考辨,漢語史學報(CSSCI),第十三輯,2013年12月 24、東漢佛道文獻...
1950年以來大陸地區中古音研究概述,《中古漢語研究》第二輯,第31——60頁,商務印書館2005年。再論《集韻》的洪細,《漢語史學報》第5輯,第230——254頁,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從威妥瑪的《語言自邇集》看19世紀中期的北京語音,《輔仁國文學報》第二十期,第111——125頁...
18.保加利亞漢語教學奠基人朱德熙和張蓀芬(第二作者),《歐洲語言文化研究》(第5輯),時事出版社,2009年12月。19.《反義語素合成疑問代詞在中古近代漢語中的用法及其影響》,《漢語史學報》(第9輯),2010年。20.“似X非X”用法補正(第1作者),《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1月6日。21.介詞“擱”及其語法...
32、《元明清白話詞語方言考》,《漢語史學報》第5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5年 33、《敦煌文獻詞語陝北方言證(續)》,《敦煌研究》2005年1期。34、《敦煌文獻詞語方言續考》,《西北民院大學學報》2005年2期。35、《吐魯番出土文書詞語例釋(二)》,《敦煌學輯刊》2005年2期。36、《“羖”字釋義...
.《說文解字系傳》引《國語》例辨正,《漢語史學報》第8輯,頁267-297。.甘肅藏敦煌殘卷寫本《國語·周語下》校記,《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頁63-72。.《國語補音》周語部分三種版本校異,《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5輯,頁105-126。.《廣韻》引《國語》例辨正,《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4輯,頁...
,《漢語史學報》第四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2.試論漢語語素的確定與分類,《語文論叢(8)》,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3.試論“由”字被動句——兼論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區別 ,《語言科學》2004年3期。C刊 74.副詞“不”獨用的語用功能和篇章功能,《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8卷。75.反義對立式...
1. 吳語歷史語法研究述評,《現代語言學》(第1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25頁。2. 高本漢與史語所的交往(上)、(下),《語言文字周報》2016年5月5日4版、5月12日4版。3. 八思巴字譯音等材料中漢語重紐唇音字的語音表現,《漢語史學報》2016年16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7-59頁。(CSSCI...
9、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古漢語辭彙研究的回顧與反思,《福州大學學報》2004第3期。10、常用詞“焚、燔、燒”歷時更替考《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1期。11、東漢漢譯佛經辭彙例釋二則,《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3期。12、從語言角度判定《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非支讖所譯,《漢語史學報》2005年第 5輯。13、...
《西晉譯經對音的晉語聲母系統》,《中國語言學報》第十期,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介音問題的梵漢對音研究》,台灣第十九屆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聲韻學研究之蛻變與傳承》論文集,台北,2001年5月。《中古音分期問題》,《漢語史學報》第二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音韻比較研究》,北京:中國廣播...
8、《從“盡V——V盡”和“誤V /錯V——錯V” 看述補結構的形成》, 《語言暨語言學》,第5卷,第3期,2004.6。9、《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語言暨語言學》專刊外編之四,台北,中研院語言研究所,2004.12.10、《關於漢語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漢語史學報》,第5輯,2005.5。11、《從{走}...
從群母論濁聲和摩擦: 實驗音韻學在漢語音韻學中的實驗. 《語言研究》2003(23).2: 5-18.顎近音的日化. 《漢語史學報》第三輯, 129-142. 收於《音韻研究》343-369.談談調查太平洋島施格語的學習體會.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___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戴昭銘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龍龕手鏡》俗字雜考 《中國文字研究》 2004年第4輯。《可洪音義》俗字札記. 《漢字研究》 2005年第1輯。《賢愚經》詞語札記 《古漢語研究》 2005年第1期。《龍龕手鏡》與大型字典的完善 《漢語史學報》2005年第5輯。漢文佛經音譯字考釋四則. 《中國文字研究》.2005年第5輯。試論《龍龕手鏡》俗字...